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衣厂废料利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69158发布日期:2020-05-08 17:10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料利用方法,具体是一种制衣厂废料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废布很多都是化纤原料和棉质制备,化纤原料不易分解,往往采用焚烧处理,造成污染,棉质则使用填埋使其被逐渐分解,而这些处理方法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到现在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对于废布料进行回用处理。拖把应源于抹布。当需被清洁的地面为泥土时,人们恐怕只是想将其扫净,未必就想将其擦净,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生活环境的改变,需被清洁的地面也由泥土变为光洁的木板、石板时,擦洗的需要就产生了,擦洗地面最早应是抹布,擦洗虽使地面干净了,可操作者的第一个问题也来了——太累。问题是灵感的源泉,某人便在抹布上安装了一个长柄,哦,天壤之别——效益看到了,起了个形象的名字——“拖把”,拖把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实现了“直立行走”,拖把需要经常在湿润的环境下使用,同时拖把还需要使用吸水性强的棉质材料进行制作,所以导致拖把很容易滋生细菌,而且容易腐蚀,因此急需要一种方法来解决上述的多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料利用方法的一种制衣厂废料利用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衣厂废料利用的方法,包括废料收集分类、纤维类废料二次筛选、纤维类废料打松、棉质废料初步处理、药液的配置、浸泡和烘干成品;

(1)废料收集分类:将制衣厂产生的边角料进行回收,回收之后分成纤维类废料和棉质废料两种;

(2)纤维类废料二次筛选:再对纤维类废布料进行同色筛选,将不同颜色的废布料进行分离,将相同颜色的纤维类废布料集中;

(3)纤维类废料打松:集中后将相同颜色的废布料放入打松机构将其打松,并将打松的纤维从出料区输送至下一道打松机构内进行再次打松处理,再次打松后的纤维经过若干个精梳机构进行梳理,最终形成再生纤维,再利用再生纤维进行纺纱,完成纤维类废料的回收利用,其中打松机构的刺毛辊的直径为64-70厘米,转速为750-850转/min,梳理机构的刺毛辊的直径为25-38cm,转速为2000-2200转/min;

(4)棉质废料初步处理:将棉质废料裁成条状,使用碳酸钠、氢氧化钠、水按重量比3:2:20配比成清洗液,之后将清洗液加热至85-90摄氏度,再把条状棉质废料浸泡在清洗液中,条状棉质废料浸泡处理15-24分钟,之后取出,常温冷却后拧干再利用流动清水冲洗3-5分钟,然后再拧干;

(5)药液的配置:将元胡8-10份、知母8-10份、黄精3-5份、紫苏1-2份、莨菪叶3-4份、石莲子1-3份、鸡血藤2-5份、马鞭草3-5份、艾叶1-3份、佩兰1-3份、竹叶2-3份、大戟1-3份、沙参2-5份、重楼1-3份和水90份混合后大火煎煮2小时,然后在小火煎煮3小时得到药液,将药液利用过滤网进行过滤,再澄清3-6个小时,取上层液为药液原液;

(6)浸泡:将药液原液加热至60-80摄氏度,再将拧干后的条状棉质废料放置在药液原液中浸泡24-36个小时,停止加热后再浸泡3-6天;

(7)烘干成品:将浸泡完成的条状棉质废料取出,然后进行烘干,之后将烘干条状棉质废料制成拖把,完成回收利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步骤2纤维类废布料进行同色筛选。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步骤4棉质废料裁成条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步骤5过滤网网孔为50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步骤7烘干温度为80摄氏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回收方法对制衣厂的废料进行了分类回收利用,利用程度高,同时制作的拖把具有很好的抗菌、防腐效果,避免细菌的滋生,既健康又提升了拖把的使用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衣厂废料利用的方法,包括废料收集分类、纤维类废料二次筛选、纤维类废料打松、棉质废料初步处理、药液的配置、浸泡和烘干成品;

(1)废料收集分类:将制衣厂产生的边角料进行回收,回收之后分成纤维类废料和棉质废料两种;

(2)纤维类废料二次筛选:再对纤维类废布料进行同色筛选,将不同颜色的废布料进行分离,将相同颜色的纤维类废布料集中;

(3)纤维类废料打松:集中后将相同颜色的废布料放入打松机构将其打松,并将打松的纤维从出料区输送至下一道打松机构内进行再次打松处理,再次打松后的纤维经过若干个精梳机构进行梳理,最终形成再生纤维,再利用再生纤维进行纺纱,完成纤维类废料的回收利用,其中打松机构的刺毛辊的直径为64厘米,转速为750转/min,梳理机构的刺毛辊的直径为25cm,转速为2000转/min;

(4)棉质废料初步处理:将棉质废料裁成条状,使用碳酸钠、氢氧化钠、水按重量比3:2:20配比成清洗液,之后将清洗液加热至85摄氏度,再把条状棉质废料浸泡在清洗液中,条状棉质废料浸泡处理15分钟,之后取出,常温冷却后拧干再利用流动清水冲洗3分钟,然后再拧干;

(5)药液的配置:将元胡8份、知母8份、黄精3份、紫苏1份、莨菪叶3份、石莲子1份、鸡血藤2份、马鞭草3份、艾叶1份、佩兰1份、竹叶2份、大戟1份、沙参2份、重楼1份和水90份混合后大火煎煮2小时,然后在小火煎煮3小时得到药液,将药液利用过滤网进行过滤,再澄清3个小时,取上层液为药液原液;

(6)浸泡:将药液原液加热至60摄氏度,再将拧干后的条状棉质废料放置在药液原液中浸泡24个小时,停止加热后再浸泡3天;

(7)烘干成品:将浸泡完成的条状棉质废料取出,然后进行烘干,之后将烘干条状棉质废料制成拖把,完成回收利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衣厂废料利用的方法,包括废料收集分类、纤维类废料二次筛选、纤维类废料打松、棉质废料初步处理、药液的配置、浸泡和烘干成品;

(1)废料收集分类:将制衣厂产生的边角料进行回收,回收之后分成纤维类废料和棉质废料两种;

(2)纤维类废料二次筛选:再对纤维类废布料进行同色筛选,将不同颜色的废布料进行分离,将相同颜色的纤维类废布料集中;

(3)纤维类废料打松:集中后将相同颜色的废布料放入打松机构将其打松,并将打松的纤维从出料区输送至下一道打松机构内进行再次打松处理,再次打松后的纤维经过若干个精梳机构进行梳理,最终形成再生纤维,再利用再生纤维进行纺纱,完成纤维类废料的回收利用,其中打松机构的刺毛辊的直径为68厘米,转速为800转/min,梳理机构的刺毛辊的直径为32cm,转速为2100转/min;

(4)棉质废料初步处理:将棉质废料裁成条状,使用碳酸钠、氢氧化钠、水按重量比3:2:20配比成清洗液,之后将清洗液加热至88摄氏度,再把条状棉质废料浸泡在清洗液中,条状棉质废料浸泡处理20分钟,之后取出,常温冷却后拧干再利用流动清水冲洗4分钟,然后再拧干;

(5)药液的配置:将元胡9份、知母9份、黄精4份、紫苏1.5份、莨菪叶3.5份、石莲子2份、鸡血藤4份、马鞭草4份、艾叶2份、佩兰2份、竹叶2.5份、大戟2份、沙参3份、重楼2份和水90份混合后大火煎煮2小时,然后在小火煎煮3小时得到药液,将药液利用过滤网进行过滤,再澄清4个小时,取上层液为药液原液;

(6)浸泡:将药液原液加热至70摄氏度,再将拧干后的条状棉质废料放置在药液原液中浸泡30个小时,停止加热后再浸泡4天;

(7)烘干成品:将浸泡完成的条状棉质废料取出,然后进行烘干,之后将烘干条状棉质废料制成拖把,完成回收利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衣厂废料利用的方法,包括废料收集分类、纤维类废料二次筛选、纤维类废料打松、棉质废料初步处理、药液的配置、浸泡和烘干成品;

(1)废料收集分类:将制衣厂产生的边角料进行回收,回收之后分成纤维类废料和棉质废料两种;

(2)纤维类废料二次筛选:再对纤维类废布料进行同色筛选,将不同颜色的废布料进行分离,将相同颜色的纤维类废布料集中;

(3)纤维类废料打松:集中后将相同颜色的废布料放入打松机构将其打松,并将打松的纤维从出料区输送至下一道打松机构内进行再次打松处理,再次打松后的纤维经过若干个精梳机构进行梳理,最终形成再生纤维,再利用再生纤维进行纺纱,完成纤维类废料的回收利用,其中打松机构的刺毛辊的直径为70厘米,转速为850转/min,梳理机构的刺毛辊的直径为38cm,转速为2200转/min;

(4)棉质废料初步处理:将棉质废料裁成条状,使用碳酸钠、氢氧化钠、水按重量比3:2:20配比成清洗液,之后将清洗液加热至90摄氏度,再把条状棉质废料浸泡在清洗液中,条状棉质废料浸泡处理24分钟,之后取出,常温冷却后拧干再利用流动清水冲洗5分钟,然后再拧干;

(5)药液的配置:将元胡10份、知母10份、黄精5份、紫苏2份、莨菪叶4份、石莲子3份、鸡血藤5份、马鞭草5份、艾叶3份、佩兰3份、竹叶3份、大戟3份、沙参5份、重楼3份和水90份混合后大火煎煮2小时,然后在小火煎煮3小时得到药液,将药液利用过滤网进行过滤,再澄清6个小时,取上层液为药液原液;

(6)浸泡:将药液原液加热至80摄氏度,再将拧干后的条状棉质废料放置在药液原液中浸泡36个小时,停止加热后再浸泡6天;

(7)烘干成品:将浸泡完成的条状棉质废料取出,然后进行烘干,之后将烘干条状棉质废料制成拖把,完成回收利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