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纱喷水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2296发布日期:2020-05-20 03:01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纱喷水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纱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纱喷水织机。



背景技术:

喷水织机是采用喷射水柱牵引纬纱穿越梭口的无梭织机,喷水引纬对纬纱的摩擦牵引力比喷气引纬大,扩散性小,适应表面光滑的合成纤维、玻璃纤维等长丝引纬的需要,同时可以增加合成纤维的导电性能,有效的克服织造过程中的静电,此外喷水引纬所消耗的能量少,噪音低。

现有的喷水织机由于使用水作为引纬介质,因此需要将储液罐内部水输送进喷水织机内部,当储液罐内部的水需要操作人员实时监控,避免储液罐内部缺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纱喷水织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棉纱喷水织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织机主体,所述织机主体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警报机构,所述底板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预加热装置,所述织机主体的布料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滑轨,所述出料滑轨倾斜设置,所述预加热装置位于出料滑轨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警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织机主体上端外壁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上壁竖直贯穿有指示杆,所述指示杆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浮块,所诉浮块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浮块的一端与储液罐内上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指示杆的表面,所述储液罐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撞球,所述转轴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锥齿轮,所述储液罐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部横向转动连接有连轴,所述连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所述连轴的左侧侧壁固定连接有锥齿轮,所述连轴和转轴之间通过两个锥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箱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所述加热箱的左侧壁连通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液罐的右侧壁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远离储液罐的一端外壁与织机主体的右侧进水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指示杆的表面与储液罐上壁滑动连,所述指示杆的表面设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浮块为具有薄壁空腔的铜制块,所述浮块的底部开设有圆台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棉纱喷水织机,储液罐内部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导流管进入织机主体内部进行织布,水通过导流管时带动第一扇叶转动,通过连轴将第一扇叶转动的力借助两个锥齿轮传递给转轴,与转轴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的撞球跟随转轴转动,储液罐内部水位下将,使浮块在重力和第一弹簧弹力的共同作用下下滑,通过撞球与浮块底部圆台槽内壁摩擦撞击产生声响,从而起到低水位警报的作用。

2、该一种棉纱喷水织机,通过加热片产生热量,利用风机将加热片产生的热量吹出加热箱,利用热风吹到第二扇叶,通过第二扇叶转动起到均风的作用,利用风机吹出的热空气对出料滑轨表面的布料进行预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棉纱喷水织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棉纱喷水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b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织机主体;3、导流管;4、出料滑轨;5、警报机构;501、储液罐;502、指示杆;503、第一弹簧;504、浮块;505、转轴;506、第二弹簧;507、撞球;508、第一扇叶;509、连轴;6、预加热装置;601、加热箱;602、固定轴;603、第二扇叶;604、加热片;605、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棉纱喷水织机,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织机主体2,织机主体2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警报机构5,底板1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预加热装置6,织机主体2的布料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滑轨4,出料滑轨4倾斜设置,预加热装置6位于出料滑轨4的正下方。

下面具体说一下警报机构5和预加热装置6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警报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织机主体2上端外壁的储液罐501,储液罐501的上壁竖直贯穿有指示杆502,指示杆502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浮块504,所诉浮块504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03,第一弹簧503远离浮块504的一端与储液罐501内上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03套设在指示杆502的表面,储液罐5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转轴505,转轴50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06,第二弹簧506远离转轴5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撞球507,转轴505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锥齿轮,储液罐5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部横向转动连接有连轴509,连轴50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508,连轴509的左侧侧壁固定连接有锥齿轮,连轴509和转轴505之间通过两个锥齿轮啮合连接,浮块504为具有薄壁空腔的铜制块,浮块504的底部开设有圆台槽。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其整个警报机构5运动原理和达到的效果为:储液罐501内部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导流管3进入织机主体2内部进行织布,水通过导流管3时带动第一扇叶508转动,通过连轴509将第一扇叶508转动的力借助两个锥齿轮传递给转轴505,与转轴505之间通过第二弹簧506固定连接的撞球507跟随转轴505转动,储液罐501内部水位下将,使浮块504在重力和第一弹簧503弹力的共同作用下下滑,通过撞球507与浮块504底部圆台槽内壁摩擦撞击产生声响,从而起到低水位警报的作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预加热装置6包括加热箱601,加热箱6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片604,加热箱601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固定轴602,固定轴6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603,加热箱601的左侧壁连通有风机605,风机605的底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整个预加热装置6运动原理和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加热片604产生热量,利用风机605将加热片604产生的热量吹出加热箱601,利用热风吹到第二扇叶603,通过第二扇叶603转动起到均风的作用,利用风机605吹出的热空气对出料滑轨4表面的布料进行预加热。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储液罐501的右侧壁连通有导流管3,导流管3远离储液罐501的一端外壁与织机主体2的右侧进水端相连通。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指示杆502的表面与储液罐501上壁滑动连,指示杆502的表面设有刻度,利用指示杆502表面的刻度知识储液罐501内部液体的容量。

整个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储液罐501内部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导流管3进入织机主体2内部进行织布,水通过导流管3时带动第一扇叶508转动,通过连轴509将第一扇叶508转动的力借助两个锥齿轮传递给转轴505,与转轴505之间通过第二弹簧506固定连接的撞球507跟随转轴505转动,储液罐501内部水位下将,使浮块504在重力和第一弹簧503弹力的共同作用下下滑,通过撞球507与浮块504底部圆台槽内壁摩擦撞击产生声响,从而起到低水位警报的作用,通过加热片604产生热量,利用风机605将加热片604产生的热量吹出加热箱601,利用热风吹到第二扇叶603,通过第二扇叶603转动起到均风的作用,利用风机605吹出的热空气对出料滑轨4表面的布料进行预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