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辐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94097发布日期:2019-01-22 19:1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辐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特殊的行业从业人员,如医生,护士等,时常面临细菌感染的风险,除了在工作场合进行常规消毒以外,穿戴抗菌服装成了一个较好的选择,因此,抗菌纺织品是备受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体排泄的汗液、脱落皮脂、皮屑在内衣上积存,为细茵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造成了对其生存有利环境条件,细菌的大量生长会导致人体皮肤的健康问题。还有,随着目前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电磁炉,微波炉,彩色电视机,电脑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辐射,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专利201610253371.x公开了一种抗菌、防辐射面料。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的外层和内层均是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而成,所述外层的经线与纬线均为复合丝,所述复合丝以氨纶丝为芯丝,芯丝外包覆有纳米二氧化钛触媒抗菌纤维;所述内层为纬平针织结构,且内层的经线与纬线为合股丝,所述合股丝包括合股倍捻在一起的莫代尔、羊毛丝、莱卡和银纤维。该抗菌、防辐射面料材质较硬,且防辐射性能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辐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菌防辐射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纺而成:棉纤维100-150份,动物蛋白纤维80-100份;所述纤维混纺织成面料后,经过抗菌防辐射液浸染后得到所述抗菌防辐射面料。

所述动物蛋白纤维为蚕丝蛋白,蛛丝蛋白,山羊绒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抗菌防辐射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壳寡糖3-8份,硝酸银3-8份,金红石型纳米级钛白粉1-3份,有机酸1-5份,葡萄糖芥苷1-3份,水80-200份。

所述有机酸为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咖啡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抗菌防辐射液还包括七叶皂苷1-3份。

所述抗菌防辐射液还包括珠子参苷1-3份。

上述抗菌防辐射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棉纤维和动物蛋白纤维织成混纺面料;

(2)将步骤(1)制得的混纺面料在抗菌防辐射液中浸染;

(3)用水冲洗浸染后的面料,甩干,定型,制成。

所述混纺面料与抗菌防辐射液的用量质量比为1:(8-12)。

步骤(2)中所述浸染温度为30-60℃,浸染时间80-12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抗菌防辐射面料,可以有效抵抗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同时,可以有效抵抗微波辐射,紫外辐射,电磁辐射等辐射对于人身体的伤害,持效性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抗菌防辐射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纺而成:棉纤维120份,蚕丝蛋白90份;所述纤维混纺织成面料后,经过抗菌防辐射液浸染后得到所述抗菌防辐射面料。

所述抗菌防辐射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壳寡糖6份,硝酸银5份,金红石型纳米级钛白粉2份,苹果酸4份,葡萄糖芥苷2份,水120份。

上述抗菌防辐射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棉纤维和蚕丝蛋白织成混纺面料;

(2)将步骤(1)制得的混纺面料在抗菌防辐射液中浸染,浸染温度为50℃,浸染时间100min;所述混纺面料与抗菌防辐射液的用量质量比为1:10;

(3)用水冲洗浸染后的面料,甩干,定型,制成。

实施例2

一种抗菌防辐射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纺而成:棉纤维100份,蛛丝蛋白80份;所述纤维混纺织成面料后,经过抗菌防辐射液浸染后得到所述抗菌防辐射面料。

所述抗菌防辐射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壳寡糖3份,硝酸银3份,金红石型纳米级钛白粉1份,琥珀酸1份,葡萄糖芥苷1份,水80份。

上述抗菌防辐射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棉纤维和蛛丝蛋白织成混纺面料;

(2)将步骤(1)制得的混纺面料在抗菌防辐射液中浸染,浸染温度为30℃,浸染时间80min;所述混纺面料与抗菌防辐射液的用量质量比为1:8;

(3)用水冲洗浸染后的面料,甩干,定型,制成。

实施例3

一种抗菌防辐射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纺而成:纯棉纤维150份,山羊绒100份;所述纤维混纺织成面料后,经过抗菌防辐射液浸染后得到所述抗菌防辐射面料。

所述抗菌防辐射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壳寡糖8份,硝酸银8份,金红石型纳米级钛白粉3份,咖啡酸5份,葡萄糖芥苷3份,水200份。

上述抗菌防辐射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棉纤维和山羊绒织成混纺面料;

(2)将步骤(1)制得的混纺面料在抗菌防辐射液中浸染,浸染温度为60℃,浸染时间120min;所述混纺面料与抗菌防辐射液的用量质量比为1:12;

(3)用水冲洗浸染后的面料,甩干,定型,制成。

实施例4

一种抗菌防辐射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纺而成:棉纤维120份,蚕丝蛋白90份;所述纤维混纺织成面料后,经过抗菌防辐射液浸染后得到所述抗菌防辐射面料。

所述抗菌防辐射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壳寡糖6份,硝酸银5份,金红石型纳米级钛白粉2份,苹果酸4份,葡萄糖芥苷2份,七叶皂苷2份,水120份。

上述抗菌防辐射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棉纤维和蚕丝蛋白织成混纺面料;

(2)将步骤(1)制得的混纺面料在抗菌防辐射液中浸染,浸染温度为50℃,浸染时间100min;所述混纺面料与抗菌防辐射液的用量质量比为1:10;

(3)用水冲洗浸染后的面料,甩干,定型,制成。

实施例5

一种抗菌防辐射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纺而成:棉纤维120份,蚕丝蛋白90份;所述纤维混纺织成面料后,经过抗菌防辐射液浸染后得到所述抗菌防辐射面料。

所述抗菌防辐射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壳寡糖6份,硝酸银5份,金红石型纳米级钛白粉2份,苹果酸4份,葡萄糖芥苷2份,珠子参苷2份,水120份。

上述抗菌防辐射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棉纤维和蚕丝蛋白织成混纺面料;

(2)将步骤(1)制得的混纺面料在抗菌防辐射液中浸染,浸染温度为50℃,浸染时间100min;所述混纺面料与抗菌防辐射液的用量质量比为1:10;

(3)用水冲洗浸染后的面料,甩干,定型,制成。

实施例6

一种抗菌防辐射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纺而成:棉纤维120份,蚕丝蛋白90份;所述纤维混纺织成面料后,经过抗菌防辐射液浸染后得到所述抗菌防辐射面料。

所述抗菌防辐射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壳寡糖6份,硝酸银5份,金红石型纳米级钛白粉2份,苹果酸4份,葡萄糖芥苷2份,硬叶马奎桑提取物5份,水120份。

所述硬叶马奎桑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取硬叶马奎桑(maquirasclerophylla(ducke)c.c.berg)叶片,晒干,磨成粉末,加8倍重量份数的水回流提取3次,合并滤液,活性炭脱色,过滤,蒸干滤液,制成。

上述抗菌防辐射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棉纤维和蚕丝蛋白织成混纺面料;

(2)将步骤(1)制得的混纺面料在抗菌防辐射液中浸染,浸染温度为50℃,浸染时间100min;所述混纺面料与抗菌防辐射液的用量质量比为1:10;

(3)用水冲洗浸染后的面料,甩干,定型,制成。

实施例7

一种抗菌防辐射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纺而成:棉纤维120份,蚕丝蛋白90份;所述纤维混纺织成面料后,经过抗菌防辐射液浸染后得到所述抗菌防辐射面料。

所述抗菌防辐射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壳寡糖6份,硝酸银5份,金红石型纳米级钛白粉2份,苹果酸4份,葡萄糖芥苷2份,革质马奎桑提取物5份,水120份。

所述革质马奎桑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取革质马奎桑(maquiracoriacea(karsten)c.c.berg)叶片,晒干,磨成粉末,加8倍重量份数的水回流提取3次,合并滤液,活性炭脱色,过滤,蒸干滤液,制成。

上述抗菌防辐射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棉纤维和蚕丝蛋白织成混纺面料;

(2)将步骤(1)制得的混纺面料在抗菌防辐射液中浸染,浸染温度为50℃,浸染时间100min;所述混纺面料与抗菌防辐射液的用量质量比为1:10;

(3)用水冲洗浸染后的面料,甩干,定型,制成。

对比例1

一种抗菌防辐射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纺而成:棉纤维120份,蚕丝蛋白90份;所述纤维混纺织成面料后,经过抗菌防辐射液浸染后得到所述抗菌防辐射面料。

所述抗菌防辐射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壳寡糖6份,硝酸银5份,金红石型纳米级钛白粉2份,苹果酸4份,水120份。

上述抗菌防辐射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棉纤维和蚕丝蛋白织成混纺面料;

(2)将步骤(1)制得的混纺面料在抗菌防辐射液中浸染,浸染温度为50℃,浸染时间100min;所述混纺面料与抗菌防辐射液的用量质量比为1:10;

(3)用水冲洗浸染后的面料,甩干,定型,制成。

实验例1:本发明面料抗菌检测实验

采用国家标准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抗菌性定量测试,采用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洗涤方法,测试水洗30次后织物的抑菌率,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注:*代表与实施例1组比较p<0.05。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3,实施例7的面料对于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相当,没有显著差异,对比例1的面料对于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显著低于实施例1,实施例4-6的面料对于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显著高于实施例1。

实验例2:本发明面料对高功率雷达辐照下雄性大鼠性激素的防护作用

实验材料:

(1)高功率雷达微波源:某部测控站提供,辐照参数为:高压15kv,峰值功率1.2×103kw,平均功率8kw。(2)雄性sd大鼠100只,购买于南京君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体重(300.0±8.0)g,微波辐照5d,对应模拟雷达工作人员连续1周的工作状态,每个大组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辐照组和辐照防护组,每组10只。

实验步骤:

(1)将装有大鼠的塑料盒置于雷达天线主轴方向,与天线距离200m,辐照防护组塑料盒外面套有防电磁波辐射面料,正常对照组大鼠不进行辐照。每辐照30min,休息15min,每天累计辐照2h,连续5d。辐照后1d,各组大鼠左心室穿刺取血3ml,检测性激素水平,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和雌二醇(e2)。测试结果见表2-3:

表2

注:*代表与单纯辐照组比较p<0.05;**代表p<0.01。

由表2可以看出,正常对照组的促卵泡生成素和睾酮的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高于单纯辐照组,雌二醇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低于单纯辐照组,证明本发明的实验造模成功,雷达微波对于大鼠生殖系统有损害;实施例1-3的促卵泡生成素和睾酮的表达水平显著(p<0.05)高于单纯辐照组,雌二醇表达水平显著(p<0.05)低于单纯辐照组,证明本发明的面料具有一定的抗辐射性能。

表3

注:*代表与实施例1组比较p<0.05。

由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7的促卵泡生成素,睾酮,雌二醇的表达水平与实施例1相当,没有显著差异;对比例1的促卵泡生成素和睾酮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实施例1组,雌二醇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实施例1组;实施例4-6的促卵泡生成素和睾酮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实施例1组,雌二醇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实施例1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