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桶组件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2629发布日期:2019-11-25 22:4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洗涤桶组件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洗涤桶组件及一种洗衣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健康也越来越关注,这使得传统洗衣机性能愈发不能满足于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具体如,传统洗衣机一般具有较强的机械力以满足对衣物的清洁力需求,但是,使用传统的洗衣机洗涤易造成深、浅衣物串色,对于珍贵衣物可能导致衣物磨损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分区洗涤的方法,在洗衣机内设置小桶和大桶,小桶与大桶之间通过传动装置与大桶(或称洗衣机内桶)底部的波轮连接,该结构导致大桶洗涤空间小,易造成衣物洗净效果差、衣物与传动轴缠绕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桶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洗涤桶组件的洗衣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洗涤桶组件,包括:内桶、平衡环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平衡环与所述内桶,所述固定件设有第一连接部;洗衣篮,嵌套装配于所述内桶中,所述洗衣篮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以锁定所述洗衣篮与所述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洗涤桶组件,平衡环与内桶通过固定件连接,洗衣篮通过第二连接部与固定件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实现洗衣篮装配连接于内桶以随内桶转动,实现洗衣篮与内桶分区洗涤,且同时,本结构较之将洗衣篮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于大桶底部波轮的结构而言,洗衣篮与内桶的装配部位处于内桶与平衡环的结合处,使得内桶中在洗衣篮下方处能避让出充分的空间大小以供内桶洗涤,使得内桶的洗涤空间更大,洗净效果更好,同时也避免了出现衣物与传动轴缠绕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洗涤桶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内桶与所述平衡环之间,并固定连接所述内桶与所述平衡环,所述洗衣篮嵌套在所述固定环内。

在本方案中,利用洗衣篮与固定环嵌套配合更利于保证洗衣篮与固定环之间准确地定位配合,更加强化洗衣篮与固定环连接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环内,并连接于所述固定环。

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一连接部位于固定环内,这样,既可以避免第一连接部在平衡环与固定环之间及在固定环与内桶之间造成干涉影响,也可以使得第一连接部能更靠近洗衣篮,实现固定件与洗衣篮近距离连接,这样,洗衣篮与固定件之间连接臂更短,连接更稳定、更牢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环周向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分布,所述洗衣篮上相应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

在本方案中,固定环周向设置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洗衣篮上相应设置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使得洗衣篮与固定件形成周向多处连接,两者连接更牢固、可靠,对洗衣篮的驱动也更平稳。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环适配为以铆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平衡环与所述内桶。

在本方案中,设置固定环以铆接方式固定连接平衡环与内桶,铆接结构可靠性高,可以实现内桶与平衡环更可靠地连接,且也使得固定件自身与平衡环及内桶的装配更稳定、可靠,这样,固定环与平衡环及内桶之间不容易出现相对运动,从而相应使得洗衣篮在内桶内更平稳,同时也使得内桶能更高效地驱动洗衣篮旋转。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适配为可拆装地连接。

在本方案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适配为可拆装地连接,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将洗衣篮取出或放入,以选择性地使用产品的分区洗涤功能。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也可设计洗衣篮与内桶之间不常拆卸连接,这时增设衣物投放口以供向内桶洗涤空间投放衣物即可,且可以理解,增设的衣物投放口可以在洗衣篮上,也可在其他地方,如衣物投放口为洗衣篮与内桶之间避让出的通道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包括凸出部,另一个包括锁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锁孔在对应位置处嵌插配合,以锁定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洗衣篮。

在本方案中,利用凸出部与锁孔嵌插配合,结构简单,对固定件与洗衣篮的锁定效果好,且凸出部与锁孔之间可以剪力形式向洗衣篮传递转矩,实现内桶对洗衣篮驱动,且对于凸出部与锁孔的嵌插配合结构,可使得凸出部在对应于锁孔的位置处弹性自动卡入锁孔实现连接,这样,用户仅需将洗衣篮装配到内桶内使得凸出部对应于锁孔的位置即可,无需用户再进行额外的锁定操作,洗衣篮装配更简单、方便。

优选地,所述凸出部的表面形成有倒角或圆角。更方便于凸出部卡入锁孔或与锁孔脱扣,降低装卸过程中凸出部的受损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设有第一引导部;所述洗衣篮设有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第二引导部适配为相互配合以引导所述洗衣篮至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位置。

在本方案中,洗衣篮装配于固定件的过程中,利用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配合,可以使洗衣篮实现自动找正定位,确保洗衣篮与固定件能准确配合锁紧,这样,用户仅需将洗衣篮装入内桶的操作即可,无需人工对洗衣篮定位、找正,洗衣篮的装配定位难度降低,洗衣篮的装配过程更为简单、方便,产品使用体验更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中的一个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具有导向面,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中的另一个包括滑动部,所述导向面与所述滑动部滑动配合进行导向。

在本方案中,洗衣篮与固定件之间可形成滑动配合进行定位找正,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且实现自动找正和定位效果好的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部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壁面构造为所述导向面,所述滑动部在所述导向槽的槽壁面上沿所述导向槽的开口向所述导向槽的槽底的方向滑动,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靠近。

在本方案中,利用滑动部与导向槽导向配合以引导洗衣篮自动找正和定位的同时,滑动部会逐渐嵌入导向槽中与导向槽形成咬合配合,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洗衣篮与固定件之间的稳定性,且可分担洗衣篮与固定件之间的部分转矩,使得洗衣篮与固定件的装配更牢固、可靠。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槽为v形槽。

在本方案中,设置导向槽为v形槽,在实现良好的定位导向效果的同时,v形槽的v角结构可对滑动部起到良好的卡固限位效果,可以使得滑动部在导向槽内维持稳定地咬合装配,强化洗衣篮与固定件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同时分担洗衣篮与固定件之间的部分转矩,使得洗衣篮与固定件的装配更牢固、可靠。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部包括多个所述导向槽,多个所述导向槽绕所述洗衣篮周向分布。

在本方案中,设置多个导向槽绕洗衣篮的周向分布,这样,洗衣篮周圈可具有多个位置实现滑动部与导向槽之间对应配合,用户可将洗衣篮从更多角度嵌套装配于固定件中,并实现洗衣篮自动纠正和固定,洗衣篮装配更简单、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所述导向槽之间通过分配结构衔接,所述分配结构适配为将作用于其的所述滑动部引导到相邻所述导向槽中的任意一个内。

在本方案中,设置分配结构衔接相邻导向槽,这样,滑动部可从周圈任意角度位置装入导向槽中形成导向配合,实现洗衣篮与固定件周圈无死角装配,也即用户可将洗衣篮从任意角度嵌套装配于固定件中,而无需预先对滑动部与导向槽对位,洗衣篮装配更简单、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配结构包括棱角部或凸弧部。

在本方案中,设置棱角部或凸弧部衔接相邻导向槽,滑动部与棱角部或凸弧部抵靠时,滑动部难以在棱角部或凸弧部的表面维持稳定,从而被引导进入到两侧的导向槽中,实现滑动部可从周圈任意角度位置装入导向槽中形成导向配合,洗衣篮与固定件周圈无死角装配,使得洗衣篮装配更简单、方便。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动部用于与所述导向面配合的部位被构造成与所述导向槽的内表面轮廓相适配的形状。

在本方案中,将滑动部用于与导向面配合的部位设置成与导向槽的内表面轮廓相适的形状,这样,滑动部与导向槽之间可形成更契合的咬合配合,可以更进一步强化洗衣篮与固定件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更好地分担洗衣篮与固定件之间的部分转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动部用于与所述导向面配合的部位被构造成三角形形状。

值得说明的是,该三角形形状应作宏观理解为大致呈三角形,并不一定严格为三角形,例如,三角形的相邻边之间可形成弧形过渡等。

在本方案中,设置滑动部用于与导向面配合的部位被构造成三角形形状,可以兼顾保证滑动部与导向面之间的滑动适配性和滑动部与导向槽之间的契合性,同时提升洗衣篮自动找正效果和洗衣篮与固定件之间的装配稳定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洗衣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形成洗涤腔。

在本方案中,设计洗衣篮包括桶体,可以理解的是,桶体为能容纳洗涤水和衣物的桶状腔体,其具有桶口和与桶口相对的桶底,利用桶体可实现洗衣篮内自成洗涤空间,也即洗涤腔,实现与内桶空间真正意义的区分洗涤,这样,洗衣篮内的洗涤物与内桶内的洗涤物互不影响,更利于保证洗涤卫生性,例如对于母婴健康关注度日益提升的当下,利用本产品可将成人衣物置于内桶洗涤,将婴儿衣物置于洗衣篮洗涤,不会交叉影响,卫生性更好。

当然,基于衣物材质的防护需求所进行的分区洗涤,出于将衣物之间隔开的目的,桶体也可采用沥水篮进行替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桶体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凸筋,且所述凸筋沿所述桶体的桶底向所述桶体的桶口的方向延伸。

在本方案中,在桶体的侧壁设置一根或多根凸筋,并使每根凸筋沿桶体的桶底向桶口的方向延伸,可以实现良好的水流拨动和提升效果,提升洗净率,同时,也可提升桶体的排水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桶体的侧壁相对于所述桶体的中心线倾斜,且沿所述桶体的桶底向所述桶体的桶口的方向,所述桶体的侧壁逐渐远离所述桶体的中心线。

在本方案中,设置向桶口方向,桶体的侧壁相对于桶体的中心线逐渐向外倾斜,这样可以实现洗衣篮良好的脱排水效果,提升排水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桶体的侧壁与所述桶体的中心线所呈夹角至少为5°。

在本方案中,设置桶体的侧壁与桶体的中心线所呈夹角大于等于5°,可以使得脱水阶段,在离心力作用下,桶体内的洗涤水能够沿桶体的侧壁上升进行外排,提升排水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桶体的侧壁邻近于所述桶体的桶口处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洗涤腔的位置低于所述排水孔。

在本方案中,设置桶体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洗涤腔形成于排水孔下侧的位置,这样,一方面,不会出现洗涤阶段从排水孔漏水的问题,另一方面,脱排水阶段,洗衣篮中的洗涤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洗衣篮的侧壁上升,到达排水孔位置后,沿排水孔排入内桶中,实现洗衣篮侧向排水,这样,离心力的排水做功效率更高,且不会出现洗涤水回流等不良现象,使得排水效率极大提升,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速脱水导致的洗涤水水花飞溅问题,降低向外溅水概率,改善产品周边卫生环境,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桶组件还包括:桶盖,设在所述桶体上,并适配为阻止洗涤水沿所述桶体的桶口排出。

在本方案中,设置桶盖,利用桶盖在桶口处挡水,结构简单,且可进一步防止洗涤水花沿桶口向外飞溅的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桶盖包括盖体部及挡水环,所述盖体部遮挡于所述桶体的桶口,所述挡水环设在所述盖体部上,所述挡水环嵌套分布于所述桶体的侧壁的内侧,并朝向所述桶体的桶底所在方向凸伸。

在本方案中,设置挡水环位于桶体的侧壁的内侧,并朝向桶体的桶底所在方向凸伸,这样可利用挡水环进一步对背朝排水孔流动的水流进行阻挡,以引导水流向排水孔位置聚拢,减少回流量,提升排水效率,同时防止洗涤水沿径向向内形成水花,进一步改善高速脱水导致的洗涤水水花飞溅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水环的内环面合围形成衣物投放通道。

在本方案中,设置挡水环的内环面合围形成衣物投放通道,方便于用户向洗衣篮投放衣物,同时,利用挡水环的挡水作用,在脱水阶段不会有水花从衣物投放通道溅出,产品清洁性更好,使用体验也更好。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洗衣篮设有提手。

在本方案中,设置提手可以更方便于用户将洗衣篮从内桶中提取出,产品使用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洗涤桶组件。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洗衣机,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洗涤桶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洗衣机为波轮洗衣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洗涤桶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洗衣篮与固定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洗衣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内桶,200平衡环,300固定件,310固定环,320第一连接部,330第一引导部,331避让孔,400洗衣篮,410第二连接部,420第二引导部,421导向面,430分配结构,440桶体,441排水孔,442洗涤腔,443凸筋,444拨水筋,450桶盖,451盖体部,452挡水环,453衣物投放通道,460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洗涤桶组件及洗衣机。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洗涤桶组件,包括:内桶100、平衡环200、固定件300及洗衣篮400。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内桶100具有口部,平衡环200为环状结构,平衡环200用于装配在内桶100的口部位置处以辅助内桶100保持平稳旋转。

其中,如图1所示,固定件300连接平衡环200与内桶100,以使平衡环200随内桶100旋转,固定件300设有第一连接部320;洗衣篮400嵌套装配于内桶100中,洗衣篮400设有第二连接部410,第一连接部320与第二连接部410相连以锁定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洗涤桶组件,平衡环200与内桶100通过固定件300固定连接,洗衣篮400通过第二连接部410与固定件300的第一连接部320连接,实现洗衣篮400装配连接于内桶100以随内桶100转动,实现洗衣篮400与内桶100分区洗涤,且同时,本结构较之将洗衣篮400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于大桶底部波轮的结构而言,洗衣篮400与内桶100的装配部位处于内桶100与平衡环200的结合处,使得内桶100中在洗衣篮400下方处能避让出充分的空间大小以供内桶100洗涤,使得内桶100的洗涤空间更大,洗净效果更好,同时也避免了出现衣物与传动轴缠绕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件300包括固定环310,固定环310位于内桶100与平衡环200之间,并固定连接内桶100与平衡环200,洗衣篮400嵌套在固定环310内。利用洗衣篮400与固定环310嵌套配合,更利于保证洗衣篮400与固定环310之间准确地定位配合,更加强化洗衣篮400与固定环310连接可靠性。

更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320位于固定环310内,并连接于固定环310。这样,既可以避免第一连接部320在平衡环200与固定环310之间及在固定环310与内桶100之间造成干涉影响,也可以使得第一连接部320能更靠近洗衣篮400,实现固定件300与洗衣篮400近距离连接,这样,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之间连接臂更短,连接更稳定、更牢固。

优选地,如图1所示,固定环310周向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320,且多个第一连接部320间隔分布,洗衣篮400上相应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410。这样可使得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形成周向多处连接,两者连接更牢固、可靠,对洗衣篮400的驱动也更平稳。

优选地,固定环310适配为以铆接方式固定连接平衡环200与内桶100。其中,铆接结构可靠性高,可以实现内桶100与平衡环200更可靠地连接,且也使得固定件300自身与平衡环200及内桶100的装配更稳定、可靠,这样,固定环310与平衡环200及内桶100之间不容易出现相对运动,从而相应使得洗衣篮400在内桶100内更平稳,同时也使得内桶100能更高效地驱动洗衣篮400旋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件300用于连接平衡环200与内桶100的部位也可不设置为环状结构,也即,固定件300不采用固定环310对平衡环200与内桶100固定,而采用对平衡环200与内桶100进行局部连接的结构形式,具体如,设计固定件300为形成在平衡环200上的一个或多个连接筋位,每个连接筋位以卡接或螺钉固定的形式与内桶100装配锁定。当然,也可将连接筋位设于内桶100,使内桶100上的连接筋位以卡接或螺钉固定的形式与平衡环200装配锁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环310也可采用除铆接以外的方式与内桶100或平衡环200固定,例如,固定环310还可采用卷边方式与内桶100的顶端部位卷制在一起实现两者固定,或者,固定环310和内桶100分别设置法兰边,使两者的法兰边通过螺钉锁紧,又例如,固定环310可采用镶件注塑的方式连接于平衡环200,或者,固定环310与平衡环200之间卡接连接,或者,固定环310与平衡环20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20与第二连接部410适配为可拆装地连接。这样,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将洗衣篮400取出或放入,以选择性地使用产品的分区洗涤功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洗衣篮400与内桶100之间不常拆卸连接,例如,洗衣篮400的第二连接部410与固定件300的第一连接部320之间利用螺钉锁紧,对于这种情况,增设衣物投放口以供向内桶100洗涤空间投放衣物即可,且可以理解,增设的衣物投放口可以在洗衣篮400上,也可在其他地方,如衣物投放口为洗衣篮400与内桶100之间避让出的通道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320包括锁孔,第二连接部410包括凸出部,凸出部与锁孔在对应位置处嵌插配合,以锁定固定件300和洗衣篮400。利用凸出部与锁孔嵌插配合,结构简单,对固定件300与洗衣篮400的锁定效果好,且凸出部与锁孔之间可以剪力形式向洗衣篮400传递转矩,实现内桶100对洗衣篮400驱动,且对于凸出部与锁孔的嵌插配合结构,可使得凸出部在对应于锁孔的位置处弹性自动卡入锁孔实现连接,这样,用户仅需将洗衣篮400装配到内桶100内使得凸出部对应于锁孔的位置即可,无需用户再进行额外的锁定操作,洗衣篮400装配更简单、方便。

优选地,凸出部的表面形成有倒角或圆角。更方便于凸出部卡入锁孔或与锁孔脱扣,降低装卸过程中凸出部的受损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反过来设置第二连接部410包括锁孔,第一连接部320包括凸出部,凸出部与锁孔在对应位置处嵌插配合,以锁定固定件300和洗衣篮400。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410也可设计为旋钮锁扣与卡孔的可拆装固定形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件300设有第一引导部330;洗衣篮400设有第二引导部420,第一引导部330与第二引导部420适配为相互配合以引导洗衣篮400至使第一连接部320与第二连接部410相连的位置。这样可以在洗衣篮400装配于固定件300的过程中,利用第一引导部330和第二引导部420配合,可以使洗衣篮400实现自动找正定位,确保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能准确配合锁紧,这样,用户仅需将洗衣篮400装入内桶100的操作即可,无需人工对洗衣篮400定位、找正,洗衣篮400的装配定位难度降低,洗衣篮400的装配过程更为简单、方便,产品使用体验更好。

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引导部330包括滑动部,第二引导部420包括导向部,导向部具有导向面421,导向面421与滑动部滑动配合进行导向。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反过来设置第二引导部420包括滑动部,第一引导部330包括导向部,导向部具有导向面421,导向面421与滑动部滑动配合进行导向。

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导向部包括导向槽,导向槽的槽壁面构造为导向面421,滑动部在导向槽的槽壁面上沿导向槽的开口向导向槽的槽底的方向滑动,使得第一连接部320与第二连接部410相互靠近。利用滑动部与导向槽导向配合以引导洗衣篮400自动找正和定位的同时,滑动部会逐渐嵌入导向槽中与导向槽形成咬合配合,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之间的稳定性,且可分担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之间的部分转矩,使得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的装配更牢固、可靠。

优选地,如图5所示,导向槽为v形槽。这样,在实现良好的定位导向效果的同时,v形槽的v角结构可对滑动部起到良好的卡固限位效果,可以使得滑动部在导向槽内维持稳定地咬合装配,强化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同时分担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之间的部分转矩,使得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的装配更牢固、可靠。

优选地,如图5所示,导向部包括多个导向槽,多个导向槽绕洗衣篮400周向分布。这样,洗衣篮400周圈可具有多个位置实现滑动部与导向槽之间对应配合,用户可将洗衣篮400从更多角度嵌套装配于固定件300中,并实现洗衣篮400自动纠正和固定,洗衣篮400装配更简单、方便。

更优选地,如图5所示,相邻导向槽之间通过分配结构430衔接,分配结构430适配为将作用于其的滑动部引导到相邻导向槽中的任意一个内。这样,滑动部可从周圈任意角度位置装入导向槽中形成导向配合,实现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周圈无死角装配,也即用户可将洗衣篮400从任意角度嵌套装配于固定件300中,而无需预先对滑动部与导向槽对位,洗衣篮400装配更简单、方便。

可选地,如图5所示,分配结构430包括棱角部或凸弧部。这样,滑动部与棱角部或凸弧部抵靠时,滑动部难以在棱角部或凸弧部的表面维持稳定,从而被引导进入到两侧的导向槽中,实现滑动部可从周圈任意角度位置装入导向槽中形成导向配合,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周圈无死角装配,使得洗衣篮400装配更简单、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滑动部用于与导向面421配合的部位被构造成与导向槽的内表面轮廓相适配的形状。这样,滑动部与导向槽之间可形成更契合的咬合配合,可以更进一步强化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更好地分担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之间的部分转矩。

更具体例如,如图2所示,滑动部用于与导向面421配合的部位被构造成三角形形状。以使得滑动部与v形的导向槽更加契合。

当然,滑动部的轮廓形状并不局限于所示意出的三角形,根据需求,也可选择设计为半圆形、半椭圆形、梯形等。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洗衣篮400包括桶体440,桶体440内形成洗涤腔442。可以理解的是,桶体440为能容纳洗涤水和衣物的桶状腔体,其具有桶口和与桶口相对的桶底,利用桶体440可实现洗衣篮400内自成洗涤空间,也即洗涤腔442,实现与内桶100空间真正意义的区分洗涤,这样,洗衣篮400内的洗涤物与内桶100内的洗涤物互不影响,更利于保证洗涤卫生性,例如对于母婴健康关注度日益提升的当下,利用本产品可将成人衣物置于内桶100洗涤,将婴儿衣物置于洗衣篮400洗涤,不会交叉影响,卫生性更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基于衣物材质的防护需求所进行的分区洗涤,出于将衣物之间隔开的目的,桶体440也可采用沥水篮进行替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桶体440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凸筋443,且凸筋443沿桶体440的桶底向桶体440的桶口的方向延伸。这样,在洗涤阶段,利用凸筋443可以拨水及增大衣物摩擦,从而提升洗净率,在脱水阶段,利用沿桶体440的桶底向桶体440的桶口的方向延伸的凸筋443,可以对洗衣篮400内的衣物形成固定和支撑,利于水从衣物分离出,提升衣物脱水效果,同时,凸筋443也可对水流进行向上引导,洗衣篮400外排水效率,总体来讲,实现衣物脱水效率及洗衣篮400外排水效率综合提升,对于洗衣机脱水阶段的进程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桶体440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多根凸筋443,且多根凸筋443之间周向间隔地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桶体440的侧壁相对于桶体440的中心线倾斜,且沿桶体440的桶底向桶体440的桶口的方向,桶体440的侧壁逐渐远离桶体440的中心线。这样可以实现洗衣篮400良好的脱排水效果,提升排水效率。且通过将侧壁倾斜设置,可相应使得侧壁上的凸筋443呈现为八字形,利用八字形的凸筋443搅动水流和衣物,可以形成良好的洗涤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桶体440的侧壁与桶体440的中心线所呈夹角α至少为5°。可以使得脱水阶段,在离心力作用下,桶体440内的洗涤水能够沿桶体440的侧壁上升进行外排,提升排水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桶体440的侧壁邻近于桶体440的桶口处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441,洗涤腔442的位置低于排水孔441。这样,不会出现洗涤阶段从排水孔441漏水的问题,同时,脱排水阶段,洗衣篮400中的洗涤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洗衣篮400的侧壁上升,到达排水孔441位置后,沿排水孔441排入内桶100中,实现洗衣篮400侧向排水,这样,离心力的排水做功效率更高,且不会出现洗涤水回流等不良现象,使得排水效率极大提升,并且,较之从桶体440的桶口排水的结构而言,利用桶体440侧壁上的排水孔441排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速脱水导致的洗涤水水花飞溅问题,降低向外溅水概率,改善产品周边卫生环境,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排水孔441外侧位置有固定件300分布的情况,在固定件300上相应设有避让孔331对排水孔441进行避让,确保水流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桶体440的桶底设有拨水筋444,可以提升对水流和衣物的搅拌作用,提升洗净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洗涤桶组件还包括桶盖450,桶盖450设在桶体440上,并适配为阻止洗涤水沿桶体440的桶口排出。可进一步防止洗涤水花沿桶口向外飞溅的问题。

更具体地,桶盖450包括盖体部451及挡水环452,盖体部451遮挡于桶体440的桶口,挡水环452设在盖体部451上,挡水环452嵌套分布于桶体440的侧壁的内侧,并朝向桶体440的桶底所在方向凸伸。这样可利用挡水环452进一步对背朝排水孔441流动的水流进行阻挡,以引导水流向排水孔441位置聚拢,减少回流量,提升排水效率,同时防止洗涤水沿径向向内形成水花,进一步改善高速脱水导致的洗涤水水花飞溅问题。

优选地,如图6所示,挡水环452的内环面合围形成衣物投放通道453。可方便于用户向洗衣篮400投放衣物,同时,利用挡水环452的挡水作用,在脱水阶段不会有水花从衣物投放通道453溅出,产品清洁性更好,使用体验也更好。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洗衣篮400设有提手460。更方便于用户将洗衣篮400从内桶100中提取出,产品使用更舒适。更优选地,洗衣篮400设有两个提手460,两个提手460对称分布。

进一步优选地,提手460设于洗衣篮400的桶盖45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洗涤桶组件包括内桶100、平衡环200、固定件300和洗衣篮400,固定件300包括固定环310,平衡环200和内桶之间设置有该固定环310,固定环310通过铆接方式连接平衡环200和内桶,并为洗衣篮400提供安装和固定的平台,具体地,固定环310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20,洗衣篮400设有第二连接部410,且第一连接部320与第二连接部410适配为能相互连接以锁定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

更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20为锁孔,第二连接部410为凸出部,凸出部卡装于锁孔实现第一连接部320与第二连接部410相互连接固定。

另外,固定环310的内侧设置有滑动部,洗衣篮400设有导向槽,滑动部用于与导向槽配合以在洗衣篮400装于内桶100中的过程中对洗衣篮400导向,实现洗衣篮400自动找正、定位。具体地,滑动部向内桶100的内侧方向凸出于内桶和平衡环200所在的竖直平面。滑动部上沿呈三角形结构,导向槽为v形槽,滑动部上沿的角度与导向槽的两个槽壁面的夹角相同,滑动部下部设有锁孔,导向槽下侧设有凸出部,滑动部在导向槽内实现与导向槽契合的同时,凸出部弹性卡接于锁孔实现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锁定。

更详细地,用户从任意角度放置洗衣篮400于内桶100中时,洗衣篮400在内桶100中处于第一位置,其中,第一位置并不特定,第一位置可具体根据用户当前放下洗衣篮400的位置相应变化,本结构中,由于导向槽的槽壁面及滑动部上沿的三角形相对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这时,洗衣篮400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由斜面对重力分解出水平方向的分力驱动而绕洗衣篮400的中心线回转,并且洗衣篮400由于重力的竖直分力会逐步向下移动,形成洗衣篮400的自动找正过程,当洗衣篮400到达使滑动部与导向槽完全契合的第二位置时,如图3和图4所示,此时,桶体440外壁上的凸出部利用凸出部末端的圆柱状倒角,在重力和材料弹性力作用下自动卡入锁孔,实现洗衣篮400与固定环310的固定。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洗衣篮400具体包括桶体440、桶盖450、提手460、排水孔441、导向槽和挡水环452等。桶体440内布设有若干凸出的凸筋443,实现良好的水流拨动和提升效果。另外,优选桶体440的侧壁相对于桶体440的中心线倾斜,当然,对于桶体440的中心线竖向分布的情况,也可认为桶体440的侧壁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实现良好地脱排水效果。进一步优选设计桶体440的侧壁与桶体440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α大于5°,以进一步提升脱水排水效果。另外,桶体440上沿布设有至少1个排水孔441,优选地,设计至少4个排水孔441,排水孔441为贯穿桶体440的侧壁的结构。桶体440外壁布设有至少2个凸出部。桶盖450上布设有1对圆周对称的提手460。

相比传统波轮洗衣机,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内桶100与洗衣篮400组合结构,用户可自主选择使用传统的波轮内桶100洗涤,或使用洗衣篮400进行小件衣物、珍贵衣物和婴儿衣物的节水、呵护洗涤,也可选择内桶100和洗衣篮400同时洗涤,实现分区、高效洗涤。

且本结构中,固定件300与洗衣篮400之间利用导向槽和滑动部配合实现自动对齐,另外,通过凸出部与锁孔实现洗衣篮400与固定件300自固定,不仅用户拿取洗衣篮400更方便,且也使得洗衣篮400装配更加稳定和安全。此外,通过洗衣篮400八字形凸筋443搅动水流和衣物,可以实现良好的洗涤效果,利用排水孔441、桶盖450及挡水环452等结构,也可进一步实现防止洗衣篮400高速脱水时发生水花飞溅的问题,使用体验更好。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洗涤桶组件。

更具体地,洗衣机还包括外桶,洗涤桶组件整体设于外桶中,并能相对于外桶旋转。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洗衣机,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洗涤桶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洗衣机为波轮洗衣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涤桶组件及洗衣机,平衡环与内桶通过固定件固定,洗衣篮通过第二连接部与固定件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实现洗衣篮装配连接于内桶以随内桶转动,实现洗衣篮与内桶分区洗涤,且同时,本结构较之将洗衣篮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于大桶底部波轮的结构而言,洗衣篮与内桶的装配部位处于内桶与平衡环的结合处,使得内桶中在洗衣篮下方处能避让出充分的空间大小以供内桶洗涤,使得内桶的洗涤空间更大,洗净效果更好,同时也避免了出现衣物与传动轴缠绕的问题。

且通过将第一连接部设于用于固定平衡环和内桶的固定件上,这样,无需对平衡环和内桶结构做大幅调整,可以节省产线调整成本(如减少技术调整内容及减少模具输出成本等),且由于不对平衡环及内桶做改造,在不同型号的洗衣机产品内的应用也更方便,产品互换性更好,更适于在领域内推广适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