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和上下层垂直框架构件接合构造及接合方法

文档序号:183638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和上下层垂直框架构件接合构造及接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和上下层垂直框架构件接合构造及接合方法,该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用于相互连接建筑物特别是钢结构房屋的上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或水平框架构件或楼板托梁或屋架的弦杆等直接或隔开间隔地相邻的构件,可将压缩力和拉伸力直接传递到这些构件,该上下层垂直框架构件接合构造及接合方法使用该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
背景技术
过去,在连接上层侧的壁板与下层侧的壁板的场合,已知有这样的构造,该构造使用由2个压紧金属构件和连接螺栓·螺母这样3个金属构件构成的接合金属构件,在上层侧的壁板的垂直框架中间柱固定压紧金属构件,在下层侧的壁板的垂直框架中间柱固定压紧金属构件,由螺栓·螺母的连接金属构件连接这些压紧金属构件。
在使用这样的包括3个金属构件的接合金属构件的接合构造中,当由地震或风产生水平力时,仅能传递拉伸力,所以,在楼板组件部分传递压缩力,需要将压缩加强金属构件插入到夹于上下层壁板的垂直框架中间柱等复杂的措施,件数增多,设计·施工变得复杂。
另外,还已知这样的形式的接合构造(例如日本特开平10-311110号公报),该接合构造如图18和图19所示那样,作为分开配置到上述楼板组件内部的压缩加强金属构件的替代构成,在由钢管构成的筒状体27的上下设置凸缘28,构成带凸缘的筒状体29,在该带凸缘筒状体29内配置连接螺栓30,同时,由螺母33连接上下的压紧金属构件31、32。

发明内容
在上述已有技术的场合,都需要2个压紧金属构件31、32、连接螺栓·螺母30、33、压缩加强金属构件或与其相当的带凸缘的筒状体29这样三个分开的传递应力的大刚性的金属构件,金属构件数量增多,构造变得复杂,同时,需要在上下各层侧的压紧金属构件31、32的配置,另外,这些上下层的压紧金属构件31、32产生偏心,所以,使这些螺栓插通孔为大孔,可配置连接螺栓30,为此,从压紧金属构件31、32的与垂直框架构件11的接合部X到连接螺栓中心轴线C的横向距离L增大,需要弯曲刚性大的压紧金属构件31、32,施工烦杂,存在施工成本增大的问题。另外,在将带凸缘的筒状体29插入到楼板组件34内部时,存在需要难度大的施工能力的问题。
另外,希望获得这样的简单构造的接合配件,该接合配件不论配置到上下方向或水平方向或倾斜方向哪一方向,都可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双方的应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部件数量少而且可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双方的应力的、构造简单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和使用该接合配件的接合构造及接合方法。
在第1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中,端部分别连接到分开的构件,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其特征在于上述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具有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和接合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具有跨于应接合的一方的构件与另一方的构件配置的长度;该接合部分别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两端部直接接合到这些构件。
在第2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中,连接上层侧的垂直框架构件与下层侧的垂直框架构件,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其特征在于上述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具有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和接合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具有跨于上层的垂直框架构件与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沿垂直方向配置的长度;该接合部分别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两端部直接接合到这些垂直框架构件。
第3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在第1或第2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由1根钢管构成的上述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两端部被压扁变形,形成平坦部,在该平坦部形成接合部。
第4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在第3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钢管的两端部的形状形成为在平坦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具有凸部的凹槽状截面,该部分形成为接合部。
第5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在第1或第2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由棒钢构成的上述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固定具有接合部的接合用板,而且上述各接合用板配置成位于同一平面。
第6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在第5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上述接合用板形成切口部,在由该切口部形成的凹槽不突出地收容配置棒钢的端部的径向一部分,由焊接固定到接合用板。
第7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在第1或第2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接合金属构件,通过对钢板进行弯曲加工而获得由槽形截面的钢材构成的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两端部形成具有平坦部的接合部。
第8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在第1~第7中任何一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接合部形成为可由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接合的接合部。
第9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在第3、4、7中任何一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上述平坦部设有接合用的预设孔。
第10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在第1~第9中任何一项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中间部的宽度方向外形尺寸比两端部的宽度方向外形尺寸小,上述两端部的宽度方向外形尺寸比设于上层侧的构件和下层侧等被插通的构件的各贯通孔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小,比上述贯通孔的短边方向的尺寸大,而且,上述中间部的宽度方向外形尺寸比上述贯通孔的短边方向的尺寸小。
第11发明的建筑物的相邻构件相互的接合构造的特征在于使用第1~第10中任何一项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相互接合建筑物的相邻的水平框架构件或楼板托梁或屋架的弦杆等相邻的构件。
第12发明的上下层垂直框架构件的接合构造的特征在于第1~第10中任何一项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上下接合部分别接触于各层的垂直框架构件的垂直侧面,由跨于接合部和垂直框架构件设于水平方向的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固定。
第13发明的构件相互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当形成为第11发明或第12发明的接合构造时,将第1~第10中任何一项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两端部的接合部中的任一方的接合部接触于应接合的一方的构件,跨于接合部与应接合的一方的构件地设置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进行固定,然后,将另一方的接合部接触于另一方的应接合的构件,设置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进行固定。
第14发明的上下层垂直框架构件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当形成为第11或第12发明的接合构造时,将第1~第10中任何一项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上下接合部中的任一方的接合部接触于上下任一方的层的垂直框架构件的垂直侧面,跨于接合部和垂直框架构件朝水平方向设置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进行固定,然后,将另一方的接合部接触于另一方的层的垂直框架构件的垂直侧面,朝水平方向设置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进行固定。
按照第1发明,在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中,端部分别连接到分开的构件,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其中上述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具有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和接合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具有跨于应接合的一方的构件与另一方的构件配置的长度;该接合部分别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两端部直接接合到这些构件;所以,可将接合配件的构成形成为极为简单的构成。
即,将过去那样由多个部件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的构造置换成1个构件,使得可传递拉伸力和压缩力,所以,可形成廉价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
为此,可简化钢结构房屋的设计·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获得可降低施工成本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
按照第2发明,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形成为具有连续的1根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接合金属构件,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具有跨于上层的垂直框架构件与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配置的长度。
即,不仅不如过去那样需要上层侧和下层侧的压紧金属构件的加强金属构件,而且用不需要加强金属构件的1个构件,代替由带凸缘的筒状体和配置于其内侧的螺栓等多个部件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的构造,使得可传递拉伸力和压缩力,所以,可形成廉价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
为此,可简化钢结构房屋的设计·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获得可降低施工成本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
按照笫3发明,由于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为钢管,所以,可简单地将市场上出售的廉价的钢管的两端部压扁使其变形,形成平坦部,另外,仅是根据需要在该平坦部设置预设孔,即可容易地构成具有接合部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可形成制作容易的更廉价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
按照第4发明,由于形成为在平坦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具有凸部的凹槽状截面,所以,可形成为提高了接合部的弯曲刚性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
按照笫5发明,由于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为钢棒,所以,将接合用板固定到市场上出售的廉价的钢棒的两端部,即可容易地构成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可形成制造容易、更廉价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
按照第6发明,在接合用板形成切口部,在由该切口部形成的凹槽配置棒钢的端部,同时,不突出地收容配置棒钢的端部的径向一部分并进行固定,所以,可使接合板的接合面与棒钢中心轴线接近,即,使垂直框架构件与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中心轴线接近,减小作用于其上的弯曲力。
按照第7发明,可对钢板进行弯曲加工而获得槽形截面的弯曲刚性大的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另外,通过适当改变槽的深度,从而可形成构件长度方向的弯曲刚性进行了调整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
按照第8发明,形成可由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接合的接合部,所以,可形成容易地由市场上出售的廉价的紧固构件接合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
按照第9发明,由于在平坦部设有接合用的预设孔,所以,可利用该预设孔打入钻孔螺钉,或利用螺栓插通用的预设孔,容易地接合到垂直框架构件。
按照第10发明,可在自转时的外径尺寸比构件端部小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中间部回转,另外,可减小上层侧的构件或下层侧的构件的构件宽度方向的贯通孔的宽度尺寸,形成弯曲刚性大的构件。
按照第11发明,使用构造简单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相互连接建筑物的相邻的水平框架构件或楼板托梁或屋架的弦杆等相邻的构件,所以,构件相互的连接接合构造成为简单的构造,同时,施工也变得容易,而且,可形成能够确实地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的接合构造,而且,可配置到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或倾斜方向等适当的方向,所以,通用性高。
按照第12发明,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具有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在两端部具有接合部,使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上下的接合部接触于各层的垂直框架构件的垂直侧面,由朝水平方向打入的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固定,形成可通过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和紧固构件传递上下方向的压缩力和拉伸力的构造简单的接合构造。另外,由于为跨于上下层的垂直框架构造使1根金属制连接构件接触于垂直框架构件地配置和接合的构造,所以,可减小从上下的垂直框架构件到金属制连接构件中心轴线的偏心距离,在传递拉伸力和拉伸力的场合,可形成为垂直框架构件和金属制连接构件的弯曲力矩的负担小的构造。
按照第13发明,将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各接合部中的任一方的接合部接触于应接合的一方的构件,跨于接合部与应接合的一方的构件设置由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构成的接合件进行固定,然后,将另一方的接合部接触于应接合的另一方的构件,设置由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构成的接合件进行固定,所以,可使用构造简单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使用钻孔螺钉等简单的接合件容易地接合该接合配件的接合部,所以,可容易地相互连接接合直列或隔开间隔直列地配置的分开的构件,施工也容易,可提高施工效率,可降低施工成本。
按照第14发明,跨于上层和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配置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该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具有可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的1个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分别将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上下的接合部接合到各层的垂直框架构件,所以,为可现施工的简化、施工容易的上下层垂直框架构件的接合方法。另外,由于从上层侧或下层侧哪一侧都可跨于上下层使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接触于垂直框架构件地配置而进行接合,所以,还存在施工的自由度。


图1为示出使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对上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进行接合的状态的纵截正面图。
图2为图1的纵截侧面图。
图3(a)为图2的A-A线截面图。
图3(b)为图2的B-B线截面图。
图4(a)为示出另一部件的贯通孔与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关系的图。
图4(b)为示出另一部件的贯通孔与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关系的图。
图5(a)为图2的C-C线截面图。
图5(b)为示出在上下的凸缘设置了长孔的场合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与长孔的关系的局部横截平面图。
图6(a)为示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第1实施形式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侧面图。
图6(b)为示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第1实施形式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正面图。
图7(a)为图6的D-D线截面图。
图7(b)为图6的E-E线截面图。
图7(c)为示出图7(b)所示截面形式的变形形式的截面图。
图8为示出使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对上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进行接合的状态的纵截正面图。
图9(a)为示出在图8中使用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正面图。
图9(b)为图9(a)的F-F线截面图。
图9(c)为图9(a)的G-G线截面图。
图10为示出使用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式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对上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进行接合的状态的纵截正面图。
图11(a)为示出在图10中使用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正面图。
图11(b)为图11(a)的H-H线截面图。
图11(c)为图11(a)的I-I线截面图。
图12(a)为示出在第2和第3实施形式中使用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与贯通孔的关系的局部横截平面图。
图12(b)为示出在第2和第3实施形式中使用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与贯通孔的关系的局部横截平面图。
图13为示出使用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式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对上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进行接合的状态的纵截正面图。
图14(a)为示出在图13中使用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正面图。
图14(b)为图14(a)的J-J线截面图。
图14(c)为图14(a)的K-K线截面图。
图15(a)为示出在第4实施形式中使用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与贯通孔的关系的局部横截平面图。
图15(b)为示出在第4实施形式中使用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与贯通孔的关系的局部横截平面图。
图16为示出使用本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典型形式接合上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的状态的纵截正面图,该上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为不需要上框架加强构件的接合构造。
图17为图16的纵截侧面图。
图18为分解示出在过去的接合构造中使用的接合配件的透视图。
图19为示出使用图13所示接合配件对上层侧和下层侧进行接合的状态的纵截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图示的实施形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首先,参照图6(a)、图6(b)、及图7(a)、图7(b)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形式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图示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由接合金属构件构成,该接合金属构件这样形成,即,对1根具有从下层侧的垂直框架构件的上端部到上层侧的垂直框架构件的下端部的长度的钢管等金属制管材的两端部进行压扁变形,从而构成在两端部具有平坦部2的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的上述各平坦部2,形成可通过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接合的接合部3。
在图6(a)、图6(b)所示形式中,如图7(b)所示那样,钢管4a的两端部整体在横截面被朝径向一侧压扁成扁平状而产生变形,形成在两端部具有扁平的平坦部2的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在上述平坦部2设置钻孔螺钉用的预设孔5,但除了钻孔螺钉用的预设孔5以外,也可为用于使用螺栓等紧固构件进行接合的孔。在图示形式中,上下两端部的平坦部2处于同一面上地形成,接触于上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的面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另外,在形成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的平坦部2的场合,也可如图7(c)所示那样,将端部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压扁成扁平形使其变形,同时,将平坦部2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为使内面相互离开的凸部6,在构件的端部形成具有朝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部6的凹槽状截面的接合部3,这样,可形成提高了接合部3的刚性(弯曲刚性或抗弯强度)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
另外,上述实施形式和后述的各实施形式的上下层垂直框架构件接合用配件1形成为上下对称形状,即使反转配置,也可使用。
如图7(a)、图7(b)、及图4(a)、图4(b)所示那样,与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端部的接合部3的横轴方向的外形尺寸L1相比,垂直方向中间部的与上述相同的宽度方向的外形尺寸d形成得较小,而且,在垂直方向中间部,接合部3的直角方向(垂直宽度方向)的尺寸形成得较大,弯曲刚性和抗弯强度增大,上述两端部的外形尺寸L1比设于上层侧的构件(17、19)和下层侧的构件(13、15)的各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长边方向的尺寸L2小,比上述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短边方向的尺寸D大,两端部的厚度方向的尺寸L3形成得比各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短边方向的尺寸D小,而且上述中间部的回转时的最大外形尺寸形成得比上述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短边方向的尺寸D小,使上述接合配件1的中间部位于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部分,使得可回转。
通过这样将上下层垂直框架接合配件1的上下两端部的宽度方向外形尺寸L1设定得比设于上下层的构件(13、15、17、19)的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长边方向的尺寸L2小,从而不论是从上层侧还是下层侧的方向将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插入配置到设于上下层的构件(13、15、17、19)的横向伸长贯通孔20,都可对应于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横向伸长的方向使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端部的横向伸长的方向一致地插通,使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中间部的横向宽度尺寸小,在将增大了弯曲刚性和抗弯强度的中间部配置到上下层的构件(13、15、17、19)的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部分的状态下,使其大致水平回转,配置成安装姿势。
即,不使成为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端部的大宽度部的接合部3在上下层的构件(13、15、17、19)的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部分水平回转,使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中间部的横截面的小外径尺寸部分位于横向伸长贯通孔20和下层侧的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部分,使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自转地大体水平回转,可调整接合姿势。
另外,如图4(a)、图4(b)或图3(a)、图3(b)所示那样,将设于上层侧和下层侧的构件13、15、17、19(由构成壁板12、18的框架构件的包括上下的槽形构件的下框架构件19和上框架构件13的腹板35)的贯通孔20形成为朝构件长度方向伸长的横向伸长贯通孔20,使横向伸长贯通孔20不接近构件(13、19)的宽度方向端部(凸缘36),所以,在从构造用面材14承受在构件宽度方向端部侧施加平行于壁板面的拉伸力(平行于凸缘的拉伸力)地作用的力的场合,腹板35的宽度方向的截面缺损较小,所以,可防止腹板35的刚性大幅度下降。
例如,作为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另一形式,也可使平面形状为与上下层外框架构件接合配件1的平面形状相似的形状,作为稍大的尺寸的贯通孔,在其上形成横向伸长的贯通孔20,该贯通孔20具有可靠到垂直框架构件11(参照图2)侧的腹板接合面的长度。
如上述那样,在由本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接合上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场合,可减小与上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接合面到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中心垂直轴线的水平方向的偏心距离,所以,可减小作用于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弯曲力矩。为此,可对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进行经济的设计。
本发明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和使用该配件的接合构造除上述实施形式以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还可适用于建筑物的直列地相邻的水平框架构件或楼板托梁或构成屋架的弦杆等构件的相互的连接接合,特别是可在直列地相邻的构件端部或隔开间隔的构件端部或在屋架直列或接近地倾斜排列的构件端部相互地进行接合金属构件的连接接合,适用于构件相互的连接接合,也可为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或倾斜的方向,虽然成为可将压缩力或拉伸力传递到构件间的连接接合,但下面作为一例参照图1~图5(a)、5(b)说明使用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相互接合配置于上层和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形式。
在图示形式的钢结构房屋中,固定地配置于下层侧的下层侧壁板12具有将薄钢板弯曲加工成凹槽状而形成的槽形截面的上框架构件(上水平框架构件)13,下框架构件(下水平框架构件,省略图示),使端部与其连接的带肋的槽形横截面的垂直框架构件11以及用小螺钉或钻孔螺钉等固定件(省略图示)固定于其侧面的单面或双面的薄钢板等构造用面材14。
在基础或下位的壁板等连接设立下层侧壁板12,在该下层侧壁板12的上框架构件13上沿其载置木制方棒料等上框架加强构件15,由钻孔螺钉等固定件固定,在其上框架加强构件15配置端托梁或侧托梁16。在上框架构件13等的屈服强度大的场合,作为典型形式,如图16和图17所示那样,省略上述上框架加强构件15,在上框架构件13上直接配置端托梁或侧托梁16。
在上述端托梁或侧托梁16架设并固定省略了图示的楼板托梁或顶棚托梁,在端托梁或侧托梁16和楼板托梁的上凸缘21载置楼板下衬料17,由钻孔螺钉等固定件固定,在该楼板下衬料17上,按与下层侧壁板12相同垂直面状设立与上述下层侧壁板12同样构造的上层侧壁板18,上层侧壁板18的槽形截面的下框架构件19的腹板35载置于楼板下衬料17上,由钻孔螺钉等固定件固定。
在载置于楼板下衬料17的上层侧壁板18的槽形截面的下框架构件19的腹板35、楼板下衬料17、上框架加强构件15、下层侧壁板12的上框架构件13的腹板35,如图4(a)、图4(b)(及图3(a)、图3(b))所示那样,在构件宽度方向中央部重合地设置沿构件长度方向伸长的横向伸长贯通孔20,另外,在端托梁或侧托梁16的上下的凸缘21前端部,为了防止与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的轴部干涉,如图5(a)所示那样设置V字状等的切口部22,或在端托梁或侧托梁16的上下的凸缘21的宽度较宽的场合,如图5(b)所示那样,在上述上下的凸缘21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穿设孔,例如设置朝构件长度方向伸长的长孔22。
作为跨于上层或下层配置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场合的一形式,将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下部的接合部3从上层侧插通于上述各构件(19、17、15、13)的横向伸长贯通孔20,并使接合部3的宽度方向与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长边方向为相同方向,从而将下部的接合部3配置到下层侧。
然后,如图4(b)中用2点划线示出的那样,在使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中间部位于上述各构件(19、17、15、13)的状态下使其水平自转地回转90°,使上层侧的接合部3的平坦部2横移而接触于上层侧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腹板23,使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中间部位于端托梁或侧托梁16的上下的凸缘21的切口部22,由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24在上层侧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腹板横向进行固定。
另外,使配置于下层侧的接合部3接触于上述下层侧的壁板12的由垂直框架中间柱构成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腹板23,由接合件固定在其上,该接合件由钻孔螺钉24或螺栓等紧固构件构成。
作为跨于上层或下层配置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场合的另一形式,将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上部的接合部3(或下部的接合部3)从下层侧插入到上述各构件(13、15、17、19)的横向伸长贯通孔20,将上部的接合部3配置到上层侧。
然后,使上述接合配件1水平回转90°,使其水平回转,然后水平地移动到垂直框架构件11侧,同时,使上述接合配件1的中间部位于端托梁或侧托梁16的上下的凸缘21的切口部22,使接合部3接触于下层侧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腹板23,由接合件固定,该接合件由横向的钻孔螺钉24或螺栓等紧固件构成。
另外,用接合件将配置于上层侧的接合部3固定到上层侧的壁板12的由垂直框架中间柱构成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腹板23,该接合件由横向的钻孔螺钉24或螺栓等紧固件构成。
对于如上述那样由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连接的上层侧壁板18和下层侧壁板12,如在地震时或风负荷等的作用下对上层侧壁板18作用朝上方向的拉伸力,则从上层侧壁板18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腹板23通过多个钻孔螺钉24等紧固构件、上层侧的接合部3、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下层侧接合部3、多个钻孔螺钉24等紧固构件、下层侧壁板12的腹板23传递到下层侧壁板12,可不推压楼板下衬料17和端托梁或侧托梁16。
另外,如在地震时或风负荷等的作用下对上层侧壁板18作用朝下方的压缩力,则从上层侧壁板18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腹板23通过多个钻孔螺钉24等紧固构件、上层侧的接合部3、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下层侧接合部3、多个钻孔螺钉24等紧固构件、下层侧壁板12的腹板23传递到下层侧壁板12,不会推压楼板下衬料17和端托梁或侧托梁16。
另外,如在地震时或风负荷等的作用下对下层侧壁板12作用朝上方的力,则从下层侧壁板12的垂直框架构件11腹板23通过多个钻孔螺钉24等紧固构件、下层侧的接合部3、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上层侧的接合部3、多个钻孔螺钉24等紧固构件、上层侧壁板12的腹板23,传递到上层侧壁板18,不会推压楼板下衬料17和端托梁或侧托梁16。
另外,如在地震时或风负荷等的作用下对在下层侧壁板12作用朝下的力,则从下层侧壁板12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腹板23通过多个钻孔螺钉24等紧固构件、下层侧的接合部3、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上层侧的接合部3、多个钻孔螺钉24等紧固构件、上层侧壁板12的腹板23,传递到上层侧壁板18,不会推压楼板下衬料17和端托梁或侧托梁16。
(第2实施形式)在图8和图9(a)、图9(b)、图9(c)中,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和使用其的上下层垂直框架构件接合构造。与上述实施形式不同的部分主要是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构成不同,所以,主要说明不同的部分。
在该实施形式中,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这样形成,即,形成由棒钢7构成的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在该棒钢7的两端部,焊接(W)带切口的接合用板10,形成为平坦的接合部3,该接合用板10由矩形钢板构成,该矩形钢板在一端侧具有预设孔5,并在另一端侧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具有切口槽8;更为具体地说,上下层外框架构件接合配件1这样构成,即,使用在一端侧带有朝端部开放的切口槽的接合用板10,在该带切口槽的接合用板10的另一端侧设有多个钻孔螺钉用的预设孔5,在上述切口槽8支承棒钢7的端部地嵌合配置,棒钢7由在棒钢长度方向连续的焊接W固定于接合用板10;使用这样的上下层外框架构件接合配件1相互接合上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腹板23,其它构成和施工方法与上述实施相同。
在使用这样的上下层外框架构件接合配件1时,由于使用棒钢7,所以,可形成弯曲刚性和抗弯强度相应增大的上下层外框架构件接合配件1,另外,可容易地制造使用了分开制作棒钢7和接合用板10的高精度部件的接合配件1,另外,可极力消除由接合用板10的板厚产生的板厚方向的棒钢7偏心的安装,减少接合用板10的接合面F与棒钢7的中心轴线间的偏心距离L4(参照图9c),可减小作用于垂直框架构件11与上下层外框架构件接合配件1间的弯曲力矩。另外,由于为连接配件1的端部的宽度尺寸小的配件1,所以,可减小设于上下层侧的构件(19、17、15、13)的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横向伸长尺寸。
(第3实施形式)在图10和图11(a)、图11(b)、图11(c)中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形式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和使用其的上下层垂直框架构件接合构造。
与上述实施形式的不同点在于,不在钢板制的接合用板10设置切口部,通过焊接W将棒钢7的端部两侧固定于接合用板10的表面,在该焊接部W的两侧设置预设孔5。在该实施形式中,可不在接合用板设置切口槽,所以,可廉价地制作接合用板10部的刚性大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
在使用这样的接合用板10的场合,对于可将设于上层侧和下层侧的构件(19、17、15、13)的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长边侧的尺寸设得较长的场合有效。此外的构成与上述实施形式相同,所以,在同样的部分,采用同样的符号,省略说明。
(第4实施形式)在图13~图15(a)、图15(b)中示出本发明第4实施形式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和使用其的上下层垂直框架构件接合构造。
该实施形式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通过对钢板实施弯曲加工,形成由在腹板25的两侧具有凸缘26的槽形截面的钢板构成的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
上述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的两端部腹板25形成大宽度。在由腹板25形成的平坦部2形成多个预设孔5,从而形成接合部3,该接合部3的部分的腹板25的宽度尺寸L1形成得比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腹板25的宽度尺寸大,另外,增大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凸缘26的宽度尺寸d1,使中间部的弯曲刚性增大地将宽度形成得较小。
在实施本发明的场合,作为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4和接合用板10,最好使用钢制或铝合金制等的强度和刚性大的金属材料,特别是当为钢管或钢板等市场上出售的钢制材料时,可形成廉价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
在实施本发明的场合,作为横向伸长贯通孔20的形状,除了椭圆形孔以外,也可为矩形等适当的形状。另外,作为切口部22,也可为V字形以外的适当的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端部分别连接到分开的构件上,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其特征在于上述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具有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和接合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具有可跨于应接合的一方的构件与另一方的构件进行配置的长度;该接合部分别在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两端部直接接合到这些构件上。
2.一种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连接上层侧的垂直框架构件与下层侧的垂直框架构件,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其特征在于上述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具有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和接合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具有可跨于上层的垂直框架构件与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沿垂直方向进行配置的长度;该接合部分别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两端部直接接合到这些垂直框架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其特征在于由1根钢管构成的上述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两端部被压扁变形,形成平坦部,在该平坦部形成接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钢管的两端部的形状形成为在平坦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具有凸部的凹槽状截面,该部分形成为接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其特征在于在由棒钢构成的上述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固定具有接合部的接合用板,而且上述各接合用板配置成位于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接合用板形成切口部,在由该切口部形成的凹槽中收容配置棒钢的端部的径向的一部分,使其不突出,由焊接固定到接合用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由通过对钢板进行弯曲加工而获得的槽形截面的钢材构成,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两端部形成具有平坦部的接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部形成为可由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接合的接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3、4、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平坦部设有接合用的预设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其特征在于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中间部的宽度方向外形尺寸比两端部的宽度方向外形尺寸小,上述两端部的宽度方向外形尺寸比设于上层侧的构件和下层侧的构件等被插通的构件的贯通孔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小,比上述贯通孔的短边方向的尺寸大,而且,上述中间部的宽度方向外形尺寸比上述贯通孔的短边方向的尺寸小。
11.一种建筑物的相邻构件相互的接合构造,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相互接合建筑物的相邻的水平框架构件或楼板托梁或屋架的弦杆等相邻的构件。
12.一种上下层垂直框架构件的接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中的上下接合部分别接触于各层的垂直框架构件的垂直侧面,由跨于接合部和垂直框架构件设于水平方向的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固定。
13.一种构件相互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形成为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合构造时,将权利要求1~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两端部的接合部中的任一方的接合部接触于应接合的一方的构件,跨于接合部与应接合的一方的构件地设置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进行固定,然后,将另一方的接合部接触于另一方的应接合的构件,设置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进行固定。
14.一种上下层垂直框架构件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形成为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合构造时,将权利要求1~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的上下接合部中的任一方的接合部接触于上下任一方的层的垂直框架构件的垂直侧面,跨于接合部和垂直框架构件朝水平方向设置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进行固定,然后,将另一方的接合部接触于另一方的层的垂直框架构件的垂直侧面,朝水平方向设置钻孔螺钉或螺栓等紧固构件进行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部件数量少而且可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双方的应力的、构造简单的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和使用该接合配件的接合构造及接合方法,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连接上层侧的垂直框架构件(11)与下层侧的垂直框架构件(11),传递压缩力和拉伸力;其中上述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具有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和接合部(3);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具有跨于上层的垂直框架构件(11)与下层的垂直框架构件(11)沿垂直方向配置的长度;该接合部(3)在该金属制连接构件主体的两端部直接接合到这些垂直框架构件;配置于该接合配件(1)的上下各层的接合部(3)接触于各层的垂直框架构件(11)的垂直侧面,由跨于接合部(3)与垂直框架构件(11)朝水平方向打入的钻孔螺钉(24)固定。另外,为使用构件相互的接合配件(1)的接合方法。
文档编号E04B1/61GK1878918SQ200580000530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5日
发明者河合良道, 藤桥一纪, 藤内繁明, 田中浩史 申请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