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布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3223发布日期:2018-12-18 21:55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垫布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反面的垫布的缝纫技术,具体涉及垫布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有些服装需要缝纫对讲机袢,为了该对讲机袢更加牢固,在对讲机袢的反面要加一块垫布,该垫布四周通常比对讲机袢大1cm,类似的,还有比如肩袢扣、裤袢等等。

然而,由于垫布需要缝纫在服装反面,缝纫时不方便观察,经常出现缝制的垫布偏移所需位置的问题。同时,为了使垫布不偏移所需位置,需要降低缝制速度,致使生产效率降低。

为此,期望寻求一种技术方案,以至少减轻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垫布定位装置,其用于对待缝制于服装反面的垫布进行定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垫布定位装置,该垫布待缝制于服装的反面,包括:

本体,其包括第一面、与该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连接该第一、二面的第三面;

定位槽,其设置于该第三面并贯穿该第一、二面,其与该垫布相适配;

安装定位点,其设置于凸起部的位于该第一面的部位,其距该定位槽的第一侧壁的距离为1cm,其距该定位槽底面的距离为1cm,该凸起部凸起于该定位槽的第一侧壁,该定位装置安装于缝制设备的台面时其与该缝制设备的机针对准;

缺口,其设置于该定位槽底面并贯穿该第一、二面,其靠近该第一侧壁,该定位装置安装该缝制设备的台面时其与该缝制设备的平车牙齿对准并至少能够容纳该平车牙齿;

粘接层,其设置于该第二面;

其中,第一侧壁是指当该定位装置安装于缝制设备的台面且定位槽的开口朝向缝制设备操作人员时该定位槽的设备操作人员右侧的那侧壁。

所述定位槽的两侧面均与该定位槽的底面垂直。

所述定位槽的深度为6cm。

所述缺口在该第一面的形状为正方形。

该正方形的边长为1cm。

所述本体由绝缘纸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运用时,设置于第二面的粘接层粘贴安装于缝制设备的台面,并且安装定位点使与该缝制设备的机针对准以及缺口与该缝制设备的平车牙齿对准以避让平车牙齿,本实用新型粘贴安装于缝制设备的台面再后去掉凸起部。缝纫时,将垫布放入定位槽内,再将前片如对讲机袢、肩袢扣、裤袢的点位及其上方角对准机针位置铺上,然后进行缝制。这样就不用单独再对垫布进行定位,能一次性、更准确地将相应的袢及垫布同时缝制好。运用本实用新型,能将垫布准确地缝制于所需位置;同时,缝制速度快,能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旋转)。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功效,并可依照本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图1示例性示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众多垫布定位装置中的一种垫布定位装置的实施例。垫布待缝制于服装的反面,垫布定位装置包括本体1、定位槽11、安装定位点31、缺口13及粘接层2。

本体1包括第一面12、与第一面12相对的第二面(图中未示出)以及连接该第一、二面的第三面14。

定位槽11设置于第三面14并贯穿第一面12、第二面,其与垫布相适配。定位槽11不限于图1所呈现的长方体结构,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是其他结构,与待缝制于服装的反面的垫布相适配即可。

安装定位点31设置于凸起部3的位于第一面12的部位,安装定位点31距定位槽11的第一侧壁111的距离为1cm,安装定位点31距定位槽11底面112的距离为1cm,该凸起部3凸起于定位槽11的第一侧壁111。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缝制设备的台面时,安装定位点31与缝制设备的机针对准,以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较佳的,定位槽11的开口朝向缝制设备操作人员。本申请中第一侧壁111是指当定位槽11的开口朝向缝制设备操作人员时定位槽11的设备操作人员右侧的那侧壁。

缺口13设置于定位槽11底面112并贯穿第一面12、第二面,其靠近第一侧壁111。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缝制设备的台面时,缺口13与缝制设备的平车牙齿对准,缺口13至少能够容纳该平车牙齿,以避让平车牙齿。

粘接层2设置于第二面,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缝制设备的台面时,粘接层2将第二面与缝制设备的台面粘接连接。粘接层2可以但不限于采用双面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槽11的两侧面均与定位槽11的底面垂直,以适应方形或长方形的垫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槽的深度h为6cm,以可靠定位垫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缺口在第一面12的形状为正方形,该正方形的边长为1cm。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由但不限于绝缘纸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进行描述。

上面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