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型环保固色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30398发布日期:2018-09-04 20:45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型环保固色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固色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纺织品染色加工中,经常使用固色剂。如直接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染色时都使用固色剂,而且染深色时使用更多。顾名思义,在染色中使用的固色剂,就是可以提高染料在纤维表层固着能力的染整助剂。染色过程通常包括染料在纤维表面的吸附、向纤维内部扩散、在纤维内部固着三个阶段。如果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未能完全扩散到纤维内部,且在染色结束前未能离开纤维表面,那么就很有可能在后来的纺织品服用过程中因外界条件的变化从纤维表面脱离。染料在纺织品服用过程中从纤维表面脱离,实际上就是染色牢度较差的具体表现之一。如纺织品的皂洗牢度、摩擦牢度、汗渍牢度、熨烫牢度等都与上述现象有密切关系。实际上染料结构、纤维的性质、染料在纤维上的物理状态、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情况、染色浓度、染色方法和染色工艺都是影响纺织品染色牢度的最主要的因素,而关于这些因素对染色牢度的影响不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综前所述,由于大部分植物染料是可溶性的天然色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助溶性的官能团,如羟基和羧基等。染料的水溶性越强,亲水性就越强,对纤维的亲和力就会下降。染料的水溶性也会影响染料的扩散性。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其水溶性越强,向纤维内部扩散的趋势就会相对减弱。这也是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这些水溶性较好的染料在染色时需要通过固色剂来提高染色牢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植物染料和纤维的结合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由于色素分子的分子量小,结构相对简单,所以,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低,从而导致植物染料的染色牢度低。所以制备一种具有优异色牢度的固色剂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植物染料等染料固色性能差,对环境有污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稳定型环保固色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去离子水、3~5份铝粉、10~15份无水氯化锂置于三口烧瓶中,搅拌混合并水浴加热,静置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得滤液,按体积比1:15,将乙酸溶液滴加至滤液中,待滴加完成后,搅拌混合,静置冷却至室温,得凝胶液;

(2)将凝胶液置于静电纺丝装置中,静电纺丝处理并收集纺丝纤维,将纺丝纤维置于管式气氛炉中,通氮气排除空气,升温加热并保温反应,静置冷却至室温并研磨过筛,得改性负载纤维;

(3)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去离子水、3~5份桃胶、1~2份芦荟汁、3~5份江蓠胶和10~15份改性负载纤维置于研钵中,在室温下研磨处理并过筛,得研磨浆液;

(4)再按质量比1:5:15,将引发剂v-50、丙烯基胺添加至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搅拌混合并置于四口烧瓶中,调节ph至6.0,保温反应,静置冷却至室温并收集反应物,按体积比1:1,将反应物与研磨浆液搅拌混合并超声分散,得分散液并静置3~5h,即可制备得所述的高稳定型环保固色剂。

步骤(1)所述的乙酸溶液滴加速率为35~50ml/min。

步骤(2)所述的静电纺丝处理为在电压为12~15kv,接受距离为20~22cm下静电纺丝处理。

步骤(2)所述的保温反应温度为1250~1300℃。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采用铝粉制备氧化铝纤维并通过包覆植物凝胶材料进行改性,由于制备的改性无材料表面附着大量羟基、胺基或者少量羧基,通过自身交联成膜并与染料和纤维表面的基团发生交联结合和分子间力结合,有效提高固色色牢度,同时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的固色剂材料主体为氧化铝材料,由于氧化铝材料有效吸附和固着凝胶材料,同时氧化铝材料可作为天然媒染剂,并与天然植物染料和纤维的表面附着的基团形成配位键,可以提高纤维与染料之间的结合力,有助于染色牢度的提高,使染色牢度提高,进一步改善材料的固色性能;

(2)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植物凝胶作为附着改性材料,在改善材料固色性能的同时,有利于环保,体现了生产固色剂材料铝塑绿色环保无污染负的理念。

具体实施方式

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去离子水、3~5份铝粉、10~15份无水氯化锂置于三口烧瓶中,搅拌混合并置于100~120℃下水浴加热2~3h,静置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得滤液,按体积比1:15,将质量分数15%乙酸溶液滴加至滤液中,控制滴加速率为35~50ml/min,待滴加完成后,再在75~80℃下搅拌混合至粘度为2500~2700mpa·s,静置冷却至室温,得凝胶液并将凝胶液置于静电纺丝装置中,再在电压为12~15kv,接受距离为20~22cm下静电纺丝处理并收集纺丝纤维,将纺丝纤维置于管式气氛炉中,通氮气排除空气,再在1250~1300℃下保温反应1~2h,静置冷却至室温并研磨过200目筛,得改性负载纤维;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去离子水、3~5份桃胶、1~2份芦荟汁、3~5份江蓠胶和10~15份改性负载纤维置于研钵中,在室温下研磨处理并过200目筛,得研磨浆液;再按质量比1:5:15,将引发剂v-50、丙烯基胺添加至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搅拌混合并置于四口烧瓶中,滴加1mol/l盐酸至ph至6.0,再在氮气气氛下置于75~80℃下保温反应2~3h,静置冷却至室温并收集反应物,按体积比1:1,将反应物与研磨浆液搅拌混合并置于200~300w下超声分散10~15min,得分散液并静置3~5h,即可制备得所述的高稳定型环保固色剂。

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份去离子水、3份铝粉、10份无水氯化锂置于三口烧瓶中,搅拌混合并置于100℃下水浴加热2h,静置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得滤液,按体积比1:15,将质量分数15%乙酸溶液滴加至滤液中,控制滴加速率为35ml/min,待滴加完成后,再在75℃下搅拌混合至粘度为2500mpa·s,静置冷却至室温,得凝胶液并将凝胶液置于静电纺丝装置中,再在电压为12kv,接受距离为20cm下静电纺丝处理并收集纺丝纤维,将纺丝纤维置于管式气氛炉中,通氮气排除空气,再在1250℃下保温反应1h,静置冷却至室温并研磨过200目筛,得改性负载纤维;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份去离子水、3份桃胶、1份芦荟汁、3份江蓠胶和10份改性负载纤维置于研钵中,在室温下研磨处理并过200目筛,得研磨浆液;再按质量比1:5:15,将引发剂v-50、丙烯基胺添加至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搅拌混合并置于四口烧瓶中,滴加1mol/l盐酸至ph至6.0,再在氮气气氛下置于75℃下保温反应2h,静置冷却至室温并收集反应物,按体积比1:1,将反应物与研磨浆液搅拌混合并置于200w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分散液并静置3h,即可制备得所述的高稳定型环保固色剂。

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7份去离子水、4份铝粉、12份无水氯化锂置于三口烧瓶中,搅拌混合并置于110℃下水浴加热2h,静置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得滤液,按体积比1:15,将质量分数15%乙酸溶液滴加至滤液中,控制滴加速率为39ml/min,待滴加完成后,再在77℃下搅拌混合至粘度为2650mpa·s,静置冷却至室温,得凝胶液并将凝胶液置于静电纺丝装置中,再在电压为13kv,接受距离为21cm下静电纺丝处理并收集纺丝纤维,将纺丝纤维置于管式气氛炉中,通氮气排除空气,再在1275℃下保温反应2h,静置冷却至室温并研磨过200目筛,得改性负载纤维;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7份去离子水、4份桃胶、2份芦荟汁、4份江蓠胶和12份改性负载纤维置于研钵中,在室温下研磨处理并过200目筛,得研磨浆液;再按质量比1:5:15,将引发剂v-50、丙烯基胺添加至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搅拌混合并置于四口烧瓶中,滴加1mol/l盐酸至ph至6.0,再在氮气气氛下置于77℃下保温反应2h,静置冷却至室温并收集反应物,按体积比1:1,将反应物与研磨浆液搅拌混合并置于250w下超声分散12min,得分散液并静置4h,即可制备得所述的高稳定型环保固色剂。

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50份去离子水、5份铝粉、15份无水氯化锂置于三口烧瓶中,搅拌混合并置于120℃下水浴加热3h,静置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得滤液,按体积比1:15,将质量分数15%乙酸溶液滴加至滤液中,控制滴加速率为50ml/min,待滴加完成后,再在80℃下搅拌混合至粘度为2700mpa·s,静置冷却至室温,得凝胶液并将凝胶液置于静电纺丝装置中,再在电压为15kv,接受距离为22cm下静电纺丝处理并收集纺丝纤维,将纺丝纤维置于管式气氛炉中,通氮气排除空气,再在1300℃下保温反应2h,静置冷却至室温并研磨过200目筛,得改性负载纤维;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50份去离子水、5份桃胶、2份芦荟汁、5份江蓠胶和15份改性负载纤维置于研钵中,在室温下研磨处理并过200目筛,得研磨浆液;再按质量比1:5:15,将引发剂v-50、丙烯基胺添加至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搅拌混合并置于四口烧瓶中,滴加1mol/l盐酸至ph至6.0,再在氮气气氛下置于与研磨浆液搅拌混合并置于300w下超声分散15min,得分散液并静置5h,即可制备得所述的高稳定型环保固色剂。

将本发明制备的高稳定型环保固色剂进行性能测试,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表1所示:

表1性能测试表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固色剂具有优异的固色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