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裁片熨烫装置的清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662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裁片熨烫装置的清理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裁片熨烫装置,特别是一种裁片熨烫装置的清理机构。



背景技术:

裁片是指利用裁床裁好的衣片或裤片,它是制作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作衣领、袖口等部位时,通常在裁片上会粘贴里衬,这时需要通过熨烫保持平整,并保证两者的连接稳固,随着自动化生产的进步,在大型的服装生产车间,这一过程是通过熨烫装置来实现的。

我国专利(公告号:205556944U;公告日:2016.09.07)公开了一种自动折叠熨烫系统,包括工作台;对折装置,对折装置具有面板、限位板、折板以及折板驱动部件,面板设在工作台上以用于放置裁片,面板具有贯穿其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的对折通道;限位板连接于工作台且位于面板的第二表面的一侧,限位板与面板之间具有间隔;处于复位状态时折板位于面板的第一表面的一侧,折板驱动部件设在工作台上且连接于折板,折板驱动部件用于通过驱动折板插入至对折通道内来将裁片的折痕处带入至对折通道内并移动至限位板处,以实现裁片的对折;以及熨烫装置,熨烫装置设在工作台上且位于面板的第二表面的一侧,熨烫装置用于熨烫对折后的裁片。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自动折叠熨烫系统在使用后不能进行自动化清理,长时间使用以后,容易积累异物,从而导致熨烫过的裁片出现污点和瑕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裁片熨烫装置的清理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裁片输送带保持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裁片熨烫装置的清理机构,裁片熨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输送裁片的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均呈封闭的环状,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放卷轮、收卷轮以及呈卷状的清洁带,所述放卷轮和收卷轮之间还设有压紧轮,所述压紧轮抵靠在所述输送带一和/或输送带二的外侧面上,所述清洁带卷绕在所述放卷轮上且清洁带的一端绕过所述压紧轮缠绕在所述收卷轮上。

其原理如下:本熨烫装置中裁片上放置里衬后从进料口进入,并置于输送带一上侧随着输送带一向前移送,经过熨烫后裁片和里衬的组合体继续向前移动,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通过贴靠配合夹持住裁片和里衬的组合体继续移动到达输送带二的上侧,此位置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分开,裁片和里衬的组合体从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之间脱离出来,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裁片和里衬的组合体在输送带二上侧跟随输送带二朝向出口移动,完成收料过程。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在移送裁片的过程中,由于经过了加压加热等,这样会将裁片或里衬上的异物残留在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上,本技术方案设置自动清理机构装置,通过设置清洁带清理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的表面,并且通过清洁带的一边放带,一边收带,保证清洁带的循环更替来保证清理的高效性和可靠性,进而保持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带面的干净,确保熨烫过的裁片不会出现污点和瑕疵。清洁带可以重复使用,在使用后经过清洗晾干仍可以二次使用。

在上述的裁片熨烫装置的清理机构中,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两组滚轮,其中一组滚轮上套设所述输送带一,另一组滚轮上套设所述输送带二,每组滚轮的数量均至少为三个,所述清理机构为两组且分别对应所述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所述压紧轮抵靠在上下间隔的两个滚轮之间的输送带一和/或输送带二的侧面上。压紧轮结构可以由平板式的压板替换,采用与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面面接触的方式进行清理。

在上述的裁片熨烫装置的清理机构中,所述放卷轮上设有能够检测放卷轮上清洁带余量的传感器;所述熨烫装置采用PLC控制器进行控制,所述壳体外设有操作面板。这样能够及时发现清洁带用完的状况,从而及时更换,保证清理效果。

在上述的裁片熨烫装置的清理机构中,所述收卷轮包括转轴和压轴,所述转轴和压轴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转轴的两端固设有挡盘,所述压轴的两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转轴上。这样在更换清洁带时,便于压紧清洁带的端部,安装和拆卸方便,连接牢固。

在上述的裁片熨烫装置的清理机构中,所述放卷轮位于所述收卷轮的下方,所述收卷轮和所述压紧轮相平齐,所述压紧轮的直径大于所述放卷轮和收卷轮的直径。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清洁带清理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清洁带清理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的表面,并且通过清洁带的一边放带,一边收带,保证清洁带的循环更替来保证清理的高效性和可靠性,进而保持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带面的干净,确保熨烫过的裁片不会出现污点和瑕疵。

附图说明

图1是熨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清理机构的实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清理机构中收卷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a、进料口;1b、收料口;3、滚轮;4、输送带一;5、输送带二;6、放卷轮;7、收卷轮;71、转轴;72、压轴;73、挡盘;74、螺栓;8、清洁带;9、压紧轮;10、传感器;11、PLC控制器;12、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裁片熨烫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用于输送裁片的输送带一4和输送带二5,输送带一4和输送带二5均呈封闭的环状,清理机构包括放卷轮6、收卷轮7以及呈卷状的清洁带8,放卷轮6和收卷轮7之间还设有压紧轮9,压紧轮9抵靠在输送带一4和/或输送带二5的外侧面上,清洁带8卷绕在放卷轮6上且清洁带8的一端绕过压紧轮9缠绕在收卷轮7上,进一步的,放卷轮6位于收卷轮7的下方,收卷轮7和压紧轮9相平齐,压紧轮9的直径大于放卷轮6和收卷轮7的直径。本熨烫装置中裁片上放置里衬后从进料口1a进入,并置于输送带一4上侧随着输送带一4向前移送,经过熨烫后裁片和里衬的组合体继续向前移动,输送带一4和输送带二5通过贴靠配合夹持住裁片和里衬的组合体继续移动到达输送带二5的上侧,此位置输送带一4和输送带二5分开,裁片和里衬的组合体从输送带一4和输送带二5之间脱离出来,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裁片和里衬的组合体在输送带二5上侧跟随输送带二5朝向收料口1b移动,完成收料过程。输送带一4和输送带二5在移送裁片的过程中,由于经过了加压加热等,这样会将裁片或里衬上的异物残留在输送带一4和输送带二5上,本技术方案设置自动清理机构装置,通过设置清洁带8清理输送带一4和输送带二5的表面,并且通过清洁带8的一边放带,一边收带,保证清洁带8的循环更替来保证清理的高效性和可靠性,进而保持输送带一4和输送带二5带面的干净,确保熨烫过的裁片不会出现污点和瑕疵。

如图2所示,壳体1内设有至少两组滚轮3,其中一组滚轮3上套设输送带一4,另一组滚轮3上套设输送带二5,每组滚轮3的数量均至少为三个,清理机构为两组且分别对应输送带一4和输送带二5,压紧轮9抵靠在上下间隔的两个滚轮3之间的输送带一4和/或输送带二5的侧面上;放卷轮6上设有能够检测放卷轮6上清洁带8余量的传感器;本实施例中的熨烫装置采用PLC控制器11进行控制,壳体1外设有操作面板12。这样能够及时发现清洁带8用完的状况,从而及时更换,保证清理效果。

如图3所示,收卷轮7包括转轴71和压轴72,转轴71和压轴72平行间隔设置,转轴71的两端固设有挡盘73,压轴72的两端通过螺栓74可拆卸连接在转轴71上,清洁带8安装在转轴71和压轴72之间,只需松开螺栓74即可方便实现清洁带的放带、收带及拆卸安装操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壳体;1a、进料口;1b、收料口;3、滚轮;4、输送带一;5、输送带二;6、放卷轮;7、收卷轮;71、转轴;72、压轴;73、挡盘;74、螺栓;8、清洁带;9、压紧轮;10、传感器;11、PLC控制器;12、操作面板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