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辊式蒸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5811发布日期:2018-11-17 00:5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辊式蒸化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印花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导辊式蒸化机。

背景技术

蒸化机的作用是使色浆中的染料经汽蒸向纤维内部转移达固色作用,它的效果这届影响到印花后的色泽和鲜艳度。影响蒸化机效果的主要工艺参数是温度、湿度和蒸化时间,他们随着不同纤维、染料有一定的变化,蒸化工艺过程的织物成环是蒸化时间、质量、过程的安全可靠的保证。

参阅附图1,一种导辊式蒸化机,包括机箱100’、设置于机箱顶部的排气管920’、设置于机箱内的导辊组件、设置于机箱底部的水槽470’、设置于水槽470’内的蒸汽管420’以及设置于机箱100’一侧的进出布汽封口300’,其中,导辊组件包括位于机箱100’内上方的主动辊251’和位于机箱100’内下方的从动辊252’。在上述导辊式蒸汽机中,蒸汽管420’为机箱100’内部供给蒸汽以实现机箱100’内部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并且使得机箱100’内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

织物进入到导辊式蒸化机后,一共需要经历三个阶段:1、预热阶段:预热阶段主要是对织物和织物上的染料进行预热,有助于提升后续染料的蒸化效果;2、蒸化阶段:织物上的染料进行蒸化反应,在这一阶段,织物上的大部分染料已经完成蒸化,实现染料和织物联结;3、保温阶段:保持织物和染料的温度,使部分还未进行蒸化反应的染料继续反应,进一步提升织物和染料的蒸化效果。

织物在蒸化过程中的上述三个阶段对温度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而现阶段的导辊式蒸化机提供给织物的温度都是恒定不变的,导致现阶段的织物蒸化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化效果理想的导辊式蒸化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导辊式蒸化机,包括机箱、蒸汽管、排气管、导辊组件、进出布汽封口和水槽,所述机箱内设有将机箱分隔成第一腔室和蒸化腔室的第一隔板,所述蒸汽管设置于第一腔室的底部,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开设有供织物通过的蒸化进布口,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开设有供织物通过的蒸化出布口,所述机箱内还设有连通第一腔室和蒸化腔室的加热通道以及将第一腔室内的空气通过加热通道通入蒸化腔室内的加热鼓风机,所述加热通道内设有将加热通道内的空气加热的加热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在上述导辊式蒸化机内的运动过程如下所示:1、通过进出布汽封口进入到第一腔室中;2、通过蒸化进布口进入到蒸化腔室;3、通过蒸化出布口进入到第一腔室内;4、最后通过进出布汽封口离开导辊式蒸化机。

其中,蒸汽管设置在第一腔室的底部,即第一腔室的温度通过蒸汽管进行控制,而蒸化腔室是通过加热通道、加热鼓风机和加热器进行温度控制,通过加热鼓风机将第一腔室内的空气通入加热通道,这一部分空气在加热通道内被加热器进行加热再通入到蒸化腔室内。上述设置使得蒸化腔室内的温度要高于第一腔室内的温度,使得织物在蒸化腔室内的蒸化反应更加充分。

同时,织物在进出布汽封口至蒸化进布口的这一段距离中,第一腔室内的温度低于蒸化腔室内的温度,有助于对织物和织物表面的染料进行预热,有助于织物在蒸化腔室内的蒸化;并且织物从蒸化出布口至进出布汽封口的这一端距离中,织物和染料能够尺寸进行蒸化,进一步提升蒸化效果。

相较于整个机箱内均保持蒸化腔室内的温度而言,本发明采用的结构能够降低对蒸汽的损耗,有助于节省蒸汽能源,减少蒸汽的使用量,降低废蒸汽的排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化腔室的两侧底部均设有一个安装方管,所述加热通道位于安装方管内且沿安装方管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安装方管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连通蒸化腔室和加热通道的加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鼓风机将第一腔室内的空气转运至加热通道内,经过加热器的加热后,通过加热孔进入到蒸化腔室内,实现对蒸化腔室的加温。由于加热通道位于蒸化腔室的底部,能够使得热的蒸汽从蒸化腔室的底部进入蒸化腔室,热蒸汽会向上扩散,有助于蒸化腔室的整体升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还设有连通第一腔室顶部和蒸化腔室顶部的导气管道以及将蒸化腔室内的空气通过导气管道通入第一腔室内的导气鼓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气管道、导气鼓风机的设置能够实现将蒸化腔室内的热空气转运至第一腔室的顶部。这种结构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利用蒸化腔室内的热空气,有助于保证第一腔室上端的温度稳定,有助于防止第一腔室的顶部出现的冷凝水滴到织物上而影响织物蒸化的效果。同时,由于蒸化腔室内的空气温度是高于第一腔室内的温度的,因此将蒸化腔室内的空气转运至第一腔室内,能够有助于对第一腔室进行升温,提升了对蒸化腔室内的空气热量的利用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设有一块将第一腔室上下隔断的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上均匀布置有贯穿均匀隔板上下端面的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隔板的设置能够使得从蒸化腔室通入第一腔室内的空气能够均匀布置到第一腔室的顶部中,使得第一腔室的顶部的温度能够均匀提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还设有将第一腔室上下分隔成保温腔室和预热腔室的第二隔板,所述保温腔室位于预热腔室的上方,所述第二隔板的水平高度高于蒸化进气口,所述第二隔板在远离第一隔板的一侧设置有预热进布口,所述加热通道连通蒸化腔室和预热腔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隔板的设置能够将第一腔室分隔呈保温腔室和预热腔室,使得保温腔室和预热腔室的温度进行独自控制。由于预热腔室还是通过蒸汽管进行温度控制,而保温腔室是通过蒸化腔室内的空气转运实现温度的保持的,由于蒸化腔室的空气通过导气管道和导气鼓风机进入到保温腔室内,这一个过程热量的流失较小,使得保温腔室和蒸化腔室之间的温差不会太大。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对蒸化效果,使得织物在保温腔室内能够持续进行蒸化。

且相较于使用蒸汽管直接对第一腔室进行升温,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降低导辊式蒸化机对蒸汽的损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在预热腔室内还设有向织物加湿的喷雾组件,所述喷雾组件包括位于喷雾水管、安装于喷雾水管且朝向织物的喷雾头以及位于织物和喷雾头之间的雾化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雾组件的设置能够对预热腔室内的织物进行喷雾,提升织物表面的湿度,当织物进入到蒸化腔室内进行蒸化时,有助于提升织物的蒸化效果。同时,由于雾化网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细化喷雾头喷出的水雾,降低了大颗粒喷雾水滴直接滴落到织物上的概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雾组件位于被运输的织物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雾组件位于织物的下方,由于喷雾头直接对着雾化网板进行喷雾,雾化网板上容易滴下水滴,因此雾化网板位于织物下方,可以防止从雾化网板上滴落的水滴污染织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化出布口和蒸化进布口在进布方向的一侧均设有导布组件,所述导布组件包括分别位于蒸化出布口/蒸化进布口上下边沿的限位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布组件的设置能够降低织物被蒸化出布口/蒸化进布口的边沿割伤的概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辊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机箱底部前后两端且和蒸化进布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所述机箱在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之间还设置有位于织物上方的理布辊组件,所述理布辊组件包括与织物上表面相抵的理布辊和驱动理布辊旋转的理布电机,所述理布辊左右对称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螺纹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设置能够保证织物能够顺利通过蒸化进布口,并且通过设置理布辊组件能够将织物上的褶皱取出,保证织物的平整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辊组件还包括分别位于蒸化出布口两侧且与蒸化出布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第三导辊和第四导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导辊和第四导辊的设置能够保证织物能够顺利通过蒸化出布口。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隔板将机箱内侧分隔呈第一腔室和蒸化腔室,通过蒸汽管为第一腔室提供热量,通过加热鼓风机、加热通道和加热器将第一腔室内的空气加热后通入蒸化腔室内,这种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得蒸化腔室的温度高于第一腔室的温度,实现织物的预热、蒸化和保温的三个阶段的流程,提升织物的蒸化效果;

2、机箱的顶部设有导气管道和导气鼓风机,将蒸化腔室内的热空气转运至第一腔室的顶部,有助于防止第一腔室顶部出现冷凝水,也能够充分利用蒸化腔室内的空气热量,提升热量的利用效率;

3、第二隔板将第一腔室分隔呈预热腔室和保温腔室,其中,预热腔室通过蒸汽管供气,保温腔室通过将蒸化腔室内的空气进行转移实现增温,这种结构的设置,使得织物的预热效果更加理想,使得织物的保温效果也更加理想,有助于提升织物的蒸化效果;

4、预热腔室中设置有向织物加湿的喷雾组件,有助于提升织物表面的湿度,促进了织物进入蒸化腔室后的蒸化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现阶段的导辊式蒸化机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导辊式蒸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导辊式蒸化机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导辊式蒸化机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中导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安装方管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喷雾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理布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100’)、机箱;101、蒸化腔室;102、预热腔室;103、保温腔室;110、第一隔板;111、蒸化进布口;112、蒸化出布口;120、第二隔板;121、预热进布口;130、导布组件;131、导布支架;132、限位辊;140、第三隔板;210、第一导辊;220、第二导辊;230、第三导辊;240、第四导辊;251、主动辊;252、从动辊;253、第一驱动电机;254、链轮箱;(300,300’)、进出布汽封口;410、第一水槽;(420,420’)、蒸汽管;430、第一水槽隔板;440、第二水槽;450、保温蒸汽管;460、第二水槽隔板;470’、水槽;510、安装方管;511、加热通道;512、加热孔;520、加热鼓风机;530、加热器;610、导气管道;620、导气鼓风机;700、喷雾组件;710、喷雾水管;720、喷雾头;730、雾化网板;800、理布辊组件;810、理布电机;820、理布辊;821、螺纹凸棱;910、排气鼓风机;(920,920’)、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附图1和附图3,一种导辊式蒸化机,包括机箱100、设置于机箱100内且用于运输织物的导辊组件以及设置于机箱100一端的进出布汽封口300。

参阅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机箱100内竖直设置有一块第一隔板110。第一隔板110将机箱100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蒸化腔室101。其中,第一腔室与进出布汽封口300相连通,且第一腔室的长度等于蒸化腔室101的一半。第一隔板110的下端开设有供织物通过的蒸化进布口111,第一隔板110的上端开设有供织物通过的蒸化出布口112。

参阅附图4和附图7,机箱100内在第一腔室内水平设置有第二隔板120。第二隔板120将第一腔室分隔成预热腔室102和保温腔室103。保温腔室103位于预热腔室102的上方,且第二隔板120在远离第一隔板110的一侧设置有预热进布口121。

参阅附图8,并结合附图4至附图7,蒸化出布口112、蒸化进布口111和预热进布口121在进布方向的一侧均设有导布组件130。导布组件130包括固定于第一隔板110/第二隔板120的导布支架131以及分别位于蒸化出布口112/蒸化进布口111/预热进步口的上下边沿的限位辊132。

参阅附图2和附图4,导辊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机箱底部前后两端且和蒸化进布口111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第一导辊210和第二导辊220、分别位于蒸化出布口112两侧且与蒸化出布口112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第三导辊230和第四导辊240、以及用于输送织物以实现织物在蒸化腔室101和保温腔室103中持续蒸化的传动辊组。传动辊组包括位于机箱100上方布置的主动辊251和位于主动辊251斜下方且与主动辊251一一对应的从动辊252。其中,所有主动辊251通过链轮箱254和第一驱动电机253实现同步转动。

机箱100在预热腔室102的底部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一水槽410、位于第一水槽410内的若干蒸汽管420以及将第一水槽410上端开口盖合的第一水槽隔板430。其中,蒸汽管420上开设有通气孔,使得蒸汽管420内的热蒸汽进入到预热通道内,第一水槽隔板430设置有供这一部分热蒸汽通过的通孔。通过上述蒸汽管420的设置,能够实现对预热腔室102的温度控制。

参阅附图4和附图9,机箱100在蒸化腔室101的两侧均设有一个安装方管510,安装方管510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连通蒸化腔室101和预热腔室102的加热通道511。其中,机箱100还设有将预热腔室102内的空气通过加热通道511通入蒸化腔室101的加热鼓风机520。其中,加热通道511内靠近加热鼓风机520的一侧还设有将加热通道511内的空气加热的加热器530。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530为热油加热器。

安装方管510的顶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连通蒸化腔室101和加热通道511的加热孔512。在本实施例中,加热鼓风机520将预热腔室102的空气抽入加热通道511,并经过加热通道511内的加热器530进行升温,最终从加热孔512中排出。

其中,机箱100在蒸化腔室101的底部还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第二水槽440、设置于第二水槽440内的保温蒸汽管450以及将第二水槽440上端开口盖合的第二水槽隔板460。第二水槽隔板460也具有供第二水槽440内的水蒸发通过的通孔。第二水槽440内的保温蒸汽管450会通入蒸汽,用于提升第二水槽440内的温度,使第二水槽440内的水进行蒸发以补充蒸化腔室101内的湿度。

参阅附图3和附图4,机箱100还设有连通保温腔室103顶部和蒸化腔室101顶部的导气管道610以及将蒸化腔室101内的空气通过导气管道610通入保温腔室103内的导气鼓风机620。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将蒸化腔室101内的高温高湿的空气通入保温腔室103内,有助于保温腔室103内的织物持续进行保温。

机箱100在保温腔室103的底部设置有将保温腔室103上下隔断的第三隔板140,第三隔板140上均布有贯穿第三隔板140上下端面的透气孔。通过第三隔板140的设置,使得从蒸化腔室101中输送过来的空气能够均布到保温腔室103内。

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织物从进出布汽封口300进入机箱100内,并依次通过保温腔室103、预热腔室102、蒸化腔室101,再次进入保温腔室103,最后通过进出布气封口离开导辊式蒸化机的机箱100,完成蒸化工序。

参阅附图4和附图10,机箱100在预热腔室102内还设有向织物加湿的喷雾组件,喷雾组件包括位于喷雾水管710、安装于喷雾水管710且朝向织物的喷雾头720以及位于织物和喷雾头720之间的雾化网板730。其中,喷雾组件位于被运输的织物下方。通过喷雾组件的设置,能够增加织物表面的湿度,且有助于织物进入到蒸化腔室101后的蒸化反应。

参阅附图4和附图11,机箱100在第一导辊210和第二导辊220之间还设置有位于织物上方的理布辊组件800。理布辊组件800包括与织物上表面相抵的理布辊820和驱动理布辊820旋转的理布电机810,理布辊820左右对称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螺纹凸棱821。在本实施例中,预热腔室102内设有两组理布辊组件800。

参阅附图3和附图4,机箱100的侧壁中心处还设置有一个与保温腔室103相互连通的排气鼓风机910。其中,排气管920与排气鼓风机910的排气口相互连通,排气器鼓风机的进气口与保温腔室103相互连通。排气鼓风机910能够将保温腔室103内的热空气抽出并通过排气管920排至后续的废气处理池内。

在本实施例中,导辊式蒸化机的热量传递如下所示:

1、蒸汽通过蒸汽管420进入预热腔室102,蒸汽温度控制在120℃,使得预热腔室102的温度保持在120℃;

2、通过加热鼓风机520的作用,预热腔室102内的空气被抽入加热通道511内,加热通道511内的热油加热器530对这一部分的空气进行进一步加热,热油加热器530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80℃,使得180℃的空气最终通过加热孔512进入到蒸化腔室101内,使得蒸化腔室101内的温度保持在170℃左右;

3、在导气鼓风机620的作用下,蒸化腔室101内的空气通过导风管道进入到保温腔室103内,使得保温腔室103内的空气温度能够在150℃左右;

4、保温腔室103内的热空气通过排气管920排出导辊式蒸化机的机箱100,进入到后续的废气处理池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