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直径小于8毫米钢渣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985170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直径小于8毫米钢渣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硬性胶凝材料,更具体涉及含有直径小于8毫米钢渣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本发明还涉及该水泥的制备方法。
现有标号为425的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各种原料的重量比一般为硅酸盐水泥熟料50%、钢渣20%、矿渣25%、石膏5%。
由上可见,现有技术中,随着水泥标号即水泥强度等级的提高,硅酸盐熟料的使用量显著增多,而钢渣、矿渣的掺加量明显减少。
另外,现有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制备必须对所有的原料进行磨细,其细度需通过80微米筛筛析法进行的检测。
硅酸盐水泥熟料及磨细工艺在水泥生产的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减少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使用量和减少水泥生产中磨细的量是降低水泥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各种标号水泥的原料配比为标号为325的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各种原料的重量比为硅酸盐水泥熟料10~13%、钢渣47~50%、矿渣36%、石膏2%、萤石2%。
标号为425的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各种原料的重量比为硅酸盐水泥熟料15~18%、钢渣47~50%、矿渣30%、石膏3%、萤石2%。
标号为525的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各种原料的重量比为硅酸盐水泥熟料20~23%、钢渣41~44%、矿渣30%、石膏4%、萤石2%。
上述三种标号水泥的制备方法如下1、矿渣干燥;2、将硅酸盐水泥熟料、矿渣、石膏和萤石混合;3、上述混合物磨细,其细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44-1999对矿渣硅酸盐水泥细度的要求;4、钢渣干燥、过筛,使钢渣直径小于8毫米;5、将3的磨细物与4的钢渣混合,制成含有直径小于8毫米钢渣的矿渣硅酸盐水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同为标号325、425的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硅酸盐水泥熟料使用量不到1/3,钢渣掺和量增加了近1倍,磨细量减少了一半。
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减少了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使用量和磨细量,可降低生产成本30%以上。
3、本发明将直径小于8毫米的钢渣不加磨细,作为产品的主要成分之一直接应用,是该技术领域前所未有的创新,这是由于本发明使用了石膏和萤石作为激活剂,使得钢渣中丰富的水硬胶凝物质得以激活,并促使游离氧化钙等膨胀物质提前释放,解决了因膨胀可能引起的质量问题。
4、本发明制成的产品,经首钢总公司第一建设公司中心实验室的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344-1999,尤其其抗折强度大大优于该标准。
其制成含有直径小于8毫米钢渣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方法如下1、矿渣干燥;2、将硅酸盐水泥熟料、矿渣、石膏和萤石混合;3、上述混合物磨细,其细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44-1999对矿渣硅酸盐水泥细度的要求;
4、钢渣干燥、过筛,使钢渣直径小于8毫米;5、将3的磨细物与4的钢渣混合,制成含有直径小于8毫米钢渣的矿渣硅酸盐水泥。
其制成含有直径小于8毫米钢渣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方法同具体实施方式
1。
其制成含有直径小于8毫米钢渣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方法同具体实施方式
1。
权利要求
1.含有直径小于8毫米钢渣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顺序进行(1)、矿渣干燥;(2)、将硅酸盐水泥熟料、矿渣、石膏和萤石混合;(3)、上述混合物磨细,其细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344-1999对矿渣硅酸盐水泥细度的要求;(4)、钢渣干燥、过筛,使钢渣直径小于8毫米;(5)、将3的磨细物与4的钢渣混合,制成含有直径小于8毫米钢渣的矿渣硅酸盐水泥。
2.依照权利要求1制备标号为325的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其特征在于,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原料成分和重量比为硅酸盐水泥熟料10~13%、钢渣47~50%、矿渣36%、石膏2%、萤石2%。
3.依照权利要求1制备标号为425的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其特征在于,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原料成分和重量比为硅酸盐水泥熟料15~18%、钢渣47~50%、矿渣30%、石膏3%、萤石2%。
4.依照权利要求1制备标号为525的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其特征在于,钢渣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原料成分和重量比为硅酸盐水泥熟料20~23%、钢渣41~44%、矿渣30%、石膏4%、萤石2%。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含有直径小于8毫米钢渣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将直径小于8毫米的钢渣不进行磨细,直接用于产品之中,使用激活剂,激活了钢渣中的水硬胶凝物质,促使膨胀物质提前释放,是该技术领域前所未有的创新。与现有同标号矿渣硅酸盐水泥相比,熟料使用量不到1/3,钢渣掺和量增加1倍,水泥的磨细量减少一半,降低生产成本30%以上,其抗折强度优于国标。
文档编号C04B7/00GK1369451SQ0211559
公开日2002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3日
发明者陈农, 王利斌 申请人:陈农, 王利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