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衫窄织带自动缝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8498发布日期:2020-04-03 13:4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衬衫窄织带自动缝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衬衫窄织带自动缝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服饰的舒适性、美观性和时尚性要求也不断提高,而窄织带的作用就是增加服饰的美观性和独特性,使得服饰具有自己的风格。当将窄织带缝制在衬衫上时,窄织带多缝制在衬衫的领面、袖口、门襟和下摆处,尤其是校服和工作制服的衬衫上常常在领面和袖口处缝制窄织带,用于提升自我特色和美观。目前,在进行窄织带缝制时,由于窄织带的宽度较小,工人在缝制时操作不便,常常需要停止缝纫机的运行整理窄织带,将其拉直,理顺,耗时较长、工作效率较低,窄织带的缝制位置容易走偏,窄织带不能平整地缝制在衬衫上,缝制质量不稳定,影响到最终衬衫成品的外观。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操作方便,缝制效率高,缝制质量稳定的衬衫窄织带自动缝制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缝制效率高,缝制质量稳定的衬衫窄织带自动缝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支架、台板和缝纫机,缝纫机的机身上设置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卷带盘、上滚轮、下滚轮和窄织带,卷带盘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架连接,固定架的下端固定在缝纫机的机身上,上滚轮和下滚轮上下间隔布置在缝纫机机身的侧壁上,缝纫机的压脚前部设置有导料套,窄织带卷装在卷带盘上,窄织带的端部依次通过上滚轮和下滚轮后穿装在导料套的内部。

进一步的,导料套通过电焊或胶粘的方式固定在缝纫机的压脚上。

进一步的,缝纫机压脚后方的机头上设置有切带机构,切带机构包括支撑杆、上切刀和下切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在缝纫机的机头上,下端与上切刀的刀背连接,支撑杆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台板上开设有刀槽,下切刀安装在刀槽内部,且下切刀的刀刃向上与上切刀的刀刃相配合。

进一步的,升降机构为电动推杆或气缸。

进一步的,下切刀的刀刃与台板的板面齐平。

进一步的,下滚轮下方的缝纫机机头上设置有支带器,支带器包括支带杆和支带套,支带杆的一端与缝纫机的机头连接,另一端与支带套连接,窄织带穿装在支带套内。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可以快速稳定的把窄织带输送到缝纫机的压脚处,保证窄织带到达压脚处时处于平整的状态,缝制过程为:先将窄织带卷装在卷带盘上,然后拉出窄织带使其依次压在上滚轮和下滚轮的轮面上,再穿装在导料套内,并让伸出导料套的窄织带位于缝纫机压脚的下方,最后将需要缝制的布料平铺在台板上,将窄织带和布料整理平整,开启缝纫机开始缝制,在缝制过程中,操作方便,无需操作人员对窄织带进行整理,缝制过程可以顺畅的进行,缝制效率较高,由于是机械送料,缝制质量较为稳定。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缝制效率高,缝制质量稳定,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压脚9与导料套10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切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台板,3-缝纫机,4-卷带盘,5-上滚轮,6-下滚轮,7-窄织带,8-固定架,9-压脚,10-导料套,11-支撑杆,12-上切刀,13-下切刀,14-升降机构,15-刀槽,16-支带杆,17-支带套,18-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1、台板2和缝纫机3,缝纫机3的机身上设置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卷带盘4、上滚轮5、下滚轮6和窄织带7,卷带盘4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架8连接,固定架8的下端固定在缝纫机3的机身上,上滚轮5和下滚轮6上下间隔布置在缝纫机3机身的侧壁上,缝纫机3的压脚9前端翘起处设置有导料套10,窄织带7卷装在卷带盘4上,窄织带7的端部依次通过上滚轮5和下滚轮6后穿装在导料套10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缝制过程为:先将窄织带7卷装在卷带盘4上,然后拉出窄织带7使其依次压在上滚轮5和下滚轮6的轮面上,再穿装在导料套10内,并让伸出导料套10的窄织带7位于缝纫机3压脚9的下方,最后将需要缝制的衬衫布料18平铺在台板2上,将窄织带7和布料18整理平整,开启缝纫机3开始缝制,在缝制过程中,送料机构可以快速稳定的把窄织带7输送到缝纫机3的压脚9处,保证窄织带7到达压脚处9时处于平整的状态,不扭曲不翻转,操作方便,无需操作人员对窄织带7进行整理,缝制过程可以顺畅的进行,缝制效率较高,由于是机械送料,可使缝制质量较为稳定。

优选地,导料套10通过电焊或胶粘的方式固定在压脚9上,保证导料套10固定在压脚9上不会晃动即可。

压脚9后方的缝纫机3机头上设置有切带机构,切带机构包括支撑杆11、上切刀12和下切刀13,支撑杆11的上端固定在缝纫机3的机头上,下端与上切刀12的刀背连接,支撑杆1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14,台板2上开设有刀槽15,下切刀13安装在刀槽15内部,且下切刀13的刀刃向上与上切刀12的刀刃相配合。当窄织带缝制完毕后,衬衫布料18位于压脚9的后方,窄织带7还处于连接状态,开启升降机构14,上切刀13下降,将窄织带7切断,方便快捷。

优选地,升降机构14为电动推杆或气缸,在选用时可根据需要选定,只需保证升降机构14可以使得上切刀12进行升降即可。

为了保证布料18可以在台板2上铺平,防止产生折皱,下切刀13的刀刃与台板2的板面齐平,这样下切刀13的设置就不会妨碍布料18的平整性。

下滚轮6下方的缝纫机3机头上设置有支带器,支带器包括支带杆16和支带套17,支带杆16的一端与缝纫机3的机头连接,另一端与支带套17连接,窄织带7穿装在支带套17内。在窄织带7的缝制过程中,支带器对下滚轮6和导料套10之间的窄织带7起到支撑作用,另外,还可以防止窄织带7在进入导料套10之间发生扭曲或偏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