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烫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6633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烫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机械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烫压机。



背景技术:

目前,服装市场正在面临着重大的革新,这个革新就是由传统的缝线缝制服装,改由烫压裁片直接成型服装。该技术必将带动服装制造产业新的革命。但是目前的烫压机受限于工艺水平,实际操作中工人往往需要操作多台机器,但是现有的烫压机往往只有一个工位,对于同时操作多台设备十分不利,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为此工厂可能需要采购多台设备用以提高生产效率。这样往往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对企业的发展不利。而且现有的烫压机常常需要人工将裁片放入工位后,再采用手动操作机器,有时候面烫压面积大,长度较长的还要单独定做放置裁片的模具,或者采用手工操作机器,调整裁片烫压部位,这样的多次烫压方式来完成烫压工艺。同时由于烫压需要时间,而且现有的烫压机往往只能烫压一面,烫压另一面的时候,只能重新在装夹在烫压,该方式老旧,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解决多工位,自动送料和双向压紧的烫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烫压机,包括烫压机机架,烫压机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位,安装位上设置有双向烫压机构和设置在双向烫压机构旁侧的自动送料机构;所述双向烫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位上侧的工作台,工作台上下两边分别设置有相对工作台做靠近和远离动作的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包括发热器和驱动发热器运动的驱动元;所述工作台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承热层,承热层的外表面与所述发热器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压紧装置远离工作台一侧设置有固设在所述安装位上的驱动元;所述承压板的外侧面上固设有若干个导向柱,在导向柱上适配有导向板,导向板固设在所述烫压机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压紧装置包含有承压板,承压板连接有所述驱动元。

优选的,所述承压板和发热器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柱,连接柱外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抵靠在承压板和发热器之间。

优选的,所述自动送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位上的驱动装置二,驱动装置二包括有驱动器,驱动器连接有驱动连杆组件,驱动连杆组件通过连接座与所述立式移动支架相连;所述驱动连杆组件前方固接有立式移动支架,立式移动支架上端部设置有用于张紧待烫产品的导辊组,导辊组包括一个主导辊和至少一个从动导辊;所述主导辊和从动导辊均通过各自的轴承设置在所述立式移动支架上;所述主导辊旁侧设置有为其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

优选的,所述主导辊所在立式移动支架的下端部安装有所述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穿过所述立式移动支架并安装有动力输出轮,动力输出轮与所述主导辊通过传送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导辊一端部成型有粗糙面。

优选的,所述立式移动支架上成型有卡槽,卡槽内适配有滑块,滑块上安装有所述主导辊和/或所述从动导辊,且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所述滑块上。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两个高起的槽边上分别成型有定位槽,所述滑块上成型有定位孔,定位孔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定位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槽外侧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内端成型有凸台,凸台与所述滑块相连;所述定位块成型有通孔,通孔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滑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烫压机,较现有技术改变了以往烫压机单工位、手工送料、单向烫压等工作模式,创造性的增加了多工位、自动送料、双向烫压等功能。厂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只需要简单的定制机架的长度就可以增加工位的数量,配合自动送料和双向烫压,就可以实现烫压工艺的自动化。正真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烫压机的双向烫压机构通过将工作台悬空设置并双面设置有承热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品套装在工作台上,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压紧装置朝工作台移动,通过与工作台配合,从而可以实现一次装夹就可以烫压两个面位的功能,较以往的烫压机效率提升了一倍。

3.本烫压机的自动送料机构,较现有技术突出的改变了以往烫压机全部需要人工操作的方式,以及面对尺寸较大,或者较长的裁片需要定制模具的问题。在使用时,只需要将裁片或者产品套装在导辊组上,驱动装置的前后移动带动立式移动支架的运动,立式移动支架的运动又带动导辊组的前后移动。从而达到自动送料以及烫压完成后自动将产品移出工位的作用。优选的,在实际生产中,主导辊和从动导辊会处于同一平面上。因此本机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一个工人因此结构可以同时操作多台设备,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自动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自动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双向烫压机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双向烫压机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驱动装置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三的结构简图。

图中:1-烫压机机架;2-自动送料机构;3-双向烫压机构;4-压紧装置;5-发热器;6-驱动元;7-驱动装置二;8-立式移动支架;9-导辊组;11-安装位;21-动力装置;22-动力输出轮;23-连接座;31-工作台;32-承热层;41-承压板;42-连接柱;43-弹簧;44-导向柱;45-导向板;71-驱动连杆组件;72-驱动器;81-卡槽;82-滑块;83-定位槽;84-定位孔;85-定位块;86-凸台;87-通孔;91-主导辊;92-从动导辊;93-粗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8所示,一种烫压机,包括烫压机机架1,烫压机机架1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位11,安装位11上设置有双向烫压机构3和设置在双向烫压机构3旁侧的自动送料机构2;所述双向烫压机构3包括设置在安装位11上侧的工作台31,工作台31上下两边分别设置有相对工作台31做靠近和远离动作的压紧装置4,压紧装置包括发热器5和驱动发热器5运动的驱动元6;所述工作台31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承热层,承热层的外表面与所述发热器5相对设置。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安装位11优选的是一个安装在烫压机机架1上的板材,板材上安装有双向烫压机构3中靠下的一部分压紧机构,其余工作台等结构按照本设计所述的设置,安装在所述安装位11的上方,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本烫压机,较现有技术改变了以往烫压机单工位、手工送料、单向烫压等工作模式,创造性的增加了多工位、自动送料、双向烫压等功能。厂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只需要简单的定制机架的长度就可以增加工位的数量,配合自动送料和双向烫压,就可以实现烫压工艺的自动化,正真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压紧装置4包含有承压板41,承压板41连接有所述驱动元6;所述承压板41的外侧面上固设有若干个导向柱44,在导向柱44上适配有导向板45,导向板45固设在所述烫压机机架1上。本设计的承压板41用以连接发热器5和驱动元6,当驱动元6往工作台31方向移动的时候,驱动元6首先作用在承压板41上,这样就可以推动整个压紧装置4一起往工作台31方向移动。承压板41的设计能够增加整个压紧装置4的强度。导向柱44的设计能够在压紧装置4移动的过程中给予一个导向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承压板41和发热器5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柱42,连接柱42外套设有弹簧43,弹簧43的上下两端分别抵靠在承压板41和发热器5之间。本设计的弹簧43等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驱动元6驱动承压板41往下移动时,利用弹簧43张力的抵靠作用,能迫使发热器5朝工作台31方向移动,提高对工作台31的压紧力。同时因为连接柱42的作用可以连接承压板41和发热器5,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优选的,如图2-4所示,所述自动送料机构2包括设置在安装位11上的驱动装置二7,驱动装置二7包括有驱动器72,驱动器72连接有驱动连杆组件71,驱动连杆组件71通过连接座23与所述立式移动支架8相连;所述驱动连杆组件71前方固接有立式移动支架8,立式移动支架8上端部设置有用于张紧待烫产品的导辊组9,导辊组9包括一个主导辊91和至少一个从动导辊92;所述主导辊91和从动导辊92均通过各自的轴承设置在所述立式移动支架8上;所述主导辊91旁侧设置有为其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21。使用时,只需要将裁片或者产品套装在导辊组9上,驱动装置二7的前后移动带动立式移动支架8的运动,立式移动支架8的运动又带动导辊组9的前后移动。从而达到自动送料以及烫压完成后自动将产品移出工位的作用。优选的,在实际生产中,主导辊91和从动导辊92会处于同一平面上。因此本机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一个工人因此结构可以同时操作多台设备,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自动送料机构2包括设置在安装位11上的驱动装置二7,驱动装置二7包括有驱动器72,驱动器72连接有驱动连杆组件71,驱动连杆组件71通过连接座23与所述立式移动支架8相连;所述驱动连杆组件71前方固接有立式移动支架8,立式移动支架8上端部设置有用于张紧待烫产品的导辊组9,导辊组9包括一个主导辊91和至少一个从动导辊92;所述主导辊91和从动导辊92均通过各自的轴承设置在所述立式移动支架8上;所述主导辊91旁侧设置有为其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21。本设计具体的说明了主导辊91的传动方案。在立式移动支架8上安装了一个动力装置21,动力装置21上的动力输出轮22与主导辊91通过传送带连接,从而使得主导辊91可以在工作时自转。优选的,传送带可以是同步带结构,对应的动力输出轮22也成型有类似齿槽的结构,用于配合同步带。因此这样的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产品套装在导辊组9上,主导辊91的转动能够带动让产品在烫压机的烫位上移动,这样即便是较大的产品都可以通用一个烫位模具。特别适用于在烫压裤子、袖口等服装产品。

优选的,所述主导辊91一端部成型有卡槽81。本技术方案所述的主导辊91上的卡槽81,可以有效的增加裁片与主导辊9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出现类似“滑胎”的情况,从而提高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立式移动支架8上成型有卡槽81,卡槽81内适配有滑块82,滑块82上安装有所述主导辊91和/或所述从动导辊92,且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所述滑块82上。本设计所述的滑块82可以在卡槽81里滑动,使得主导辊91和从动导辊92之间距离可调,以适应不同尺码的裁片或者产品。不仅方便维修而且符合工厂实际的生产状况。

优选的,所述卡槽81的两个高起的槽边上分别成型有定位槽83,所述滑块82上成型有定位孔84,定位孔84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定位槽83连接。本设计所述定位槽83的作用是在滑块82根据产品尺码不同滑动到对应位置的时候,有紧固件穿过定位槽83连接滑块82上的定位孔84,这样可以固定滑块82在滑块82上的位置。本设计方案优选的紧固件是螺栓,用以紧固立式移动支架8和滑块82。

优选的,所述卡槽81外侧设置有定位块85,定位块85内端成型有凸台86,凸台86与所述滑块82相连;所述定位块85成型有通孔87,通孔87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滑块82连接。本设计所述的定位块85可以用于加强固定滑块82在立式移动支架8上的相对位置。同时限定一个最边上的位置,防止滑块82滑出立式移动支架8。

实施例二: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一种烫压机,包括烫压机机架1,烫压机机架1上设置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安装位11,每个安装位11上均设置有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自动送料机构2和双向烫压机构3。

为更好的展示产品结构,特做解释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烫压机,通过定制烫压机机架1的长度或者其他方式来增加工位的数量,来提高工人同时操作设备的数量;通过采用自动送料机构2,使得工人只要将产品套装在导辊组9上,就可以通过程序进行送料。配合双向烫压机构3,就可以一次送料同时烫压产品的两面,烫压完成后通过自动送料机构2将产品送出工位。这样的工序可以同时在多个工位上进行。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操作强度,同时又减少了工厂的采购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