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经编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7794发布日期:2020-10-09 18:3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用于经编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用于经编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织物称为经编织物。完成这种经编的机器称为经编机,主要由编织机构、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和传动机构组成。

现有经编机的水冷循环结构大多都只能对设备部件局部进行冷却,降低了冷却的效率,其次水冷结构只能对设备的部件进行降温,不能够对编织的纱线条降温,进而增加了纱线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经编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具有高效冷却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经编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机体,该机体包括内循环管道和外循环管道,所述机体一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机组,所述风机组外侧与所述机体通过阀件固定连接有所述外循环管道,所述机体一侧壁上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所述内循环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风机组用来给储水设备降温,保持冷却水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之间滚动连接有辊轴一,所述辊轴一正下方与所述机体滚动连接有辊轴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辊轴一和所述辊轴二为经编机的机械加工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辊轴一和所述辊轴二两端均嵌套有固定轴座,所述固定轴座与所述机体通过卡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辊轴一和所述辊轴二为经编机的机械加工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座一侧壁上插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辊轴一以及所述辊轴二连通,所述固定轴座一侧壁上插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辊轴一以及所述辊轴二连通,所述内循环管道与所述进水管插接,所述外循环管道与所述出水管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辊轴一和以及述辊轴二内部的真空管道密封连通,并保持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循环管道一端插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潜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用来储存冷却水源,所述潜水泵为冷却水循环带来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正下方与所述机体通过螺栓固定有散热扇,所述风机组一侧与所述机体通过螺栓固定有操作面板,所述散热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机体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扇给所述散热板进行降温,所述操作面板用来控制装置上用电设备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水管、出水管、内循环管道以及外循环管道,可将冷却水直接加入到经编机辊轴中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板和散热扇,可有利于对纱线的四周进行降温,避免纱线温度过高,增加纱线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机体的右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体;2、辊轴一;3、风机组;4、外循环管道;5、底板;6、固定轴座;7、进水管;8、出水管;9、内循环管道;10、散热板;11、水箱;12、辊轴二;13、潜水泵;14、操作面板;15、散热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经编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机体1,该机体1包括内循环管道9和外循环管道4,机体1一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机组3,风机组3外侧与机体1通过阀件固定连接有外循环管道4,机体1一侧壁上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内循环管道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组3用来给储水设备降温,保持冷却水的温度。

如图1所示,机体1之间滚动连接有辊轴一2,辊轴一2正下方与机体1滚动连接有辊轴二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轴一2和辊轴二12为经编机的机械加工机构。

如图1所示,辊轴一2和辊轴二12两端均嵌套有固定轴座6,固定轴座6与机体1通过卡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轴座6用来固定辊轴一2和辊轴。

如图2所示,固定轴座6一侧壁上插接有进水管7,进水管7与辊轴一2以及辊轴二12连通,固定轴座6一侧壁上插接有出水管8,出水管8与辊轴一2以及辊轴二12连通,内循环管道9与进水管7插接,外循环管道4与出水管8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7和出水管8均与辊轴一2和以及述辊轴二12内部的真空管道密封连通,并保持转动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外循环管道4一端插接有散热板10,散热板10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水箱11,水箱11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潜水泵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11用来储存冷却水源,潜水泵13为冷却水循环带来动力。

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板10正下方与机体1通过螺栓固定有散热扇15,风机组3一侧与机体1通过螺栓固定有操作面板14,散热板10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5,底板5与机体1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扇15给散热板10进行降温,操作面板14用来控制装置上用电设备工作。

工作原理:首先将装置接通电源,然后通过操作面板14启动潜水泵13将水箱11内的冷却水注入到外循环管道4,外循环管道4将冷却水引入到进水管7中,进水管7将冷却水引入到辊轴一2和辊轴二12的内部,进而可有效的吸收辊轴一2和辊轴二1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相较于传统的水冷机构局部吸热降温的方法,本装置的对于设备机械结构的降温更加高效,有利于设备保持高速运转,冷却水从出水管8聚集到内循环管道9中,并进入到散热板10中,散热板10吸收机体1内壁之间的热量,有利于降低纱线编织时产生的高温,避免纱线温度过高损坏,冷却水从散热板10中出来后进入再次进入到水箱11中进行循环,水箱11有风机组3进行降温,保持水温的正常。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用于经编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机体(1),该机体(1)包括内循环管道(9)和外循环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一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机组(3),所述风机组(3)外侧与所述机体(1)通过阀件固定连接有所述外循环管道(4),所述机体(1)一侧壁上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所述内循环管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经编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之间滚动连接有辊轴一(2),所述辊轴一(2)正下方与所述机体(1)滚动连接有辊轴二(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经编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一(2)和所述辊轴二(12)两端均嵌套有固定轴座(6),所述固定轴座(6)与所述机体(1)通过卡槽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经编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座(6)一侧壁上插接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与所述辊轴一(2)以及所述辊轴二(12)连通,所述固定轴座(6)一侧壁上插接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与所述辊轴一(2)以及所述辊轴二(12)连通,所述内循环管道(9)与所述进水管(7)插接,所述外循环管道(4)与所述出水管(8)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经编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管道(4)一端插接有散热板(10),所述散热板(10)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水箱(11),所述水箱(11)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潜水泵(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经编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0)正下方与所述机体(1)通过螺栓固定有散热扇(15),所述风机组(3)一侧与所述机体(1)通过螺栓固定有操作面板(14),所述散热板(10)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5),所述底板(5)与所述机体(1)焊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经编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机体,该机体包括内循环管道和外循环管道,所述机体一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机组,所述风机组外侧与所述机体通过阀件固定连接有所述外循环管道,所述机体一侧壁上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所述内循环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水管、出水管、内循环管道以及外循环管道,可将冷却水直接加入到经编机辊轴中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的效率,通过设置散热板和散热扇,可有利于对纱线的四周进行降温,避免纱线温度过高,增加纱线损坏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许怀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盛大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