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83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材料墙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质高强的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墙板,可用于建筑领域外墙或内墙墙板、隔板;也可用于船舶上部建筑以及船舱内部的墙板、隔板以及用于车辆的隔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粘土砖、水泥板、钢材、木材等墙体材料已不能适应社会 发展的要求,发展与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己刻不容缓。按照国 家墙改规划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新型墙体,研制开发轻质、高强、 节能、便于工厂化生产、易于安装的新型复合墙板,是墙体材料革新 的迫切需要,其意义重大。同时,钢结构、木结构等新型结构体系迅 猛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新型墙板,为其提供轻质高强、隔热 保温的理想围护材料,促进钢结构、木结构等新型建筑体系的完善与 发展。而对于船舶领域,其墙体材料对于轻质、高强、耐腐蚀均有较 高的要求。而目前无论用于建筑领域还是船舶领域的复合墙板,均不 能同时满足轻质、高强、节能、隔音、防潮、阻燃以及耐腐蚀等方面 的要求,因此,急需研究开发新型的复合材料墙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目前所使用的墙体材料的各种缺陷, 提供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墙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复合材料墙板,它包括芯材l,面板2,在芯材l的两侧面铺设有纤维布层与树脂固化而成的面板2,在面板2的两侧面铺设有石 膏或砂浆、膨胀剂、聚丙二醇等功能涂层3。其中芯材1的上下表面 开有网格状的凹槽4,也可同时在凹槽4的相交处沿芯材1的厚度方 向上设有穿孔5。该复合材料墙板可以仅由芯材1和面板2组成,也
可以仅由芯材l、面板2、功能涂层3和凹槽4组成,也可以由芯材l、 面板2、功能涂层3、凹槽4和穿孔5组成。所述的芯材1为轻木、泡沫或其它任意材质,它包括泡桐木、 杉木、橡木、胶合板、聚氨酯泡沬、聚氯乙烯泡沫或碳泡沫、。所述的面板2由纤维布层与树脂固化而成,它包括单轴向、双 轴向或多轴向的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或杂交纤维布与不饱和 聚酯、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纤维布层的铺设方向与层 数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且芯材两侧面板的厚度可一致也可不一致。所述的功能涂层3为设在面板2表面的材料,具有防火、阻燃等各种功能,它包括石膏、砂浆、膨胀剂、聚丙二醇。所述的凹槽4可以为尖形、矩形、开口三角形或其他任意形状。 所述的穿孔5布置在横向凹槽与纵向凹槽的相交处,它为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或其它形状,且填充树脂,形成树脂柱。上述的复合材料材料墙板可以采用手糊工艺、真空袋成型工艺、真空导入成型工艺或RTM成型工艺制备。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用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墙板与其他产品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重量轻,强度高,防潮、耐腐蚀、抗剥离、隔热、保温、节能,可用 于钢结构、木结构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外墙或内墙墙板、隔板,甚至可用于承重墙,可增强建筑的抗震性能;也可用于船舶上部建筑以及船舱内部、车辆内部的墙板、隔板。同时该复合材料墙板可工业化 生产,易于施工、安装,在生产时,可按建筑模数和用户要求生产不 同规格的大板,并预留门、窗。


图1为复合材料墙板整体构造示意图之一。图2为复合材料墙板整体构造示意图之二。 图3为复合材料墙板整体构造示意图之三。图4为在芯材的两侧面开槽,并沿芯材厚度方向穿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芯材,包括轻木(泡桐木、杉木、橡木、胶合板 等)或泡沫(聚氨酯、聚氯乙烯、碳泡沫等);2为面板,由纤维布层 与树脂固化而成;3为功能涂层,具有防火、阻燃等功能;4为凹槽, 包括尖形、矩形、开口三角形等;5为填满树脂的穿孔,即树脂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墙板,它包括泡桐木材质的芯材1,在芯 材1的两侧面均铺设有面板2,面板2由两层双轴向玻璃纤维布与具 有阻燃性能的酚醛树脂固化而成,通过手糊工艺制备。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墙板,它包括泡桐木材质的芯材1,在芯材1的上下表面开有正交布置的尖形凹槽4,在芯材1的两侧面均铺 设有面板2,面板2由四层四轴向玻璃纤维布与乙烯基树脂固化而成, 通过真空袋成型工艺制备,最后在面板2的两侧面均设有石膏涂层3。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墙板,它包括聚氨酯泡沫材质的芯材1, 在芯材1的上下表面开有平形相交的矩形凹槽4,并同时在凹槽4的 相交处沿芯材1的厚度方向上设有圆形穿孔5,在芯材1的两侧面均 铺设有面板2,面板2由三层双轴向碳纤维布与环氧树脂固化而成, 通过真空导入成型工艺,最后在面板2的两侧面设有砂浆涂层。上述复合材料墙板的制备方法多样,可以采用手糊工艺、真空袋 成型工艺、真空导入成型工艺或RTM成型工艺制备,本发明以真空导 入成型工艺和RTM成型工艺为例a. 在轻木(包括泡桐木、杉木、橡木、胶合板等)和泡沫(包括聚氨酯、聚氯乙烯、碳泡沫等)芯材1的上下表面开正交布置的 凹槽4 (槽的形状可包括尖形、矩形、开口三角形等);b. 也可沿开完槽的芯材1的厚度方向设置穿孔5,孔布置在凹槽 4的相交处,穿孔5 —般为圆形,也可为椭圆形、方形、菱形等其它
形状;C.处理完毕的芯材l可根据工程需要加工成一定尺寸;d. 将一层或多层纤维布(包括单轴向、双轴向或多轴向的碳纤 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或杂交纤维布等)铺设于芯材1的上下表面, 并整体置于真空袋或模具中;e. 通过真空导入成型工艺或RTM成型工艺将树脂(包括不饱和 聚酯、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灌入到真空袋或模具中;f. 根据需要,可在常温常压或高温高压情况下将树脂固化,待树 脂固化成型后,取出构件。g. 在面板2两侧设功能涂层3,可以为石膏、砂浆等。此时,纤维布与树脂固化成面板,填充树脂的凹槽4可明显增强 面板2与芯材1之间的抗剥离能力,填充树脂的穿孔5变成圆柱形树 脂柱,可明显提高芯材的抗压和抗剪能力,功能涂层3可具有防火阻 燃的功能,从而即可获得新型的复合材料墙板。其中芯材1的种类与厚度、面板2的种类与层数、树脂的种类、穿孔5的布置与孔径、凹槽4的形状与尺寸,功能涂层3的种类均可 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材料墙板,它包括芯材(1),面板(2),其特征在于在芯材(1)的两侧面设有纤维布层与树脂固化而成的面板(2),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合材料墙板,其特征在于在面板(2) 的两侧面设有功能涂层(3)。
3、 一种复合材料墙板,它包括芯材(1),面板(2)其特征在于 在芯材(1)的上下表面开有网格状的凹槽(4),在芯材(1)的两侧 面设有纤维布层与树脂固化而成的面板(2),在面板(2)的两侧面设 有功能涂层(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墙板,其特征在于在凹槽(4) 的相交处沿芯材(1)的厚度方向上设有穿孔(5)。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4) 为平行相交布置,形状为尖形、矩形、开口三角形。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5) 为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材 (1)的材质为泡桐木、杉木、橡木、胶合板、聚氨酯泡沫、聚氯乙烯泡沫或碳泡沬。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 层包括单轴向、双轴向或多轴向的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或 杂交纤维布。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的 树脂包括不饱和聚酯、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 能涂层(3)材料为石膏、砂浆、聚丙二醇、膨胀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墙板,它包括芯材(1),其特征在于在芯材(1)的上下表面开有网格状的凹槽(4),并同时在凹槽(4)的相交处沿芯材(1)的厚度方向上设有穿孔(5),在芯材(1)的两侧面设有纤维布层与树脂固化而成的面板(2),在面板(2)的两侧面设有功能涂层(3)。本实用新型明显提高了芯材的抗压和抗剪能力,使该墙板甚至可用于承重结构,用于建筑领域外墙或内墙墙板、隔板;也可用于船舶上部建筑以及船舱、车辆内部的墙板、隔板。该新型墙板具有的特点是重量轻,强度高,防潮、耐腐蚀、抗剥离、隔热、保温、节能,且可增强建筑的抗震性能,同时可工业化生产,易于施工、安装。
文档编号E04C2/34GK201053158SQ200720036700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0日
发明者里 万, 刘伟庆, 海 方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