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机经线分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2245阅读:880来源:国知局
织网机经线分梭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网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织网机经线分梭装置。



背景技术:

织网机的网片形成,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经纬线的成结的过程。织网机的经纬线成结过程是下钩将经线从孔板处拉出,经过位于上钩经线形成的圈,再到梭尾处套入梭尾,穿过梭及线盘,然后经线拉出纬线经过经线圈内,在上钩脱线后,使经线和纬线形成一个牢固的网结。

现有的织网机是通过下钩拉出经线后,通过下钩勾头的宽度,使拉出的经线有一个间隙。梭尾或梭背通过这一经线间隙将经线分开在梭的两侧,使经线穿过梭及线盘,带动纬线通过经线圈,并且与经线成结,形成网片。

但是下钩勾头由于受种种因素,宽度受到限制,使拉出的经线间隙会很小,当下钩拉出的经线粘合在一起或间隙过小,或经线张力不够以及梭尾与下钩略有些偏移时,这时经线就会从梭的一侧通过(不穿过梭及线盘),这时纬线就不会被带入经线圈内,导致经线与纬线不能成结。另外,如果梭尾或梭背处宽度较宽,或梭尾或梭背与经线形成的间隙不在一条直线上,极易使经线从梭的一侧过去,而不是套入梭内,使经线无法带动纬线进入经线圈内,从而就不能形成网结,造成网片质量下降或废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原有织网机经线容易从梭的一侧过去,而不是穿过梭与线盘,造成经纬线无法成结而改进的一种织网机经线分梭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织网机经线分梭机构,包括分梭凸轮、滚子、凸轮摆臂、传动摆臂、链条、链轮、分梭装置和复位拉簧;其中,分梭凸轮通过连接螺栓安装在副轴上,凸轮摆臂一端设置滚子,滚子与分梭凸轮相接触,凸轮摆臂另一端与传动摆臂相连接;链条一端与传动摆臂连接,另一端与复位拉簧连接,链条带动链条上的链轮运动;链轮上设置分梭装置,所述分梭装置包括分梭轴座,设置在分梭轴座上的分梭轴以及与分梭轴连接的分梭爪。

优选地,所述分梭凸轮为剖开式凸轮。

优选地,所述滚子通过连接螺栓安装在分梭摆臂的一端。

优选地,传动摆臂和凸轮摆臂通过摆臂轴安装在摆臂轴轴座上,摆臂轴轴座安装在织网机上。

优选地,复位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织网机。

优选地,分梭爪的齿根部为圆弧形,相邻的齿之间的夹角为88.8°。

优选地,分梭爪的齿尖为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为1.6c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通过调节凸轮与滚子的接触时间,能使分梭爪在下钩拉出线后,迅速使分梭爪旋转,嵌入经线中间,有效减少漏梭(经线不从铜锁两侧经过)。(2)分梭爪的齿根部设计成圆弧,避免了经线在分梭爪上运动时,分梭爪拉伤经线,有效地减少摩擦力,减少对线的损伤。(3)分梭爪设计了两道圆弧,使分梭爪与经线不到90度就接触最大,有效减少了经线对分梭爪的作用力。通过用户使用,证明织网机安装了经线分梭机构后,漏梭降低了80%以上。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分梭爪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分梭凸轮,2-滚子,3-凸轮摆臂,4-传动摆臂,5-链条,6-链轮,7-分梭装置,8-复位拉簧,9-副轴,10-摆臂轴,11-摆臂轴轴座,12-分梭轴座,13-分梭轴,14-分梭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织网机经线分梭机构,包括分梭凸轮1、滚子2、凸轮摆臂3、传动摆臂4、链条5、链轮6、分梭装置7和复位拉簧8;其中,分梭凸轮1通过连接螺栓安装在副轴9上,凸轮摆臂3一端设置滚子2,滚子2与分梭凸轮1相接触,凸轮摆臂3另一端与传动摆臂4相连接;链条5一端与传动摆臂4连接,另一端与复位拉簧8连接,链条5带动链条5上的链轮6运动;链轮6上设置分梭装置7,所述分梭装置7包括分梭轴座12,设置在分梭轴座12上的分梭轴13以及与分梭轴13连接的分梭爪14。

分梭凸轮1是指安装在副轴9上的剖开式凸轮,连接螺栓紧固后,分梭凸轮1与副轴9相对位置固定,随副轴9的转动而不停地转动。松开连接螺栓,可调节与滚子2的接触时间和接触点。当下钩将经线拉出上钩后,调整分梭凸轮1与凸轮摆臂3上的滚子2,使之接触,开始动作,它的目的是在下钩将经线拉出上钩钩后,分梭爪14能及时旋转,嵌入经线中间,使经线间隙变大。

凸轮摆臂3,尾端与摆臂轴10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使之相对固定,前端安装滚子2,通过松开连接螺栓,可调节滚子2与分梭凸轮1的接触点(即摆臂动作的幅度大小),最终目的使分梭爪14嵌入经线的幅度大小(即经线分开的宽度大小)。

当滚子2与分梭凸轮1动作时,凸轮摆臂3的动作幅度通过摆臂轴10传给传动摆臂4,使之同时相应随着摆动。

当分梭凸轮1与滚子2接触时,传动摆臂4随着摆动,这时上端连接的链条5将传动摆臂4的动作传给链轮6,使链轮6顺时针转动。

分梭轴13是通过分梭轴座12固定于上钩齿条架的底部,可旋转。链轮6与分梭轴13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当链轮6旋转时,分梭轴13是同链轮6一同旋转。

分梭爪14是安装于分梭轴13上,所以分梭爪14同时随着分梭轴13的转动而转动,分梭爪14在顺时针转动时,通过分梭爪14的尖部嵌入被下钩拉出的经线内,使经线间隙变宽,这时当经线到梭尾时,就容易套入铜梭,带出纬线进入上钩经线圈内,从而使经线与纬线成结。

当下钩达到梭尾时,经线已经进入铜梭的两侧后,这时分梭凸轮1与凸轮摆臂3分开.分梭轴13在复位拉簧8的作用下,又迅速的回到原位。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经线在分梭爪14上运动时,分梭爪14拉伤经线,分梭爪14的齿根部设计成圆弧,减少摩擦力,减少线的损伤。为了防止经线作用在分梭爪14上的作用力过大,造成分梭爪14跳动不稳,分梭爪14尖端也被设计成圆弧,使分梭爪与经线不到90度就接触最大,有效减少了经线对分梭爪的作用力。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