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1089发布日期:2020-06-09 21:1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染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脱水机。



背景技术:

离心脱水机,借助机械离心力脱除经湿处理后存在纺织品表面的水份,由于离心脱水,不会使纺织品结构变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8493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品的离心脱水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设有安装基座,壳体的上部设有端盖,壳体内的中心处设有旋转芯轴,旋转芯轴的外侧设有一圈脱水篮,脱水篮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排水通道,脱水篮的上方设有上压板,上压板的下方悬挂有尼龙过滤网,体的一侧设有直流电机,直流电机与旋转芯轴相连接,直流电机上还设有一层隔音罩,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防水隔音棉层。

上述脱水机用于纺织品脱水时,纺织品会因离心力在脱水蓝内移动,发生缠绕、打结等问题。由于脱水桶的容积恒定,在对较少量织物脱水时,织物的移动空间更大、缠绕打结问题的发生也更加频繁。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脱水机,其具有脱水高效且不易缠绕打结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脱水机,包括外桶、桶盖、用于脱水的内桶和用于驱动内桶周向自传的驱动机构,所述桶盖包括盖体和直径等于内桶内径的活动板;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活动板沿自身轴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合桶盖后通过驱动装置驱使活动板下移,可以减小内桶的容积,使得脱水时纺织品只能在较小范围内移动,降低了缠绕打结的可能。同时,由于活动板的存在,脱水过程中装载有织物的脱水机的整体重心变化范围小,使得脱水更加高效且噪音更低。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顶面开有相互平行的导向槽,每两处所述导向槽为一组且盖体上沿盖体径向分布有至少两组;每一导向槽内均穿设有一滑移块,所述滑移块朝向内桶的一端和活动板之间铰接有传动杆,与同一组导向槽内滑移块连接的所述传动杆交叉呈x型;所述盖体的顶面还设置有用于产生驱动力驱使同一组导向槽内两滑移块相互远离或靠拢的动力组件;所述盖体底面向背离内桶方向凹陷形成有用于容纳传动杆的容纳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组件产生驱动力使得两滑移块相互靠拢或远离,从而增大或减小同一组传动杆之间夹角,进而使得活动板沿自身轴向移动。两组动力组件同步工作,使得活动板的移动平稳。导向槽的开设,使得内桶与外界连通,平衡了脱水机内外气压,利于快速脱水。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双向丝杆、连接于双向丝杆端部的驱动电机和两根分别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两反向螺纹段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垂直于双向丝杆长度方向设置且端部与相应位置的滑移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通电即可驱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转动时,两连接杆相互靠拢或远离。借助连接杆的移动,可驱使两组驱动装置的滑移块滑移,从而调整活动板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块呈圆柱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较小了滑移块和导向槽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滑移块能够更顺畅地滑移。

进一步地,所述内桶的底壁上同轴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活动板上同轴开有供定位柱插入的让位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板下移至定位柱插入让位通孔后,不仅不妨碍定位柱随内桶转动,且使得活动板不易因织物的撞击而歪斜,延长了活动板和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同轴设置于内桶底板的转动轴和连接于转动轴底端的动力源,所述转动轴贯穿外桶底壁设置,所述动力源位于外桶底板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动力源的驱动下通过转轴即可带动内桶转动,对织物进行离心脱水,高效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源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和转动轴的底端之间采用直接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或齿轮传动的方式进行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通电即可工作,且转向易控制,该种方式驱动的内桶脱水高效,且易控制转速和转向。伺服电机和转动轴之间能够稳定传动即可,具体方式不受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顶面沿径向设置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远离盖体的一端和外桶的顶部边缘之间铰接;所述转动臂末端向远离外桶方向延伸形成延伸臂,所述延伸臂远离外桶的一端和外圆周侧壁之间连接有用于产生推拉动力驱使转动臂绕铰接点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产生时,转动臂绕铰接位置转动,驱使桶盖开启;驱动件产生推力时,转动臂即反向转动,驱使桶盖盖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或液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足、易控制,可以方便地实现桶盖的开启和闭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桶盖的内侧活动设置的活动板,脱水时,可以减小内桶的容积,通过缩减织物在内桶内的移动范围,使得织物不易缠绕打结,同时增加了脱水效率、降低了噪音;

2、导向槽和让位通孔的设置,均可使得内桶内腔与外界连通,利于内桶内部气压平衡,提升了脱水效率;

3、桶盖的启闭由气缸或液缸驱动,启闭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高效脱水机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高效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中高效脱水机的俯视图。

图中:1、外桶;11、底座;12、伺服电机;13、安装块;2、内桶;21、定位柱;22、转动轴;3、桶盖;31、盖体;311、容纳腔;312、导向槽;32、活动板;321、让位通孔;322、传动杆;4、连接杆;41、双向丝杆;411、驱动电机;42、滑移块;5、转动臂;51、延伸臂;6、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高效脱水机,参照图1,其包括外桶1和同轴设置于外桶1内的内桶2,内桶2的圆周侧壁上均布有透水孔,底板上同轴设置有位于内桶2内的定位柱21和位于底板下方的转动轴22。外桶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1,以用于对外桶1进行支撑。转动轴22贯穿外桶1底板设置,且末端连接有伺服电机12。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12和转动轴22之间直接传动,通电后伺服电机12带动转动轴22转动,进而驱使内桶2转动进行离心脱水。

参照图1和图2,外桶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以用于取放织物。开口处设置有桶盖3,桶盖3包括盖体31和活动板32,盖体31朝向内桶2内腔的一侧凹陷形成有容纳腔311。活动板32为直径等于内桶2直径的圆板,且活动板32上同轴设置有用于供定位柱21插入的让位通孔321。盖体3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活动板32沿自身轴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参照图2和图3,驱动装置包括交叉呈x型的传动杆322、滑移块42、供滑移块42滑移的导向槽312和用于驱使滑移块42滑移的动力组件。连接杆4设置于容纳腔311内,其底端铰接于活动板32顶面,顶端与滑移块42铰接。导向槽312开设于盖体31,滑移块42位于盖体31内且顶端从导向槽312内伸出。同一组的滑移块42相互靠拢时,传动杆322之间的夹角减小,从而使得活动板32向远离盖体31方向移动。

参照图3和图4,驱动组件包括沿垂直于导向槽312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杆4、贯穿连接杆4设置的双向丝杆41和连接于双向丝杆41末端的驱动电机411。滑移块42的顶端与连接杆4连接。

参照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设置有两组,相应地连接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连接杆4分别与双向丝杆41上不同螺纹段螺纹连接。驱动电机411转动时,即可驱使连接杆4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改变两交叉设置的传动杆322之间的夹角,驱使活动板32移动。

参照图3,盖体31的顶面沿径向设置有平行于连接杆4的转动臂5,外桶1的外圆周侧壁上固定有安装块13,转动臂5远离盖体31的一端与安装块13之间轴较连接,使得盖体31可以绕铰接位置转动开启或闭合。转动臂5远离盖体31一端延伸形成有延伸臂51,延伸臂51的末端和外桶1的圆周侧壁之间连接有驱动件6。驱动件6可以是气缸或液缸,本实施例中选择气缸作为驱动件6。驱动件6的末端铰接于外桶1的外圆周侧壁,活动端铰接于延伸臂51。驱动件6产生拉力时,转动臂5转动带动盖体31开启;驱动件6件产生推力时,转动臂5转动,带动盖体31扣合。

工作原理如下:

1、将织物放入内桶2后,并将织物末端结成圈套设于定位柱21;

2、借助驱动件6驱使盖体31扣合;

3、驱动电机411通电驱使两连接杆4相互靠拢,从而带动同一组的两滑移块42相互靠拢,传动杆322之间夹角减小,活动板32下移至定位柱21插入让位通孔321。

4、伺服电机12通电工作,带动内桶2转动进行离心脱水。

脱水过程中,由于活动板32下移使得内桶2内腔变小,限制了织物在内桶2内的移动,从而减少了织物在内桶2内缠绕打结的可能。同时,由于织物的活动空间减小,使得装载有织物的脱水机内桶2整体重心位置变化小,减少了内桶2的不必要晃动,具有减少噪音、促进脱水、降低能耗的作用。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