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244阅读:2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的辅助装置,具体地是一种缝纫机的勾线装置。
纵观一般的成衣加工厂,是先将布匹折版并大量裁切完成,再经缝纫机将大量裁切后的布匹车缝成所需的造形,最后再将各大量车缝完成的布块一一车缝连接成一加工衣物。而对于一般专为大量车缝布面的缝纫机,在其车缝单一布块完收合,再作另一布块的车缝时,由于其对于车针牵引的线被切线器切断后,为确保车针针孔内的线不致掉落出,缝纫机车针在车缝另一布块时由车针所牵引的线源较长。但因此使其在车缝另一块布时必会残留一相当长的线头,所以加工者在大量车缝布块完成后则必须再将残留于各布块上的残留线头一一剪掉,造成加工者的另一种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勾线装置,使该缝纫机在用于大批量车缝加工时,是可使缝制完成后的布面上没有残留的线头,省去加工者剪线头处理程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缝纫机的勾线装置,包括一电磁元件、主摆臂、副摆臂及一勾线部,所述的电磁元件的作用端组设一运动杆,并于电磁元件的一侧壁平行组设一侧板;于侧板上开设一向下延伸的弧曲线沟,主摆臂的启始端可套合于该弧曲线沟内;侧板靠外侧开设一横向延伸的曲线条沟,副摆臂的启始端穿套于该曲线条沟内,并连接于运动杆末端,副摆臂的曲折段锁固于侧板上开设的贯穿孔内;副摆臂的另一端与主摆臂的中间曲折部连接;主摆臂的末端连接一勾线部。
本实用新型中,由主摆臂和副摆臂所构成的连杆机构在电磁元件的带动下,使主摆臂连接末端的勾线部可在缝纫机车缝完第一块布而后,欲缝下一块布时将线头勾回切断后,将仅留的短线头夹住,该短线头可在车缝下一块布时被车缝盖住,使布面上没有残留的线头,省去加工者剪线头处理程序,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图面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一;图3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二;图4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三;图5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四;
图6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五;图7 本实用新型装配于缝纫机上的整体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请参见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电磁元件1,于该电磁元件1的作用端组设一运动杆11,并于电磁元件1的一侧壁平行组设一侧板2;于侧板2上靠内侧开设一向下延伸的弧曲线沟21,主摆臂3的启始端32可藉由突销33套合于该弧曲线沟21内,并可沿该弧曲线沟滑动。侧板2靠外侧开设一横向延伸的曲线条沟22,副摆臂4的启始端41藉螺帽44穿套于该曲线条沟22后连接于运动杆11末端,副摆臂4的曲折段42藉由一螺固元件43锁固于侧板2上开设的贯穿孔23内,作为副摆臂4的摆动中心;副摆臂4的另一端与主摆臂3的中间曲折部34连接;主摆臂3的末端连接一勾线部31,勾线部31上压设一前端簧片3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可参见图2至图6所示。当其一布块在车缝完欲车缝另一布块时的收合前,电磁元件1导通,并带动其前端的运动杆11往回退,该运动杆11带动与其前端固连的副摆臂44启始段41延曲线条沟22往另一侧位移,如图3所示;于此时副摆臂4藉由与主摆臂3的中间曲折部34的连接带动主摆臂3延另一弧曲条沟21向下移,使主摆臂3末端的勾线部31往外伸,如图4、图5所示;将缝纫机针5所牵制的线6勾住后,电磁元件1受控断电,连接于其前端的运动杆11回伸至原位,副摆臂4带动主摆臂3回退,使主摆臂3末端的勾线部将线6向内方向勾回;车针5所牵制的线6在藉由切线器切断后,于车针5所牵引的线的另一端则勾掣在勾线部31的前端簧片311的夹缝内,如图6所示;当车针5在作另一布面7的缝制时,其车针5前端与勾线部31间夹制的予设短线头6,即可为车针5在往后车缝时,将该残留线头6以车缝盖上。使大量加工的布面7上在车缝完成后没有残留的线头,可有地提高大批量加工衣物的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的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磁元件、主摆臂、副摆臂及一勾线部,所述的电磁元件的作用端组设一运动杆,并于电磁元件的一侧壁平行组设一侧板;于侧板上开设一向下延伸的弧曲线沟,主摆臂的启始端可套合于该弧曲线沟内,侧板靠外侧开设一横向延伸的曲线条沟,副摆臂的启始端穿套于该曲线条沟内,并连接于运动杆末端,副摆臂的曲折段锁固于侧板上开设的贯穿孔内;副摆臂的另一端与主摆臂的中间曲折部连接;主摆臂的末端连接一勾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缝纫机的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勾线部上压设前端簧片。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缝纫机的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摆臂的启始端可藉由突销套合于该弧曲线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缝纫机的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摆臂的启始端藉螺帽穿套于该曲线条沟并连接于运动杆末端。
专利摘要缝纫机的勾线装置,包括一电磁元件、主摆臂、副摆臂及一勾线部,所述的电磁元件的作用端组设一运动杆,并于电磁元件的一侧壁平行组设一侧板;于侧板上开设一向下延伸的弧曲线沟,主摆臂的启始端可套合于该弧曲线沟内。侧板靠外侧开设一横向延伸的曲线条沟,副摆臂的启始端穿套于该曲线条沟内,并连接于运动杆末端,副摆臂的曲折段锁固于侧板上开设的贯穿孔内;副摆臂的另一端与主摆臂的中间曲折部连接;主摆臂的末端连接一勾线部。用于大批量车缝加工时,可使布面上没有残留的线头。
文档编号D05B63/00GK2259419SQ9620734
公开日1997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2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2日
发明者顾飞龙 申请人:顾飞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