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布出料拧干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3747发布日期:2020-09-11 23:1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染布出料拧干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布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染布出料拧干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染布机其染缸大致可分为圆形缸与长形缸;其中,圆形缸具有低浴比而用水(染液)少的优点,但是其在染化学纤维布匹时,容易产生皱痕;长形缸的优点为适染布种广,不易产生皱痕,但缺点为浴比高而用水量大,造成浪费且成本增高。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644462y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高温染布机均压节水槽,其应用于长形缸,槽内设有染液,槽体前方设置有机头、带布轮、喷嘴,并由喷嘴接出供布匹循环的导布管;机头上开设有出料口,当布匹染整好后,从出料口取出并进行拧干操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布匹从节水槽内取出时会带出大量染液,部分染液残留在布匹内,而部分染液则在布匹从出料口取出时滴落至地面上浪费掉,造成资源浪费,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染布出料拧干机构,具有减少资源浪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染布出料拧干机构,应用于染布机上,该染布机具有染缸以及斜向上开设于染缸一端的出料口;所述染布出料拧干机构包括:

机架,设置于染缸上方;

转动架,设置于出料口上方,并朝出料口方向转动连接于机架上;

升降气缸,转动连接于机架上,且活塞杆的端部与转动架铰接;

出料装置,设置于转动架上,并能够随转动架的转动运动至出料口处;

拧干装置,设置于转动架上出料装置的一侧;

导水板,设置于转动架上拧干装置的一侧;

当转动架转动至出料口处时,导水板位于拧干装置下方,且下端斜向下延伸至出料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出料装置与拧干装置将布匹从出料口带出并进行拧干,而挤出来的染液则向下落至导水板上,并利用导水板重新引流至出料口内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染液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转动架上的出料辊、用于驱动出料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拧干装置包括朝出料辊方向设置于转动架上的挤压气缸、转动连接于挤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的挤压辊;所述挤压辊与出料辊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出料装置与拧干装置组合形成一个机构,当要进行出料拧干时,将布匹向上从出料辊与挤压辊之间穿过,再利用挤压气缸推动挤压辊将布匹挤压在出料辊上,而出料辊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将布匹不断地向上带出,同时实现挤压拧干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架上于出料辊和挤压辊之间的下方设置有供布匹穿过的约束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约束环使穿过的布匹呈束状而不是平铺状态,从而增强挤压辊与出料辊对布匹的挤压拧干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朝拧干装置方向延伸的侧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侧挡板增强导流效果,防止落到导流板上的染液从导流板两侧流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板远离出料辊的端部设置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两个侧挡板、导水板构成挡水斗,所述挡水斗朝向出料辊的一面形成有储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挡水斗上的储水槽进一步增强染液防滴落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斗的两侧设置有向上延伸并铰接于转动架端部的连接臂;所述转动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挡水斗转动角度的调节装置;当转动架朝出料口方向转动时,所述挡水斗在调节装置的驱动下转动至导水板斜向出料口;当转动架向上转动远离出料口时,所述调节装置驱动挡水斗向下转动至出料辊与拧干辊下方,且储水槽开口向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架向上转动远离出料口时,挡水斗在调节装置的驱动下转动至出料辊与拧干辊的下方,从而使出料辊与拧干辊上的残留染液能够向下滴落在储水槽中;而当转动架朝出料口方向转动时,挡水斗也逐渐转动,使导水板斜向出料口,从而将储水槽中收集的染液重新倒进出料口,进一步减少染液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装置为链传动组件;所述链传动组件包括铰接轴、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挡水斗与转动架之间通过铰接轴实现铰接;所述第一链轮固定连接于铰接轴上;所述第二链轮沿转动架与机架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固定连接于机架上;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上设置有用于联动两者的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链条与链轮联动挡水斗与机架,将转动架相对机架的转动转化为挡水斗相对转动架的转动,结构简单,无需另设动力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于出料口前端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收料辊,所述收料辊与拧干装置之间设置有导布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布环使拧干后的布匹同样呈束状穿过,再利用收料辊对布匹进行引导,使布匹从收料辊上方经过后便于向下直接进入收纳的容器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出料装置与拧干装置将布匹从出料口带出并进行拧干,而挤出来的染液则向下落至导水板上,并利用导水板重新引流至出料口内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染液浪费;

2、当转动架向上转动远离出料口时,挡水斗在调节装置的驱动下转动至出料辊与拧干辊的下方,从而使出料辊与拧干辊上的残留染液能够向下滴落在储水槽中;而当转动架朝出料口方向转动时,挡水斗也逐渐转动,使导水板斜向出料口,从而将储水槽中收集的染液重新倒进出料口,进一步减少染液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架未向下转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架向下转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架、挡水斗与链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染布机;11、出料口;2、机架;21、升降气缸;22、收料辊;23、收料电机;24、导布环;3、转动架;31、转动轴;32、安装臂;321、滑孔;33、约束环;4、出料装置;41、出料辊;42、驱动电机;5、拧干装置;51、挤压辊;52、挤压气缸;53、滑块;6、挡水斗;61、导水板;62、侧挡板;63、后挡板;64、储水槽;65、连接臂;7、链传动组件;71、铰接轴;72、第一链轮;73、第二链轮;74、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染布出料拧干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架设于染布机1上方的机架2,染布机1则包括内腔用于染布的染缸,染缸的一端斜向上开设有出料口11。机架2上于出料口11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动架3,转动架3上安装有用于将布匹从出料口11带出的出料装置4、用于将布匹拧干的拧干装置5。而机架2上端于转动架3的转动平面内转动连接有升降气缸21,升降气缸21的活塞杆端部向下与转动架3的后端铰接,从而利用升降气缸21能够控制转动架3朝出料口11方向转动,并将出料装置4与拧干装置5转动至出料口11处,从而实现布匹的出料拧干工作。

如图2、图3所示,转动架3的前端对应出料口11的两侧位置并排固定有两根安装臂32,而出料装置4包括转动连接于两根安装臂32前端的出料辊41、安装于转动架3上用于驱动出料辊41转动的驱动电机42。两根安装臂32上对应开设有朝出料辊41方向延伸的滑孔321,滑孔32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53,而拧干装置5包括转动连接于两侧滑块53之间的挤压辊51、安装于安装臂32上用于驱动挤压辊51朝出料辊41方向运动的挤压气缸52,挤压辊51与出料辊41平行设置。当要进行出料拧干时,将布匹向上从出料辊41与挤压辊51之间穿过,再利用挤压气缸52推动挤压辊51将布匹挤压在出料辊41上,而出料辊41在驱动电机42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将布匹不断地向上带出,同时实现挤压拧干效果。

如图1、图3所示,两根安装臂32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供布匹穿过的约束环33,约束环33设置于出料辊41和挤压辊51之间的下方,使穿过的布匹呈束状而不是平铺状态,从而增强挤压辊51与出料辊41对布匹的挤压拧干效果。机架2上于出料口11前端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一根收料辊22,并通过收料电机23驱动收料辊22进行转动,而收料辊22与拧干装置5之间则固定有一个与约束环33同样结构的导布环24,利用导布环24使拧干后的布匹同样呈束状穿过,再利用收料辊22对布匹进行引导,使布匹从收料辊22上方经过后便于向下直接进入收纳的容器中。

如图3、图4所示,转动架3上于两根安装臂32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挡水斗6,挡水斗6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向上延伸的连接臂65,两侧的连接臂65与安装臂32之间通过一根铰接轴实现铰接,使挡水斗6能够朝出料辊41与挤压辊51方向转动。挡水斗6由与延伸臂接近垂直的导水板61、焊接于导水板61两侧的两块侧挡板62、焊接于导水板61远离出料辊41一侧的后挡板63构成,后挡板63、两个侧挡板62、导水板61之间形成开口朝向出料辊41的储水槽64。

如图3、图4所示,转动架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挡水斗6转动角度的链传动组件7。链传动组件7包括第一链轮72、第二链轮73和配合的链条74;其中,第一链轮72固定连接于铰接轴上;而转动架3与机架2之间通过转动轴31实现转动连接,第二链轮73则沿转动轴31的轴心线固定连接于机架2上,利用链条74与链轮联动挡水斗6与机架2,将转动架3相对机架2的转动转化为挡水斗6相对转动架3的转动。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当转动架3向上转动远离出料口11时,挡水斗6在链传动组件7的驱动下转动至出料辊41与拧干辊的下方,从而使出料辊41与拧干辊上的残留染液能够向下滴落在储水槽64中;而当转动架3朝出料口11方向转动时,挡水斗6也逐渐转动,使导水板61的下端斜向下延伸进出料口11中,从而将储水槽64中收集的染液重新倒进出料口11,进一步减少染液浪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