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噪音的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7040发布日期:2022-10-05 07:2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噪音的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噪音的编织机。


背景技术:

2.圆编织机用于编织筒布。圆织机的经纱架上有许多纱锭,依据编织布幅宽和扁丝宽度,使用规定范围数量的经纱。经纱进入圆织机前,由经纱的棕框对经纱进行交叉开口,纬纱梭子在交叉开口中作圆周运动穿过经纱,编织成筒布。
3.现有市场圆编织机中,16-1000锭子数的圆编织机都是在一个圆周的齿轮组合运转,在齿轮对应位置设有拔盘转子,在拔盘转子面上有4个缺口,缺口上装有与面板左跑道和右跑道对应的锭子座各一个,在锭子座上面装有编织绳带的原料纱线锭子,开动设备后在齿轮传动带动拔盘上面的锭子座按照左右跑道交叉圆形行,即可得到交叉编织物,该设备编织交叉时的锭子座全部在同样的位置,在使用过程中同时的撞击使得设备的噪音较大和运转不平稳。
4.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降低噪音的编织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噪音的编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降低噪音的编织机,包括若干个转子,若干所述转子分为若干组,每组转子分布在一个圆周上,转子上设置环形阵列的卡槽,卡槽内设置锭子座。
8.优选的,所述转子与固定轴插接,固定轴与转子齿轮啮合。
9.优选的,所述转子齿轮通过过桥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驱动齿轮啮合传动。
10.优选的,所述固定轴转动插接于连接座内,连接座设置于编织机本体上。
11.优选的,所述锭子座底部设置贯穿通孔,贯穿通孔内插接导向块,导向块于转动座边缘的轨道内滑动。
12.优选的,所述轨道为围绕转动座边缘设置的环形导轨,相邻转动座周围的导轨连通,导轨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两个相邻转动座周围的环形导轨连接处形成x形交汇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在设计时按照不同的内交角设计尺寸,得到一个非圆周的面板,面板上面的锭子座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分开顺序交叉,与现有技术相比,若干个锭子座在交叉切换轨道时无论什么情况下最多只有两个锭子座是同时切换的,这样就使得设备运行平稳,噪音也会大大下降,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会得到延长;
15.2、由于若干个锭子座在面板上方切换轨道时,无论什么时间,最多只会有两个锭子座同时切换,与现有不同的锭数相比,不管锭数为固定轴孔锭、锭、锭乃至于更多锭数的
圆编织机,均只有两个锭子座同时切换轨道,所以针对锭数越多的圆编织机型,内交角设计的宽度就越大,同时降噪效果越明显。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降低噪音的编织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降低噪音的编织机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剖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降低噪音的编织机去除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子齿轮和转子通过固定轴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子和锭子座匹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锭子座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子和锭子座在转动座上安装时的竖截面剖视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动座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子和连接座的竖截面剖视图;
27.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锭子座的竖截面结构剖视图;
28.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轴和螺纹柱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24个锭子座分布在两个圆周上的示意图;
30.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24个锭子座由起始状态运转90
°
后的示意图;
31.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24个锭子座分布在六个圆周上的示意图;
32.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24个锭子座由起始状态运转90
°
后的示意图;
33.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40个锭子座分布在两个圆周上的示意图;
34.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40个锭子座分布在10个圆周上的示意图;
35.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48个锭子座分布在两个圆周上的示意图;
36.图中:1、编织机本体;2、机架;3、控制箱;4、面板;5、电机;6、第一轨道;7、第二轨道;8、转动座;9、x形交汇处;10、转子齿轮;11、过桥齿轮;12、驱动齿轮;13、转子;14、连接座; 15、卡槽;16、固定轴孔;17、固定轴;18、螺纹柱;19、锭子座; 20、凹槽;21、贯穿通孔;22、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37.如图1-13所示,一种降低噪音的编织机,包括面板4,面板4上设置转动座8,转动座8内转动连接固定轴17,固定轴17底端与转子齿轮10固定连接,固定轴17插接于连接座14内并与连接座14转动,固定轴17顶端与转子13上的固定轴孔16插接,转子13侧面设置4个呈环形阵列的卡槽15,卡槽15与锭子座19卡接,锭子座19 上设置有用于插接导向块22的贯穿通孔21,导向块22于第一轨道 6、第二轨道7内滑动,第一轨道6、第二轨道7设置于转动座8外侧,并且第一轨道6、第二轨道7于相邻两个转动座8贴近部位交叉并形成x形交汇处9,转子齿轮10于面板4下方的编织机本体1上,编织机本体1固定在机架2上,转子齿轮10与编织机本体1上转动连接的驱动齿轮12通过过桥齿轮11啮合传动,驱动齿轮12与电机5 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电机5与编织机本体1上固定的控制箱3电性连接。
38.通过控制箱3启动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带动驱动齿轮12进行转动,转动的驱动齿轮12带动过桥齿轮11转动,过桥齿轮11带动转子13齿轮转动,由于转子齿轮10之间相互啮合,因此,转子齿轮10中相邻两个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转子齿轮10通过螺纹柱18带动面板4上方的转子13转动,转子13与相邻转子13的卡槽 15对齐时,调整锭子座19的位置;
39.锭子座19下方的两个导向块22插在第一轨道6或第二轨道7中,当锭子座19移动至x形交汇处9位置时,卡槽15卡住锭子座19开设凹槽20后留下的圆柱结构,从而使得部分锭子座19从第一轨道6 顺着x形交汇处9移动至第二轨道7,此时,导向块22继续在第二轨道7中滑动,不过是从第一轨道6移动到第二轨道7中,同时,部分锭子座19从第二轨道7顺着x形交汇处9移动至第一轨道6,此时,导向块22继续在第一轨道6中滑动,不过是从第二轨道7移动到第一轨道6中。
40.以下实施例中,转子13上两个中心对称的卡槽15之间的连线与相邻两个转子13圆心之间的连线夹角为切入角,连续三个转子13圆心连线形成的夹角为内角,直径单位为mm。
41.实施例1
42.如图14-15所示,以24个锭子座19为例,在面板4上设置12 个转动座8,每个转动座8内转动连接固定轴17,固定轴17与转子13 连接,12个转子13分两组分布于两个直径分别为332.6、356.92的圆周上,内角135
°
的有6个、165
°
的有6个,每个转子13边缘设置四个环形阵列的卡槽15,切入角有6个,图15为转子13运转90
ꢀ°
后的示意图。
43.在上述方案中,转子13转动时,锭子座19分开切换,即一侧仅有单个锭子座19切换,双向左、右跑道最多时仅有两个锭子座19交叉切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所有锭子同时切换,能够降低锭子座19 切换时产生的噪音。
44.实施例2
45.如图16-17所示,以24个锭子座19为例,12个转子13分为六组,每组转子13的圆心分布于一个圆周上,圆周直径由大到小依次为357.73、356.86、348.36、346.32、338.2、336.81,每个转子13上设置4个呈环形阵列的卡槽15,切入角如图16所示,内角145
°
二个、147
°
四个、152
°
四个、155
°
二个。
46.在上述方案中,转子13转动时,锭子座19分开切换,即一侧仅有单个锭子座19切换,双向左右跑道最多时仅有两个锭子座19交叉切换。
47.实施例3
48.如图18所示,以40个锭子座19为例,转子13数量为20个,且转子13分为两组并且两组转子13分布于两个圆周上,两个圆周直径分别为578.45、571.3,内角157.5
°
的有10个、166.5
°
的有10个,每个转子13边缘设置四个呈环形阵列的卡槽15,切入角如图18。
49.在上述方案中,转子13转动时,锭子座19分开切换,即一侧仅有单个锭子座19切换,双向左右跑道最多时仅有两个锭子座19交叉切换。
50.实施例4
51.如图19所示,以40个锭子座19为例,转子13数量为20个,20 个转子13分为10组分布在10个圆周上,10个圆周直径依次为 585.8、582.05、581.03、580.14、574.51、572.55、571.41、570.39、 567.34、563.65,内角与切入角的数量及角度数值如图19所示。
52.在上述方案中,转子13转动时,锭子座19分开切换,即一侧仅有单个锭子座19切
换,双向左右跑道最多时仅有两个锭子座19交叉切换。
53.实施例5
54.如图20所示,以48个锭子座19为例,转子13数量为24个,且转子13分为两组,并且两组转子13分布在两个直径分别为693.98、682.1的圆周上,内角157.5
°
的有12个、172.5
°
的有12个,切入角的数值及数量如图20所示。
55.在上述方案中,转子13转动时,锭子座19分开切换,即一侧仅有单个锭子座19切换,双向左右跑道最多时仅有两个锭子座19交叉切换。
56.按照不停的内交角涉及,得到一个非圆周的传动齿轮结构,使得转子13上面的定子做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分开顺序交叉,并且在交叉切换时按照不同的角度先后顺序切换交叉运行,最多只有2个锭子是同时切换的,能大大降低噪音,延长设备寿命。
57.上述实施例中,图14-20中的任一图中,直径最大的圆为转子13 分布的圆周,直径最小的圆表示锭子座19,直径居中的圆表示转子13,转子13内垂直交叉的横线与转子13交点代表卡槽15设置点,直径最大的圆内部的角度为内角、外部标记的角度为切入角,带有箭头的横线所指向的位置为锭子座19交叉位置,即相邻两个转子13边缘的卡槽15对齐时使锭子座19发生交叉,图19中,由于转子13分布圆周有10个,且较为密集,因此未示出,仅以半径注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