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变形的纺纱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3186发布日期:2019-10-23 01:19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不易变形的纺纱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易变形的纺纱面料。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服装面料中,相当部分的面料是通过纱线平纹交织制成的,此类面料在厚度方向上的弹性往往存在不足。

为了改善这一缺陷,还有一类面料采用具有弹性的纱线制成,这类面料依靠纱线自身弹性来实现弹性增加,但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面料易变得松弛,尺寸变大,弹性降低并且会存在较大的形变。

有技术方案对弹性面料作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12168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四面弹牛仔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且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分别位于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内,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均由至少两个纱线螺旋加捻而成,在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的空间交叉处贯穿设置有限位纱线,限位纱线垂直于第一基线和第二基线所在的平面并穿设与两个纱线螺旋交叠之间的间隙内,其具有能够增强整体弹性、避免纱线变形疲劳、保证横向和纵向四侧拉伸均匀等有益效果。

然而,该面料仅在弹性拉线的径向方向上存在弹力,并且弹性拉线难以保持拉紧状态,使得面料看起来不够挺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在上述对比文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的纺纱面料,用于生产服装,其在面料平面所在方向上均能提供较好的弹性,并且,能够借用人体对其少量存在的施力点使面料变得挺括且不易变形。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不易变形的纺纱面料,包含有:

第一基线,若干根所述第一基线以并联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面料中;

第二基线,若干根所述第二基线以并联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面料中,所述第二基线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线之间,且所述第二基线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第一基线的排布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基线和所述第二基线均呈现波浪线的形状,且在所述面料的断面方向上看,所述第一基线的第一波峰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基线的第二波谷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基线的第一波谷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基线的第二波峰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面料还包含有串联纱线,从所述面料的断面方向上看,所述串联纱线穿过所述第一基线和所述第二基线的重叠处;

所述面料还包含有第一弹性拉线,从所述面料的断面方向上看,所述第一弹性拉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线和所述第二基线之间的间隙内;

所述面料还包含有第二弹性拉线,所述第二弹性拉线与所述第一弹性拉线交错设置,从所述面料的断面方向上看,所述第二弹性拉线穿过一特定区域,该特定区域为所述第一弹性拉线与所述第一基线、或所述第二基线相邻处的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基线和所述第二基线由至少含棉50wt%以上的纱线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串联纱线为丙纶和锦纶的混纺纱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串联纱线由丙纶和锦纶按照质量比为(1~3):(2~4)经混纺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弹性拉线由至少含氨纶45wt%以上的纱线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弹性拉线由至少含氨纶30wt%以上的纱线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弹性拉线由氨纶和棉纤维经混纺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弹性拉线由氨纶和棉纤维经混纺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弹性拉线包含有由至少两根弹力线组成的弹力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弹性拉线穿过所述特定区域且穿过所述第一弹性拉线的弹力束。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纺纱面料在面料平面所在方向上均能提供较好的弹性;

该纺纱面料的第二弹性拉线间隔的作用于第一弹性拉线,当人体表面对其存在少量的施力点时即可使面料变得挺括;

该纺纱面料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不易变形的纺纱面料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基线、1-1-第一波峰、1-2-第二波谷、2-第二基线、2-1-第二波峰、2-2-第二波谷、3-串联纱线、4-第一弹性拉线、5-第二弹性拉线、a-间隙、b-特定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考图1,不易变形的纺纱面料,由第一基线1、第二基线2、串联纱线3、第一弹性拉线4和第二弹性拉线5经编织而成。

其中,第一基线1和第二基线2由至少含棉50wt%以上的纱线制成,串联纱线3由丙纶和锦纶按照质量比为(1~3):(2~4)经混纺制成,第一弹性拉线4和第二弹性拉线5均由氨纶和棉纤维经混纺制成,第一弹性拉线4由至少含氨纶45wt%以上的纱线制成,第二弹性拉线5的氨纶含量低于第一弹性拉线4,由至少含氨纶30wt%以上的纱线制成。

第一基线1和第二基线2均为波浪线,且以并联的方式设置在面料中,第二基线2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线1之间,且二者的排布方向一致。

从面料的断面方向上看,第一波峰1-1的位置与第二波谷2-2相对应,第一波谷1-2的位置与第二波峰2-1相对应,串联纱线3穿过第一基线1和第二基线2的重叠处,第一弹性拉线4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线1和所述第二基线2之间的间隙a内,第二弹性拉线5与第一弹性拉线4交错设置,且第二弹性拉线5穿过第一弹性拉线4与第一基线1、或所述第二基线2相邻处的特定区域b。

也有实例中,第一弹性拉线4包含有三根弹力线组成的弹力束,第二弹性拉线5同时穿过第一弹性拉线4的弹力束。

第二弹性拉线5的氨纶含量低于第一弹性拉线4时,面料的弹性走向与挺括角度能够得到协调的统一,即以第一弹性拉线4径向方向为主,第二弹性拉线5主要用于使第一弹性拉线4处在略微存在张力的状态,使面料更加挺括。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易变形的纺纱面料,属于服装面料技术领域。由第一基线、第二基线、串联纱线、第一弹性拉线和第二弹性拉线经编织而成,该纺纱面料不易变形、在面料平面所在方向上均能提供较好的弹性,且由于第二弹性拉线间隔的作用于第一弹性拉线,当人体表面对其存在少量的施力点时即可使面料变得挺括。

技术研发人员:邱雪芳;王金玉;沈勤华;许华妹;崔萍;沈小叶;沈小利;沈福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珍贝羊绒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5
技术公布日:2019.10.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