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纤维膜后处理连续化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2425发布日期:2019-07-27 10:3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中空纤维膜后处理连续化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纤维膜后续处理,本实用新型中的中空纤维膜可用于水质净化处理。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空纤维膜(如纳滤膜、反渗透膜等)喷丝及拉伸后,一般需要进行至少两道清洗,第一道是纯水或无离子水漂洗,第二道是有甘油清洗,清洗完毕后,还需要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后才能完成最后滤芯组件的组装。

目前工艺中第一道漂洗、第二道甘油清洗及烘干,均是分开独立完成,中间还需要人工搬运和移动,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无法把控及劳动强度大的不足,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可靠的中空纤维膜后处理连续化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空纤维膜后处理连续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体,自前向后依次包括纯水淋洗区、甘油淋洗区及烘干区;前述纯水淋洗区外周形成有第一罩体并底部形成纯水槽,前述甘油淋洗区外周形成有第二罩体并底部形成甘油槽,前述烘干区的外周形成有第三罩体,前述第三罩体上设有加热管;

循环轨道,设于前述框架体顶部并首尾相接设置;

移动支架,能滑动地设于前述循环轨道上,并能依次经过前述的纯水淋洗区甘油淋洗区及烘干区,所述移动支架的下端能供纤维膜丝挂设;

驱动器,设于前述框架体上并能驱动前述的移动支架沿着循环轨道滑行;

第一喷淋管,设于前述纯水淋洗区内并底端与前述的纯水槽相通,顶端设有第一喷头或第一喷水孔;

第一循环泵,与前述的第一喷淋管连通并能提供动力;

第二喷淋管,设于前述甘油淋洗区内并底端与前述的甘油槽相通,顶端设有第二喷头或第二喷水孔;以及

第二循环泵,与前述的第二喷淋管连通并能提供动力。

所述烘干区的顶部设有能送风的风机,可以满足送风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支架的下端设有多个挂钩。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器可以包括

驱动电机,设于前述框架体的顶部;

主动轮,设于前述框架体的顶部并具有与前述驱动电机连接的动力输入端;以及

从动轮,能转动地设于框架体的顶部并与前述主动轮间隔布置;

所述的移动支架绕设于前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并能在主动轮的带动下沿着循环轨道移动。

进一步,所述的循环轨道至少部分呈S形布置,所述的从动轮为多个并设置于前述循环轨道的转弯处。

主动轮与移动支架驱动配合优选如下设置:所述的主动轮外周延伸有驱动齿,对应地,所述的移动支架上具有与前述驱动齿适配的通孔或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移动支架能在循环轨道上完成自动循环移动,依次经过各个步骤处理,最后有回到起始点,省去了人工搬移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整个过程都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没有人工干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整体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中空纤维膜后处理连续化生产装置包括框架体1、循环轨道2、移动支架3、驱动器、第一喷淋管71、第一循环泵711、第二喷淋管72及第二循环泵721。

框架体1自前向后依次包括纯水淋洗区、甘油淋洗区及烘干区;纯水淋洗区外周形成有第一罩体11并底部形成纯水槽111,甘油淋洗区外周形成有第二罩体12并底部形成甘油槽121,烘干区的外周形成有第三罩体13,烘干区的顶部设有能送风的风机8。结合图5所示,第三罩体13上设有加热管131;第一罩体11和第二罩体12可以形成密闭空间。

结合图4所示,循环轨道2设于框架体1顶部并首尾相接设置,循环轨道2部分呈S形布置;移动支架3能滑动地设于循环轨道2上,并能依次经过纯水淋洗区甘油淋洗区及烘干区,移动支架3的下端能供纤维膜丝10挂设;具体地,移动支架3的下端设有多个挂钩31。循环轨道2两侧成型有滑槽21,移动支架3上端具有能在滑槽21中滚动的滚轮31。

驱动器设于框架体1上并能驱动移动支架3沿着循环轨道2滑行。具体地,驱动器包括驱动电机4、主动轮5和从动轮6,驱动电机4设于框架体1的顶部;主动轮5设于框架体1的顶部并具有与驱动电机4连接的动力输入端;从动轮6能转动地设于框架体1的顶部并与主动轮5间隔布置;从动轮6为多个并设置于循环轨道2的转弯处。移动支架3绕设于主动轮5和从动轮6上并能在主动轮5的带动下沿着循环轨道2移动。

主动轮5外周延伸有驱动齿51,对应地,移动支架3上具有与驱动齿51适配的通孔。相应地,从动轮6外周延伸有驱动齿61。

第一喷淋管71设于纯水淋洗区内并底端与纯水槽111相通,顶端设有第一喷水孔;第一循环泵711与第一喷淋管71连通并能提供动力;第二喷淋管72设于甘油淋洗区内并底端与甘油槽121相通,顶端设有第二喷水孔;第二循环泵721与第二喷淋管72连通并能提供动力。

后续处理方法:纤维膜丝10进入纯水淋洗区时,真空抽取压力至-0.05MPa,换纯水1~10次,每次用时10~60min,通过甘油淋洗区,真空抽取压力值-0.05MPa,甘油浸润60min以上,进入烘干区,温度保持在30~70℃,湿度保持在30~6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