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线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3227发布日期:2018-12-18 21:55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五线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布料缝纫的五线机设备。



背景技术:

缝纫机,又称为裁缝机或缝衣机,是一种可以将纺织品或者其他材质的物品用线缝在一起的机器。缝纫机大大提高了纺织和制衣产业的生产效率,目前,缝纫机仍然是纺织工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设备之一。

在这大量由人工转型成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的时代,采用传送机构以提供生产效率是企业的首选,其中传送机构主要由转轴以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组成,然而当布料在转轴上传送时,由于电机部件运动导致传送机构发生抖动,进而使得布料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偏移,一旦发生偏移势必影响后续缝纫,特别是对于缝纫精度要求高的企业而言,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基于此,急需一种提升布料传送稳定且当布料发生偏移时能够自适应调节的五线机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布料传送稳定且当布料发生偏移时能够自适应调节的五线机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五线机设备,包括机架和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入料组件、纠边组件、传动组件和缝纫机台;

所述入料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用于套设布料的入料轴和分别控制入料轴转动的第一电机;

所述纠边组件包括用于检测入料轴上的布料位置的第一感应器件和与第一感应器件电连接的控制器件,所述控制器件被配置为当检测到入料轴上的布料位置发生偏移时控制入料轴沿轴向对应移动;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滚轴,两条滚轴之间的间距与布料厚度相适配;

所述缝纫机台上设有五台缝纫车头和分别控制缝纫车头运行的第二电机,五台所述缝纫车头对穿过两条滚轴之间的布料进行缝纫;所述缝纫机台上还设有传动轴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依次穿过五台缝纫车头并分别与缝纫车头内部的传动轮齿轮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设置在传动轴一端的传动齿轮与第二电机连接;

所述五线机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缝纫机台后端的裁切机台,所述裁切机台上设有刀架和设置在刀架上且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刀具,所述刀具的刀刃朝下,用于对缝纫后的布料进行裁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五线机设备,通过在布料传送过程中增设纠边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纠边组件的第一感应器件检测到入料轴上的布料位置发生偏移时,通过控制器件控制入料轴沿轴向对应移动,以达到自动纠正布料位置偏移,确保布料在其传送方向的左右方向上不发生偏移,进一步的通过由两条平行设置的滚轴组成的传动组件,并且两条滚轴之间的间距与布料厚度相适配,使得布料在其传送方向的上下方向上不发生剧烈振动,进而确保布料传送稳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五线机设备缝纫出的布料能够满足高精度缝纫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五线机设备在一角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五线机设备在另一角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五线机设备的传动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五线机设备的调节组件的侧视图;

图6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入料组件;11、入料轴;

2、纠边组件;

3、传动组件;31、滚轴;32、滑轨;33、滑块;331、环形体;332、滑耳;333、轴承;334、连接座;34、第一气缸组件;341、第一气缸腔体;342、第一杆体;

4、缝纫机台;41、缝纫车头;42、传动轴;

5、裁切机台;51、刀架;52、刀具;53、第二气缸组件;531、第二气缸腔体;532、第二杆体;

6、调节组件;61、感应杆;62、识别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增设纠边组件以及传动组件,当入料轴上的布料位置发生偏移时,控制入料轴沿轴向对应移动,以达到自动纠正布料位置偏移,并且两条滚轴之间的间距与布料厚度相适配,使得布料在其传送方向的上下方向上不发生剧烈振动,进而确保布料传送稳定。

请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五线机设备,包括机架和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入料组件、纠边组件、传动组件和缝纫机台;

所述入料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用于套设布料的入料轴和分别控制入料轴转动的第一电机;

所述纠边组件包括用于检测入料轴上的布料位置的第一感应器件和与第一感应器件电连接的控制器件,所述控制器件被配置为当检测到入料轴上的布料位置发生偏移时控制入料轴沿轴向对应移动;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滚轴,两条滚轴之间的间距与布料厚度相适配;

所述缝纫机台上设有五台缝纫车头和分别控制缝纫车头运行的第二电机,五台所述缝纫车头对穿过两条滚轴之间的布料进行缝纫;所述缝纫机台上还设有传动轴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依次穿过五台缝纫车头并分别与缝纫车头内部的传动轮齿轮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设置在传动轴一端的传动齿轮与第二电机连接;

所述五线机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缝纫机台后端的裁切机台,所述裁切机台上设有刀架和设置在刀架上且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刀具,所述刀具的刀刃朝下,用于对缝纫后的布料进行裁切。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五线机设备,通过在布料传送过程中增设纠边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纠边组件的第一感应器件检测到入料轴上的布料位置发生偏移时,通过控制器件控制入料轴沿轴向对应移动,以达到自动纠正布料位置偏移,确保布料在其传送方向的左右方向上不发生偏移,进一步的通过由两条平行设置的滚轴组成的传动组件,并且两条滚轴之间的间距与布料厚度相适配,使得布料在其传送方向的上下方向上不发生剧烈振动,进而确保布料传送稳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五线机设备缝纫出的布料能够满足高精度缝纫要求。经过缝纫车头缝纫后的布料来到裁切机台上,通过刀具对布料进行裁段操作,得到所需的半成品以供后续工序使用。五台的缝纫车头通过一传动轴与第二电机传动,五台的缝纫车头采用同一传动比,能够实现五台的缝纫车头同步缝纫。五台的缝纫车头同步运行,足以满足绝大多数不同尺寸布料同时缝纫,工作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入料组件还包括分别位于入料轴两端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轴承、齿轮件、链条和拨片;所述轴承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所述轴承套设在入料轴端部,所述齿轮件与入料轴端部啮合,所述链条套设在齿轮件上,所述拨片与控制器件连接且与齿轮件相配合以调节入料轴在轴向上的偏移量。

由上述描述可知,只需通过调节拨片,在齿轮件、链条以及轴承的协同配合下即可调节入料轴在轴向上的偏移量,根据纠边精度可采用不同级的齿轮件,齿轮件的首尾级间距越大,说明可调范围越大,齿轮件的级数越多,说明调节精度越高。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竖直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滚轴两端的滑轨,两条所述滚轴中的一条滚轴位于另一条滚轴上方,位于下方的滚轴与滑轨固定连接,位于上方的滚轴与滑轨滑动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位于上方的滚轴在滑轨内滑动以调节上下滚轴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布料。

进一步的,位于上方的滚轴两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包括一环形体和两个相对设置在环形体外侧的滑耳,所述环形体内侧嵌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滚轴上,所述滑耳位于滑轨内且与滑轨滑动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滚轴通过上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实现滚轴在竖直方向上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体外侧一体成型一连接座,所述滑轨上方设有第一气缸组件,所述第一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腔体和设置在第一气缸腔体内且沿第一气缸腔体轴向移动的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伸出第一气缸腔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一气缸组件来调节滚轴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量,调节精度高且控制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裁切机台上还设有第二气缸组件,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包括第二气缸腔体和设置在第二气缸腔体内且沿第二气缸腔体轴向移动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伸出第二气缸腔体的一端与所述刀具顶端固定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二气缸组件来控制刀具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调节精度高且控制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缝纫机台与裁切机台之间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位于缝纫机台与裁切机台之间的感应杆以及用于感应所述感应杆位置的识别器件,所述感应杆缠绕于位于缝纫机台与裁切机台之间布料中以使得所述布料下垂且处于紧绷状态,所述识别器件分别与第二电机和第二气缸组件连接,所述识别器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感应杆达到预定位置时,指示第二电机或第二气缸组件调节运行频率。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所述缝纫机台与裁切机台之间设有调节组件,以调节两机台之间的协同配合,由于两机台采用不同控制方式,无法达到绝对同步,即使是使用相同的控制方式也难免存在细微偏差,而细微偏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被逐渐放大,因此通过感应杆与识别器件的相配合,所述感应杆缠绕于位于缝纫机台与裁切机台之间布料中以使得所述布料下垂且处于紧绷状态,因此当所述感应杆达到预定位置时,该预定位置设置为靠近机架底面位置,说明在所述缝纫机台与裁切机台之间的布料滞留过多,因此识别器件会指示第二电机或第二气缸组件调节运行频率,例如调低第二电机运行频率或者提升第二气缸组件运行频率,调节过程可通过设置一控制器实现自动化调节,无需采用人工调节,提高智能化程度。

请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五线机设备,包括机架和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入料组件1、纠边组件2、传动组件3和缝纫机台4;

所述入料组件1包括两个以上用于套设布料的入料轴11和分别控制入料轴转动的第一电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料轴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套设需要缝纫在一起的布料;所述入料组件还包括分别位于入料轴两端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轴承、齿轮件、链条和拨片;所述轴承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所述轴承套设在入料轴端部,所述齿轮件与入料轴端部啮合,所述链条套设在齿轮件上,所述拨片与控制器件连接且与齿轮件相配合以调节入料轴在轴向上的偏移量。只需通过调节拨片,在齿轮件、链条以及轴承的协同配合下即可调节入料轴在轴向上的偏移量,根据纠边精度可采用不同级的齿轮件,齿轮件的首尾级间距越大,说明可调范围越大,齿轮件的级数越多,说明调节精度越高。上述调节原理如同变速箱中变速齿轮组的调节原理,齿轮件为标准件,齿轮件的级数优选为五级,足以满足使用。

所述纠边组件包括用于检测入料轴上的布料位置的第一感应器件和与第一感应器件电连接的控制器件,所述控制器件被配置为当检测到入料轴上的布料位置发生偏移时控制入料轴沿轴向对应移动;移动方向与偏移方向是相反的,以达到校正的目的,也就是说当布料向左侧偏移时,控制入料轴沿轴向向右侧移动,反之亦然。所述第一感应器件可采用红外线感应器,检测方向位于竖直方向,即为由上到下或者由下到上。

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滚轴31,两条滚轴31之间的间距与布料厚度相适配,用于供布料穿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3还包括竖直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滚轴两端的滑轨32,两条所述滚轴中的一条滚轴位于另一条滚轴上方,位于下方的滚轴与滑轨固定连接,位于上方的滚轴与滑轨滑动连接。位于上方的滚轴在滑轨内滑动以调节上下滚轴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布料。具体是通过位于上方的滚轴两端设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包括一环形体331和两个相对设置在环形体外侧的滑耳332,所述环形体331内侧嵌设有轴承333,所述轴承333套设在滚轴31上,所述滑耳332位于滑轨32内且与滑轨32滑动连接。在此基础上,所述环形体331外侧一体成型一连接座334,所述滑轨32上方设有第一气缸组件34,所述第一气缸组件34包括第一气缸腔体341和设置在第一气缸腔体341内且沿第一气缸腔体轴向移动的第一杆体342,所述第一杆体341伸出第一气缸腔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334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气缸组件来调节滚轴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量,调节精度高且控制稳定。

所述缝纫机台4上设有两台以上同步运行的缝纫车头41和分别控制缝纫车头运行的第二电机,两台以上所述缝纫车头同时对穿过两条滚轴之间的布料进行缝纫。所述缝纫车头的数量为五台。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缝纫机台后端的裁切机台5,所述裁切机台5上设有刀架51和设置在刀架上且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刀具52,所述刀具的刀刃朝下。经过缝纫车头缝纫后的布料来到裁切机台上,通过刀具对布料进行裁段操作,得到所需的半成品以供后续工序使用。所述裁切机台5上还设有第二气缸组件53,所述第二气缸组件53包括第二气缸腔体531和设置在第二气缸腔体531内且沿第二气缸腔体轴向移动的第二杆体532,所述第二杆体伸出第二气缸腔体的一端与所述刀具52顶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气缸组件来控制刀具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调节精度高且控制稳定。

所述缝纫机台4上还设有传动轴42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42依次穿过两台以上的缝纫车头41并分别与缝纫车头内部的传动轮齿轮连接,所述传动轴42通过设置在传动轴一端的传动齿轮与第二电机连接。两台以上的缝纫车头通过一传动轴与第二电机传动,两台以上的缝纫车头采用同一传动比,能够实现两台以上的缝纫车头同步缝纫。

在机架上还设有多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滚轴,用于提高传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所述缝纫机台4与裁切机台5之间设有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位于缝纫机台与裁切机台之间的感应杆61以及用于感应所述感应杆位置的识别器件62,所述感应杆61缠绕于位于缝纫机台与裁切机台之间布料中以使得所述布料下垂且处于紧绷状态,所述识别器件62分别与第二电机和第二气缸组件连接,所述识别器件62被配置为当所述感应杆达到预定位置时,指示第二电机或第二气缸组件调节运行频率。上述感应杆由一圆柱形横杆和在横杆两端分别一体成型一呈圆盘形的凸起,两个呈圆盘形的凸起平行设置,感应杆形状如同健身用的哑铃状,两个凸起将布料夹持在感应杆的横杆上,防止脱落,所述横杆可采用沿其轴向伸缩结构,以适应于不同宽度的布料。所述识别器件安装在靠近感应杆且与之相对设置的竖杆上。

通过在所述缝纫机台与裁切机台之间设有调节组件,以调节两机台之间的协同配合,由于两机台采用不同控制方式,无法达到绝对同步,即使是使用相同的控制方式也难免存在细微偏差,而细微偏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被逐渐放大,因此通过感应杆与识别器件的相配合,所述感应杆缠绕于位于缝纫机台与裁切机台之间布料中以使得所述布料下垂且处于紧绷状态,因此当所述感应杆达到预定位置时,该预定位置设置为靠近机架底面位置,说明在所述缝纫机台与裁切机台之间的布料滞留过多,因此识别器件会指示第二电机或第二气缸组件调节运行频率,例如调低第二电机运行频率或者提升第二气缸组件运行频率,调节过程可通过设置一控制器实现自动化调节,无需采用人工调节,提高智能化程度。

在所述裁切机台5与调节组件6之间还设有另一传动组件,其结构与上述的传动组件3相同,其作用是为了保持裁切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五线机设备,通过在布料传送过程中增设纠边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纠边组件的第一感应器件检测到入料轴上的布料位置发生偏移时,通过控制器件控制入料轴沿轴向对应移动,以达到自动纠正布料位置偏移,确保布料在其传送方向的左右方向上不发生偏移,进一步的通过由两条平行设置的滚轴组成的传动组件,并且两条滚轴之间的间距与布料厚度相适配,使得布料在其传送方向的上下方向上不发生剧烈振动,进而确保布料传送稳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五线机设备缝纫出的布料能够满足高精度缝纫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