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杯杯体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84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烧杯杯体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食品的生产装置,特别是一种烧杯杯体的生产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烧杯杯体的生产普遍采用人工吹制成毛坯,再进行人工烘爆烘口;其存在着以下缺陷 一是产品质量低,由于在人工吹制过程中,稍有疏忽便会产生杯体壁厚不均,杯体毛坯烘爆后,在杯口上会留下一个熔断的结点,影响烧杯的外型美观和质量;二是生产率低下,由于是人工吹制,工人劳动强度高,尤其是小规格烧杯杯体的生产,更显示出其班产量低、产值低的问题;三是生产过程中耗料大,烧杯毛坯烘爆后多余的部分即为废料,却占杯体自重的三分之一以上,增加了生产成本。然而,现有的玻璃管由于采用自由落体的方法制造,使得玻璃管的外观光洁、壁厚均匀,但是烧杯有底,因此烧杯杯体的生产不能采用自由落体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玻璃管为原材料制作烧杯杯体 的生产装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机架、传动机构、扩口机构、 分底机构、封底机构和输送带;传动机构包含电机、传动辊;若干根传动辊通过轴座均匀分布于机架上,电机通过 链条与各传动辊两端的链轮相连,使各传动辊同步转动;传动辊上装有传动盘,传动盘的 周边上开设有带动玻璃管前进的卡槽;这样玻璃管在传动盘光滑处不能前行,而相对停顿、 转动;当处于卡槽内时,由卡槽带动而前行至下一传动盘上;扩口机构包含喷嘴、扩口模、平型凸轮、滑杆;在机架前端的传动辊间对称地设置 有两排喷嘴,两排喷嘴的间距为烧杯杯体高度的2.1 2.3倍,以喷嘴所产生的火焰对玻 璃管的两端进行加热,在两排喷嘴后部喷嘴的两側机架上对应装有横向滑杆,横向滑杆内 端装有锥台形扩口模,其外端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下端设有滚轮,滚轮置于使横向滑杆 水平伸缩的平型凸轮上;这样,当滚轮处于平型凸轮的高点时,两扩口模的间距最大,处 于玻璃管的管口外侧;当平型凸轮由高点向低点转动时,则两扩口模作相对运动,分别压 入玻璃管的两管口中,对玻璃管管口进行扩口成型;上述横向滑杆的外端与一根传动辊的外端相连;这样,横向滑杆也随传动辊的转动 而转动,使装于横向滑杆内端的扩口模在进行扩口作业时,更为有效。为使玻璃管为进行扩口时不窜动,在扩口模的两侧机架上设有跨越机架的门形支架, 支架的中部设有扶持轮,该扶持轮可随其与玻璃管所产生的摩擦力而转动,从而使玻璃管 在进行扩口时而相对固定;为使上述横向滑杆的轴向不窜动,在连接块上设有与横向滑杆平行的导向调节杆, 导向调节杆上套置有滑套,在滑套与导向调节杆的内端之间套置有调节弹簧;该调节弹簧 还有助于扩口模的复位。为便于横向滑杆的行程调节,在横赂滑杆上还设有与连接块相一行的调节块,在调 节块与连接块间设有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起调节扩口模行程的作用。分底机构包含喷嘴、压颈模、压颈凸轮、分底压脚;在扩口模后端的各传动辊之间 的中部设有喷嘴,以对玻璃管的中部进行加热,在最后一喷嘴的两侧机架上设有跨越机架 的门形支架,支架的中部设有压颈模,压颈模与联杆的一端相连,联杆的另一端设有滚轮, 该滚轮置于转动的凸轮上,从而使压颈模随着凸轮的转动而上下运动,施压于加热后的玻 璃管的中部,将玻璃管压成双联的杯体,为玻璃管逐渐分成两只烧杯杯体作准备;在距压 颈模后端数只传动辊之后,再在传动辊之间的中部设的喷嘴,对压颈、冷却后的玻璃管中 部继续加热,在最后一喷嘴的的上方通过支架设有两分底压脚,滚轮形的分底压脚与传动 辊的轴向呈八字形分布,当两分底压脚压在滚动前行的玻璃管上时,产生向两侧的作用力, 使加热后的玻璃管从中部颈处分离,玻璃管成为两只烧杯的杯身;封底机构包含数只喷嘴,在分底压脚后的滚轮之间设有两排对应于烧杯杯底的喷嘴, 对两杯底进行预封,再依次设有三排、两排喷嘴;三排喷嘴可对杯底进行封底,同时防止 结点的产生而影响产品质量;两排喷嘴则对杯底进行平整、搪平,最后一列的两喷嘴同时
起到退火作用;为防止玻璃管在传动辊上的轴向窜动,在传动辊的两侧设有限位挡板。 输送带套置于机架尾端的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辊轴上,将封底、退火后的杯体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以8小时一班为计算单位,在人工生产工艺状态下, 每班只能生产420 480只杯体,而本实用新型集扩口、封底、退火工序为一体,则每班 可生产5500 10000只杯体,生产效率提高了 10 20倍;二是产品外观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由于采用玻璃管为原材料直接生产,有效地解 决了壁厚不均的问题,同时克服了原烘爆口留下熔断结点的问题,整个杯体的外观及质量 有了明显的改观。三是降低原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由于人工生产工艺状态下班产量极低,且毛坯经 烘爆口后却要消耗三分之一的玻璃,因此生产成本较高;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只要 把好作为原材料的玻璃管的质量,生产过程中废次品率极低,且生产效率高,因此有效地 降低了单个杯体的制作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四是满足了市场需求,缓解了供求矛盾。小规格的高、低型烧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都很大,但由于其价格低、成本高,导致市场非常紧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可实现大批量化生产,无论多大量的订单,均可保质保量按期交货,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参与巿场竞争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放大视图;图3为图2中I部的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中l为机架、2为进料导向板、3为传动盘、3-l为卡槽、4为传动辊、5为平型 凸轮、6为滑杆、7为扩口模、8为喷嘴、9为扶持轮、IO为支架、ll为喷嘴、12为支架、
13为压颈模、14为联杆、15为限位挡板、16为支架、17为分底压脚、18为限位挡板、19为喷嘴、20为传动辊、21为输送带、22为滚轮、23为凸轮、24为滚轮、25为连接块、26为导向调节杆、27为调节螺钉、28为平型皮带、29为调节弹簧、30为滑套、31为连接杆、32为调节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以用于制作口径为70mm的烧杯杯体的装置为例包括机架l、传动机构、 扩口机构、分底机构、封底机构和输送带21;传动机构包含电机、传动辊4;若干根传动辊4通过轴座均匀分布于机架1上,电机 通过链条与各传动辊4两端的链轮相连,使各传动辊4同步转动;传动辊4上装有传动盘 3,传动盘3的周边上开设有一个带动玻璃管前进的三角形卡槽3-l;这样玻璃管在传动盘 3光滑处不能前行,而相对停顿、转动,当处于卡槽3-l内时,由卡槽3-l带动而前行至 下一传动盘3上;在机架1的前端中部设有两块间距为220mm的进料导向板2。扩口机构包含喷嘴8、扩口模7、平型凸轮5、滑杆6,在机架1前端的传动辊4间 对称地设置有两排喷嘴8,两排喷嘴8的间距为烧杯杯体高度的2.26倍,即220mm,也 就是玻璃管的长度;以喷嘴8所产生的火焰对玻璃管的两端进行加热,在两排最后一列喷 嘴8的两侧机架1上对应装有横向滑杆6,横向滑杆6内端装有锥台形扩口模7,其外端 通过连接杆31接有连接块25,连接块25的下端设有滚轮22,滚轮22置于使横向滑杆6 水平伸縮的平型凸轮5上;为使玻璃管为进行扩口时不窜动,在对应于扩口模7的两側机 架1上设有跨越机架的门形支架10,支架10的中部设有扶持轮9,该扶持轮9可随其与 玻璃管所产生的摩擦力而转动,从而使玻璃管在进行扩口时而相对固定;为使上述横向滑 杆6的轴向不窜动,同时便于横向滑杆6的行程调节,在连接块25上设有与横向滑杆6 平行的导向调节杆26,导向调节杆26上套置有滑套30,在滑套30与导向调节杆26的内 端之间套置有调节弹簧29;在横向滑杆6上还设与连接块25相平行的调节块32,在调节 块32与连接块25间设有调节螺钉27;该调节螺钉27起调节扩口模7行程的作用,调节
弹簧29则有助扩口模7的复位。这样,当滚轮22处于平型凸轮5的高点时,两扩口模7 的间距最大,处于玻璃管的管口外侧,当平型凸轮7由高点向低点转动时,则两扩口模7 作相对运动,分别压入玻璃管的两管口中,对玻璃管管口进行扩口成型。并且,上述横向 滑杆6的外端通过平型皮带28与一根传动辊4的外端相连,使横向滑杆6也随传动辊4 的转动而转动,使装于横向滑杆6内端的扩口模7在进行扩口作业时,更为有效。分底机构包含喷嘴11、压颈模13、压颈凸轮23、分底压脚17,在上述扩口模7后 端的各传动辊4之间的中部设有喷嘴11,以对玻璃管的中部进行加热,在最后一喷嘴的两 侧机架1上设有跨越机架的门形支架12,支架12的中部设有压颈模13,压颈模13与联 杆14的一端相连,联杆14的另一端设有滚轮24,该滚轮24置于转动的凸轮23上,凸 轮23直接装于一传动辊4的端部,随传动辊4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压颈模13随着凸轮 23的转动而上下运动,施压于加热后的玻璃管的中部,进行压颈作业,为玻璃管逐渐分 成两只烧杯杯体作准备;在压颈模13后的传动辊4内侧的限位挡板18的间距为223mm。 在距压颈模13后端数只传动辊4之后,再在传动辊4之间的中部设的喷嘴U,对压颈、 冷却后的玻璃管中部继续加热,在最后一喷嘴的上方通过支架16设有两分底压脚17,滚 轮式分底压脚17与传动辊4的轴向呈八字形分布,当两分底压脚17压在滚动前行的玻璃 管上时,产生向两侧的作用力,使加热后的玻璃管从中部颈处分离,玻璃管成为两只烧杯 的杯身;封底机构包含数只喷嘴19,在分底压脚17后的传动辊4之间设有两排对应于烧杯杯 底的喷嘴19,对两杯底进行预封,再依次设有三排、两排喷嘴19;三排喷嘴19可对杯底 进行封底,同时防止结点的产生而影响产品质量;两排喷嘴19则对杯底进行平整、搪平, 最后一列的喷嘴19同时起到退火作用;在分底压脚17后的传动辊4两侧的限位挡板18 的间距为270mm。输送带21套置于机架1尾端的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辊轴20上,将封底、退火后的杯 体输出,进入下一工序作业。工作时,将同规格的高硼硅玻璃管截取成烧杯杯体高度的2.26倍长,即220mm,玻
璃管放置于机架1前端的传动盘3上,玻璃管随着传动盘3的转动而转动,并由传动盘3 上的卡槽3-l作用而前行至扩口机构的喷嘴8处,对玻璃管的两端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玻 璃管两端由扩口模7进行扩口;两端扩口的玻璃管继续随传动盘3前行至分底机构,由喷 嘴U对其进行中部加热,再由压颈模13将玻璃管的中部压制成瓶颈状,为玻璃管逐渐分 成两只烧杯杯体作准备;压颈后的玻璃管经冷却后其中部继续加热,然后由两分底压脚 17产生的向两侧的作用力,使加热后的玻璃管从中部颈处分离,玻璃管成为两只烧杯的 杯身;再由两排、三排、两排的喷嘴19对两杯身的杯底进行预封底、封底和平整、搪平、 退火;退火后的烧杯杯体由输送带21输出。
权利要求1、一种烧杯杯体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传动机构、扩口机构、分底机构、封底机构和输送带;传动机构包含电机、传动辊;若干根传动辊通过轴座均匀分布于机架上,电机通过链条与各传动辊两端的链轮相连,使各传动辊同步转动;传动辊上装有传动盘,传动盘的周边上开设有带动玻璃管前进的卡槽;扩口机构包含喷嘴、扩口模、扩口凸轮、滑杆;在机架前端的传动辊间对称地设置有两排喷嘴,两排喷嘴的间距为烧杯杯体高度的2.1~2.3倍,以喷嘴所产生的火焰对玻璃管的两端进行加热,在两排喷嘴后部喷嘴的两侧机架上对应装有横向滑杆,横向滑杆内端装有锥台形扩口模,其外端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下端设有滚轮,滚轮置于使横向滑杆水平伸缩的扩口凸轮上;分底机构包含喷嘴、压颈模、压颈凸轮、分底压脚;在扩口模后端的各传动辊之间的中部设有喷嘴,以对玻璃管的中部进行加热,在最后一喷嘴的两侧机架上设有跨越机架的门形支架,支架的中部设有压颈模,压颈模与联杆的一端相连,联杆的另一端设有滚轮,该滚轮置于转动的凸轮上;在距压颈模后端数只传动辊之后,再在传动辊之间的中部设的喷嘴,在最后一喷嘴的上方通过支架设有两分底压脚,滚轮形的分底压脚与传动辊的轴向呈八字形分布;封底机构包含数只喷嘴,在分底压脚后的滚轮之间设有两排对应于烧杯杯底的用于烧杯体预封底的喷嘴,再依次设有三排对杯底进行封底的喷嘴、两排对杯底进行平整、搪平和退火的喷嘴;输送带套置于机架尾端的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辊轴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杯杯体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扩口模的两侧 机架上设有跨越机架的门形支架,支架的中部设有扶持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杯杯体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块上设有 与横向滑杆平行的导向调节杆,导向调节杆上套置有滑套,在滑套与导向调节杆的内端之 间套置有调节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烧杯杯体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横向滑杆 上设有与连接块相平行的调节块,在调节块与连接块间设有调节螺钉。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烧杯杯体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横向滑杆的外端与一根传动辊的外端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杯杯体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传动辊的两侧 设有限位挡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烧杯杯体的生产设备。其包括机架、传动机构、扩口机构、分底机构、封底机构和输送带;由电机、传动辊和传动盘构成的传动机构,将作为原材料的玻璃管从机架前端匀速的输送至机架尾端;包含喷嘴、扩口模的扩口机构,将玻璃管的两端加热后进行扩口成型;包含喷嘴、压颈模、分底压脚的分底机构,对玻璃管的中部进行加热后,由压颈模压成双联杯体,再由两分底压脚使加热后的玻璃管从中部颈处分离成两只烧杯的杯身;包含数只喷嘴的封底机构,对两杯底进行预封、封底、平整、搪平和退火;退火的烧杯杯体则由装于机架尾端的输送带输出。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C03B23/00GK201031198SQ20072003687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9日
发明者陈汝祝 申请人:盐城市华鸥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