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纱上浆含浸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39234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经纱上浆含浸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到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经纱含浸浆料工艺,适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 纱经纱上浆时的处理。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经纱(W下简称经纱)进行上浆处理基本采用的是直接含 浸法,即经纱直接被送入装有混合浆料的含浸槽,对其进行表面浆料的涂覆和纱束间的填 充。经纱表面浆料的厚度、均匀性,W及浆料的渗透性对经纱的织造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电 子级玻璃纤维纱(W下简称玻纤纱)本身为无机材料,而浆料为有机材料,玻纤纱只能是被 浆料涂覆和填充,经纱上浆含浸装置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地将浆料渗透、填充、包覆在经纱 表面和经纱纱束间。保证经纱表面浆料能够分布均匀,经纱纱束间浆料能够充分填充。运样 就能提升经纱在织造段的可织造性,防止经纱在织造段织造时产生破丝、毛羽、断纱、粘纱 等的现象,从而使玻纤布布面外观品质更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提高经纱表面浆料的均匀性和纱束间浆料填充的充分性,对经纱上浆工 艺进行改善,将混合浆料分开(渗透性强的浆料、高粘度的浆料),让不同的浆料发挥各自应 有的特有性质,W提高经纱在织造段的可织造性。
[0004] 本发明给出的技术方案:
[0005] -种经纱上浆含浸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浆料分开成渗透性强的浆料、高粘度的浆 料,并先后分别在不同的阶段独立完成上浆,让不同的浆料发挥各自应有的特有性质,W提 高经纱在织造段的可织造性。
[0006]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在渗透性强的浆料的上浆阶段后,增加低溫微烘步骤。
[0007]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在高粘度的浆料的上浆阶段后,增加高溫烘干步骤。
[000引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一种经纱上浆含浸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09] 步骤一、经纱6从经纱纱架1输入预含浸装置2,预含浸装置2的槽体8内是渗透性强 的浆料。上浆后的经纱6最终从预含浸装置2输出。
[0010] 步骤二、经纱6通过第一烘干装置3进行低溫微烘干。
[0011] 步骤=、经纱6进入主含浸装置4的含浸槽,该含浸槽9内是高粘度的浆料。
[0012] 步骤四、经纱6通过第二烘干装置5进行高溫烘干。
[0013]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在预含浸装置2中,设有滚轮7,滚轮7外表面紧密接触经纱 6,滚轮7为主动轮。
[0014] 在机台线速度和张力不变的情况下,本发明设置有预含浸装置2、第一烘干装置3、 主含浸装置4和第二烘干装置5,使经纱6首先经过渗透性强的浆料,再经过高粘度的浆料, 如此经纱6经历了 W上特有的上浆含浸方式。运样经过预含浸装置和主含浸装置的共同作 用,经纱纱束已经更加的坚初,破丝、断经、毛羽等异常情况大大减少,布面品质更高。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新工艺W及经纱的运行轨迹示意图。
[0016] 图2是滚轮7中空样式示意图(侧视图)。
[0017]图3是滚轮7表面八排细小的开口示意图(俯视图)。
[0018] 图4是浆料循环流动示意图。
[0019] 图5为原整浆工艺生产的浆后纱切片(于500倍金相显微镜下观察)。
[0020] 图6为新整浆工艺生产的浆后纱切片(于500倍金相显微镜下观察)。
[0021 ]数字标记:经纱纱架1,预含浸装置2,第一烘干装置3,主含浸装置4,第二烘干装置 5,经纱6,滚轮7,预含浸槽8,主含浸槽9,浆料流动管路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实施例
[0023] -种经纱上浆含浸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24] 步骤一、经纱6从经纱纱架1输入预含浸装置2,预含浸装置2的槽体8内是渗透性强 的浆料。如图1,在预含浸装置2中,设有一特殊设计的滚轮7,滚轮7外表面紧密接触经纱6, 滚轮7为主动轮,由外力驱动电机改变该滚轮的运转速度和张力。同时,如图2所示,该滚轮7 设计成中空样式,滚轮7的入口81、出口82通过管路10连接成闭合回路,如此,槽体8内的浆 料通过累在闭合回路中形成循环流动。进一步优化设计,在滚轮7表面增加若干排(实施例 具体设计成八排)细小的开口(如图3、图4),在累和机台线速度(即生产速度)的共同作用 下,使滚轮内浆料W-定的速度流出,对经纱进行轻微的冲击,使纱束分散,让渗透性强的 浆料充分的填充在纱束里面。由于滚轮7作为主动轮,滚轮7与经纱6之间的接触点、接触紧 密度主动可调,其转动为"自转",其转速也是主动可调,转速W及其表面与经纱6之间的接 触状态构成另一控制因子,调节自转速度和接触状态也能控制经纱上浆效果。上浆后的经 纱6最终从预含浸装置2输出。
[0025] 步骤二、经纱6通过第一烘干装置3进行低溫微烘干,既能使渗透性强的浆料能在 下一含浸装置里面不被大量的挤出,又能保证每根单丝外面均包裹着浆料,还能提高单束 纱内单丝的集束性。
[0026] 步骤=、经纱6进入主含浸装置4的含浸槽,该含浸槽9内是高粘度的浆料,运时高 粘度的浆料对经纱6就能起到很好的包覆作用,而不用担屯、高粘度浆料不能渗透到纱束里 面的问题。同时,高粘度的浆料包覆在纱束外层又能较大的提高经纱的可织造性。
[0027] 步骤四、经纱6通过第二烘干装置5进行高溫烘干。经纱6经过主含浸槽4后,高粘度 的浆料完成渗透、包覆,W及与渗透性强的浆料的接触过程,而此时经纱6又经过第二烘干 装置5的高溫烘干,就能及时的将经纱表面的两层浆料快速烘干,从而保证浆膜的完整性, 运将大大降低在织布段由于浆膜的破损造成的破丝、毛羽等降低布面品质的异常出现。
[0028] 在机台线速度和张力不变的情况下,本发明设置有预含浸装置2、第一烘干装置3、 主含浸装置4和第二烘干装置5,使经纱6首先经过渗透性强的浆料,再经过高粘度的浆料, 如此经纱6经历了 W上特有的上浆含浸方式。运样经过预含浸装置和主含浸装置的共同作 用,经纱纱束已经更加的坚初,破丝、断经、毛羽等异常情况大大减少,布面品质更高。
[0029] 在机台线速度和张力不变的情况下,当调节滚轮7的"自转"转速及与经纱6之间的 接触状态,精密得适应不同经纱品类、不同的浆料的情况,最佳的获得经纱上浆效果。
[0030] 对比实施方式
[0031] 原整浆工艺生产的浆后纱,浆料不能均匀的附着在每一根单丝上,同时也不能很 好浸润到纱束里面(如图5)。由此在织布段会产生较多的破丝、上浆不良、全面毛羽等的异 常。
[0032] 本发明在按照图1中的方式设置经纱的运行方式。采用图1的新工艺后,经过预含 浸装置和主含浸装置的共同作用,浆料充分填充到纱束中,经纱表面又能均匀的分布一层 耐织性的浆料(如图6)。具体应用及比较如下:

【主权项】
1. 一种经纱上浆含浸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浆料分开成渗透性强的浆料、高粘度的浆 料,并先后分别在不同的阶段独立完成上浆。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上浆含浸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渗透性强的浆料的上浆阶段 后,增加低温微烘步骤。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上浆含浸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高粘度的浆料的上浆阶段 后,增加高温烘干步骤。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上浆含浸工艺,其特征在于,一种经纱上浆含浸工艺,其特 征在于,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经纱(6)从经纱纱架(1)输入预含浸装置(2),预含浸装置(2)的槽体(8)内是渗 透性强的浆料。上浆后的经纱(6)最终从预含浸装置(2)输出; 步骤二、经纱(6)通过第一烘干装置(3)进行低温微烘干; 步骤三、经纱(6)进入主含浸装置(4)的含浸槽,该含浸槽(9)内是高粘度的浆料; 步骤四、经纱(6)通过第二烘干装置(5)进行高温烘干。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纱上浆含浸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预含浸装置(2)中,设有滚轮 (7),滚轮(7)外表面紧密接触经纱(6),滚轮(7)为主动轮。
【专利摘要】一种经纱上浆含浸工艺,将混合浆料分开(渗透性强的浆料、高粘度的浆料),让不同的浆料发挥各自应有的特有性质,以提高经纱在织造段的可织造性。将浆料分开成渗透性强的浆料、高粘度的浆料,并先后分别在不同的阶段独立完成上浆,让不同的浆料发挥各自应有的特有性质,以提高经纱在织造段的可织造性。在机台线速度和张力不变的情况下,本发明设置有预含浸装置、第一烘干装置、主含浸装置和第二烘干装置,使经纱首先经过渗透性强的浆料,再经过高粘度的浆料,如此经纱经历了以上特有的上浆含浸方式。这样经过预含浸装置和主含浸装置的共同作用,经纱纱束更加的坚韧。
【IPC分类】D06B3/04
【公开号】CN105603656
【申请号】CN201610139219
【发明人】马占勇, 杜甫, 孙小虎
【申请人】上海宏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