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2436发布日期:2019-07-27 10:3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幅机。



背景技术:

开幅机是印染行业织物绳状煮练、漂白、染色后脱水、退捻、开幅定型等工艺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只要将针织、梭织、经纬编布染色脱水后的绳状织物自动解捻转为平幅状的布。

现有技术上的开幅机通常采用展幅装置对绳状织物进行展幅,由于绳状织物展幅需要一定时间,通常会导致织物两侧会产生一定的褶皱,影响织物的平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能够辅助开幅,减少织物两侧产生褶皱的开幅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开幅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一横杆,横杆上设置有两个竖直向上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转动轴上均设置有一个抵触在织物上的转动盘,两个转动盘相对的内侧均向织物方向转动,转动盘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块,弧形块的延伸方向与转动盘的转动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横杆上对织物进行向两侧方向的辅助开幅,使得织物两侧减少褶皱的产生。弧形块能够增加该辅助开幅的效果,保证开幅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横杆上设置有一横槽,横槽内滑移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横杆上位于横槽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齿条,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转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时,可以带动转动齿轮在齿条上运动,进而带动移动块移动,使得两个转动盘之间的间距可以进行调节,实现适应不同宽度的织物的辅助开幅。

进一步设置为:移动块上设置有一倒L形的延伸层,延伸层架在横杆上相对齿条的另一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层能够夹住横杆上位于横槽的一侧,使得电机单侧驱动移动块时,移动块在横槽内不会发生偏转,进而保证移动块能够在横槽内顺畅移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上位于横槽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插孔,插孔内插接有固定杆,移动块上设置有一贯穿孔,固定杆从贯穿孔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杆穿过插孔以及贯穿孔,能够将调节完两个转动盘之间间距的移动块进行固定,从而避免转动盘转动时移动块发生位移而影响对开幅机的辅助开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幅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机架;2、横杆;3、转动电机;4、转动盘;5、弧形块;6、横槽;7、移动块;8、驱动电机;9、齿条;10、转动齿轮; 11、延伸层;12、插孔;13、固定杆;14、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开幅机,包括机架1,机架1前侧设置有进布环,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提布轮,机架1中部设置有展幅机构,机架1上位于展幅机构与提布轮之间设置有一根横杆2,织物从提布轮下降经横杆2后进入展幅机构。

横杆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长条形的横槽6,横槽6内移动设置有左右两个移动块7,移动块7上均设置有向远离织物一侧的驱动电机 8,横杆2上远离织物一侧设置有齿条9,该齿条9位于横槽6侧边,驱动电机8与齿条9之间通过转动齿轮10啮合。当驱动电机8运行时,能够通过驱动齿轮带动移动块7在横槽6内往复移动,两台驱动电机8的移动方向相反,从而通过控制驱动电机8实现调节两个移动块7之间间距的问题。

两个移动块7上均竖直向上设置有转动电机3,转动电机3的转动轴上均设置有转动盘4,两个转动盘4的转动方向由外侧向织物方向向相对内侧转动,从而使得转动盘4能够带动织物向两侧展开,辅助展幅机构进行预展幅,减少展幅机构所需的时间。转动盘4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块5,弧形块5与转动盘4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弧形块5的外侧弧形部分能够抵触在织物上,增加对织物的预开幅效果。

移动块7上设置有一延伸层11,延伸层11成倒置的L形,该延伸层11架在横杆2上相对齿条9的另一侧上。由于转动齿轮10的单方向转动,会使得移动块7移动时发生一定的偏转,从而增加移动块7与横槽6侧壁之间的摩擦,通过该延伸层1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移动块7与横槽6的横向对齐,减小摩擦,保证移动块7顺畅移动。

横杆2上位于横槽6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横向排列的插孔12,插孔12内插接有固定杆13,移动块7上设置有一贯穿孔14,固定杆 13从贯穿孔14穿过并从另一侧的插孔12穿出,通过固定杆13能够对移动块7进行固定,从而避免转动盘4辅助开幅时移动块7的移动,保证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