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2872阅读:1114来源:国知局
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绣花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



背景技术:

电脑绣花机按机头数量可分为单头和多头绣花机,按照刺绣工艺来分,可分为平绣绣花机、飞梭刺绣绣花机和毛巾绣花机,其中毛巾电脑绣花机,是在平绣机的基础上,添加毛巾绣装置,为客户多元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在。毛巾刺绣是在手工扎针绣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机械绣花方法,与普通绣花最大的区别是在于机针是空心的,利用面料与纱线的摩擦形成毛圈,使得绣出来的图案有很好的立体感。平绣、毛巾混合刺绣,广泛用于时装、毛衣及各种面料的成品和半成品刺绣。通过对传统毛巾绣机技术的拓展和创新,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展现出千变万化的刺绣设计。

然后,绣花机在工作过程中,会发出嘈杂的噪音,尤其是绣花车间中,多个绣花机同时工作,噪音叠加,不仅给车间中绣花工人造成不适,同时也造成噪音污染,影响周边居民。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人们进行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毛巾绣花机的机头结构[申请号:CN2015102918351],包括机壳以及安装在机壳内的针杆、小压脚杆,所述的针杆与小压脚杆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针杆与小压脚杆分别与驱动机构相连,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轴和固定在动力轴上的凸轮,以及摇臂、摇杆和复位弹簧,依靠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得摇臂始终保持与凸轮贴合,避免凸轮和摇臂在运行过程 中高频碰撞,发出噪音。

上述方案虽然能有效的机头的噪音,但是,针杆在绣花过程中也会产生一部分噪音,针杆在上下走针的过程中,还需要转动动作,运动的针杆与机壳、传动机构碰撞发出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绣花针杆发出较大噪音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包括针杆组件,所述的针杆组件包括上针杆,所述的上针杆下方设置有下针杆,所述的上针杆与下针杆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上针杆与下针杆通过传动机构可滑动连接。

在上述的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中,传动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上针杆的一端,所述的连接块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槽块,所述的卡槽块设置有限位面,所述的下针杆上设置有扁位,所述的扁位贴合在限位面上。

在上述的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中,卡槽块设置有快拆槽口,所述的下针杆可滑动地插设在快拆槽口中,所述的卡槽块可拆卸地螺接在连接在连接块上。

在上述的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中,连接块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的下针杆穿过中心孔插入上针杆中,所述的连接块上还设置有定位台,定位台包套在所述上针杆的定位台阶上。

在上述的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中,针杆组件上设置有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组轴承组件,所述的轴承组件套设在上针杆上。

在上述的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中,所述的轴承组件 套设在上针杆的两端,所述的轴承组件包括轴承,所述的轴承套设在上针杆上,且轴承外部套设有固定压块,所述的轴承远离固定压块的一侧压设有开口箍。

在上述的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中,所述的上针杆远离下针杆的一端套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置有紧固台阶,所述的紧固台阶设置在开口箍与上针杆之间。

在上述的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中,针杆组件上还连接有竖直驱动机构,所述的竖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设有紧固开口,所述的固定环上设置有连接部。

在上述的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中,连接部上设置有旋转销,所述旋转销上铰接有连杆,所述的连杆连接在竖直驱动机构上。

在上述的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中,竖直驱动机构还包括辅助驱动机构,所述的辅助驱动机构包括限位环,限位环的环槽中卡接有辅助驱动架,辅助驱动架上设置有蓄力弹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上针杆和下针杆通过卡槽块连接,上针杆与下针杆无直接接触,避免碰撞发生噪音。

2.下针杆与卡槽块通过扁位传动扭矩,下针杆和卡槽块之间只有滑动摩擦,避免碰撞发生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针杆组件1、上针杆2、定位台阶21、下针杆3、传动机构4、连接块41、卡槽块42、限位面43、扁位44、快拆槽口45、中心孔46、定位台47、旋转驱动机构5、轴承组件51、轴承 52、固定压块53、开口箍54、紧固台阶56、竖直驱动机构6、固定环61、紧固开口62、连接部611、旋转销612、连杆63、辅助驱动机构64、限位环65、辅助驱动架6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包括针杆组件1,所述的针杆组件1包括上针杆2,所述的上针杆2下方设置有下针杆3,所述的上针杆2与下针杆3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4,上针杆2与下针杆3通过传动机构4可滑动连接。传动机构4包括连接块41,所述的连接块41固定连接在上针杆2的一端,所述的连接块41远离连接块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槽块42,所述的卡槽块42设置有限位面43,所述的下针杆3上设置有扁位44,所述的扁位44贴合在限位面43上。

上针杆2做旋转运动,下针杆3做竖直方向上直线运动,上针杆2设置有空腔,且空腔直径大于下针杆3的直径,下针杆3在上针杆2中可沿直线往复滑动,且不与上针杆接触碰撞,避免噪音的产生。

同时上针杆通过卡槽块向下针杆传递扭矩,卡槽块与下针杆贴合,转动过程中不会出现间隙碰撞,避免噪音的产生。

优选地,卡槽块42设置有快拆槽口45,所述的下针杆3可滑动地插设在快拆槽口45中,所述的卡槽块42可拆卸地螺接在连接在连接块41上。快拆槽口45的设置,可在更换卡槽块42时,无需将针杆组件整体拆下,就能快速将卡槽块通过快拆槽口45从针杆组件上去下。

优选地,连接块41设置有中心孔46,所述的下针杆3穿过中心孔46插入上针杆2中,所述的连接块41上还设置有定位台47,定位台47包套在所述上针杆2的定位台阶21上。定位台阶保证了卡槽块42的正确位置,从而精确了上针杆2和下针杆3 的同轴度,减小下针杆3对卡槽块42的摩擦,延长了卡槽块42的寿命,同时因应力而产生不可预期的噪音。

具体的,针杆组件1上设置有旋转驱动机构5,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5包括至少一组轴承组件51,所述的轴承组件51套设在上针杆2上。轴承组件51套设在上针杆2的两端,所述的轴承组件51包括轴承52,所述的轴承52套设在上针杆2上,且轴承52外部套设有固定压块53,所述的轴承52远离固定压块53的一侧压设有开口箍54。开口箍54的设置方便了压块53的安装,削弱了压块53的加工要求。

进一步,上针杆2远离下针杆3的一端套设有驱动轮55,所述驱动轮55设置有紧固台阶56,所述的紧固台阶56设置在开口箍54与上针杆2之间。

优选地,针杆组件1上还连接有竖直驱动机构6,所述的竖直驱动机构6包括固定环61,所述的固定环61设有紧固开口62,所述的固定环62上设置有连接部621。

连接部621上设置有旋转销622,所述旋转销622上铰接有连杆63,所述的连杆63连接在竖直驱动机构6上。

竖直驱动机构6还包括辅助驱动机构64,所述的辅助驱动机构64包括限位环65,限位环65的环槽中卡接有辅助驱动架66,辅助驱动架66上设置有蓄力弹簧67。蓄力弹簧67在下针杆向下运动时,释放下针杆上升时的动能,作为弹性能作用在下针杆上,增强其穿刺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旋转驱动机构5驱动上针杆2做旋转运动,竖直驱动机构6下针杆3做竖直方向上直线运动,上针杆2设置有空腔,且空腔直径大于下针杆3的直径,下针杆3在上针杆2中可沿直线往复滑动,且不与上针杆接触碰撞,避免噪音的产生。

同时上针杆通过卡槽块向下针杆传递扭矩,卡槽块与下针杆 贴合,转动过程中不会出现间隙碰撞,避免噪音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上针杆和下针杆通过卡槽块连接,上针杆与下针杆无直接接触,避免碰撞发生噪音。

2.下针杆与卡槽块通过扁位传动扭矩,下针杆和卡槽块之间只有滑动摩擦,避免碰撞发生噪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针杆组件1、上针杆2、定位台阶21、下针杆3、传动机构4、连接块41、卡槽块42、限位面43、扁位44、快拆槽口45、中心孔46、定位台47、旋转驱动机构5、轴承组件51、轴承52、固定压块53、开口箍54、紧固台阶56、竖直驱动机构6、固定环61、紧固开口62、连接部611、旋转销612、连杆63、辅助驱动机构64、限位环65、辅助驱动架66蓄力弹簧6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