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90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建筑用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外墙保温装饰板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外墙墙面上通常贴设有保温装饰板,一方面可进行保温,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美观的要求。目前,将保温装饰板固定在外墙上的方式通常是将保温装饰板穿套在穿钉上,并将穿钉的一端固定在外墙内,同时,采用建筑胶将保温装饰板粘贴至外墙的墙面。为使保温装饰板更稳固地固定在外墙上,在相邻的保温装饰板之间进一步设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呈杆状,其一端固定在外墙内,另一端突伸出外墙墙面,并与相邻的保温装饰板的边缘接触。由于上述支撑件呈杆状,因此其与保温装饰板的接触面积较小,支撑的力量有限;另一方面,支撑件位于相邻保温装饰板之间的部分较难掩饰,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上述保温装饰板直接挂设于穿钉上,而通常保温装饰板的强度较小,因此,上述固定方式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保温装饰板牢固地固定在外墙上,且不会影响建筑物外观的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将保温装饰板固定在外墙上,该保温装饰板通过胶粘贴或通过穿钉固定于外墙的墙面,相邻保温装饰板之间设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的截面呈横置的“Y”形,其具有一固定部及与固定部连接且与固定部垂直的承载部,该固定部的截面呈“V”形,其具有两相接的斜片,保温装饰板的侧面亦具有斜面,固定部的二斜片分别与相邻二保温装饰板的斜面相贴合,该承载部与相邻保温装饰板的边缘相接触,其末端穿入外墙内。
所述保温装饰板为层状结构,其包括位于最里层的保温层、位于最外层的涂层以及位于保温层与涂层之间的中间层。
所述保温装饰板通过穿钉固定于外墙的墙面,该保温装饰板的中间层的下表面突伸出凸块,该保温层上对应凸块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置凸块的凹孔,该穿钉的一端固定在外墙内,其另一端突设于保温装饰板中,凸块的一侧面挂设于穿钉上。
所述凸块内设有加强体,该加强体沿凸块的厚度方向贯穿凸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支撑件的固定部具有两斜片,而保温装饰板上相应具有斜面,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支撑件的固定部与保温装饰板的接触面积较大,其支撑力量较大,使保温装饰板能较稳固地贴设于外墙墙面;同时,本发明的固定部的截面呈“V”形,其可嵌设于相邻的保温装饰板之间,因此,可用涂料将其掩饰,从而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保温装饰板通过其上的凸块挂设于穿钉上,该凸块的强度较大,因此,保温装饰板能更牢固地固定在外墙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支撑件将保温装饰板固定在外墙上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中保温装饰板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保温装饰板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将保温装饰板1固定于外墙2上,该保温装饰板1通过胶粘贴或通过穿钉(图中未示出)固定于外墙2的墙面。
请参阅图1至图3,每一保温装饰板1的侧面的上方部位具有斜面11,相邻保温装饰板1之间设有一支撑件3。该支撑件3的截面大致呈横置的“Y”形,其具有一固定部32及连接于固定部32中央,且与固定部32垂直的承载部34。该固定部32的截面呈“V”形,其具有两相接的斜片322,该承载部34呈柱状。将上述支撑件3安装于相邻保温装饰板1之间时,固定部32的二斜片322分别与相邻二保温装饰板1的斜面11相贴合,承载部34与相邻保温装饰板1的边缘接触,且其末端穿入外墙2内,从而支撑保温装饰板1于外墙2上。
请参阅图4及图5,该保温装饰板1可为层状结构,其包括位于最里层的保温层12、位于最外层的涂层16以及位于保温层12与涂层16之间的中间层14,在本实施例中该中间层14为无机复合材料层。该保温层12可为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板)或挤塑聚苯板(XPS板)。该无机复合材料层可由纤维及水泥或石膏类粘结剂按一定例混合配制而成。该涂层16可以是真石漆、艺术涂料、含氟涂料(如氟碳涂料)、硅丙乳胶漆或有机硅改性涂料,其可根据不同建筑物的装饰要求而制作成各种花色图案,如仿真皮质感的表面,仿花岗岩、大理石的表面等。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保温装饰板1通过若干穿钉(图中未示出)与外墙2连接。该穿钉的一端固定在外墙2内,其另一端突伸出外墙2墙面,并穿设于保温装饰板1中。该保温装饰板1的中间层14的下表面突伸出若干凸块142,凸块142的侧面中央开设有缺口144。该保温层12上对应凸块142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置凸块142的凹孔122。上述穿钉可容置于凸块142的缺口144内,从而使保温装饰板1挂设于该穿钉上。该缺口144可设置于凸块142的四个侧面,这样,无论保温装饰板1安装在外墙2上的方向如何,其都可挂设于穿钉上。上述穿钉的结构可与上述连接件3的结构相同,此时,其固定部32位于外墙2内,而承载部34穿设于保温装饰板1中。当然,穿钉不限于上述连接件3的结构形式,只要其一端固定在外墙2内,而另一端突伸出外墙2并穿设于保温装饰板1中,使保温装饰板1的中间层14上的凸块142挂设其上,即可达到稳固保温装饰板1的效果。
上述凸块142可位于中间层14的下表面或部分嵌入中间层14中,部分突伸出中间层14的下表面。当凸块142位于中间层14的下表面时,其加工方式如下提供一底模(图中未示出),于底模内填入填料,以形成中间层14;于该底模上架设第一盖板(图中未示出),该第一盖板上设有若干通孔;于第一盖板的通孔中填入填料,以形成凸块142;于第一盖板上架设第二盖板(图中未示出);待底模及第一盖板中的填料凝固后,拆下底模、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当凸块142部分嵌入中间层14中,部分突伸出中间层14的下表面时,其加工方式与上述加工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于底模上架设第一盖板之前,先将底模内的部分填料取出,从而在底模中形成若干凹孔,该第一盖板上的通孔位置与底模中的凹孔位置对应;于第一盖板的通孔以及底模中的凹孔内填入填料,以形成凸块142。凸块142的材料可以是水泥、沙浆、凝胶体、无机材料、铁块等,当其所采用的材料强度较低时,可于凸块142中设置强度比较高的加强体,如图5中的加强体146,其位于凸块142的中央,并沿凸块142的厚度方向贯穿凸块142,该加强体146的材质可以是钢等。
为不妨碍外墙2的透气性,本发明的保温装饰板1的保温层12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若干条形沟槽124,其数量可根据保温层12的面积而定。
由于本发明的支撑件3的固定部32具有两斜片322,而保温装饰板1上相应具有斜面11,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支撑件3的固定部32与保温装饰板1的接触面积较大,其支撑力量较大,使保温装饰板1能较稳固地贴设于外墙2墙面;同时,本发明支撑件3的固定部32的截面呈“V”形,其可嵌设于相邻的保温装饰板1之间,因此,可用涂料将其掩饰,从而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保温装饰板1通过其上的凸块142挂设于穿钉上,该凸块142的强度较大,因此,保温装饰板1能更牢固地固定在外墙2上。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将保温装饰板固定在外墙上,该保温装饰板通过胶粘贴或通过穿钉固定于外墙的墙面,相邻保温装饰板之间设有一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的截面呈横置的“Y”形,其具有一固定部及与固定部连接且与固定部垂直的承载部,该固定部的截面呈“V”形,其具有两相接的斜片,保温装饰板的侧面亦具有斜面,固定部的二斜片分别与相邻保温装饰板的斜面相贴合,该承载部与相邻保温装饰板的边缘相接触,其末端穿入外墙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承载部连接于固定部中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位于保温装饰板的侧面的上方部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饰板为层状结构,其包括位于最里层的保温层、位于最外层的涂层以及位于保温层与涂层之间的中间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饰板通过穿钉固定于外墙的墙面,该保温装饰板的中间层的下表面突伸出凸块,该保温层上对应凸块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置凸块的凹孔,该穿钉的一端固定在外墙内,其另一端突设于保温装饰板中,凸块的一侧面挂设于穿钉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位于中间层的下表面,或者凸块部分嵌入中间层中,部分突伸出中间层的下表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侧面设有可容置穿钉的缺口。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内设有加强体,该加强体沿凸块的厚度方向贯穿凸块。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为无机复合材料层。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供外墙透气的沟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装饰板固定装置,将保温装饰板固定在外墙上,该保温装饰板通过胶粘贴或通过穿钉固定于外墙的墙面,相邻保温装饰板之间设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的截面呈横置的“Y”形,其具有一固定部及与固定部连接且与固定部垂直的承载部,该固定部的截面呈“V”形,其具有两相接的斜片,保温装饰板的侧面亦具有斜面,固定部的二斜片分别与相邻二保温装饰板的斜面相贴合,该承载部与相邻保温装饰板的边缘相接触,其末端穿入外墙内。本发明的支撑件的固定部与保温装饰板的接触面积较大,使保温装饰板能较稳固地贴设于外墙墙面,同时,固定部可嵌设于相邻的保温装饰板之间,可用涂料将其掩饰,从而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
文档编号E04F19/02GK1718965SQ200510036268
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8日
发明者雷智斌 申请人:雷智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