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及抗病毒纱线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84784发布日期:2021-06-01 17:3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
涉及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及抗病毒纱线,属于纱线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业的发展,纱线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纱线的要求也不仅仅是美观。抗病毒纱线是一种具有抗病毒功能的纱线,常见的抗病毒纱线仅能在短时间内具有抗病毒的功能。且随着纱线的洗涤,纱线的抗病毒能力会出现下降,造成使用的不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装置及抗病毒纱线,可以解决抗病毒纱线制作过程不环保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方法包括:

a、将待处理纱线浸泡在环境液体内,添加ph调节剂将环境液体的ph值调节至6.5-7之间;

b、向环境液体内添加抗病毒助剂总量的40%,获得第一混合溶液,搅拌第一混合溶液5-10分钟;

c、在第一混合溶液内添加抗病毒助剂总量的30%,获得第二混合溶液,搅拌第二混合溶液5-10分钟;

d、在第二混合溶液内添加抗病毒助剂总量的30%,获得第三混合溶液,再将第三混合溶液加热至35℃-45℃,并持续搅拌第三混合溶液25-35分钟,获得初处理纱线;

e、将初处理纱线烘干,获得抗病毒纱线。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抗病毒纱线,抗病毒纱线为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所制得。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抗病毒纱线进行分步抗病毒处理,使得纱线在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基础上,延长了抗病毒纱线的杀菌有效时间,从而使得该抗病毒纱线具有更优的抗病毒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详细说明如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a,添加ph调节剂调节环境ph值至6.5-7之间,环境ph值用于指示纱线在进行抗病毒处理时的所处的环境液体的ph值。

其中,该ph调节剂为冰醋酸溶液,且该冰醋酸溶液中,冰醋酸的浓度为0.1ml/l。具体地,上述冰醋酸浓度为冰醋酸在一升溶液中的含量。可选地,在步骤a之前,还可以对纱线进行染色,以提高纱线的美观性。

步骤b,将待处理纱线浸泡在环境液体内,再向环境液体内添加抗病毒助剂总量40%,获得第一混合溶液,搅拌第一混合溶液5-10分钟。

步骤c,在第一混合溶液内添加抗病毒助剂总量的30%,获得第二混合溶液,搅拌第二混合溶液5-10分钟。

步骤d,在第二混合溶液内添加抗病毒助剂总量的30%,获得第三混合溶液,再将第三混合溶液加热至35-45℃,并持续搅拌第三混合溶液25-35分钟,获得初处理纱线。

其中,在上述步骤b、步骤c、步骤d中,抗病毒处理时的浴比均为1:10-1:20。如浴比过大,则需要在低浴比设备中进行低浴比处理,以使得浴比在预设范围内。且抗病毒助剂添加时需要缓慢均匀的加入,以保护纱线颜色。

其中,完成抗病毒处理后,上述初处理纱线的待液率为7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步骤b、步骤c、步骤d中,添加的抗病毒助剂的总和为100%,即每一步骤中添加的抗病毒助剂的百分比均指示添加的抗病毒助剂的量与原有抗病毒助剂总量的百分比,而并不能理解为添加的抗病毒助剂的量与剩余抗病毒助剂的量的百分比。

可选地,在步骤d之后,还可以对初处理纱线进行清洗、柔软处理,以使得纱线具有更柔软光滑的手感。

步骤e,将初处理纱线烘干,获得抗病毒纱线。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通过对抗病毒纱线进行分步抗病毒处理,使得纱线在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基础上,延长了抗病毒纱线的杀菌有效时间,从而使得该抗病毒纱线具有更优的抗病毒效果。

相关细节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包括:

a、将待处理纱线浸泡在环境液体内,添加ph调节剂将所述环境液体的ph值调节至6.5-7之间;

b、向所述环境液体内添加抗病毒助剂总量的40%,获得第一混合溶液,搅拌所述第一混合溶液5-10分钟;

c、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内添加抗病毒助剂总量的30%,获得第二混合溶液,搅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5-10分钟;

d、在所述第二混合溶液内添加抗病毒助剂总量的30%,获得第三混合溶液,再将所述第三混合溶液加热至35℃-45℃,并搅拌所述第三混合溶液25-35分钟,获得初处理纱线;

e、将所述初处理纱线烘干,获得抗病毒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待处理纱线进行染色,所述环境液体为染色时使用的染液。

3.根据权利要求你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和步骤e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初处理纱线进行清洗和柔软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步骤c、步骤d内,浴比均为1:10-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为冰醋酸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冰醋酸溶液中冰醋酸的浓度为0.1ml/l。

7.一种抗病毒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纱线通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制得。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及制得的抗病毒纱线。该抗病毒纱线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待处理纱线浸泡在环境液体内,添加pH调节剂将环境液体的pH值调节至6.5‑7之间;向环境液体内添加抗病毒助剂总量的40%,获得第一混合溶液,搅拌5‑10分钟;在第一混合溶液内添加抗病毒助剂总量的30%,获得第二混合溶液,搅拌5‑10分钟;在第二混合溶液内添加抗病毒助剂总量的30%,获得第三混合溶液,将第三混合溶液加热至35℃‑45℃,并搅拌25‑35分钟,获得初处理纱线;将初处理纱线烘干,获得抗病毒纱线。通过对抗病毒纱线进行分步抗病毒处理,使得纱线在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基础上,延长了抗病毒纱线的杀菌有效时间,从而使得该抗病毒纱线具有更优的抗病毒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沈利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高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2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