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4380发布日期:2020-09-25 18:1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洗机。



背景技术:

织物在印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水洗,水洗要用到水洗机。公告号为cn2054741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洗机,包括机架、水槽,机架上竖向分布有个水槽,水槽两端分别设有若干导向辊,水槽一侧底部设有导流管,水槽内设有挡水板,挡水板与导流管位于水槽同侧,导流管位于挡水板与水槽侧边之间,水槽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在水洗的过程中,多根导向辊上下交错设置,织物在各个导向辊之间呈波浪形运动,不断地浸入水槽中的清洗液中,织物通过在水槽的清洗液中反复浸穿、运动,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织物在水洗的过程中,水槽内的清洗液是静止的,导致对织物的清洗效率较低,清洗效果较差,使得织物在经过清洗液的浸洗后仍残留有较多杂质。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洗机,对机箱内的清洗液进行搅动,增大清洗液的流动,提高了水洗效率和水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洗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开口,所述机箱内靠近所述开口处分别设有入料辊和出料辊,所述机箱内设有传送辊,所述机箱的侧壁转动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设有搅动桨叶,所述搅动桨叶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转轴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箱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从一个开口进入,经过入料辊、传送辊和出料辊,从另一个开口出来,织物浸入机箱内的清洗液中,转动机构转动,使转轴转动,带动搅动桨叶转动,对清洗液进行搅动,增大清洗液的流动,加强清洗液对布料的冲击清洗,提高了水洗效率和水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动桨叶与所述转轴外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同轴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所述搅动桨叶固定于所述套管的外侧壁,所述套管与所述转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紧固螺栓依次螺纹穿设于所述套管与所述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螺栓连接套管与转轴,将搅动桨叶固定于转轴,固定性高的同时,便于搅动桨叶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轴与所述搅动桨叶的外侧设有保护网罩,所述保护网罩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网罩在转轴与搅拌桨叶的外侧,将织物与搅拌桨叶之间进行隔离保护,保证搅拌桨叶对清洗液进行搅动的同时,不易产生因织物接触搅拌桨叶而造成损伤,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网罩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机箱的内壁贴合并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增大了保护网罩与机箱内壁的连接面积,提高了保护网罩与机箱内壁连接的紧密性,便于保护网罩稳定安装于转轴和搅拌桨叶外侧进行保护。螺栓连接,固定性高的同时,便于灵活拆装保护网罩。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与所述机箱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在转轴的外侧壁与机箱侧壁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不易产生清洗液的泄漏和外部灰尘杂质进入机箱内造成污染的情况,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箱的侧壁穿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位于所述转轴的上方,所述喷淋管的外侧壁连通有喷头,所述喷头位于所述机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从一个开口进入,经过入料辊、传送辊和出料辊,从另一个开口出来,织物浸入机箱内的清洗液中,进行浸洗,织物有部分位于液面之上,清洗液经过喷淋管从喷头喷射至织物位于液面上的部分,对织物表面进行冲洗,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果和清洗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箱的侧壁穿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外侧壁开设有吹气口,所述吹气口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进气管连接有充气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气装置进行充气,气体经过进气管从吹气口喷出,气体对清洗液进行振荡,进一步增大了清洗液的流动,提高了清洗液对织物的冲击;气体与织物接触,作用在织物上,通过气体的运动使杂质与织物分离,进一步提高了对织物的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箱连接有加热器和温度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计对机箱内的溶液进行温度监测,加热器对机箱内的清洗液进行加热,使清洗液的温度升高,利于提升水洗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机箱、开口、入料辊、出料辊、传送辊、转轴、搅动桨叶和转动机构的设置,织物从一个开口进入,经过入料辊、传送辊和出料辊,从另一个开口出来,织物浸入机箱内的清洗液中,转动机构转动,使转轴转动,带动搅动桨叶转动,对清洗液进行搅动,增大清洗液的流动,加强清洗液对布料的冲击清洗,提高了水洗效率和水洗效果。

2.通过保护网罩的设置,保护网罩在转轴与搅拌桨叶的外侧,将织物与搅拌桨叶之间进行隔离保护,保证搅拌桨叶对清洗液进行搅动的同时,不易产生因织物接触搅拌桨叶而造成损伤,安全可靠。

3.通过喷淋管和喷头的设置,织物从一个开口进入,经过入料辊、传送辊和出料辊,从另一个开口出来,织物浸入机箱内的清洗液中,进行浸洗,织物有部分位于液面之上,清洗液经过喷淋管从喷头喷射至织物位于液面上的部分,对织物表面进行冲洗,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果和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隐藏机箱后用于体现机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轴、套管和搅动桨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11、开口;12、入料辊;13、出料辊;14、传送辊;21、转轴;22、搅动桨叶;23、套管;24、紧固螺栓;25、转动机构;26、密封圈;3、保护网罩;31、翻边;4、喷淋管;41、喷头;42、进水装置;421、水管;422、水泵;5、进气管;51、吹气口;52、充气装置;521、气管;522、气泵;6、温度计;61、温度传感器;62、仪表盘;7、加热器;71、电源;72、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洗机,包括机箱1,机箱1的两侧壁的上端分别开设有开口11。机箱1内靠近开口11处分别设有水平的入料辊12和出料辊13。机箱1内设有多根水平且平行的传送辊14,传送辊14上下交错设置,传送辊14位于入料辊12和出料辊13之间。织物从一个开口11进入,经过入料辊12、传送辊14和出料辊13的运输,从另一个开口11出来,织物呈波浪形运动,织物浸入机箱1内的清洗液中。

参照图1、图2和图4,机箱1的侧壁转动穿设有转轴21,转轴21的外侧壁与机箱1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26。转轴21的外侧壁设有搅动桨叶22,搅动桨叶22与转轴21外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套管23,套管23同轴套设于转轴21的外侧壁,搅动桨叶22固定于套管23的外侧壁,套管23与转轴21通过紧固螺栓24连接,紧固螺栓24依次螺纹穿设于套管23与转轴21。转轴21连接有转动机构25,转动机构25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21同轴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安装于机箱1的外壁。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使转轴21转动,带动搅动桨叶22转动,对清洗液进行搅动,增大清洗液的流动,加强清洗液对布料的冲击清洗,提高了水洗效率和水洗效果。紧固螺栓24连接套管23与转轴21,将搅动桨叶22固定于转轴21,固定性高的同时,便于搅动桨叶22的拆装。密封圈26在转轴21的外侧壁与机箱1侧壁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不易产生清洗液的泄漏和外部灰尘杂质进入机箱1内造成污染的情况,安全可靠。

参照图2和图3,机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护网罩3,保护网罩3位于转轴21与搅动桨叶22的外侧,保护网罩3设有翻边31,翻边31与机箱1的内壁贴合并通过螺栓连接。保护网罩3将织物与搅拌桨叶之间进行隔离保护,保证搅拌桨叶对清洗液进行搅动的同时,不易产生因织物接触搅拌桨叶而造成损伤,安全可靠。翻边31增大了保护网罩3与机箱1内壁的连接面积,提高了保护网罩3与机箱1内壁连接的紧密性,便于保护网罩3稳定安装于转轴21和搅拌桨叶外侧进行保护。螺栓连接,固定性高的同时,便于灵活拆装保护网罩3。

参照图2和图3,机箱1的上部侧壁水平穿设有喷淋管4,喷淋管4位于转轴21的上方,喷淋管4的外侧壁连通有喷头41,喷头41位于机箱1内,喷淋管4位于机箱1内的一端封闭,喷淋管4位于机箱1外的一端连通有进水装置42,进水装置42包括连接的水泵422和水管421,水管421与喷淋管4连接。织物经过入料辊12、传送辊14和出料辊13的运输,织物浸入机箱1内的清洗液中,进行浸洗,织物有部分位于液面之上,水泵422提供动力,清洗液经过水管421进入喷淋管4,从喷头41喷射至织物位于液面上的部分,对织物表面进行冲洗,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果和清洗效率。

参照图1、图2和图3,机箱1的侧壁穿设有进气管5,进气管5的外侧壁开设有吹气口51,吹气口51位于机箱1内,进气管5连接有充气装置52,充气装置52包括气管521和气泵522,气管521一端和气泵522连接,一端和进气管5连接。充气装置52进行充气,气泵522提供动力,气体经过气管521进入进气管5,经过进气管5从吹气口51喷出,气体对清洗液进行振荡,进一步增大了清洗液的流动,提高了清洗液对织物的冲击;气体与织物接触,作用在织物上,通过气体的运动使杂质与织物分离,进一步提高了对织物的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

参照图1和图2,机箱1连接有温度计6和加热器7。温度计6包括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61和仪表盘62,温度传感器61安装于机箱1内,仪表盘62安装于机箱1的外侧壁。加热器7包括电连接的电源71和加热管72,加热管72位于机箱1内底部,电源71安装于机箱1的外侧。温度计6对机箱1内的液体进行温度监测,温度传感器61检测温度,通过仪表盘62显示。电源71使加热管72通电,加热管72对机箱1内的清洗液进行加热,使清洗液的温度升高,利于提升水洗效果。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织物从一个开口11进入,经过入料辊12、传送辊14和出料辊13的运输,从另一个开口11出来,织物呈波浪形运动,织物浸入机箱1内的清洗液中。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使转轴21转动,带动搅动桨叶22转动,对清洗液进行搅动,增大清洗液的流动,加强清洗液对布料的冲击清洗。织物有部分位于液面之上,水泵422提供动力,清洗液经过水管421进入喷淋管4,从喷头41喷射至织物位于液面上的部分,对织物表面进行冲洗。充气装置52进行充气,气泵522提供动力,气体经过气管521进入进气管5,经过进气管5从吹气口51喷出,气体对清洗液进行振荡,进一步增大了清洗液的流动,提高了清洗液对织物的冲击;气体与织物接触,作用在织物上,通过气体的运动使杂质与织物分离。温度计6对机箱1内的液体进行温度监测,温度传感器61检测温度,通过仪表盘62显示。电源71使加热管72通电,加热管72对机箱1内的清洗液进行加热,使清洗液的温度升高,利于提升水洗效果。搅拌桨叶、喷头41和吹气口51配合使用,对织物进行多重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