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84469阅读:来源:国知局
续上升,打开排水阀160后,盛水桶110内的水不但可以从第二溢水口 132流出,还可以从排水口 162排出,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盛水桶110内的水可以及时排出。
[004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洗衣机100,通过在盛水桶110上设置第一溢水口 111和与第一溢水口 111连通的回水件130,可以使由第一溢水口 111溢出的水通过回水件130返回到盛水桶110内,从而可以保证盛水桶110内的循环水不流失;同时,在回水件130上设置第二溢水口 132,并利用排水阀160控制排水口 162的导通与断开,当盛水桶110内的水过多时,过多的水可以通过第二溢水口 132溢出到洗衣机100的外部,从而可以保证盛水桶110内的多余的水可以通过排水口 162及时排出,由此不但提高了洗衣机100的使用性能,还提高了洗衣机100的安全系数,从而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0044]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洗衣机100可以为波轮洗衣机100。其中,回水管140的第二端142邻近盛水桶110的底部中心设置。由此,内桶120旋转时内桶120桶底的中间部位会形成漩涡,从而更容易将回水管140中的水循环到盛水桶110的中上部,即更容易使水由盛水桶110的底部进入到流水通道112并沿着如图2中箭头bl所示的流动,从而有利于洗衣机100形成循环水流,从而提高了洗衣机100的使用性能。为了使多余的水快速地排出至洗衣机100的外部,第二溢水口 132的面积大于第一溢水口 111的面积。
[0045]如图3所示,第二溢水口 132低于第一溢水口 111,由此,当进水流量较大,液面持续上升时,盛水桶110内多余的水通过第一溢水口流向第二溢水口,从而保证盛水桶110内的水通过第二溢水口 132及时排出。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溢水口的顶壁132a低于第一溢水口的底壁111b。由此可以进一步便于将回水腔131内的多余的水从第二溢水口132排出。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溢水口 111的靠近上方(如图3所示的上方)的侧壁为第一溢水口的顶壁111a,第一溢水口 111的靠近下方(如图3所示的下方)的侧壁为第一溢水口的底壁111b,第二溢水口 132的靠近上方(如图3所示的上方)的侧壁为第二溢水口的顶壁132a,第二溢水口 132的靠近下方(如图3所示的下方)的侧壁为第二溢水口的底壁132b,其中第二溢水口的顶壁132a低于第一溢水口的底壁111b。
[004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溢水口 111与第二溢水口 132的位置关系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二溢水口的顶壁132a与第一溢水口的底壁Illb平齐。由此,可以增加回水件130的多样性,便于在第二溢水口 132处设置其他部件。例如,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溢水口 132处可以设置有用于将过多的水排出至洗衣机100外部的溢水管134,可选地,溢水管134的一端与第二溢水口 132连通,溢水管134的另一端可以与下水道连通,从而可以避免从洗衣机100内排出的水任意流动,进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0047]为了使洗衣机100的结构更加合理,第一溢水口 111与盛水桶110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占盛水桶I1的高度的1/8-1/4。进一步地,第一溢水口 111与盛水桶110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占盛水桶110的高度的1/5。经过实验验证,当第一溢水口 111与盛水桶110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占盛水桶I1的高度的1/5时,洗衣机100的洗涤性能更佳。
[0048]如图8所示,排水阀体161可以包括第一阀口 164、第二阀口 165以及第三阀口166。如图8所示,第一阀口 164与盛水桶110的底部相连,第二阀口 165与回水管140的第二端142相连,第三阀口 166与溢水管134的另一端相连。其中,第一阀口 164与第二阀口 165始终保持连通,第三阀口 166与排水口 162始终保持连通,排水阀芯163设在第一阀口 164和第二阀口 165与第三阀口 166和排水口 162之间。
[0049]可以理解的是,当排水阀160控制回水管140的第二端142与排水口 162断开时,排水阀芯163封闭第一阀口 164和第二阀口 165,回水腔131与盛水桶110构造成一连通器,盛放桶110内的水无法从第一阀口 164或第二阀口 165排出;当排水阀160控制回水管140的第二端142与排水口 162导通时,排水阀芯163打开第一阀口 164和第二阀口 165,水可以从第一阀口 164和第二阀口 165流至排水口 162处,进而可以从排水口 162排出。
[0050]第一阀口 164与第二阀口 165始终保持连通,当排水阀160控制回水管140的第二端142与排水口 162断开时,回水腔131与盛水桶110构造成一连通器,如图4-图5所示,当盛水桶110内的液面位于第一溢水口 111下方(如图4-图5所示的下方)时,盛水桶110内的液面与回水腔131内的液面平齐,洗衣机在洗涤过程中可保证循环水不流失。第三阀口 166与排水口 162始终保持连通,由此有第二溢水口 132流出的水可以通过溢水管134的另一端进入到第三阀口 166内,再从排水口 162排出,从而可以将盛放桶110内的多余的水排出。
[0051]当洗衣机100需要正常排水时,可以打开排水阀160,使排水口 162的导通,水可以从第一阀口 164和第二阀口 165流至排水口 162处,进而可以从排水口 162排出。另外,当洗衣机100因故障持续向盛水桶110内注水且进水流量较大时,液面持续上升,打开排水阀160后,盛水桶110内的水不但可以从第二溢水口 132、第三阀口 166流至排水口 162处,水还可以从第一阀口 164和第二阀口 165流至排水口 162处,进而水可以从排水口 162及时排出,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盛水桶110内的水可以迅速排出。
[005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洗衣机100的其他构成及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5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盛水桶,所述盛水桶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溢水口; 内桶,所述内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盛水桶内,所述内桶上形成有通孔; 回水件,所述回水件设在所述盛水桶的侧壁上,所述回水件与所述盛水桶的侧壁之间限定出回水腔,所述第一溢水口与所述回水腔连通,所述回水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回水腔连通的第二溢水口; 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回水管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回水腔的底部相连,所述回水管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盛水桶的底部相连; 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溢水口相连;以及 排水阀,所述排水阀包括排水阀体和排水阀芯,所述排水阀体连接在所述回水管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溢水管的另一端之间,所述排水阀体具有排水口,所述排水阀芯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排水阀体内以控制所述回水管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排水口的导通和断开,所述溢水管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排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水口低于所述第一溢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水口的顶壁低于所述第一溢水口的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水口的顶壁与所述第一溢水口的底壁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水口与所述盛水桶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占所述盛水桶的高度的1/8-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水口与所述盛水桶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占所述盛水桶的高度的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水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溢水口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的所述第二端邻近所述盛水桶的底部中心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阀体包括第一阀口至第三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盛水桶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回水管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溢水管的所述另一端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始终保持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排水口始终保持连通,所述排水阀芯设在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排水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机为波轮洗衣机。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包括:盛水桶,盛水桶上形成有第一溢水口;内桶;回水件,回水件与盛水桶限定出回水腔,第一溢水口与回水腔连通,回水件上形成有与回水腔连通的第二溢水口;回水管,回水管连接在回水腔和盛水桶之间;溢水管;以及排水阀,排水阀包括排水阀体和排水阀芯,排水阀体连接在回水管的第二端和溢水管的另一端之间,排水阀芯可移动地设在排水阀体内以控制回水管的第二端与排水口的导通和断开。根据本发明的洗衣机,通过在盛水桶上设置与第一溢水口连通的回水件,可使水通过回水件返回到盛水桶内,以保证循环水不流失;利用排水阀控制排水口的导通与断开,可保证盛水桶内的多余的水可以通过排水口排出。
【IPC分类】D06F39-12, D06F17-06, D06F39-08
【公开号】CN104805653
【申请号】CN201510209521
【发明人】朱彪, 余德涛, 徐堂新, 刘明
【申请人】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