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用于生产针织物的方法以及经编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51848阅读:来源:国知局
31]此外经编机10具有第二针织区域12,此处针对该第二针织区域示出了两个基底导纱梳栉GB3,GB4。
[0032]针织区域11生产覆盖层2。针织区域12生产覆盖层3。
[0033]此外设置执行器13,利用该执行器即使在经编机10运行期间也能调整两个针织区域11,12的间距。在一定的时刻下的两个针织区域11,12的间距通常限定在该时刻下生产的针织物I的厚度。
[0034]绒头导纱梳栉PJB5用于,在两个覆盖层2,3之间往复引导作为间隔纱线4,5的绒头纱线14,并且也将绒头纱线14织入到覆盖层2,3中,当这是必需时。这在下文中解释。
[0035]当然垂直于图纸平面设置多个这样的绒头纱线14。
[0036]绒头导纱梳栉PJB5可在偏移方向上即平行于其纵向延伸而运动。绒头导纱梳栉PJB5具有导纱针15,其能够由压电驱动器16单个地操控,例如与绒头导纱梳栉PJB5的偏移运动相反。当在绒头导纱梳栉PJB5进行偏移运动的情况下操控压电驱动器16时,则导纱针15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保持位置不变。当不操控压电驱动器16时,则使导纱针15 —起在偏移方向上运动并且导纱针15因此能够参与成圈过程。仅仅通过成圈过程可实现,将绒头纱线14织入到覆盖层2中或织入到覆盖层3中。
[0037]压电驱动器16通过控制装置17操控。控制装置17也操控执行器13,其确定两个针织区域11,12的间距。
[0038]由此控制装置17 “知道”在成圈过程时两个针织区域11,12具有怎样的间距。相应地控制装置17也“知道”两个覆盖层2,3在一定的片刻(在其中应该放置作为间隔纱线的绒头纱线14)中具有怎样的间距。
[0039]为了在宽度方向7上实现覆盖层2,3的不同的间距,应用如依照图3描述的做法。图3显示了一连串线圈列a, b, C,d, e, f。这一连串的线圈列a_f形成例如覆盖层2。覆盖层2或覆盖层3的线圈列的所有线圈同时生产。
[0040]在线圈列a_f中示出了带有小圆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中将绒头纱线14织入到两个覆盖层2,3中。此外在线圈列a-f中示出了带有点的位置。此处未将绒头纱线14织入到相应的覆盖层2,3中。
[0041]依照图3可看出,在宽度区域8中仅仅在每隔一个线圈列b,d, f处将绒头纱线作为间隔纱线4织入到覆盖层2,3中。相反地在其它的覆盖层a,c, e中没有设置间隔纱线4。在这样的时刻(即在其中生产线圈列b,d, f)时两个针织区域11,12具有例如3_的较小的间距。相应地间隔纱线4也具有3mm的长度。
[0042]在宽度区域9中相应地其它的线圈列a,c, e设有间隔纱线5,将该间隔纱线5织入到两个覆盖层2,3中。相反地线圈列b,d,f没有间隔纱线。在这样的时刻(即在其中生产线圈列a, c, e)时,两个针织区域11,12具有例如5_的较大的间距。相应地间隔纱线5也具有5mm的长度。
[0043]控制装置17不仅控制执行器13 (利用该执行器13能调整在两个针织区域11,12之间的间距)而且控制绒头导纱梳栉PJB5的压电驱动器16。相应地以容易的方式实现,当两个针织区域11,12具有较小的间距时,则将间隔纱线4仅仅织入到覆盖层2,3的线圈列b,d, f中,而当两个覆盖层2,3具有相应地较大的间距时,则将间隔纱线15仅仅织入到相应地其它的线圈列a,c,e中。
[0044]当然也能够实现多于两个所描述的宽度区域8,9和多于两个不同的厚度。
[0045]在生产方向6上附加的厚度改变同样是可行的。
[0046]在线圈列a,c, e中在宽度区域8中不作为间隔纱线应用的绒头纱线14可织入到两个覆盖层2,3之一中或可浮纱地或松动地布置在两个覆盖层2,3之间。在线圈列b,d, f中在宽度区域9中未织入到覆盖层2,3中的绒头纱线14同样可松动地或浮纱地布置在两个覆盖层2,3之间。
[0047]针织物I尤其能在鞋材料应用中使用。
[0048]在图3中示出了,单个的线圈列a-f交替地加衬有具有不同长度的间隔纱线4,5。这虽然是有利的,但不是强制性的。也可分别使两个或三个线圈列设有较短的绒头纱线并且此后又给两个或三个线圈列设有较长的绒头纱线。
[0049]在两个宽度区域8,9之间设置有过渡区域18。该过渡区域18能够保持不具有间隔纱线。但也可行的是,此处布置过渡纱线中的较长的过渡纱线。然后该过渡纱线被稍微压缩,但这不紧要。
【主权项】
1.一种针织物(I),带有第一覆盖层(2)、第二覆盖层(3)以及在所述第一覆盖层(2)和所述第二覆盖层(3)之间布置有构造为间隔纱线(4,5)的绒头纱线(14),其中每个覆盖层(2,3)具有多个相继地布置的线圈列(a-f),间隔纱线(4,5)设置成带有不同的长度并且将具有同样长度的间隔纱线(4,5)织入到每个线圈列(a-f)中,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宽度区域(8)中的间隔纱线(4)具有与在第二宽度区域(9)中的间隔纱线(5)不同的长度并且在至少两个相邻的线圈列(a-f)中线圈列(b,d,f)与具有第一长度的间隔纱线⑷仅仅在所述第一宽度区域(8)中连接,并且线圈列(a,c,e)与具有第二长度的间隔纱线(5)仅仅在所述第二宽度区域(9)中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带有具有第一长度的间隔纱线(4)的线圈列(b,d,f)和带有具有第二长度的间隔纱线(5)的线圈列(a,c,e)互相交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宽度区域(8)和所述第二宽度区域(9)之间设置有过渡区域(18),所述过渡区域(18)不具有间隔纱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宽度区域(8)和所述第二宽度区域(9)之间设置有过渡区域(18),在所述过渡区域中布置有带有两个长度中的较大长度的间隔纱线(5)。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绒头纱线(14)未使两个覆盖层相连接的区域中将所述绒头纱线(14)相应地织入到一个覆盖层(2,3)中。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至少在针织物(I)的预定的长度区段中每个线圈列(a-f)具有这样的宽度区段,即该宽度区段不具有间隔纱线。7.一种用于生产针织物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利用一连串在生产方向上相继地布置的第一线圈列(a-f)生产第一覆盖层(2)以及利用一连串在生产方向上相继地布置的第二线圈列(a-f)生产第二覆盖层(3)并且将绒头纱线(14)作为间隔纱线(4,5)布置在两个覆盖层(2,3)之间并将绒头纱线织入到所述覆盖层(2,3)中,其中改变覆盖层(2,3)的间距并且生产带有具有不同长度的间隔纱线的区域(8,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覆盖层(2,3)之间具有第一间距的情况下仅仅在第一宽度区域(8)中织入间隔纱线以及在所述覆盖层(2,3)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的情况下仅仅在第二宽度区域(3)中织入间隔纱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之间交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针织物(I)预定的长度区段上针对每个新的线圈列(a-f)在所述覆盖层(2,3)之间调节不同间距。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预设的长度区段中在每个线圈列(a-f)中构造不包括间隔纱线的宽度区段(8,9)。11.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覆盖层中携带在宽度区域(8,9)中没有作为间隔纱线(4,5)应用的绒头纱线(14)。12.—种经编机(10),带有:两个用于分别生产覆盖层(2,3)的针织区域(11,12),其中可通过执行器(13)调整所述针织区域(11,12)的间距;以及至少一个绒头导纱梳栉(PJB5),所述绒头导纱梳栉(PJB5)以其导纱针(15)可在针织区域(11,12)之间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绒头导纱梳栉(PJB5)构造为提花导纱梳栉,该提花导纱梳栉的导纱针(15)可在工作位置和静止位置之间被调整,其中设置有控制装置(17),所述控制装置(17)依赖于针织区域(11,12)的间距调整导纱针(15)。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7)也操控所述执行器(13)ο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针织物、用于生产针织物的方法以及经编机,具体而言说明一种针织物(1),其带有第一覆盖层(2),第二覆盖层(3)以及在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之间布置构造为间隔纱线(4,5)的绒头纱线(14),其中每个覆盖层具有多个相继地布置的线圈列,间隔纱线设置成带有不同的长度设置并且在每个线圈列中织入具有相同的长度的间隔纱线。期待利用少的费用允许在针织物的设计中更大的自由度。为此设置成,在第一区域(8)中的间隔纱线具有与在第二宽度区域(9)中的间隔纱线不同的长度,并在至少两个相邻的线圈列中针对第一宽度区域线圈列与具有第一长度的间隔纱线连接,而仅仅在第二宽度区域中线圈列与具有第二长度的间隔纱线连接。
【IPC分类】D04B21/00, D04B21/20
【公开号】CN105220347
【申请号】CN201410501137
【发明人】V.道贝, R.肯佩尔, M.基伦, O.马修斯
【申请人】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4年9月26日
【公告号】DE102014108987B3, US201503768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