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混凝土引气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545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用混凝土引气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引气剂。
混凝土拌合物是一种强碱性胶体状多组分物质,在其拌合过程中掺加诸如洗衣粉、肥皂类物质,可以引入相当数量的气泡,但由于气泡尺寸大,对混凝土强度负面影响十分严重,即强度会大幅度降低,所以这些物质不能作为混凝土引气剂使用。随后人们研制出松香树脂类、烷基苯磺酸钠类和木质素磺酸盐类等品种的引气剂,不论在气泡结构上和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所以目前所使用的引气剂主要是这类引气剂。随着混凝土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混凝土材料结构抗冻融循环能力、耐久性、使用寿命的更加重视,市场呼唤引气量可调、引入气泡结构合理、抗冻融性提高幅度更大和对强度负面影响更小的引气剂新品种。
本发明提出的建筑用混凝土引气剂,由12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磺化三聚氰胺组成,各组份的重量比为12烷基硫酸钠100硬脂酸 12-20
磺化三聚氰胺12-25各组份较佳的重量比为12烷基硫酸钠100硬脂酸 13-16磺化三聚氰胺15-2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按前述各重量比例称量各组份,将三种原料通过物理机械混合,搅拌,即得到本产品。
本发明中,12烷基硫酸钠作为引气和减水组分,能使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引入直径为20-500μm的气体,气体占混凝土总体积的3.0%-7.0%,而混凝土的用水量可以减少6%-10%,从而使混凝土的减水增强效应抵消由于引气所带来的强度负面效应。硬脂酸作为憎水组分,其作用在于能吸附于由12烷基硫酸钠的界面活性引气作用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气泡的内壁表面,阻止混凝土浸水过程中水分向气泡内部的浸透,使气泡内部的水分不致过满,这样,在有大量微气泡存在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使相邻气泡内水分因结冰所产生的过冷水的迁移不受限制,另一方面,气泡本身充水量少,能够容纳水分结冰或盐类物质结晶后所产生的物质,不致因过分膨胀导致微裂纹的产生。磺化三聚氰胺一方面有一定的减水作用,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增强由12烷基硫酸钠引入的气泡的稳定性,使气泡在混凝土停放、振捣过程中稳定存在于混凝土内部而不至于聚集逸散。
本发明为白色干粉状物质,其在混凝土中的适宜掺入量为水泥(包括矿物掺合料)重量的0.0004%-0.008%,具体掺量根据使混凝土内部引入的气泡量通过试验确定。该混凝土引气剂掺量的具体推荐值如表1。
表1 混凝土引气剂掺量与混凝土引气量的关系

由表1可见,掺加该引气剂可以使混凝土内部引入1.0%-7.0%的气泡。试验表明,当在混凝土内部引入3.0%-6.0%的气泡时,可以使混凝土减水率达6%-10%以上,3d、7d和28d抗压强度比均大于95%,混凝土相对耐久性指标不小于95%,混凝土渗透高度比在60%以下。掺加该产品对控制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亦有比较好的作用。该产品对混凝土内部钢筋无锈蚀作用,广泛适用于钢筋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桥梁、建筑、水工和路面等结构物(构筑物)。该产品还广泛适用于建筑砂浆(包括抹面砂浆、砌筑砂浆和填筑砂浆)。
本发明作为砂浆引气剂使用,可有效改善砂浆和易性和保水性,在混凝土中使用,可有效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抗冻融循环性,可用来配制抗冻性等级在D500以上的混凝土。
实施例2,建筑用混凝土引气剂配方按12烷基硫酸钠76%,硬脂酸14%,磺化三聚氰胺10%配制而成,与基准混凝土相比,掺加占水泥质量0.4/万的该引气剂,可使混凝土含气量达5.5%-6.0%,减水率达7.6%,泌水率降低64%,而3d、7d和28d抗压强度比均在95%以上,经500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率不大于10%,动弹性模量降低率不超过8%。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由12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磺化三聚氰胺组成,各组份的重量比为12烷基硫酸钠100硬脂酸 12-20磺化三聚氰胺12-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各组份较佳的重量比为12烷基硫酸钠100硬脂酸 13-16磺化三聚氰胺15-2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引气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引气剂的掺入量为水泥重量的0.0004%-0.00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引气剂。由12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磺化三聚氰胺组成,使用本发明能大幅度改善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冻融循环性能、抗盐冻性和其它各项耐久性指标,而对硬化体强度负面影响较小,对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亦有一定效果。本发明适用于钢筋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桥梁、建筑、水工和路面等结构物(构筑物),还可广泛用于建筑砂浆(包括抹面砂浆、砌筑砂浆和填筑砂浆)。
文档编号C04B24/00GK1454863SQ0311691
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5日
发明者孙振平, 蒋正武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