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168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保温板,特别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用建筑保温板。
背景技术
按照国家对节能要求的需要,建筑的内外墙保温也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一种趋势,目前在建筑内外墙保温领域大多是采用建筑主体和保温工序分别进行,即在建筑主体完成后再进行保温工程,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连接不牢固、外饰面的挂重承受力较低,特别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由于插入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斜腹钉仅仅通过焊点与钢丝网格架连接,在搬运或安装过程中容易造成局部脱焊而造成返工。为了防止水泥的侧压将钢丝网格架压入聚苯乙烯泡沫板而造成抹灰困难,一般采用在聚苯乙烯泡沫板上挖槽的办法来增加水泥的附着力,但这种办法需要对聚苯乙烯泡沫板的表面进行界面处理,以增加泡沫板对水泥的亲和力,不仅费时费力,还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用于建筑的内外墙面及空间立体面的保温体系,不仅使建筑主体和保温施工一次成型,还可以有效地克服现有保温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以达到方便、实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该网板是由聚苯乙烯泡沫板、钢丝网格架、一端带弯钩的连接钉和横档丝或8#低碳钢丝构成;连接钉带弯钩的一端与钢丝网格架焊接连接,以增加其连接牢度,使之不容易脱落和分离,另一端穿过聚苯乙烯泡沫板插入混凝土层,将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牢固地固定在建筑主体上;固定在连接钉上的横档丝或相隔一定间距插入的8#低碳钢丝位于聚苯乙烯泡沫板与钢丝网格架之间,方向与聚苯乙烯泡沫板和钢丝网格架平行,以防止混凝土的侧压力将钢丝网格架压入聚苯乙烯泡沫板而造成抹灰困难。其中,连接钉的长度为聚苯乙烯泡沫板厚度至700毫米之间;连接钉的一端弯钩角度在90-180度之间;连接钉可以是垂直于墙面的直钉,也可以是斜钉。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可以使建筑主体与保温施工同时进行,一步成活,使建筑主体与保温体系一体化,不仅增加建筑整体的抗震能力,而且增加了混凝土构件的抗拉拔能力和与饰面材料的粘结力,牢固的连接方式使外饰面的挂重能力显著增加,可以达到挂重40-60千克/平方米,增加了对外饰面装修材料、品种、方法的选择余地。使用本产品还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建筑墙体的厚度,有效地增加室内空间和使用面积。本产品结构合理,施工工艺简单,安装方便,节省大量人力、时间以及安装机械和零配件费用,成本造价低。特别是用于高层建筑的外保温体系,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的平面图。
图2为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的剖面图。
图1中,1.聚苯乙烯泡沫板,2.钢丝网格架,3.连接钉 4.横档丝或8#低碳钢丝,5.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由50毫米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1)、钢丝网格架(2)、一端带弯钩的连接钉(3)和横档丝或8#低碳钢丝(4)构成;连接钉(3)带弯钩的一端与钢丝网格架(2)焊接连接,另一端穿过聚苯乙烯泡沫板(1)进入混凝土层(5);横档丝或8#低碳钢丝(4)位于聚苯乙烯泡沫板(1)与钢丝网格架(2)之间,连接钉(3)为长度200毫米的直钉,其一端的弯钩角度为135度。
权利要求1.一种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其特征在于该网板是由聚苯乙烯泡沫板(1)、钢丝网格架(2)、一端带弯钩的连接钉(3)和横档丝或8#低碳钢丝(4)构成;连接钉(3)带弯钩的一端与钢丝网格架(2)焊接连接,另一端穿过聚苯乙烯泡沫板(1)进入混凝土层(5);横档丝或8#低碳钢丝(4)位于聚苯乙烯泡沫板(1)与钢丝网格架(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其特征在于连接钉(3)的长度为聚苯乙烯泡沫板(1)厚度至700毫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其特征在于连接钉(3)可以是垂直于墙面的直钉,也可以是斜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其特征在于连接钉(3)的一端弯钩角度在90-18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其特征在于这种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用做现浇混凝土的内外墙面及空间立体面的保温。
专利摘要一种聚苯乙烯单面加强网板,是由聚苯乙烯泡沫板、钢丝网格架、一端带弯钩、另一端穿过聚苯乙烯泡沫板的连接钉和横挡丝或8#低碳钢丝构成,这种加强网板通过连接钉与现浇混凝土连接在一起,永不脱落和分离,并且显著增加了外饰面的挂重能力,用于现浇混凝土墙面的保温体系,具有施工方便、连接牢固、造价低、缩短工期、增加空间面积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的现浇混凝土保温体系。
文档编号E04B1/80GK2667040SQ20032013047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9日
发明者王桂菊 申请人:王桂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