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枕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1912发布日期:2018-06-12 22:2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枕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枕套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枕套机。



背景技术:

枕套就是在枕巾下面、包裹枕芯的东西,像一个布口袋。目前,枕套整个生产过程大多是由人工进行操作,采用传统的缝纫机工作模式,手动控制布料。但是在实际的缝纫的过程中发现,布料的平整度以及布料折叠处的整齐性不易控制,并且人工操作时会有人为误差,产品的精确度低,得到的成品封边不整齐,不美观,次品率高;另外,这样的生产加工模式的生产效率不高,同时加工的标准性差,使得既耗费人力物力,并且得到的产品合格率也不高,无法满足企业的流水线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操作便捷,且缝合边缘牢固度良好,能自动完成枕套流水线生产加工的全自动枕套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枕套机,包括上料缓冲区、机架以及位于机架上的上料组件、修边装置、折边装置、缝纫机、布料缓存机构、纠偏装置、定长断布机构、送标装置、第一拷边装置、第二拷边装置、翻袋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上料缓冲区位于机架一侧;所述上料组件、修边装置、折边装置、布料缓存机构、纠偏装置和定长断布机构依次分布在机架上;所述定长断布机构下端设有纵向分布的送标装置和第一拷边装置;所述第一拷边装置的下端一侧依次横向分布的第二拷边装置和翻袋装置;所述翻袋装置下端设有收料装置;布料依次通过上料缓冲区和上料组件后传送到修边装置处进行布料两端毛边的剪切,接着布料通过折边装置进行折边,折边后通过缝纫机缝制后再进入到布料缓存机构处进行缓存,然后利用纠偏装置将布料纠偏后通过定长断布机构进行定长和断布操作,布料进入到送标装置处送标后传送至第一拷边装置进行缝边,紧接着布料传送至第二拷边装置处进行底边的缝制,最后经由翻袋装置翻袋后再通过收料装置进行成品的收集。

优选的,所述上料缓冲区包括缓冲支座、平推轴承、转盘、缓存区和滚筒组件;所述缓存支架上端依次设有通过平推轴承可转动的转盘、缓存区和滚筒组件,上述滚筒组件由多个平行设置的滚筒构成。

优选的,所述修边装置包括修刀架以及位于修刀架下端两侧的可滑动的修刀组件;所述修刀组件包括修刀马达架、修刀马达、圆刀、底刀、传送面板和档杆;所述修刀马达架安装在修刀架下端;所述修刀马达架一侧设有修刀马达,且修刀马达的转轴与圆刀相连;所述圆刀一侧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底刀;所述底刀位于传送面板上,且上述传送面板位于修刀马达架上;所述修刀马达架上还设有倾斜设置的档杆,且档杆与传送面板紧贴设置。

优选的,所述折边装置包括折边支撑板、输送滚轮、支撑件、调整机构、折边板、折边杆、辅助滚轮、卷边拉筒座和卷边拉筒;所述折边支撑板上端设有相连设置的输送滚轮和支撑件,且支撑件倾斜设置在输送滚轮一侧;所述折边支撑板一侧设有调整机构,用于对折边支撑板进行横向移动的调整;所述支撑件上端设有折边板;所述折边板包括相连设置的弧形板和折边面板,且上述两者呈一定角度的倾斜设置;所述折边板两侧分别设有折边杆和辅助滚轮,且上述折边杆设置在折边支撑板上,上述辅助滚轮的高度比折边板低;所述辅助滚轮一侧设有卷边拉筒座;所述卷边拉筒座上设有卷边拉筒;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横移滑动导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驱动机构和底部滑轨;所述折边支撑板一侧与两个横移滑动导轨相连;所述折边支撑板下端两侧设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下端设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板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板下端与底部滑轨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调整电机和调整滑轨;所述调整电机和调整滑轨相连;所述调整滑轨与第一连接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布料缓存机构包括缓存架、缓存气缸、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上辅助轮;所述缓存架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倾斜设置的缓存气缸;所述缓冲架的前端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上方一侧设有上辅助轮,且上述上辅助轮设置在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纠偏电机、纠偏丝杆、联接座、移动板、压料气缸、压料板、底板和光电传感器组;所述纠偏电机与纠偏丝杆相连;所述纠偏丝杆通过联接座与移动板相连;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压料气缸,且上述压料气缸的下端与压料板相连;所述压料板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前端呈锯齿状;所述底板上位于压料板两侧的上方设有光电传感器组,上述光电传感器组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光电传感器组成,用于感应布料两端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定长断布机构包括定长机构和切布机构;所述切布机构位于纠偏装置一侧;所述定长机构位于切布机构一侧;所述切布机构包括切布导轨、切布电机、切刀马达、圆切刀、切布压板和切布下压气缸;所述切布导轨与切布电机相连;所述切布导轨上设有可移动的切刀马达,且切刀马达的转轴上设有圆切刀,上述圆切刀紧靠在底板一侧;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切布压板;所述切布压板上设有切布下压气缸;所述定长机构包括定长支架、拖布电机、滑动导轨、定长丝杆、滑板、下压板、夹爪组件、夹爪气缸、定长电机、定长滑轨和定长杆;所述定长支架上设有拖布电机;所述定长支架的两侧设有滑动导轨;所述拖布电机与定长丝杆相连;所述定长丝杆与位于滑动导轨上的滑板相连,用于驱动滑板在滑动导轨上进行滑动;所述滑板的前端设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上方设有多个与滑板相连的夹爪组件;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夹爪气缸、连杆机构和夹爪;所述夹爪气缸设置在滑板上;所述夹爪气缸通过连杆机构和夹爪相连,且夹爪位于下压板上方;所述定长支架一侧设有通过定长电机和定长滑轨可上下移动的定长杆,且定位杆位于夹爪一侧。

优选的,所述送标装置包括送标底板、送标支架、送标盘、承载块、第一支座、第二支座、色标器、送标轮、送标动力马达、第一切刀、第二切刀、连杆机构、第一切刀动力气缸、送标旋转气缸、标夹气缸、标夹和折标机构;所述送标底板上设有可滑动的送标支架;所述送标支架上端设有送标盘;所述送标支架上设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一侧设有上下设置的第二支座和第一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上设有上下设置的色标器和送标轮,且上述送标轮与送标动力马达相连;所述第二支座下端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上述第一切刀通过第一切刀动力气缸和连杆机构与第二切刀配合进行标签的剪切;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送标旋转气缸;所述送标旋转气缸一侧设有标夹气缸;所述标夹气缸通过连杆机构与标夹相连,上述标夹气缸用于驱动标夹将标签夹紧;所述送标支架上位于第一切刀下方设有折标机构;所述折标机构包括横移动力气缸、联接板、折边旋转气缸、承载板、折标杆、压标气缸、上压标板、连接杆和下压标板;所述横移动力气缸设置在送标支架上;所述横移动力气缸的前端连接有联接板;所述联接板上设有上下设置的折边旋转气缸和承载板;所述折边旋转气缸的前端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折标杆;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压标气缸,且压板气缸下端设有上压标板;所述承载板通过连接杆与上压标板对应的下压标板相连,且下压标板位于折标杆下方。

优选的,所述翻袋装置包括翻袋滑板、翻袋动力马达、翻袋滑轨、翻袋支架、翻袋顶轮、第一撑杆气缸、撑袋杆、第二撑杆气缸、撑袋板支座、横移气缸、撑袋板、撑袋气缸、撑紧板、袋口压紧气缸、压紧块、吸风盒气缸安装板、吸风盒气缸和吸风盒;所述翻袋滑板通过翻袋动力马达和翻袋滑轨可横向滑动的设置在翻袋支架内;所述翻袋滑板的前端设有翻袋顶轮;所述翻袋滑板上设有第一撑杆气缸;所述第一撑杆气缸与位于翻袋顶轮的后端两个撑袋杆相连,用于驱动两个撑袋杆收缩或扩张;所述第一撑杆气缸后端连接有第二撑杆气缸,用于驱动第一撑杆气缸横向移动;所述翻袋顶轮一侧设有撑袋板支座;所述撑袋板支座通过横移气缸可进行横向移动;所述撑袋板支座上设有撑袋板,且撑袋板两端紧贴有通过撑袋气缸可纵向移动的撑紧板,上述撑袋气缸设置在撑袋板支座上;所述撑袋气缸一侧设有位于撑袋板支座上的袋口压紧气缸,袋口压紧气缸的前端安装有压紧块;所述撑袋板支座上方设有吸风盒气缸安装板,上述吸风盒气缸安装板上设有吸风盒气缸;所述吸风盒气缸下端连接有吸风盒。

优选的,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支座、收料导轨、收料电机、收料架、U型板、收料压紧气缸、收料压块、传输滚轮、传输电机和传输带;所述收料支座上设有收料导轨,且收料导轨与位于收料支座上的收料电机相连;所述收料导轨上设有可横向滑动的收料架;所述收料架上设有两个对称的U型板;所述U型板上端设有收料压紧气缸,且收料压紧气缸与位于U型板内的收料压块相连;所述收料架下方设有位于收料支座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传输滚轮,且上述任意一个传输滚轮与传输电机相连;所述两个传输滚轮之间通过传输带相连。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全自动枕套机,整体结构布局合理,能自动完成对枕套的流水线加工,生产效率高,符合企业实际的生产加工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上料缓冲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修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布料缓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折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7为折边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7中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9为折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切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定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附图12中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14为送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5为附图14中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16为折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7为翻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18为翻袋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19为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0为附图19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枕套机,包括上料缓冲区1、机架2、上料组件3、修边装置4、折边装置5、缝纫机9、布料缓存机构6、纠偏装置7、定长断布机构8、送标装置10、第一拷边装置11、第二拷边装置13、翻袋装置14和收料装置15;所述上料缓冲区1位于机架2一侧;所述上料组件3、修边装置4、折边装置5、布料缓存机构6、纠偏装置7和定长断布机构8依次分布在机架2上;所述定长断布机构8的下端设有纵向分布的送标装置10和第一拷边装置11;所述第一拷边装置11的下端一侧设有横向分布的第二拷边装置13和翻袋装置14;所述翻袋装置14下端设有收料装置15;布料依次通过上料缓冲区1和上料组件3后传送到修边装置4处进行布料两端毛边的剪切,接着布料通过折边装置5进行折边,折边后通过缝纫机9缝制后再进入到布料缓存机构6处进行缓存,然后利用纠偏装置7将布料纠偏后通过定长断布机构8进行定长和断布操作,布料进入到送标装置10处送标后传送至第一拷边装置11进行缝边,紧接着布料传送至第二拷边装置13处进行底边的缝制,最后经由翻袋装置14翻袋后再通过收料装置15进行成品的收集。

如附图2所示,所述上料缓冲区1包括缓冲支座100、平推轴承(图中未示出)、转盘101、缓存区102和滚筒组件;所述缓存支架100上端依次设有通过平推轴承可转动的转盘101、缓存区102和滚筒组件,上述滚筒组件由多个平行设置的滚筒103构成;如附图3所示,所述修边装置4包括修刀架40以及位于修刀架40下端两侧的可滑动的修刀组件;所述修刀组件包括修刀马达架41、修刀马达42、圆刀43、底刀44、传送面板45和档杆46;所述修刀马达架41安装在修刀架40下端;所述修刀马达架41一侧设有修刀马达42,且修刀马达42的转轴与圆刀43相连;所述圆刀43一侧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底刀44;所述底刀44位于传送面板45上,且上述传送面板45位于修刀马达架41上;所述修刀马达架41上还设有倾斜设置的档杆46,且档杆46与传送面板45紧贴设置。

具体的,布料放置在上料缓冲区的转盘上,转盘转动时可以对布料的布头方向进行调整,从而便于使用,然后布料依次通过缓冲区和多个平行滚筒构成的滚筒组件后进入到上料组件中,上料组件由多个上下交错分布的上料轮构成,主要起到张紧布料并进行送料的作用,接着布料进入到修边装置的传送面板上,利用档杆进行压紧,然后修刀马达工作,驱动圆刀和底刀相配合,对布料两端的毛边进行剪切。

如图5-9所示,所述折边装置包括折边支撑板50、输送滚轮51、支撑件52、调整机构、折边板53、折边杆54、辅助滚轮55、卷边拉筒座56和卷边拉筒57;所述折边支撑板50上端设有相连设置的输送滚轮51和支撑件52,且支撑件52倾斜设置在输送滚轮51一侧;所述折边支撑板50一侧设有调整机构,用于对折边支撑板50进行横向移动的调整;所述支撑件52上端设有折边板53;所述折边板53包括相连设置的弧形板58和折边面板59,且上述两者呈一定角度的倾斜设置;所述折边板53两侧分别设有折边杆54和辅助滚轮55,且上述折边杆54设置在折边支撑板50上,上述辅助滚轮55的高度比折边板53低;所述辅助滚轮55一侧设有卷边拉筒座56;所述卷边拉筒座56上设有卷边拉筒57;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横移滑动导轨201、第一连接板202、第二连接板203、驱动机构和底部滑轨204;所述折边支撑板540一侧与两个横移滑动导轨201相连;所述折边支撑板50下端两侧设有第一连接板202和第二连接板203;所述第一连接板202下端设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板202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板203下端与底部滑轨204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调整电机205和调整滑轨206;所述调整电机205和调整滑轨206相连;所述调整滑轨206与第一连接板202相连。

具体的,布料通过输送滚轮进行传送,传输时布料的一端通过折边杆进行第一步预折,然后传送到位于承载件上的折边板处,由于折边板由弧形板和折边面板构成,且弧形板和折边面板呈一定角度倾斜,这样布料先通过弧形板进行第二次预折,然后进入到折边面板完成折边,再通过辅助滚轮传送到卷边拉筒处进行二次折边,从而完成了布料的折边操作;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对折边板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调整折边的长度,操作时,首先调整电机和调整滑轨相互配合驱动第一连接板进行横向的移动,这样整个折边支撑板的上部通过横移滑动导轨进行滑动,而和第一连接板对应的第二连接板通过底部滑轨进行滑动,这样整个折边支撑板就进行横向的移动,进而调节布料一端的折边长度。

如附图4所示,所述布料缓存机构6包括缓存架60、缓存气缸61、第一滚轮62、第二滚轮63和上辅助轮64;所述缓存架60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倾斜设置的缓存气缸61;所述缓冲架60的前端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滚轮62和第二滚轮63;所述第一滚轮62上方一侧设有上辅助轮64,且上述上辅助轮64设置在机架2上。

具体的,布料从折边装置折边后,从第一滚轮的下方进入,然后往上经过上辅助轮,再通过第二滚轮传送出去,由于在后续的操作中需要对布料进行断布操作,这样布料就会缓存在布料缓存机构中,由于布料的重力作用,整个缓存架就会往下落,由于缓存气缸的存在,可以使得布料缓慢下料,而不会一突然下落,保证了布料加工时的稳定性。

如附图10所示,所述纠偏装置7包括纠偏电机70、纠偏丝杆(图中未示出)、联接座72、移动板73、压料气缸74、压料板75、底板76和光电传感器组;所述纠偏电机70与纠偏丝杆相连;所述纠偏丝杆通过联接座72与移动板73相连;所述移动板73上设有压料气缸74,且上述压料气缸74的下端与压料板75相连;所述压料板75下端设有底板76;所述底板76的前端呈锯齿状;所述底板76上位于压料板75两侧的上方设有光电传感器组,上述光电传感器组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光电传感器77组成,用于感应布料两端的位置;如附图11-13所示,所述定长断布机构8包括定长机构和切布机构;所述切布机构位于纠偏装置7一侧;所述定长机构位于切布机构一侧;所述切布机构包括切布导轨80、切布电机81、切刀马达82、圆切刀83、切布压板84和切布下压气缸85;所述切布导轨80与切布电机81相连;所述切布导轨80上设有可移动的切刀马达82,且切刀马达82的转轴上设有圆切刀83,上述圆切刀83紧靠在底板76一侧;所述底板76上还设有切布压板84;所述切布压板84上设有切布下压气缸85;所述定长机构包括定长支架87、拖布电机88、滑动导轨89、定长丝杆90、滑板91、下压板92、夹爪组件、夹爪气缸94、定长电机95、定长滑轨96和定长杆97;所述定长支架87上设有拖布电机88;所述定长支87的两侧设有滑动导轨89;所述拖布电机88与定长丝杆90相连;所述定长丝杆90与位于滑动导轨89上的滑板91相连,用于驱动滑板91在滑动导轨89上进行滑动;所述滑板91的前端设有下压板92;所述下压板92上方设有多个与滑板91相连的夹爪组件;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夹爪气缸94、连杆机构和夹爪93;所述夹爪气缸94设置在滑板91上;所述夹爪气缸94通过连杆机构和夹爪93相连,且夹爪93位于下压板92上方;所述定长支架87一侧设有通过定长电机95和定长滑轨96可上下移动的定长杆97,且定位杆97位于夹爪93一侧。

具体的,当布料的一端不在两个光电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时,压料气缸往下压,使得压料板将布料压紧在底板上,接着纠偏电机和纠偏丝杆配合驱动联接座横向移动,联接座带动移动板横向移动,移动板压紧布料使得布料在底板上进行横向调整,从而对布料进行左右的纠偏调整;当需要对布料进行定长时,此时布料的前端位于底板的锯齿状内,拖布电机和定长丝杆配合驱动滑板在滑动导轨上往前移动,当位于底板锯齿状内的布料位于夹爪和下压板之间时停止移动,夹爪气缸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夹爪往下移动,布料一端被压紧在夹爪和下压板之间,然后拖布电机驱动滑板往后退,当到达设定值后,定长电机和定长滑轨驱动定长杆往下移动,当到达一定长度后,定长杆往回移动,从而实现布料定长的目的;接着开始对布料进行剪切,切布下压气缸驱动切布压板将布料压紧在底板上,切布电机驱动切刀马达在切布导轨上做直线运动,同时气缸马达开始工作,驱动圆切刀旋转,从而达到剪切布料的目的。

如附图14-15所示,所述送标装置10包括送标底板125、送标支架110、送标盘111、承载块112、第一支座113、第二支座114、色标器115、送标轮116、送标动力马达117、第一切刀118、第二切刀119、连杆机构、第一切刀动力气缸120、送标旋转气缸121、标夹气缸122、标夹123和折标机构124;所述送标底板125上设有可滑动的送标支架110;所述送标支架110上端设有送标盘111;所述送标支架110上设有承载块112;所述承载块112一侧设有上下设置的第二支座114和第一支座113;所述第二支座114上设有上下设置的色标器115和送标轮116,且上述送标轮116与送标动力马达117相连;所述第二支座114下端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切刀118和第二切刀119,上述第一切刀118通过第一切刀动力气缸120和连杆机构与第二切刀119配合进行标签的剪切;所述第一支座113上设有送标旋转气缸121;所述送标旋转气缸121一侧设有标夹气缸122;所述标夹气缸122通过连杆机构与标夹123相连,上述标夹气缸122用于驱动标夹123将标签夹紧;所述送标支架110上位于第一切刀118下方设有折标机构124;如附图16所示,所述折标机构124包括横移动力气缸126、联接板127、折边旋转气缸128、承载板129、折标杆130、压标气缸131、上压标板132、连接杆133和下压标板134;所述横移动力气缸126设置在送标支架110上;所述横移动力气缸126的前端连接有联接板127;所述联接板127上设有上下设置的折边旋转气缸128和承载板129;所述折边旋转气缸128的前端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折标杆130;所述承载板129上设有压标气缸131,且压板气缸131下端设有上压标板132;所述承载板129通过连接杆133与上压标板132对应的下压标板134相连,且下压标板134位于折标杆130下方。

具体的,送标动力马达驱动送标轮开始工作,将标签从送标盘中送出,标签经过色标器,当标签传送至一定长度后,色标器检测到标签处于设置长度时停止送标,然后送标旋转气缸工作,将标夹往上旋转,标夹气缸通过连杆机构使标夹将标签夹紧,此时横移动力气缸往前移动,使得标签位于两个平行设置的折标杆中,然后压标气缸驱动上压标板和下压板板相互靠近将标签夹紧住,第一切刀气缸通过连杆机构驱动第一切刀配合第二下切刀将标签上端剪掉,折标旋转气缸驱动两个折标杆旋转,使得两个折标杆内的标签转动,从而达到折标的目的,压标气缸和横移动力气缸分别回到原位;然后送标旋转气缸旋转回到原位,再利用标夹气缸将标夹内的标签松开。

如附图17-18所示,所述翻袋装置14包括翻袋滑板140、翻袋动力马达141、翻袋滑轨142、翻袋支架143、翻袋顶轮144、第一撑杆气缸145、撑袋杆146、第二撑杆气缸147、撑袋板支座148、横移气缸149、撑袋板150、撑袋气缸151、撑紧板152、袋口压紧气缸153、压紧块154、吸风盒气缸安装板155、吸风盒气缸156和吸风盒157;所述翻袋滑板140通过翻袋动力马达141和翻袋滑轨142可横向滑动的设置在翻袋支架143内;所述翻袋滑板140的前端设有翻袋顶轮144;所述翻袋滑板140上设有第一撑杆气缸145;所述第一撑杆气缸145与位于翻袋顶轮后端的两个撑袋杆146相连,用于驱动两个撑袋杆146收缩或扩张;所述第一撑杆气缸145后端连接有第二撑杆气缸147,用于驱动第一撑杆气缸145横向移动;所述翻袋顶轮144一侧设有撑袋板支座148;所述撑袋板支座148通过横移气缸149可进行横向移动;所述撑袋板支座148上设有撑袋板152,且撑袋板152两端紧贴有通过撑袋气缸151可纵向移动的撑紧板152,上述撑袋气缸151设置在撑袋板支座152上;所述撑袋气缸151一侧设有位于撑袋板支座152上的袋口压紧气缸153,袋口压紧气缸153的前端安装有压紧块154;所述撑袋板支座148上方设有吸风盒气缸安装板155,上述吸风盒气缸安装板155上设有吸风盒气缸156;所述吸风盒气缸156下端连接有吸风盒157。

具体的,转向组件和滑动送布组件将缝制好的袋子传送到翻袋装置中,此时袋子的袋口在吸风盒下方,袋底在左方;由感应器感知到袋子到位,吸风盒气缸动作,吸风盒下移动,吸附住袋口的上层;吸风盒气缸往上移动,袋口被吸开,两侧横移气缸移动,使的撑袋板和撑紧板一起插入到袋口,两个撑袋气缸动作,利用撑紧板撑紧袋口,两侧的袋口压紧气缸动作,通过压紧块将袋口的两端压紧;翻袋动力马达动作,带动翻袋顶轮动作,使翻袋顶轮顶着袋子底部至袋口,同时第一撑杆气缸工作,使得两个撑袋杆往外扩张 ,将袋子撑开,第二撑杆气缸工作,通过第一撑杆气缸驱动两个撑袋子杆往前移动,将带袋子撑平。

如附图19-20所示,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支座160、收料导轨161、收料电机162、收料架163、U型板164、收料压紧气缸165、收料压块166、传输滚轮167、传输电机168和传输带(图中未示出);所述收料支座160上设有收料导轨161,且收料导轨161与位于收料支座160上的收料电机162相连;所述收料导轨161上设有可横向滑动的收料架163;所述收料架163上设有两个对称的U型板164;所述U型板164上端设有收料压紧气缸165,且收料压紧气缸165与位于U型板164内的收料压块166相连;所述收料架163下方设有位于收料支座04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传输滚轮167,且上述任意一个传输滚轮167与传输电机168相连;所述两个传输滚轮167之间通过传输带相连。

具体的,当翻袋装置中的翻袋顶轮顶着袋子底部至袋口的同时,收料架通过收料导轨和收料电机滑动到适当的位置,使得成品袋子一端位于收料压块和U型板之间,然后收料压紧气缸开启,驱动收料压块和U型材将成品袋子压紧,接着收料架往后退到,这样收料压块和U型板就拖着成品袋子放置在传输带上,当成品袋子的数量达到设置数量时,传输电机开启,驱动两个传输滚轮将成品袋子传输一个位移,然后继续在传输带上放置成品袋子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枕套机,整体结构布局合理,能自动完成对枕套的流水线加工,生产效率高,符合企业实际的生产加工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运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