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输纱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4693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织输纱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织机的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针织输纱装置如图1?2所示,一般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I上方的传动带轮2、离合器3和设置在壳体I下方的输线轮4,在壳体I内孔固定有滚动轴承,主轴通过纵向穿过轴承孔而贯穿于壳体1,主轴上部与传动带轮2、离合器3相连,下部与输线轮4相连,在壳体I的下方装有与之相配的电路座5,前探测杆6和后探测杆7安装在电路座5内,前探触片8和后探触片9紧固在电路座5内,针织机的运行和停止则用前探测杆6的头部和前探触片8或后探测杆7的头部和后探触片9的断开与接触来控制。在工作时,针织机上的传动条带带动输纱装置上部的传动带轮2作旋转运动,经离合器3、主轴转动到输线轮4,使输线轮4产生旋转,从而把纱筒10上的纱线拉出,依次通过一导线架11、一对压纱片12间、一清纱器13、前探测杆6的下方、进纱瓷圈14缠绕在输线轮4的圆周表面上,同时输线轮4上的纱线经过出纱瓷圈15、后探测杆7的下方供给针织机上的织针进行作业;其中当纱筒10上的纱线拉出时,前探测杆6和后探测杆7在纱线的拉力作用下,使前探测杆6和后探测杆7的尾部抬起,前探测杆6的头部和前探触片8、后探测杆7的头部和后探触片9表面分开,当纱线断裂时,前探测杆6或后探测杆7在自重的作用下,前探测杆6的头部和前探触片8或后探测杆7的头部和后探触片9表面接触,导致电路接通,使针织机停止运转,避免次布的产生,因此,前探测杆6的头部和前探触片8、后探测杆7的头部和后探触片9接触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针织机是否能够正常运转。
[0003]现有技术中的前探测杆6和后探测杆7在电路座5内无定位,前探测杆6和后探测杆7就会容易产生偏移,与前探触片8和后探触片9接触位置产生偏差,容易导致电路失灵,而且由于前探测杆6和后探测杆7两边存在弯角,机械加工时存在一定的圆角和拉毛现象,与电路座5支承部位容易造成卡滞,使前探测杆6和后探测杆7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电路失灵。
[0004]此外,在现有的针织输纱装置中,由于壳体I采用铝合金压铸加工,轴承孔必须进行机械加工,同时由于铝合金压铸制造的壳体I的表面质量差,还需要进行抛光,再进行喷涂(如喷塑、喷漆等),这样便导致壳体I加工效率低下,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针织输纱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保证电路稳定可靠且生产成本低的针织输纱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针织输纱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上的传动带轮、离合器、主轴、输线轮、导线架、压纱片、清纱器、前探测杆、进纱瓷圈、出纱瓷圈、后探测杆和电路座;传动带轮和离合器设置在壳体的上方,输线轮设置在壳体的下方,壳体内孔固定有轴承,主轴上下穿过轴承孔,主轴上部与传动带轮、离合器相连,主轴下部与输线轮相连,在壳体的下方装有与之相配的电路座,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安装在电路座内;导线架、压纱片、清纱器、前探测杆、进纱瓷圈、输线轮、出纱瓷圈和后探测杆沿纱线的进线至出线方向排列;在所述电路座内设有用以分别定位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壳体和电路座为注塑成形。
[0008]在电路座内增设用以分别定位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限制了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的移动位置,使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能准确定位,保证前探测杆与前探触片、后探测杆与后探触片接触准确可靠,避免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产生偏移和卡滞现象,保证了电路稳定可靠;壳体改变原来的铝合金压铸制造方式,采用注塑加工的方法加工壳体,减少了壳体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0009]作为优选,在电路座内设有的装触针的上方设有一螺孔,电路座与壳体通过螺钉配合在该螺孔内而实现进一步的相互固定。
[0010]由于针织输纱装置通过螺钉固定在针织机的钢环上,在电路座内设有的装触针的上方设有一螺孔,电路座与壳体通过螺钉配合在该螺孔内而实现进一步的相互固定,可以防止出现壳体和电路座因受力而变形离缝的现象。
[0011]作为优选,在所述轴承的外圈上套设有轴承环。
[0012]即轴承安装在轴承环的内孔中,保证轴承与壳体的紧密结合。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轴承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
[0014]作为优选,在电路座内部设有接触片和接地连接片。
[0015]在电路座内部装有接触片和接地连接片,使导线架、主轴及其上的零件能准确接地,消除静电,避免花絮的吸附。
[0016]作为优选,在电路座下方设有一块定位片。
[0017]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保证电路稳定可靠且生产成本低的针织输纱装置。本实用新型在电路座内增设用以分别定位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限制了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的移动位置,使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能准确定位,保证前探测杆与前探触片、后探测杆与后探触片接触准确可靠,避免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产生偏移和卡滞现象,保证了电路稳定可靠;壳体改变原来的铝合金压铸制造方式,采用注塑加工的方法加工壳体,减少了壳体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现有技术电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路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4]如图1?4所示的一种针织输纱装置,包括壳体I及设置在壳体I上的传动带轮2、离合器3、主轴26、输线轮4、导线架11、压纱片12、清纱器13、前探测杆6、进纱瓷圈14、出纱瓷圈15、后探测杆7和电路座5 ;传动带轮2和离合器3设置在壳体I的上方,输线轮4设置在壳体I的下方,壳体I内孔固定有轴承,主轴上下穿过轴承孔,主轴上部与传动带轮
2、离合器3相连,主轴下部与输线轮4相连,在壳体I的下方装有与之相配的电路座5,前探测杆6和后探测杆7安装在电路座5内;导线架11、压纱片12、清纱器13、前探测杆6、进纱瓷圈14、输线轮4、出纱瓷圈15和后探测杆7沿纱线的进线至出线方向排列,前探触片8和后探触片9紧固在电路座5内,针织机的运行和停止则用前探测杆6的头部和前探触片8或后探测杆7的头部和后探触片9的断开与接触来控制。
[0025]更进一步地说,在所述电路座5内设有用以分别定位前探测杆6和后探测杆7的第一凸台16和第二凸台17 ;壳体I和电路座5为注塑成形;由于针织输纱装置固定在针织机的钢环27上,在电路座5内设有的装触针18的上方设有一螺孔25,电路座5与壳体I通过螺钉19配合在该螺孔内而实现进一步的相互固定;在所述轴承20的外圈上套设有轴承环21,该轴承环21由聚氨酯材料制成。
[0026]进一步地说,在电路座5内部设有接触片22和接地连接片23 ;在电路座5下方还设有一块定位片24。
[0027]本实用新型在电路座5内增设用以分别定位前探测杆6和后探测杆7的第一凸台16和第二凸台17,限制了前探测杆6和后探测杆7的移动位置,使前探测杆6和后探测杆7能准确定位,保证前探测杆6与前探触片8、后探测杆7与后探触片9接触准确可靠,避免前探测杆6和后探测杆7产生偏移和卡滞现象,保证电路稳定可靠;壳体I改变原来的铝合金压铸制造方式,采用注塑加工的方法加工壳体,减少了壳体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0028]在电路座内设有的装触针的上方设有一螺孔,电路座与壳体通过螺钉配合在该螺孔内而实现进一步的相互固定,可以防止出现壳体和电路座因受力而变形离缝的现象。
【主权项】
1.一种针织输纱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上的传动带轮、离合器、主轴、输线轮、导线架、压纱片、清纱器、前探测杆、进纱瓷圈、出纱瓷圈、后探测杆和电路座;传动带轮和离合器设置在壳体的上方,输线轮设置在壳体的下方,壳体内孔固定有轴承,主轴上下穿过轴承孔,主轴上部与传动带轮、离合器相连,主轴下部与输线轮相连,在壳体的下方装有与之相配的电路座,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安装在电路座内;导线架、压纱片、清纱器、前探测杆、进纱瓷圈、输线轮、出纱瓷圈和后探测杆沿纱线的进线至出线方向排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座内设有用以分别定位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壳体和电路座为注塑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路座内设有的装触针的上方设有一螺孔,电路座与壳体通过螺钉配合在该螺孔内而实现进一步的相互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的外圈上套设有轴承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织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路座内部设有接触片和接地连接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路座下方设有一块定位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织机的配件领域。一种针织输纱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上的传动带轮、离合器、主轴、输线轮、导线架、压纱片、清纱器、前探测杆、进纱瓷圈、出纱瓷圈、后探测杆和电路座;在电路座内设有用以分别定位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壳体和电路座为注塑成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电路座内增设用以分别定位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使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能准确定位,避免前探测杆和后探测杆产生偏移和卡滞现象,保证了电路稳定可靠;壳体改变原来的铝合金压铸制造方式,采用注塑加工的方法加工壳体,减少了壳体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IPC分类】D04B27-10, D04B15-38
【公开号】CN204455478
【申请号】CN201520006098
【发明人】高山, 周定安
【申请人】慈溪太阳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