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隔离垫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83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筋混凝土隔离垫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用隔离垫块,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板或 墙柱等施工中支撑钢筋,使钢筋与混凝土模板相隔离。
技术背景建筑施工中,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或墙柱等浇筑时,为使钢筋混凝土 保护层达到一定的厚度,确保钢筋在工程结构中的承载力,必须用垫块支撑钢筋, 使垫块位于钢筋与模板之间,与模板保持一定距离,防止钢筋与模板直接接触。 目前,这种垫块多采用塑料制成,由于塑料和钢筋混凝土是完全不同的介质,二 者强度耐久性、粘结性差距很大,尤其是混凝土初凝热化反应,塑料膨胀系数大, 使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楼板或墙体容易在塑料垫块的周围产生缝隙,日久天长,空 气由间隙进入到结构内部进而腐蚀钢筋,特别是塑料垫块用于地下混凝土结构更 是后患无穷,加之现有的塑料垫块结构不合理,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便于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隔离垫块,它 可与钢筋混凝土牢固结合成一体,使混凝土结构更具耐久性、承载力、耐酸碱和 防火等性能。本垫块包含由混凝土制成的柱形本体,本体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承托钢筋的至 少一个凹槽。所说的凹槽包含互相交叉的两个槽。 所说的互相交叉的两个槽在同一平面上相交。所说的互相交叉的两个槽中的一个为深槽,另一个是浅槽,二者在不同平面 上交错。所说的本体可以是带有锥度的锥形柱体,使放置更稳固。所说的柱形本体设有径向通孔,当垫块用于在竖直面上施工时,该径向通孔 用于穿入钢丝,便于在直立的钢筋上绑扎固定。 垫块的下端面可以是平面或凹凸的点接触面。本垫块由细石混凝土压模、浇筑成型,制作方便,成本低,其与构件母体介
质相同,能与母体牢固结合为一体,不会出现介质阶面和裂缝,而且垫块与母体 具有同样高的强度,即使是小至15mm厚的垫块,用于厚板肥梁下,垫块也不会 碎;本垫块还可在立面上通过钢丝穿接定位,用于墙柱等室内外构件的现场施工, 使墙柱垫块贴紧钢筋而便于扎紧,改变了过去在施工现场制作的传统工艺,简化 了工序,使施工更方便。


图l、图4、图7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垫块的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图5是图4的C向视图。图6是图4的D向视图。图8是图7的E向视图。图9是图7的F向视图。各图中,l一垫块本体,2、 2' —凹槽,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垫块实施例。图示的各例中,垫块本体1为略呈锥形的圃柱体,均设有十字交叉的两个凹 槽2和2',各槽用于支撑钢筋。图1 图3实施例中,凹槽2是深槽,2'是浅槽,两槽内被支撑的钢筋在不 同平面上交错。图4~图6实施例中,凹槽2和2'都是浅槽,两浅槽在同一平面上相交。图7 图9实施例中,凹槽2和2'都是浅槽,两浅槽在同一平面上相交; 本实施例中,垫块本体1还设有一个径向通孔3,这种垫块更适用于墙柱等立面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制作,垫块由孔3穿入钢丝,随后对应于垫块的凹槽架设钢筋, 并通过钢丝将垫块扎紧在钢筋上。本实用新型垫块的柱高(即垫块的厚度)、直径、凹槽的个数或槽的深度、 宽度等参数可根据垫块所使用的场合而设计成不同规格。垫块的强度可分为 C30、 C40、 C50、 C60等各种强度规格。本体1的下底面可以是较平整的平面,也可以是有凹凸的点接触面,后者 垫块更利于与浇筑的混凝土结合为一体。
权利要求1.钢筋混凝土隔离垫块,其特征是包含由混凝土制成的柱形本体,本体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承托钢筋的至少一个凹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隔离垫块,其特征是所说的凹槽包含 互相交叉的两个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隔离垫块,其特征是所说的互相交叉 的两个槽在同一平面上相交。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隔离垫块,其特征是所说的互相交叉 的两个凹槽中的一个为深槽,另一个是浅槽,二者在不同平面上交错。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隔离垫块,其特征是所说的柱形 本体设有径向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隔离垫块,其特征是柱形本体的下底 面是凹凸的点接触面。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隔离垫块,其特征是所说的本体是带 有锥度的锥形柱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隔离垫块,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或墙柱施工中支撑钢筋,使钢筋与模板相隔离。本垫块包含由混凝土制成的柱形本体,本体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承托钢筋的至少一个凹槽。本垫块由混凝土压模、浇筑成型,制作方便,成本低,强度高,能与母体牢固结合为一体,不会出现介质阶面和裂缝,钢筋混凝土更具耐久性、承载力、耐酸碱和防火等性能。
文档编号E04C5/20GK201024595SQ20072003673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6日
发明者杨世勤 申请人:杨世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