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吸棉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300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纱机吸棉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机械处理部件,特别是一种纺纱机吸棉管。
为排除供纱纺织前纱(棉)线所牵带的棉絮或其他轻微杂质,以确保供给纱(棉)线的品质与净度,通常采用如


图1所示的吸棉管,它由相贯通的主管和引排管组成,在主管周壁均布设有吸孔,在主管两端设有封闭套。如图2所示,将吸棉管置于纱(棉)线附近,当纱(棉)线经过吸棉管上吸孔时,纱(棉)线上所牵带的棉絮或其他轻微杂质经吸孔和与抽气泵连接的引排管被吸入处理室。这种吸棉管,不仅在制造时,为防止纱(棉)在经过吸孔处时被割断,必须对吸孔进行研磨,加工要求高,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当棉絮或轻微杂质积附停滞在吸孔周围,影响吸棉作业时,则须将吸棉管拆下后用刮的方法刮除,不仅易因刮损吸孔而导致纱(棉)线被割断的恶循环,而且在拆、装吸棉管时费时费力,使维修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维修方便、使用性能好、并能回收利用旧吸棉管的纺纱机吸棉管。
本实用新型由主管、引排管和数个孔套组成,主管周壁沿轴向均布设有数个吸孔,主管两端分别设有封闭套;引排管的一端与主管周壁连接,并与主管贯通,引排管的另一端与集中处理室及抽气泵连接;孔套的数量与主管上吸孔数量相对应,孔套的一端为形状与主管上的吸孔形状相吻合的套身,其另一端为形成外止口的套罩环;孔套以其套身嵌装在主管吸孔内,并由套罩环定位。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嵌装在主管吸孔内的孔套,制造时,无需对主管吸孔进行研磨,只需保证孔套表面平滑,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方便;当棉絮或轻微杂质积附停滞在吸孔周围时,只需取下孔套处理,或更换孔套,无需拆下吸棉管及进行刮除作业,使维修方便;孔套容易保证加工光洁度,提高了使用性能,并可将旧吸棉管嵌装孔套后继续使用,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习用的吸棉管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习用的吸棉管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主管1、引排管2和数个孔套3组成,主管1周壁沿轴向均布设有数个吸孔11,主管1两端分别设有封闭套12,引排管2的一端与主管1周壁连接,并与主管1贯通,引排管2的另一端与集中处理室及抽气泵连接,孔套3的数量与主管1上吸孔11数量相对应,孔套3的一端为形状与主管1上吸孔11形状相吻合的套身31,并令套身31外周尺寸略大于主管1上吸孔11的尺寸,孔套3的另一端为形成外止口的套罩环32;孔套3为绝缘材料,诸如电木、陶瓷等,以保证孔套3表面平滑及不易产生静电。孔套3以其套身31嵌装在主管1的吸孔11内,并由套罩环32定位。
如图4所示,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置于纱(棉)4附近,当纱(棉)线4经过主管1上吸孔11时,纱(棉)线4上所牵带的棉絮或轻微杂质5经嵌装在吸孔11上的孔套3和与抽气泵连接的引排管2被吸入集中处理室。
权利要求1.一种纺纱机吸棉管,它具有主管和引排管,主管周壁沿轴向均布设有数个吸孔,主管两端分别设有封闭套;引排管的一端与主管周壁连接,并与主管贯通,引排管的另一端与集中处理室及抽气泵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数量与主管上吸孔数量相对应的孔套,孔套的一端为形状与主管上的吸孔形状相吻合的套身,其另一端为形成外止口的套罩环;孔套以其套身嵌装在主管吸孔内,并由套罩环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吸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套的套身外周尺寸略大于主管上吸孔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吸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套由绝缘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吸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套由电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吸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套由陶瓷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纺纱机吸棉管。为一种制造、维修方便、使用性能好、并能回收利用旧吸棉管的纺纱机吸棉管,它由主管、引排管和数个孔套组成,主管周壁沿轴向均布设有数个吸孔,主要两端分别设有封闭套;引排管的一端与主管周壁连接,并与主管贯通;孔套的数量与主管上吸孔数量相对应,孔套的一端为形状与主管上的吸孔形状相吻合的套身,其另一端为形成外止口的套罩环。
文档编号D01H11/00GK2248195SQ95224610
公开日1997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10日
发明者李福山 申请人:李福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