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全电熔窑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玻璃真空管用玻璃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5. l平方米的全电熔窑炉。
技术背景目前,由于目前国内大部分窑炉均为小型炉,所需操作人员多, 耗电量高,产品质量与产量都相对较低,且使用寿命较短(一般为 24个月)。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出一种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的新 炉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窑炉池壁2的截面为一正十二边形,在窑炉池壁2上间隔设有六组两相电极孔3。在 吸取以往小炉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大了平面的面积(从7. 1平方 米增大到15.1平方米),如此大的炉型在当时亦属少见。经充分论证, 决定采用两相电放电的方式(以前均为三相电放电),发现效果很好。 真正做到了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且提高窑炉使用寿命的 目的。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窑炉主体内部2、窑炉池壁3、电极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窑炉主体内部l,窑炉池壁2,电极孔3。 在正常工作时,炉体内部1中充满玻璃液,利用插入电极孔3内 的钼电极放电,在玻璃液内部形成电流,以达到融化玻璃液的目的。 以往采用的都是三相电放电的方式,但本窑炉由于炉体较大,如采用 三相电放电的方式,容易造成偏流现象,且比较严重。而采用两相电 点对点放电的方式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窑炉主体内部1中玻璃 液温度均匀,能达到较好的融化效果。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窑炉中玻璃 液对池壁2的磨损相对较慢,延长了窑炉的使用寿命(可正常使用 40个月以上)。从而真正做到了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且 提高窑炉使用寿命的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全电熔窑炉,主要由窑炉池壁(2)组成,其特征在于窑炉池壁(2)的截面为一正十二边形,在窑炉池壁(2)上间隔设有六组两相电极孔(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电熔窑炉,主要由窑炉池壁2组成,其特征在于,窑炉池壁2的截面为一正十二边形,在窑炉池壁2上间隔设有六组两相电极孔3。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真正做到了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且提高窑炉使用寿命的目的。
文档编号C03B5/02GK201089743SQ20072002162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0日
发明者宁 李, 董立生, 强 袁 申请人:山东龙光天旭太阳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