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热的融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54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地热的融雪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利用地热来融化路面和房顶积雪的融雪装置。
这个装置利用原有的热水洒向雪面具有很高的融雪效果,以及利用自然的热水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优点。
同时,因为原有的这个装置必须要大量地汲取地下的热水,所以会诱发地基下陷这样的环境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耐久性能优越、融雪效果好,并能不诱发大气污染和地基下陷这样的问题的融雪装置。
解决这一课题的方法参照

图1至图3进行说明。关于本发明这一利用地热的融雪装置,是通过垂直埋设在地下的采热器1,和在热交换器5之间循环着的一次不冻液采集地热。并把采集到的地热通过热交换器5,随在热交换器5与融雪场所10设置的放热管6之间循环着的二次不冻液的推移,在融雪场所10释放该热能融化积雪的装置。前面记述的采热器1和热交换器5之间,为了使前面记述的一次不冻液循环而设有往路8和回路9,在该回路9上为使前面记述的一次不冻液循环设有循环泵7。
采热器1是在由底部封闭的外筒2内以同心状插入内筒3,并在外筒2和内筒3之间形成间隙通路4构成的同心二重管式物体,要垂直埋设在地下50m~100m的深度。
放热管6可以按照所谓的发夹状铺设在路面和房顶等需要的融雪场所10。
热交换器5是设在采热器1和放热管6之间,采热器1是在采热器1之间循环着的一次不冻液通过往路8和回路9相连接。放热管6同样是用在放热管6之间循环着的二次不冻液通过送路11和归路12相连接。
在前面记述的回路9上为使一次不冻液循环设有循环泵7。在本实施形式中,往路8与间隙通路4相连通,回路9与内筒3相连通。
通过这样的构成,启动循环泵7,一次不冻液通过内筒3从上端流下,在其下端侵入间隙通路4向上攀升。在攀升的过程中,采集地热,上升后的一次不冻液通过回路8达到热交换器5。
在热交换器5,一次不冻液的热能通过热交换转移到在放热管6之间循环着的二次不冻液上。通过热交换加热的二次不冻液,在放热管6将热能释放,从而在融雪场所10融化积雪或者是阻止雪的堆积。
在热交换器5被夺走热量的一次不冻液经由循环泵7,再次提供给采热器1进行地热的采集。如此循环往复,在融雪场所10持续地融化积雪。
本融雪装置,通过一次不冻液采集地热,利用该热能进行融雪作业。所以通过循环泵7实现了以一次不冻液替换以往技术中的热水。这一次不冻液比以往技术中使用的热水的温度将大副降低。并且设置了循环泵7将热交换完毕的一次不冻液再次通过回路9,使这一次不冻液的温度比往路8的温度更低。所以循环泵7就不会受热能和热水中所含成分的影响而出现故障。其结果是该装置的耐久性大幅度地上升。与此同时,可以使用一般的泵,降低了投资成本。
设置有热交换器5,将一次不冻液的热能传导给二次不冻液,比起将一次不冻液原封提供给放热管6的做法不同的是,其温度不会在放热管6处迅速降温,而是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所以吸收了其热量的二次不冻液的温度也可以达到融化积雪所需的温度以上,可以保持长时间、持续性的融雪效果。
在进行融雪时,根据地点的不同,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长时间持续性地保持在一定温度的情况更加普遍。本发明装置,就是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设置了采热器1和放热管6以及它们之间的热交换器5,不一定是高温,但要达到融雪所必需的具有长时间和持续性的一定温度。
需要长时间并且想得到较高温度时,则可以用热泵来取代热交换器或者热交换器和热泵同时安装。
该利用地热装置,因为是利用地壳本身的热能,所以有不会发生地基下陷和大气污染等问题这一优点。
本发明的融雪装置,除了可以用于融化路面和房顶的积雪,还可以作为地板供暖的供暖设备使用。
关于本发明这一利用地热融雪装置的其它实施形式,如图2所示。该装置的特征是如图1所示的实施形式正好相反,一次不冻液是从间隙通路4向内筒3流动。该装置也同上述装置相同,具有耐久性能好,没有大气污染等问题发生的优点,同样可以达到融雪效果。
采热器1也不一定仅仅局限于本实施形式中所示的同心二重管方式,还可以如图3所示,用U字型管也可以。该U字型管主体13中央部分设置隔离壁14,平行的形成两个通道15。
热交换器5和循环泵7除一般商业用电源以外,还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内燃机发电装置进行启动。太阳能发电装置如图4所示,太阳能电池板16吸收太阳光,通过控制基板18在需要充电时对蓄电池箱17内的蓄电池19进行充电,再通过整流器20将必要的电量供应给热交换器5和循环泵7。
发明的效果关于本发明这一利用地热融雪装置,是循环泵7使低温的一次不冻液通过,因为在回路9上设置有循环泵7,一次不冻液在进行完热交换后,温度会再次降低,所以不会给循环泵7带来因温度过高而出现的故障。所以大幅度提高了该装置的耐久性能。
采热器1和放热管6之间设有热交换器5,因将一次不冻液的热能传递给二次不冻液,所以二次不冻液的温度可以达到融雪所必需的一定温度以上。因而可以长时间、持续性地进行有效地融雪工作。
该利用地热融雪装置,因为利用的是地热,所以不会诱发地基下陷和大气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图2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形式的切面图。
图3是本发明采热管的其它实施形式(a)是正面切面图,(b)是平面切面图。
图4是启动本发明融雪装置的循环泵等动力装置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流程图。符号说明1采热器2外筒3内筒4间隙通路5热交换器6放热管7循环泵8 往路9 回路10融雪场所11送路12归路13管主体14隔离壁15通路16太阳能电池板17蓄电池箱18控制基板19蓄电池20整流器
权利要求
1.通过垂直埋设在地下的采热器(1),和在热交换器(5)之间循环着的一次不冻液采集地热。前面记述的采集到的地热通过热交换器(5),并随在热交换器(5)与融雪场所(10)设置的放热管(6)之间循环着的二次不冻液的推移,在融雪场所(10)释放该热能融化积雪的装置。前面记述的采热器(1)和热交换器(5)之间为了使前面记述的一次不冻液循环而设有往路(8)和回路(9),在该回路(9)上为使前面记述的一次不冻液循环设有循环泵(7)利用地热融雪装置。
全文摘要
提供耐久性能优越,融雪效果优异,并且不会诱发大气污染和地基下陷等问题的融雪装置。通过垂直埋设于地下的采热器1,和在热交换器5之间循环供给的一次不冻液采集地热,采集到的地热,通过热交换器5转移到循环在该热交换器5和铺设于融雪场所10的放热管6之间的二次不冻液上,在融雪场所10释放该热能融化积雪的装置。在前面记述的采热器1和热交换器5之间,为了使前面记述的一次不冻液循环而设有往路8和回路9,在该回路9上为使前面记述的一次不冻液循环设有循环泵7。
文档编号E04D13/076GK1451818SQ0312073
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2日
发明者洲泽昭已 申请人:米砂瓦环境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