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隔热保温屋面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255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水隔热保温屋面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复合板,尤指一种具防水隔热保温功效的屋面复合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屋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人们对于屋面防水保温材料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而对于屋面复合板结构而言,主要是将防水材料、保温材料紧密地依附在主体结构的表面而形成,虽具有防水隔热的功效,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1、导热系数大,保温隔热效果差,达不到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夹层单块板周边没有解决“热桥效应”;3、板块周边连接缝采用L型缺口,无止水槽,达不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水及保温效果良好,且可同时解决同类产品中的“热桥效应”的防水隔热保温屋面复合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隔热保温屋面复合板,包括防水层,还包括保温层、及保温砂浆层,保温砂浆层设于保温层的外围,所述防水层的一面胶粘于保温层上,该保温层由热传导系数低的膨胀聚苯板胶粘而成。
所述防水层包括刚性防水层及高分子复合防水层。所述刚性防水层内部设有耐碱玻纤网或钢丝网。
所述防水层表面设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为彩色防水面漆、或陶瓷地砖。
所述复合板块上层周边设有V型防水槽。
上述保温砂浆层由聚合物水泥胶、膨胀珍珠岩、矿棉、耐碱玻纤网振捣而成。上述的刚性防水层由聚合物细石混凝土、防水剂经加压振捣而成,高分子复合防水层由聚乙烯水泥胶粘剂和聚乙烯类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复合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屋面复合板采用相互粘胶的热传导系数较低的膨胀聚苯板作为隔热保温层,保温效果显著;在膨胀聚苯板外围设置保温砂浆层,即增加了保温层的强度,又同时解决了同类产品中的“热桥效应”,再者,保温砂浆层中的膨胀珍珠岩、矿棉具有不燃性,起着很好的防火作用;复合板块周边连接缝处设有V型防水槽,可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屋面自重荷载相应减轻50%以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标号说明1装饰层2刚性防水层3耐碱玻纤网4高分子复合防水层5膨胀聚苯板6保温砂浆层7V型防水槽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水隔热保温屋面复合板,该屋面复合板由装饰层1、刚性防水层2、耐碱玻纤网3、高分子复合防水层4、膨胀聚苯板5、及保温砂浆层6组成。
装饰层1,设于刚性防水层2表面,采用于刚性防水层2表面喷涂彩色防水面漆,或粘贴陶瓷地砖等构成;刚性防水层2,由聚合物细石混凝土、防水剂经加压振捣而成;耐碱玻纤网3设于刚性防水层2内部,在具体操作中,也可采用钢丝网;刚性防水层2底下依次设有高分子复合防水层4、及膨胀聚苯板5。高分子复合防水层4主要由聚乙烯类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采用聚乙烯水泥胶粘剂复合而成,可起到防渗、防裂,增强强度的功效;膨胀聚苯板5由热传导系数较低的膨胀聚苯板粘胶而成,因膨胀聚苯板的热传导系数较低,其保温效果显著;保温砂浆层6,设于膨胀聚苯板5的外围,主要由聚合物水泥胶、膨胀珍珠岩、矿棉、耐碱玻纤网组成,既增加了保温层的强度,又解决了同类产品的“热桥效应”,同时膨胀珍珠岩、矿棉具有不燃性,起着很好的防火作用。
该复合板块的刚性防水层上层周边设有V型防水槽7,可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各板块间采用弹性密封胶连接,在屋面上形成一个刚柔结合独立的防水保温体系;且采用该复合板施工工艺简便快捷,施工速度较传统施工速度快、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
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隔热保温屋面复合板,包括防水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层、及保温砂浆层,保温砂浆层设于保温层的外围,所述防水层的一面胶粘于保温层上,该保温层由热传导系数低的膨胀聚苯板胶粘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隔热保温屋面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包括刚性防水层及高分子复合防水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隔热保温屋面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防水层内部设有耐碱玻纤网或钢丝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水隔热保温屋面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表面设有装饰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隔热保温屋面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为彩色防水面漆、或陶瓷地砖。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水隔热保温屋面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块上层周边设有V型防水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隔热保温屋面复合板,其包括防水层,还包括保温层、及保温砂浆层,保温砂浆层设于保温层的外围,所述防水层的一面胶粘于保温层上,该保温层由热传导系数低的膨胀聚苯板胶粘而成,所述保温砂浆层由聚合物水泥胶、膨胀珍珠岩、矿棉、耐碱玻纤网振捣而成。因而,该屋面复合板采用热传导系数较低的膨胀聚苯板作为隔热保温层,保温效果显著;保温砂浆层的设置增加了保温层的强度,复合板块周边连接缝处设有V型防水槽,可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屋面自重荷载相应减轻50%以上。
文档编号E04D3/35GK2931636SQ20062005011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7日
发明者刘建云 申请人:刘建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