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组件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6739发布日期:2021-06-01 15:5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提升组件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洗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升组件及具有该提升组件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洗衣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电产品。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清洗衣服方便快捷,洗的干净,不伤衣物,为人们所喜爱。

现有滚筒洗衣机利用电动机的机械做功使滚筒旋转,以产生离心力,滚筒内壁设置的衣物提升结构会将衣物不断提升,提升至高处的衣物会在重力作用下摔下,再提升再摔下,做重复运动,由此产生拍打衣物的效果以去除污渍。在洗涤时,衣物提升结构配合清洁制剂和水对衣物脏污进行涤荡;在烘干时,衣物提升结构配合干热空气将衣物进行提升打散。

衣物提升结构是一种模仿棒锤击打衣物原理设计的结构,但现有衣物提升结构大多由于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造成洗衣机洗涤和烘干效率低下,对于衣物褶皱、磨损或空间体积无法做到良好平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组件,提高衣物提升和抖散能力,并提高衣物洁净效果,进而提升洗涤效率,降低洗涤能耗。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提升组件的洗衣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中空的连接轴和至少一个提升筋,连接轴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支撑在底座上,提升筋套接在连接轴上;或者,连接轴固定支撑在底座上,提升筋可转动地套设在连接轴上,底座开设有喷淋通道,连接轴的周壁开设有多个第一喷淋孔,连接轴的中空腔与喷淋通道相连通,提升筋的外周壁面凸出设置有多个筋瓣,多个筋瓣在提升筋的周向上排布,且每一个筋瓣在连接轴的轴向上延伸,相邻两个筋瓣之间具有瓣槽,至少一个瓣槽上开设有多个贯穿设置的第二喷淋孔,第二喷淋孔可通过第一喷淋孔与连接轴的中空腔相连通。

上述提升组件安装于洗衣机的滚筒的内壁面上,在洗涤过程中,滚筒带动提升组件同步转动,提升组件的提升筋的筋瓣可以将滚筒内的衣物带起,带至高处的衣物会在重力作用下自然落下,从而产生拍打衣物的效果以去除污渍。同时,衣物被提升筋的筋瓣带起提升的过程中会与提升筋的筋瓣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得提升组件的提升筋带动连接轴相对底座转动,或者提升筋相对连接轴转动,因此提升筋能够通过自身不断旋转使得提升筋的筋瓣对衣物进行摩擦,以达到揉搓衣物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对衣物进行清洁,从而快速、有效地去除衣物上的污渍,使得洗衣机洗衣服更快更干净,提高了衣物洁净效果,进而提升洗涤效率,降低洗涤时间,降低洗涤能耗。此外,通过提升筋自身不断旋转使得提升筋的筋瓣能够对衣物进行碾动,减小衣物发生缠绕或打结的几率,在提高衣物提升能力的同时提高抖散能力。而且,喷淋通道、连接轴的中空腔、第一喷淋孔和第二喷淋孔之间相连通形成洗涤水传输通道,洗涤水传输通道可以将洗涤水输送至连接轴的中空腔,并通过第二喷淋孔喷出,从而在滚筒旋转的过程中,使得由第二喷淋孔喷出的洗涤水能够将衣物快速打湿,提高衣物浸湿速度,进一步提升洗涤效率,降低洗涤时间,降低洗涤能耗。当提升组件随着滚筒旋转至最高点时,第二喷淋孔的出水处于喷流状态,使得从第二喷淋孔喷出的水流具有较高的落差,利用水的重力可喷淋冲击衣物,有利于衣物的洗净程度,加强洗涤时对衣物的辅助涤荡。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每一个筋瓣的外壁面呈弧形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筋瓣在提升筋的周向上均匀排布。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每一个瓣槽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喷淋孔。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位于一个瓣槽上的多个第二喷淋孔在连接轴的轴向上排布。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位于一个瓣槽上的多个第二喷淋孔在连接轴的轴向上等间距排布。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第一喷淋孔在连接轴的轴向上等间距排布形成多组第一喷淋孔,每一组第一喷淋孔由在连接轴的周向上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喷淋孔形成。

进一步的方案是,底座凸出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连接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支撑部的外壁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二支撑部的外壁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每一个第一凹槽的开口端倒圆角,和/或,每一个第二凹槽的开口端倒圆角。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每一个第一凹槽的开口端为圆弧形,和/或,每一个第二凹槽的开口端为圆弧形。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支撑部的外壁面呈弧形面设置,和/或,第二支撑部的外壁面呈弧形面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喷淋通道包括第一过道和第二过道,第一过道位于第一支撑部内,第二过道位于第二支撑部内,第一过道的出水口与连接轴的中空腔的第一端对接,第二过道的出水口与连接轴的中空腔的第二端对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过道的入水口呈漏斗形设置,和/或,第二过道的入水口呈漏斗形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底座远离连接轴的底面凸出设置有第一弧形挡板和第二弧形挡板,第一过道的入水口和第二过道的入水口分别位于底座的底面上,第一弧形挡板位于第一过道的入水口的外侧,第二弧形挡板位于第二过道的入水口的外侧,第一弧形挡板和第二弧形挡板的开口相对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底座的底面凸出设置有多个s型挡板,多个s型挡板在连接轴的轴向上排布。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提升筋呈球体设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机,包括提升组件,提升组件为上述的提升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洗衣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洗衣机实施例中提升组件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洗衣机实施例中提升组件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洗衣机实施例中提升组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洗衣机实施例中提升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洗衣机实施例中提升组件的提升筋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洗衣机实施例中提升组件的提升筋的主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洗衣机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内部的滚筒1,为了提高本实施例洗衣机的衣物提升和抖散能力,并提高衣物洁净效果,进而提升洗涤效率,降低洗涤时间,降低洗涤能耗,本实施例洗衣机的滚筒1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多组提升组件2,多组提升组件2在滚筒1的周向上均匀分布,通过该提升组件2的作用,能够提高洗衣机的衣物提升和抖散能力,并提高衣物洁净效果,进而提升洗涤效率,降低洗涤时间和耗水耗电量。

参见图2至图7,本实施例提升组件2包括底座21、中空的连接轴23和三个提升筋22,连接轴23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支撑在底座21上,提升筋22套接固定在连接轴23上;或者,连接轴23固定支撑在底座21上,提升筋22可转动地套设在连接轴23上。底座21开设有喷淋通道,连接轴23的周壁开设有多个第一喷淋孔231,连接轴23的中空腔与喷淋通道相连通。每一个提升筋22的外周壁面凸出设置有多个筋瓣221,多个筋瓣221在提升筋22的周向上排布,且每一个筋瓣221在连接轴23的轴向上延伸。相邻两个筋瓣221之间具有瓣槽,至少一个瓣槽上开设有多个贯穿设置的第二喷淋孔222,第二喷淋孔222可通过第一喷淋孔231与连接轴23的中空腔相连通。

将上述提升组件2安装于洗衣机的滚筒1的内壁面上,在洗涤过程中,滚筒1带动提升组件2同步转动,提升组件2的提升筋22的筋瓣221可以将滚筒1内的衣物带起,带至高处的衣物会在重力作用下自然落下,从而产生拍打衣物的效果以去除污渍。同时,衣物被提升筋22的筋瓣221带起提升的过程中会与提升筋22的筋瓣221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得提升组件2的提升筋22带动连接轴23相对底座21转动,或者提升筋22相对连接轴23转动,因此提升筋22能够通过自身不断旋转使得提升筋22的筋瓣221对衣物进行摩擦,以达到揉搓衣物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对衣物进行清洁,从而快速、有效地去除衣物上的污渍,使得洗衣机洗衣服更快更干净,提高了衣物洁净效果,进而提升洗涤效率,降低洗涤时间,降低洗涤能耗。此外,通过提升筋22自身不断旋转使得提升筋22的筋瓣221能够对衣物进行碾动,减小衣物发生缠绕或打结的几率,在提高衣物提升能力的同时提高抖散能力。而且,喷淋通道、连接轴23的中空腔、第一喷淋孔231和第二喷淋孔222之间相连通形成洗涤水传输通道,洗涤水传输通道可以将洗涤水输送至连接轴23的中空腔,并通过第二喷淋孔222喷出,从而在滚筒1旋转的过程中,使得由第二喷淋孔222喷出的洗涤水能够将衣物快速打湿,提高衣物浸湿速度,进一步提升洗涤效率,降低洗涤时间,降低洗涤能耗。当提升组件2随着滚筒1旋转至最高点时,第二喷淋孔222的出水处于喷流状态,使得从第二喷淋孔222喷出的水流具有较高的落差,利用水的重力可喷淋冲击衣物,有利于衣物的洗净程度,加强洗涤时对衣物的辅助涤荡。

其中,提升筋22上的每一个筋瓣221的外壁面呈弧形设置,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衣物磨损率。提升筋22上的多个筋瓣221在提升筋22的周向上均匀排布,当衣物与筋瓣221接触时,能够使得筋瓣221施加于衣物的摩擦力均匀,避免由于局部受力过大造成衣物的破损,或者由于局部受力过小造成清洁力度的下降。提升筋22上的每一个瓣槽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喷淋孔222,位于一个瓣槽上的多个第二喷淋孔222在连接轴23的轴向上排布,本实施例位于一个瓣槽上的多个第二喷淋孔222在连接轴23的轴向上等间距排布,从而提高衣物浸湿速度和均匀性,加强洗涤时对衣物的辅助涤荡,提高衣物洗净度。本实施例多个第一喷淋孔231在连接轴23的轴向上等间距排布形成多组第一喷淋孔231,每一组第一喷淋孔231由在连接轴23的周向上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喷淋孔231形成,进一步提高衣物浸湿速度和均匀性,加强洗涤时对衣物的辅助涤荡,提高衣物洗净度。

本实施例提升筋22呈球体设置,连接轴23将三个球体提升筋22串联。球体提升筋22的外周壁面呈现蒜球结构式地凸出设置有八个筋瓣221,每一个筋瓣221在连接轴23的轴向上呈现弧面延伸。球体提升筋22能够有效扩大与衣物的接触面积,在提高衣物提升能力的同时增强衣物的抖散力,提高对衣物的抽打、摩擦的效果,对衣物的揉搓效果得到增强,并能够有效降低衣物磨损率。

本实施例底座21凸出设置有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连接轴23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上,减小了提升组件2整体体积,节省了提升组件2在滚筒1内壁面上的安装空间。其中,第一支撑部211的外壁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2111,第二支撑部212的外壁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2121,使得第一支撑部211的外壁面和第二支撑部212的外壁面形成有凹型摩擦纹,进而提高第一支撑部211的外壁面和第二支撑部212的外壁面分别与衣物的摩擦效果。具体地,每一个第一凹槽2111的开口端倒圆角2112,和/或,每一个第二凹槽2121的开口端倒圆角2122;每一个第一凹槽2111的开口端为圆弧形,和/或,每一个第二凹槽2121的开口端为圆弧形;第一支撑部211的外壁面呈弧形面设置,和/或,第二支撑部212的外壁面呈弧形面设置,从而有效降低衣物磨损率。

具体地,喷淋通道包括第一过道213和第二过道214,第一过道213位于第一支撑部211内,第二过道214位于第二支撑部212内。第一过道213的出水口与连接轴23的中空腔的第一端对接,第二过道214的出水口与连接轴23的中空腔的第二端对接。连接轴23的中空腔的两端均可输入洗涤水,在滚筒1进行正反转洗涤时能够将洗涤水从不同方向进行输送,经由连接轴23的中空腔到达提升筋22的第二喷淋孔222喷出。第一过道213的入水口2131呈漏斗形设置,和/或,第二过道214的入水口2141呈漏斗形设置,进一步提升第一过道213和第二过道214对洗涤水的收集能力。

其中,底座21远离连接轴23的底面凸出设置有第一弧形挡板215和第二弧形挡板216,第一过道213的入水口2131和第二过道214的入水口2141分别位于底座21的底面上。第一弧形挡板215位于第一过道213的入水口2131的外侧,第二弧形挡板216位于第二过道214的入水口2141的外侧,第一弧形挡板215和第二弧形挡板216的开口相对设置。在滚筒1进行正反转洗涤时,第一弧形挡板215和第二弧形挡板216能够将洗涤水从不同方向进行收集,经由第一过道213或第二过道214对连接轴23的中空腔进行输送洗涤水。

本实施例底座21的底面凸出设置有三个s型挡板217,三个s型挡板217在连接轴23的轴向上排布,其中靠近第一弧形挡板215的s型挡板217的一端与第一弧形挡板215的一端相连接,靠近第二弧形挡板216的s型挡板217的一端与第二弧形挡板216的一端相连接。其中,s型挡板217可与滚筒1内壁上的卡槽进行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底座21的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内分别与连接轴23的两端连接处设有凹槽,连接轴23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使得连接轴23可以进行正反45°的转动,并能够进行复位,有效降低衣物磨损率。

进一步地,提升组件2的底座21和提升筋22均为橡胶材质,以增加摩擦力。

进一步地,洗衣机在烘干时,通过将热风进行引流,进入喷淋通道、连接轴23的中空腔、第一喷淋孔231和第二喷淋孔222之间相连通形成的洗涤水传输通道内,通过第二喷淋孔222进行喷射,从而形成加压热气流直接冲击衣物,进而对衣物烘干,以增强烘干效率。

本发明安装于洗衣机的滚筒1的内壁面上的提升组件2能够有效扩大与衣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提升能力和抖散能力,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与衣物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对衣物的抽打、搓揉效果,进而提升清洗效率,此外还能够通过的喷淋孔,在衣物洗涤时让洗涤水喷流而出直接冲击衣物,提升洗净度。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