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张力气动自动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67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物张力气动自动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印染、后整理设备的织物张力自动调节系统。
目前国内的印染、后整理传统设备中对织物张力的控制,均采用重锤施加一恒张力,无法自动调节。美国MORRISON液氨处理设备中的织物张力调节系统采用一个球式气动放大器测量织物张力变化,浮动辊有数组,张力的调节由一个气缸完成,只能实现有差调节,精度差,其测量及调节仪表无法与国产设备配套。本实用新型是对织物张力调节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气动调节系统实现织物机械张力的无差调节和自动控制,提高控制精度,改善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措施实施将织物张力的变化转换成气压信号,通过一套气动调节仪表,由执行气缸带动一组链轮调节浮动辊位置。
附图
为织物张力自动调节系统示意图。
在该系统中,织物(20)通过张力测量辊(1),经一对浮动辊(3)和(4)到呢毯烘筒(19)。根据工艺要求织物张力稳定时,整个系统平衡在由定值器(8)给出的一气压值上,并由显示器(9)显示。当由于某种原因织物张力变化时,张力测量辊(1)产生位移,织物张力控制传感器(2)将此位转换成气压信号,由显示器(5)将信号显示出来。比例积分调节器(6)将织物张力控制传感器(2)送来的气压信号与定值器(8)给出的气压值进行比较,并改变其输出气压值,该值由显示器(7)显示,由于此气压值的变化,气动薄膜调节阀(10)将调节执行气缸(18)的排气,使执行气缸(18)通过一组链轮(11)、(12)、(13)、(14)来改变一对浮动辊(3)和(4)的上下位置,最终将织物张力自动调节到给定值上,以保持张力稳定。气源(15)、(16)、(17)、(21)为供给定值器(8)、调节器(6)、气缸(18)、张力传感器(2)的工作气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个系统用气动元件实现自动调节及测量,控制精度高,可实现无差调节,没有电信号传输,具有防爆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织物张力气动自动调节系统,由测量部分、调节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测量部分包括张力测量辊(1)、织物张力控制传感器(2)、气源(21)和显示器(5),调节部分由定值器(8)、显示器(9)、比例积分调节器(6)、显示器(7)和分别接到定值器(8)和比例积分调节器(6)的气源(15)、(16)组成,执行部分由气动薄膜调节阀(10)、气源(17)、执行气缸(18)一组链轮(11)、(12)、(13)、(14)和一对浮动辊(3)、(4)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织物张力气动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测量部分中的织物张力控制传感器是一种测量机械力并输出气压信号的变送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织物张力气动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定值器(8)、比例积分调节器(6)和气动薄膜调节阀(10)均为气动仪表。
4.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织物张力气动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对浮动辊(3)和(4)通过链轮组(11)、(12)、(13)、(14)与执行气缸(18)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印染、后整理设备中所适用的织物张力自动调节系统,该系统由一个织物张力控制传感器将织物张力的变化转换成气压信号,由比例积分调节器调节气压,通过一个气动薄膜调节阀带动执行气缸,执行气缸通过一组链轮调节一对浮动辊上下位置,以保证张力稳定。
文档编号D06B23/00GK2121470SQ92202830
公开日1992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24日
发明者商新民, 何明健, 于明, 王树森, 赵升, 陈惠珍 申请人:河南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