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机压纱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1700发布日期:2018-07-13 18:2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编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经编机压纱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织物称为经编织物。完成这种经编的机器称为经编机。根据经编机压纱工艺,槽针上升过程中同时向机前摆过含压纱花梳栉在内的所有梳栉至最前位置,在此过程完成针背垫纱;然后,槽针在针前横移一个或多个针距后,向机后摆回,当摆过压纱花梳栉位置后,压纱板下压将压纱花梳栉的纱线压至槽针针杆上;槽针下降,旧线圈与压纱纱线同时从针头上脱下,完成压纱的一个周期过程。

目前,公告号为CN20215240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包括转轴,偏心轮,偏心套连杆,压纱连杆和第一摆杆;偏心套连杆一端套装在偏心轮上;第一摆杆一端与压纱连杆的杆身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压纱板固定安装在压纱连杆的下端;转轴由油箱主轴驱动转动,利用转轴驱动偏心轮转动,然后通过偏心套连杆,压纱连杆和第一摆杆使压纱连杆在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利用压纱板完成压纱工艺。

但压纱工艺还有时间上的要求,主要是为了保证压纱深度,压纱板从最高点下压至最低点过程的时间约为经编机的主轴转角60°~80°,其余时间压纱板处于回升和在最高点位置停歇,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偏心轮的原因,压纱板一直处于竖直运动中,从而导致的压纱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经编机压纱运动机构,压纱板从最高点下压至最低点过程的时间刚好使经编机的主轴转角60°~80°,完成压纱工艺效果更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经编机压纱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经编机主轴驱动的凸轮,所述第一连杆始终抵触于凸轮上,所述第一连杆远离凸轮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于经编机上,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压纱板,所述第三连杆的转动点位于压纱板和连接杆之间,所述凸轮上凸出部最远端至凸轮转动中心的直线与凸出部最低点至凸轮转动中心的直线夹角为60°~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轮驱动第一连杆竖直方向移动,利用第一连杆驱动第二连杆以其经编机的铰接点转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转动,第三连杆使压纱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将完成的压纱工艺,利用凸轮的特性,凸轮转动60°~80°时便完成一次推程,从而压纱板从最高点下压至最低点过程的时间刚好使经编机的主轴转角60°~80°,从而完成压纱工艺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第三连杆的上,经编机上设有导向座,所述压纱板与导向座呈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连杆向下移动,拉动第三连杆也向下移动,从而加大了第三连杆的转动角度,进而增大了压纱板下压的行程,使压纱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杆的与经编机铰接点位于第二连杆上靠近于第一连杆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大了第二连杆的转动角度,从而使连接杆的移动距离扩大,进而增大了第三连杆的转动角度,增大了压纱板下压的行程,使压纱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连杆的转动点位于第三连杆靠近连接杆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第三连杆的转动角度,进而增大了压纱板下压的行程,使压纱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杆上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铰接于第三连杆靠近连接杆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三连杆的转动不在第一连杆所在的直线上,从而可以使第一连杆处于竖直情况下使第三连杆的支点更加靠近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轮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凸轮的侧壁距离相同,所述第一连杆靠近凸轮的一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连杆垂直,所述滚轮置于环形凹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凸轮完成一次推程后利用滚轮和环形凹槽将第一连杆往回拉,完成一次回程,并利用滚轮减小第一连杆和凸轮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凸轮与第一连杆之间的磨损,增长了凸轮和第一连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轮两个端面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连杆靠近凸轮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所述滚轮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于U型槽侧壁上,两个所述滚轮呈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了第一连杆和凸轮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固性,防止第一连杆与凸轮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两个相同的连杆构件和连杆本体,所述滚轮本别转动连接于两个的连杆构件上,所述连杆构件固定连接于连杆本体靠近凸轮一端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连杆构件上的滚轮放置于环形凹槽中,然后将连杆构件固定连接于连杆本体上,完成了第一连杆与凸轮的连接,使第一连杆与凸轮的连接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压纱板从最高点下压至最低点过程的时间巧合使经编机的主轴转角60°~80°,并增大了压纱板的行程,使压纱效果更佳,连接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第一拉杆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凸轮;11、环形凹槽;2、第一连杆;21、支杆;22、连杆构件;221、滚轮;23、连杆本体;24、U型槽;3、第二连杆;4、连接杆;5、第三连杆;6、压纱连杆;61、导向座;62、压纱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一种经编机压纱运动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经编机主轴驱动的等转速转动的凸轮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连接杆4、第三连杆5和压纱连杆6,其中第一连杆2呈竖直设置并且一端与凸轮1抵触,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的右端铰接,第二连杆3呈横向设置并且铰接于经编机上,第二连杆3与经编机的铰接点位于靠近第一连杆2的一端,第二连杆3远离第一连杆2的一端与连接杆4的下端铰接,当凸轮1推动第一连杆2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杆2推动第二连杆3顺时钟转动。

如图1所示,连接杆4呈竖直设置其上端与第三连杆5的左端铰接,第三连杆5呈横向设置,第三连杆5右端铰接于压纱连杆6的上端,经编机上设有导向座61,压纱连杆6穿过导向座61并与导向座61呈滑动连接,压纱连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压纱的压纱板62;第一连杆2上固定连接有支杆21,支杆21远离第一连杆2的一端铰接于第三连杆5靠近连接杆4的一端。当第二连杆3顺时钟转动时,推动第三连杆5以与支杆21的铰接点为圆心转动,从而推动压纱连杆6向下移动,完成一次压纱。

如图1所示,凸轮1上凸出部最远端至凸轮1转动中心的直线与凸出部最低点至凸轮1转动中心的直线夹角为60°~80°,使凸轮1转动60°~80°时便完成一次推程,从而压纱板62从最高点下压至最低点过程的时间巧合使经编机的主轴转角60°~80°,从而完成压纱工艺效果更佳,凸轮1的两端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11,环形凹槽11与凸轮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相同。

如图1所示,第一连杆2包括杆状的连杆本体22和两个相同的板状的连杆构件22,连杆构件22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于连杆本体22靠近凸轮1的一端,两个连杆构件22之间形成U型槽24,U型槽24两侧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滚轮221,滚轮221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连杆2垂直,两个滚轮221分别在两个环形凹槽11中滚动。安装时,将连杆构件22上的滚轮221放置于环形凹槽11中,然后将连杆构件22固定连接于连杆本体22上,完成了第一连杆2与凸轮1的连接,使第一连杆2与凸轮1的连接更加方便。

具体工作方式:经编机主轴驱动凸轮1,使凸轮1与经编机主轴等转速转动,当凸轮1转动,滚轮221在环形凹槽11中滚动,并推动第一连杆2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杆2推动第二连杆3顺时钟转动,第二连杆3顺时钟转动推动连接杆4向上移动,连接杆4推动第三连杆5顺时针转动,第一连杆2向下移动时,进一扩大了第三连接杆4转动角度,第三连杆5带动压纱连杆6下压,从而带动压纱板62下压,完成一次压纱。凸轮1继续转动拉动第一连杆2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二连杆3逆时针转动,连接杆4向下移动,第三连接杆4逆时针转动,使压纱连杆6带着压纱板62上抬。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