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定型上胶供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604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织物定型上胶供液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上胶定型工艺通常是纺织品后整处理的第一道生产工序,该工序中先对织物进行上胶,上胶前先要对原胶用水来勾兑稀释其浓度,达到所需的浓度要求后方可使用。然后将织物拉幅后通过高温烘干后定型,也是决定织物的幅宽、长度、弹性和平方重量,如果定型工作不做好,往往会造成不是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是返工,带来损失或成本上升。

传统的勾兑稀释方式是由人工称重来完成的,这种传统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往往出现比例不准确、数量过多、过少、搅拌不均匀以及溅落、溢出等现象,既浪费了原料又影响了质量,尤其重要的是污染了环境。

2)人工供液劳动强度大,频繁开启手动阀门,往往出现储液槽液位时高时低现象,稍有不谦太多了溢出来造成满地都是既污染环境又浪费原料,如不及时供液造成缺液影响产品质量。

在传统的上胶定型工艺中,上浆棍底部是直接浸泡在一个浆槽内的,上浆棍运转时将浆液带至织物上,由织物吸收,浆槽内的浆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耗,使其液位慢慢降低,因此需要通过人工灌液方式控制浆槽内的浆液液位,其缺陷在于以下三点:

1)当液位处于高位时上浆棍与织物较近易将更多的浆液带止织物上面,此时织物经高温定型后其手感硬度就偏硬;

2)当液位处于低位时上浆棍与织物较远不易将浆液带止织物上面,此时织物经高温定型后其手感硬度就偏软;

3)运行过程中浆槽内浆液容易出现沉淀,这一问题也会影响到织物的上浆量,使相同批次的织物经上浆高温定型后其手感硬度不一致;

由于上述原因经常出现上浆定型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节省人工,还能节省原料、保证产品质量的织物定型上胶供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1、一种织物定型上胶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主管、储液槽、回流箱、回流泵、配液泵、储水桶、配液桶、存液阀,及多个原液桶、多个存液桶;

所述储液槽为向上开放的槽体,储液槽开设有进液口、排液口,并且在储液槽的排液口设有排液阀,储液槽的正下方设有用于接纳储液槽排放及溢出的液体的过滤槽,过滤槽的槽底设有出液口;

所述回流箱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回收液口,回流箱的进液口接到过滤槽的出液口,回流箱的出液口接到回流泵的进液口,回流泵的出液口接到储液槽的进液口,回流箱的回收液口经一回液阀接到配液泵的进液口;

所述配液桶及各个原液桶都配置有用于搅拌桶内液态原料的搅拌机,每个原液桶都配置有用于抽取桶内液态原料的抽液软管,各抽液软管各经一原液阀分别接到配液泵的进液口;

所述配液泵的出液口通过一个配液阀接到配液桶的进液口,存液阀的进液口接到配液泵的出液口,存液阀的出液口经管件分别接引至各个存液桶的桶腔;

所述配液桶的出液口及各个存液桶的出液口各通过一供液阀接供液主管到过滤槽;

所述储水桶的进水口经一进水阀接到自来水管,储水桶的出水口经一供水阀接到配液泵的进液口,配液桶设有一个清洗液排放口,该清洗液排放口通过一个清洗阀接引到储水桶的桶腔。

进一步的,所述配液泵的出液口设有流量计。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箱中设有用于检测箱内液位的液位计。

进一步的,所述配液桶中设有用于检测桶内液位的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织物定型上胶供液装置,可实现自动配液、自动供液、余液自动回收、自动清洗,而且能使储液槽液位始终保持在满槽状态,使得上浆棍与浆液的接触面积能保持稳定,从而使得织物的上浆量也能保持稳定,储液槽内的浆液也可以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不易产生沉淀,不但节省了人工而且辟免了人工配液、供液时的缺陷,既节约了原料、保证了产品质量又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织物定型上胶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织物定型上胶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主管G1、储液槽U1、回流箱U3、回流泵D1、配液泵D2、储水桶U8、配液桶U7、存液阀H7,及多个原液桶U4、U5、U6、多个存液桶U9、U10、U11;

所述储液槽U1为向上开放的槽体,储液槽开设有进液口、排液口,并且在储液槽的排液口设有排液阀,储液槽的正下方设有用于接纳储液槽排放及溢出的液体的过滤槽U2,过滤槽的槽底设有出液口;

所述回流箱U3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回收液口,回流箱的进液口接到过滤槽U2的出液口,回流箱的出液口接到回流泵D1的进液口,回流泵D1的出液口接到储液槽U1的进液口,回流箱U3的回收液口经一回液阀H1接到配液泵D2的进液口;

所述配液桶U7及各个原液桶(U4、U5、U6)都配置有用于搅拌桶内液态原料的搅拌机,每个原液桶都配置有用于抽取桶内液态原料的抽液软管,各抽液软管各经一原液阀(H2、H3、H4)分别接到配液泵D2的进液口;

所述配液泵D2的出液口通过一个配液阀H6接到配液桶U7的进液口,存液阀H7的进液口接到配液泵D2的出液口,存液阀H7的出液口经管件分别接引至各个存液桶(U9、U10、U11)的桶腔;

所述配液桶U7的出液口及各个存液桶的出液口各通过一供液阀(H8、H9、H10、H11)接供液主管G1到过滤槽U2;

所述储水桶U8的进水口经一进水阀接到自来水管,储水桶U8的出水口经一供水阀H5接到配液泵D2的进液口,配液桶U7设有一个清洗液排放口,该清洗液排放口通过一个清洗阀H12接引到储水桶U8的桶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配液泵D2的出液口设有流量计P1,存液阀H7、排液阀、回液阀H1、原液阀(H2、H3、H4)、配液阀H6、供液阀(H8、H9、H10、H11)、供水阀H5、清洗阀H12,均为常闭阀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箱U3中设有用于检测箱内液位的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织物定型上胶作业时的原料液供给,使用时将上浆棍的下部浸入储液槽U1,使得上浆棍滚动时能将储液槽U1内的浆液带涂至织物上,可实现自动配液、自动供液、余液自动回收、自动清洗,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1)自动配液:

配液泵D2、配液阀H6开启,供水阀H5及原液阀H2、H3、H4轮番开启,从而将储水桶U8内的水及各原液桶(U4、U5、U6)内原料液轮番的抽入配液桶U7,水及各原料液的抽取量可通过流量计P1来监测,各搅拌机也启动运行,实现自动配液;

2)自动供液:

当液位计检测到回流箱U3内液位到达上限值时,供液阀H8关闭,原料液不会流入回流箱U3,当液位计检测到回流箱U3内液位低于下限值时,供液阀H8开启,配液桶U7内的已调配好的原料液会通过供液主管G1流入过滤槽U2,经过滤槽U2过滤后再流入回流箱U3,使回流箱内始终保持一定储液量;

在回流泵D1的运作下,回流箱U3内的原料液被灌入储液槽U1,储液槽灌满后多余的原料液溢出滴入过滤槽后又流入回流箱再次循环;在回流泵D1的持续运行下,能确保储液槽U1内的浆液始终处于满槽状态,同时浆液的循环回流还能起到持续搅拌浆液的作用,能解决浆液沉淀的问题;

3)余液自动回收:

配液泵D2、回液阀H1、存液阀H7、供液阀H8及储液槽的排液阀开启,此时配液桶U7、储液槽U1内的余液通过过滤槽U2流入回流箱U3,在配液泵的运行下,回流箱U3内的余液依次经回液阀H1、配液泵D2、存液阀H7流入由人工选择的存液桶,达到余液自动回收;

4)自动清洗:

余液自动回收后,将各个原液桶的抽液软管插入储水桶U8,然后开启配液泵D2、配液阀H6,同时各原液阀H2、H3、H4轮番开启,利用储水桶U8内的清水来清洗配液泵D2、各原液阀H2、H3、H4、配液阀H6,然后再开启供液阀H8,将清洗液排放至过滤槽U2、回流箱U3,再由回流泵D1将清洗液灌入储液槽U1,再经储液槽溢出或经排液阀排放至过滤槽U2内,然后再开启回液阀H1、配液阀H6,从而使回流箱U3内的洗液依次经回液阀H1、配液泵D2、配液阀H6排入配液桶U7,然后再打开清洗阀H12,使得配液桶U7内的洗液流回储水桶U8内以便下次配液时再次利用,从而实现自动清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