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防静电整理用热风定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4376发布日期:2020-09-25 18:1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水防静电整理用热风定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定型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水防静电整理用热风定型机。



背景技术:

热风定型机是纺织品后整理过程中常用的设备,热风定型机是通过浸轧各种染化料进行柔软、防静电、拉幅及树脂等整理,来改善织物的手感、颜色、幅宽、强力、抗静电能力等,对非纯棉品种,还可以起到稳定尺寸的作用,其工作原理为:纺织品先经过轧液槽,与轧液槽中的抗静电溶剂等染化料进行充分浸润接触,然后在轧液机的作用下纺织品通过轧液机上的轧液辊,轧液辊将纺织品中多余的溶剂挤出,然后纺织品被传送进烘干房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处理结束后,纺织品从烘干房中被传输到冷却装置上进行冷却,最后进入收布辊上,现有技术中轧液槽中的溶剂在纺织品防静电等后整理结束后,由于剩余的溶剂中可能会沾染到纺织品上的颜色,纤维碎屑等,所以溶剂会被污染而不能被下一批纺织品所使用,所以剩余的溶剂会被排放掉,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水的浪费,另外纺织品从轧液槽进入到烘干房时也会带走一部分水分,这样也会造成了水的浪费。

公告号为cn207362486v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柔软轧液机用轧液装置,包括轧液机构,所述轧液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槽体、设置在槽体上方的主动橡胶轧液辊和设置在主动橡胶轧液辊上方的从动橡胶轧液辊,所述从动橡胶轧液辊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筒和自动升降机构,所述自动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柱、设置在两个立柱下方的出布辊和滑动设置在立柱上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呈等腰梯形,且升降架上设置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呈圆锥体形,且限位筒横截面面积沿布料移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出布辊下方设置回收槽。

上述技术方案在出布辊下方设置有回收槽,将由布料渗出的柔软渗透剂回收利用,具有一定的降低水资源浪费的作用,但是该方案仍然采用传统的轧液槽存储溶剂来对纺织品进行浸润,在纺织品处理结束后,轧液槽中剩余的溶剂还会被排放掉,所以还会造成大量的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的节水防静电整理用热风定型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节水防静电整理用热风定型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布辊、传送辊,轧液机、烘干房、冷却装置和收布辊,所述轧液机包括溶剂存储装置和轧液辊组,所述轧液辊组设置在溶剂存储装置靠近烘干房的一侧,所述溶剂存储装置包括浸液槽和储液槽,所述浸液槽和储液槽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阀门,所述浸液槽设置成v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纺织品从放布辊排出,然后经过传送辊到达轧液机中,纺织品先经过轧液机中的浸液槽,浸液槽中存储了防静电溶剂,纺织品经过浸液槽之后表面沾满了防静电溶剂,然后进入到轧液辊组中,轧液辊组将纺织品上多余的溶剂挤出,然后纺织品通过传送辊被传入到烘干房中,烘干房对纺织品进行烘干处理,接着纺织品进入到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降温,最后被收回到收布辊上,浸液槽设置成v型,这样纺织品经过浸液槽时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与防静电溶剂接触,这样可以提高纺织品的防静电处理效果。纺织品经过浸液槽会带走一部分溶剂,使得v形槽中的的溶剂变少,溶剂液位下降,从而使得纺织品与溶剂的接触时间变短,从而影响处理效果,储液槽中存储着配置好的溶剂,当浸液槽中溶剂液位下降时,打开储液槽的阀门可以实现向浸液槽中输送溶剂,以维持浸液槽的溶剂液位。通过v形槽的设置,只需少量的溶剂与纺织品接触就能达到使纺织品充分浸润的目的,这样当处理过程结束后,只有v形槽中的少量的溶剂受到污染被排放掉,相较于传统的大的槽体,该方案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约大量的水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浸液槽中设置多个传送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纺织品的前进路径受到传送辊的约束,使得纺织品不会与浸液槽内壁产生摩擦,使纺织品可以更顺畅的通过浸液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浸液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延伸至轧液辊组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轧液辊组挤出的溶剂完全落入到承接槽中,然后从承接槽进入到浸液槽的出料口中,以实现对溶剂的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轧液辊组包括第一轧液辊组和第二轧液辊组,每个所述轧液辊组由两个轧液辊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轧液辊组可以更充分地将纺织品中的多余的溶剂挤出,降低纺织品的轧余率,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降低烘干房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轧液辊组设置在第一轧液辊组靠近烘干房的一侧,所述第二轧液辊组高于第一轧液辊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纺织品在第二轧液辊组处的高度高于第一轧液辊组处的高度,这样有利于溶剂向远离烘干房的方向流动,使得更多的溶剂可以流入到浸液槽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浸液槽中设置液位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传感器可以监测浸液槽中的溶剂的液位,当浸液槽中的溶剂液位降低过多时,储液槽可以向浸液槽中补充溶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液槽设置在浸液槽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槽中的溶剂可以通过重力作用自然地流入到浸液槽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液槽底部设置成弧形,且在弧形的最低位置处设置排液孔,所述浸液槽底部设置排废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有的纺织品处理结束后,储液槽中的溶剂可以从排液孔处排出,工作人员将其储存起来以便继续使用,浸液槽中被污染的溶液从排废孔中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v型浸液槽的设置,能够起到减少与纺织品接触的溶剂的量,从而减少废弃溶剂的排放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效果;

2.通过储液槽的设置,能够起到向浸液槽中补充溶剂,以提高上浆率的效果;

3.通过两个轧液辊组的设置,能够起到充分挤出纺织品中多余的溶剂,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的效果;

4.通过承接槽的设置,能够起到将轧液辊组挤出的溶剂进行回收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该节水防静电整理用热风定型机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该节水防静电整理用热风定型机轧液机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该节水防静电整理用热风定型机轧液机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浸液槽和储液槽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1、放布辊;2、传送辊;3、轧液机;31、溶剂存储装置;311、浸液槽;312、储液槽;32、第一轧液辊组;33、第二轧液辊组;4、烘干房;5、冷却装置;6、收布辊;7、液位传感器;8、排液孔;9、阀门;10、排废孔;11、承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节水防静电整理用热风定型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布辊1、传送辊2、轧液机3、烘干房4、冷却装置5和收布辊6。纺织品从放布辊1上排出,然后经过传送辊2到达轧液机3,轧液机3中设置了溶剂存储装置31,溶剂存储装置31包括浸液槽311和储液槽312,浸液槽311和储液槽312中均容纳了防静电溶剂,纺织品可以从浸液槽311上的进料口穿入,然后从浸液槽311上的出料口穿出,纺织品从出料口穿出后表面沾满了抗静电溶剂。轧液机3上还设置了轧液辊组,纺织品从浸液槽311穿出后到达轧液辊组,轧液辊组可以将纺织品上多余的溶剂挤出,然后纺织品进入到烘干房4中,烘干房4可以对纺织品进行烘干,纺织品从烘干房4中穿出后到达冷却装置5上,冷却装置5可以对纺织品进行冷却降温,最后纺织品被收入到收布辊6上,至此整个防静电后整理过程就完成了。

参照图2和图3,浸液槽311设置在轧液机3的机架上,浸液槽311设置成v形槽,可以使得纺织品在穿过浸液槽311的过程中能与溶剂的接触时间变长,从而提高上浆率。另外,v形槽相较于传统的槽体可以存储更少的溶剂,使得更少的溶剂与纺织品接触,从而可以减少废弃溶剂的排放,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浸液槽311中设置了多个传送辊2,纺织品在浸液槽311中的行进轨迹被浸液槽311中的传送辊2所约束,使得纺织品不会触碰到浸液槽311,从而防止纺织品与浸液槽311内壁产生摩擦而断裂。浸液槽311通过管道与储液槽312相连,管道上设置了电磁阀门9,浸液槽311内设置了液位传感器7,液位传感器7和电磁阀门9与控制器相连,纺织品会不断地带走浸液槽311中的一部分溶剂,使得浸液槽311中的溶剂液位降低,从而使纺织品与溶剂的接触时间变短,降低上浆率,液位传感器7可以实时监测浸液槽311中的溶剂液位,当浸液槽311中的溶剂液位下降到一定的高度时,控制器控制管道上的电磁阀门9打开向浸液槽311中补充溶剂,当浸液槽311中的溶剂液位上升到指定高度之后,控制器控制电磁阀门9关闭。储液槽312设置在浸液槽311的上方,这样溶剂可以利用重力作用自然地从储液槽312中进入到浸液槽311中,储液槽312的底部设置成弧形,且在弧形的最底端设置了排液孔8,浸液槽311底部设置了排废孔10,当整个防静电后处理过程结束后,储液槽312中剩余的溶剂可以从排液孔8中排出,工作人员将剩余的溶剂存储起来以便下次使用,浸液槽311中被污染的溶剂可以从排废孔10处被排出。通过v型浸液槽的设置,使得被污染的溶剂变少,从而使得被排掉的溶剂变少,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参考图1和图3,轧液辊组包括第一轧液辊组32和第二轧液辊组33,第二轧液辊组33设置在第一轧液辊组32靠近烘干房4的一侧。第一轧液辊组32和第二轧液辊组33可以更充分地将纺织品中多余的溶剂挤出来,不仅可以减少溶剂的浪费,还可以降低烘干房4的能耗。第二轧液辊组33设置在第一轧液辊组32的上方,这样可以使得纺织品中多余的溶剂向远离烘干房4的方向流动,这样可以减少进入烘干房4中的溶剂的量,从而降低烘干房4的能耗。浸液槽311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有承接槽11,且第一轧液辊组32和第二轧液辊组33完全在承接槽11的正上方,这样可以使得挤出的溶剂落入到承接槽11中,然后流入到浸液槽311的出料口中,便于对溶剂进行回收利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向浸液槽311和储液槽312中加入适量的溶剂,确保热风定型机的各部分可以正常工作,然后将放布辊1放置在轧液机3的前方,然后将纺织品安装好,启动热风定型机,然后纺织品可以依次穿过轧液机3、烘干房4和冷却装置5最后被收入到收布辊6上。整个处理过程结束后,工作人员通过排液孔8将储液槽312中的溶剂排放出来,储存起来以便下次使用,将浸液槽311中被污染的溶剂从排废孔10中排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