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经机的零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整经机用纱架。
背景技术:
在布匹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整经机来将许多个纱锭按照需要的根数和长度,平行缠绕成圆柱形的纱卷,以供编织机编织成布匹。
整经机一般包括纱架、卷筒、驱动卷筒的驱动装置及传动装置,所述纱架一般包括机架以及平行设置在该机架两侧的若干个定杆,所述定杆则是用于放置纱锭的,在整经机的驱动装置的牵引下,纱线可从定杆上活动设置的纱锭上自动退绕,并在卷筒上均匀缠绕。
在纱锭上的纱线完全转移退绕后,需要将定杆上的纱锭取下,然后再将新的纱锭安装至定杆上,在进行纱线的续接,在开机进行工作,由于纱锭非常的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准备上,而且目前定杆都是呈水平设置的,定杆对于纱锭的固定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在纱锭在纱线退绕过程中会逐渐变细,从而使得自身重量下降,在自身重量下降之后,纱锭容易因为驱动装置的驱动拖拉下从定杆上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整经机用纱架,并同时提高了定杆对于纱锭的固定效果,防止纱锭滑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整经机用纱架,包括机架以及若干相互之间呈平行设置的定杆,所述机架包括有底座以及固定于底座上的第一纵杆,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第二纵杆且所述第二纵杆可以其轴心线为旋转轴心周向旋转,所述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定杆位于固定位于第二纵杆上且所述第二纵杆沿周向方向上设置有两组定杆,所述第一纵杆对应于每一根定杆均设置有插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定杆固定在第二纵杆上,且第二纵杆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定杆,由于第二纵杆可以沿直线方向滑移也可以进行周向旋转,所以在其中一组定杆上安装纱锭之后,推动第二纵杆使得定杆插入第一纵杆上的插接孔内,这样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生产了,然后在空余时间将其余组的定杆上套上纱锭,然后一组纱锭用完之后,滑动第二定杆后旋转第二定杆,使得具有完整纱锭的定杆组对上第一纵杆的插接孔,这样可以快速进行原料的更换,然后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将使用完的纱锭取下,进行更替,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当定杆插接于插接孔内时,定杆两端分别有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进行限位,避免了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纱锭的滑脱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设置可沿滑移槽滑移的运动块,所述运动块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纵杆配合的安装孔,所述滑移槽在底座上形成有用于供运动块安装进入滑移槽的侧开口以及用于供第二纵杆插入安装孔的上开口,所述侧开口尺寸与运动块相同,所述上开口沿滑移槽的设置方向开设。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这样的结构安装方便可靠,加工方便。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纵杆滑移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因为震动等原来带来第二纵杆上的定杆与第一纵杆上的插接孔相脱离,保证了工作可以稳定的进行。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位于运动块与滑移槽槽底之间的拉伸弹簧,所述的拉伸弹簧一端连接于运动块另一端连接于位于第一纵杆一侧的滑移槽槽底,所述的拉伸弹簧沿滑移槽的开设方向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拉伸弹簧的拉力作用使得第二纵杆远离第一纵杆方向的时候需要克服该拉伸弹簧的弹力做功,所以只有通过人为的方式拉动才能使得定杆与插接孔相脱离,结构简单,保证了稳定性。
优选的,当所述定杆插入第一纵杆的插接孔内时,所述底座上对应于运动块此时所在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孔,所述的运动块上设置有与贯穿孔相联通的通孔,所述的限位件设置为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插入插销插入通过与贯穿孔对第二纵杆进行定位,该连接方可以保持长期稳定可靠的连接,而且加工也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整经机用纱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去除第二纵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去除第二纵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限位件为插销。
图中:1、机架;11、底座;111、主杆;112、副杆;12、第一纵杆;2、第二纵杆;3、定杆;4、滑移槽;41、侧开口;42、上开口;5、限位件;6、运动块;61、安装孔;7、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整经机用纱架,包括有机架1,所述机架1包括有底座11以及固定于底座11上第一纵杆12,所述的底座11可以设置为鱼骨状,具体来说即底座11可以包括有一根主杆111以及若干沿主杆111长度方向垂直于主杆111的副杆112,所述副杆112之间相互平行且相邻副杆112之间距离相同,所述主杆111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相同的副杆112,所述第一纵杆12定位于主杆111上,所述第一纵杆12的数量根据副杆112的数量决定,每一根副杆112与主杆111的交接点即布置一根第一纵杆12,所述的每一个副杆112上均设置有一根与第一纵杆12相平行的第二纵杆2,沿第二纵杆2高度方向依次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定杆3,所有在纵向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定杆3视为一组定杆3,在第二纵杆2上这样的定杆3至少有两组,本方案中采用两组定杆3,且两组定杆3沿第二纵杆2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的第一纵杆12上对应于每一根定杆3均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插接孔7。
如图2所示,展示了副杆112与第二纵杆2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的副杆112上设置有滑移槽4,所述滑移槽4内设置有运动块6,所述滑移槽4的截面呈T字型设置,所述滑移槽4在副杆112上形成有两个开口,其中一个用于供运动块6安装进入滑移槽4的侧开口41,侧开口41位于副杆112与主杆111连接的另一端,另一个开口是用于供第二纵杆2插入安装孔61的上开口42,所述运动块6从侧开口41装入滑移槽4,所述的运动块6对应上开口42处设置有用于第二纵杆2配合的安装孔61,所述安装孔61内设置有轴承,所阿述运动块6与滑移槽4的槽底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即作为限制第二纵杆2沿滑移槽4滑移的限位件5,当然,限位件5还可以设置为插销,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的运动块6上设置有贯穿运动块6的通孔,当所述定杆3插入第一纵杆12的插接孔7内时,贯穿孔与通孔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此时将插销插入贯穿孔和通孔即可实现对于第二纵杆2运动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