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管以及使用其的荧光灯用玻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7497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管以及使用其的荧光灯用玻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外线吸收玻璃,涉及适用于伴随紫外线放射的光源的外围设备、尤其是液晶显示器(以下有时称为LCD)等显示装置的背光所用的荧光灯的玻璃,及采用该玻璃的荧光灯用玻璃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多媒体相关设备的关键装置,广泛采用液晶显示器(以下有时称为LCD),但在其用途扩大的同时,还要求轻量化、薄型化、低耗电化、高亮度化、低成本化等。尤其,即使在LCD中,在个人电脑用显示器、车载用显示装置、TV监视器等方面也要求高质量的显示装置。另一方面,由于液晶显示元件本身是非发光的,所以在上述这样的用途中,一直使用以荧光灯为光源的采用背光的透射型液晶显示元件。此外,在采用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的设备中,也有的使用前光作为来自前面的照射光源。随着LCD的轻量化、薄型化、高亮度化、低耗电化的动向,背光用荧光灯也在向细管化、薄壁化发展。荧光灯的细管化、薄壁化导致机械强度的下降,此外有因提高发光效率而增加灯的发热量的倾向,因此需要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耐热性的玻璃。基于如此的背景,为了确保比以往所用的铅钠系软质玻璃更高的强度和耐热性,一直在进行采用了硼硅酸系硬质玻璃的荧光灯的开发,并使之商品化。作为电极的密封线使用可伐合金或钨,开发了可与这些金属进行气密性封装的低膨胀的硼硅酸玻璃。此处,所谓"可伐合金"是指Fe—Ni—Co系合金的WestinghouseEle.Co卬.公司的商标名,也包括东芝公司制KOV(商品名)等同等的其它公司制品。该低膨胀的硼硅酸玻璃转用了作为以往的氙闪光灯用的一般使用的玻璃。在用途是氙闪光灯的情况下,为了使玻璃能耐灯的闪光,要设计为可以透射某种程度的紫外线,但是,在用途是荧光灯的情况下,必须考虑防4止紫外线泄漏的对策,或考虑因在灯内产生的紫外线的照射而造成的玻璃变色,即所谓紫外线曝晒的对策,因而一直在使用少量添加了可改善这些特性的成分的玻璃。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玻璃是此用途中的玻璃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通过以硼硅酸玻璃为基础,含有Ti02、PbO、Sb203中的任何一种,由此提高了玻璃的耐紫外线曝晒性的组成。此外,专利文献3或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玻璃,是通过进一步添加Fe203、Ce02,将水银的共振线的253.7nm的紫外线透射率抑制在低水平的组成。作为批量生产时的玻璃管的成型方法,有上浮法、维罗(Vello)法、丹纳(Danner)法等,用于背光的玻璃管是细管,由于要求高的尺寸精度,所以最适合采用丹纳法。作为用作液晶表示用元件等的照明用的荧光灯,尤其近年来用于大型液晶TV用或带TV的监视器等的背光灯的特性,随着每一单元的灯使用量的增加、灯的长尺寸化,对以下的项目要求比现今更高的特性。背光用荧光灯的发光原理与普通照明用相同,通过电极间的放电而激发产生的水银蒸气射出紫外线,涂敷在管内壁面上的荧光物质接受紫外线并发生可视光线。在灯内,主要发生253.7nm波长的紫外线,其中大部分被变换成可视光线,但一部份有时不能由荧光体进行可视光变换,会到达玻璃。此外,在荧光灯内,虽然与253.7nm相比发光强度较低,但也存在除该波长以外的297、313、334、366nm的紫外线。因此,需要考虑对该波长的紫外线的遮蔽。对于液晶TV用背光来说,由于荧光灯的根数为每一单元中使用几根到10根以上,因此总的紫外线放射量也必然增加。以液.晶TV用途为中心,作为为了提高背光单元所要求的亮度的改进,当然要改进灯本身的特性,但用作导光板或反射镜的树脂材料的改进也占相当的比重。用于这样的导光板或反射镜的聚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薄膜或环烯烃聚合物等树脂,由于不能充分具有耐紫外线特性,尤其在300330nm附近有劣化波长,因此如果暴露在该波长的紫外线下,作为背光单元的显示质量就会下降、或成为使制品寿命、可靠性下降的原5因。因此,也需要采取用玻璃吸收所述波长区的紫外线,防止其向灯外部放射的对策。在将以往的硼硅酸玻璃用于背光用荧光灯的外管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下述措施在玻璃管内面涂敷反射或吸收紫外线的成分即A1203、Ti02、ZnO等,在其上涂布荧光体,形成多层膜,来减弱到达玻璃的紫外线的强度。但是,上述方法因伴随玻璃管的细径化或长尺寸化,涂布变得困难,或者由于需要增加涂布工序,不可避免地导致成本上升。除此以外,还要求对紫外线的耐曝晒性优异的特性、或玻璃管的热膨胀系数与导入金属适合,这在维持背光用玻璃管的特性上,众所周知是必要的事项。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玻璃具有耐紫外线曝晒性和对253.7nm的紫外线的充分的遮蔽效果,但未充分考虑与用于背光单元的树脂劣化对应的315nm的紫外线截止,有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使内部树脂劣化的顾虑。上述专利文献2、3、4公开的玻璃,通过组合W03、Zr02、Sn02、Fe203、Ce02,调整了紫外线截止特性,但不能说是充分满足315nm的紫外线截止特性和2次加工中的失透性这双方的特性,有Fe20"Ce02、Ti02相互增强着色的倾向,存在315nm的吸收特性被玻璃的熔融状态左右,紫外线的吸收端不稳定的问题。此外,在这些专利文献中,尤其是含有Ce02的玻璃由于容易在可视区产生吸收,因此不适合要求充分的亮度和颜色再现性的液晶TV用。专利文献l:特开平9一11046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2—187734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2—293571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4—91308号公报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考虑到以上的各种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用作背光用荧光灯的玻璃管的玻璃,其特别对波长315nm以下的对树脂劣化有影响的有害紫外线的遮蔽性优异,作为荧光灯用途具有充分的耐紫外线曝晒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提供一种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其特征在于,由硼硅酸系玻璃形成,该硼硅酸系玻璃按质量%计含有0.15%的Ce02、0,0050.1%的Fe203、0.015%的SnO+Sn02、0.110。/。的Zr02+ZnO,Ce"离子相对于玻璃中的总Ce离子的存在比为10%以下,且JIS(JapaneseIndustrialStandard,日本工业标准)R3102中规定的030(TC范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为3657xl0—7/°C;所述紫外线吸收玻璃在波长为315nm、壁厚为0.3mm时的透射率在10%以下。所述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优选按质量比计满足Ce02/(SnO+Sn02)^10的关系。此外,所述硼硅酸系玻璃优选按质量%计含有6080%的Si02、17%的八1203、1025%的8203、315%的Li20+Na20+K20、05%的CaO十MgO+BaO+SrO。此外,上述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在以下的紫外线照射试验中的劣化度优选为5%以下,其中,所述紫外线照射试验中的劣化度,是将对两面进行了镜面光学研磨了的厚为lmm的玻璃的研磨面相对置地配置在离主波长为253.7nm的400W高压水银灯20cm的位置上,在照射了300小时紫外线后,测定波长为400nm处的透射率(T,),并利用下式求出自紫外线照射前的波长为400nm处的初期透射率(TQ)开始的劣化度。劣化度(%)=[(Tq—T,)/T。]xioo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将所述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管成型成管状而形成的荧光灯用玻璃管。此外,优选的是,玻璃管的外径为230mm,壁厚为0.10.8mm,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光源。另外,本发明除能适用于迄今为止用作背光用荧光灯的冷阴极荧光灯(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之夕卜,还能适用于热阴极荧光灯(hotcathodefluorescentlamp)。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荧光灯用玻璃,由于具有与可伐及钨的密封相适合的热膨胀系数,而且具有优异的耐紫外线曝晒性,所以适合作为荧光灯用玻璃管、尤其适合作为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背光用荧光灯所用的玻璃管。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玻璃,由于在315nm处的紫外线截止特性也优异,因此即使在用于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背光用荧光灯的情况下,也不会使显示装置内部的树脂部件等的材质劣化,可提高显示装置的可靠性。进而,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玻璃而制作的荧光灯用玻璃管,由于耐紫外线曝晒性高,所以能够防止起因于玻璃变色的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质量的劣化。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通过上述构成实现所述目的,以下对如上所述来限定构成本发明玻璃的各成分的含量等的理由进行说明。Ce02是强力地吸收紫外线的成分,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必需成分,但由于如果按质量%计低于0.1%,则没有遮蔽紫外线的效果,如果超过5%,则导致玻璃着色,透射率降低,故而不优选。由于Ce02的氧化力强,因此其自身被还原,容易呈3价的状态,但在普通玻璃中以Ce"和Ce4+的状态共存,CeS+在316nm具有吸收带,Ce"在243nm具有吸收带。相对于(^3+显示出尖锐的吸收,Ce"显示出可视区的宽幅吸收,因此如果增加添加量,则玻璃会着色成黄褐色。为了使用在可视区没有吸收的无色玻璃来高效率地吸收315nm以下的紫外线,需要提高C,的比例,在使用Ce02的情况下,最好使玻璃的熔融具有还原性。C和Ce"的比例优选将Ce"离子相对于总Ce离子的存在比设定为10%以下。还原不足,Ce"离子的比例超过10%时,玻璃着色为黄褐色,有玻璃的透射率降低的顾虑。为了得到透明的玻璃,Ce"离子相对于总Ce离子的存在比率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Fe203是强力地吸收紫外线的成分,是通过少量添加就能期待紫外线截止效果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不可缺的成分,但如果按质量%计低于0.005%,则不能期待其效果。此外,如果添加超过0.1%,则对耐紫外线曝晒性产生负面影响。因而优选为0.0050.05%,更优选为0.0050.03%。SnO+Sn02是控制Ce离子的价数所必需的成分。Sn离子在玻璃中以2价或4价的状态存在。在与Ce02共存的情况下,因Ce02的氧化力使得Sn离子呈4价的状态,Ce离子本身被还原,容易呈3价的状态,能够有效地吸收紫外线。Sn最好作为原料以SnO这样的2价化合物进行使用,但由于在玻璃中被氧化,成为Sn02的形式,所以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用SnO+Sn02表示。Sn通过以2价的化合物进行使用,可以作为有效的还原剂而发挥作用。作为还原剂,也能使用碳这样的有机系还原剂,但有机系还原剂通过气化作为还原剂发挥作用,所以不会残留在最终制品中。在熔融过程中,在有机系还原剂分解、气化后,玻璃的氧化还原状态依赖于熔融气氛,如果在槽炉内长时间滞留的情况下,难以维持还原性。另一方面,SnO作为玻璃成分残留,还具有在玻璃中使离子的价数稳定化的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SnO+Sn02为必需成分。如果SnO+Sn02两者的总量低于0.01%,则Ce"的比例增大,玻璃着色成黄褐色,可视区的透射率下降。此外,如果超过5%,则由于玻璃的失透倾向增强,因而不优选。此外,SnO+Sn02除了具有控制Ce离子的价数的效果外,还具有吸收紫外线的效果。Ce离子通过还原使得C^+增加,Ce"的比例减少。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Ce"相对于总Ce离子的存在比为10%以下,较少,在243函处的吸收稍稍减弱,但Sn"在240nm附近具有吸收带,所以即使将Ce"的比例限定在10%以下,也能通过Sn"来补充253.7nm附近的紫外线吸收特性。通过添加SnO+Sn02使熔融具有还原性的制造方法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突出特征,但通过进一步在原料中添加碳或蔗糖等还原剂,或并用熔融气氛的控制,则更为有效。通过进行这样的还原性下的熔融,能够将Ce离子的价数形成C的状态。相反,还原性不充分时,Ce"离子的比例增加导致玻璃着色为黄褐色,可视区的透射率降低。对玻璃着色的评价以研磨到壁厚为lmm的样品在波长为400nm处的透射率为尺度。只要其值在88%以上、优选在89%以上、更优选在90%以上,则玻璃的着色达到目视几乎不能发现的水平,不影响荧光灯的亮度。为了将玻璃设定为无色,并满足上述透射率,优选还原性更强。通常使用的还原性澄清剂(NaCl或Na2S04+C)以消泡为目的来确定添加量,但仅用上述熔融方法时,还原性并不充分,所以需要添加相对于Ce02为适量的还原剂。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Ce02添加量与(SnO+SnQ2)总量的质量比在满足CeCV(SnO+Sn02)^10的关系的范围内。Ce02添加量与(SnO+Sn02)总量的比超过10时,还原性不足,Ce"离子相对于总Ce离子的比例变多,从而有玻璃着色为黄褐色的顾虑。通过利用SnO的添加或还原性熔融提高(^3+的比例,可得到有效的紫外线吸收特性,但认为难以使Ce离子完全成为3价的状态,一部分以Ce4+的状态残留。由于04+也是黄色的着色成分,因此根据Ce离子的状态不同,也可以使玻璃着色成浅黄色。不优选过度的着色,但如果是浅色的着色,可通过颜色矫正来对应。在颜色矫正中,可使用CoO、NiO、Nd203、Mn02等,由于这些成分是强力着色剂,因此不优选过度添加,上限规定为1%。Zr02、ZnO是提高耐紫外线曝晒性的有效成分,按质量%计,其总量需要在0.1%以上,但如果超过10%,则因失透性增高而不优选。这些成分可以单独添加,也可以添加2种以上,优选的范围以它们的总量计为0.15%,特别优选为0.53%。将玻璃的平均线膨胀系数规定为3657xl0—々"C的范围,是为了取得与成为电极材的可伐或钨的热膨胀的匹配性,提高密封性。各电极材的优选范围是,在电极材料是钨的情况下为3646xl0—7/°C,在是可伐的情况下为4657xl(T7/。C,如果超过此范围,则密封性恶化。如上所述,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用于LCD显示装置等的背光用荧光灯时,如果紫外线透过玻璃管而向管外射出,则会促使LCD显示装置内部的树脂部件等的材质劣化,成为降低制品寿命或可靠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成分使其具有紫外线截止特性,在玻璃被光学研磨到壁厚为0.3mm的状态下,将波长为315nm处的紫外线透射率设定在10%以下。因此,与以往的玻璃相比,能够将向管外射出的313nm的紫外线降低8成9成的程度。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的确定紫外线照射试验中的劣化度的理由如下。一般,在强紫外线源的附近暴露玻璃的加速试验中,通过1小时几小时能够确认着色倾向(是否是容易着色的玻璃),但如果超过100小时,其程度逐渐缓慢,在经过300小时的时刻能够确认大致接近曝晒引起的着色界限的状态。因此,能够更加正确地把握实际制品的长时间使用时的透射率下降的影响。曝晒着色造成的透射率的下降在紫外部最大,如果该变化涉及可视区,则会对灯的亮度产生不良影响。尤10其是由于可以认为在400nm附近存在荧光灯的蓝紫色的分光能量分布,并且因曝晒造成的透射率劣化最容易影响亮度,因此以波长400nrn处的透射率作为评价的尺度。如果此条件下的试验中的透射率的劣化度在5%以下,能够将起因于荧光灯用玻璃管的LCD显示的暗视化抑制在使用者不能识别的程度,能够维持实用的显示质量。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优选所述硼硅酸玻璃按质量%计含有6080°/。的Si02、17%的A1203、1025%的B203、315%的Li20+Na20+K20、05。/。的CaO+MgO+BaO+SrO,以下说明如上所述对各成分的含量进行限定的理由。Si02是玻璃的成网成分,但如果超过80%,则玻璃的熔融性、成型性恶化,如果低于60%,则玻璃的化学耐久性下降。化学耐久性的下降成为风蚀、变褐等的原因,并成为荧光灯的亮度下降、发生色不均的原因。因而优选为6278%。八1203具有改善玻璃的失透性及化学耐久性的作用,但如果超过7%,因发生条纹等使熔融性恶化。如果低于1%,则容易发生分相或失透,玻璃的化学耐久性也下降。因而优选为25%的范围。B203是为了提高熔融性及调整粘度而采用的成分,其挥发性非常高,如果含量超过25%,则难得到均质的玻璃。此外,如果含量低于10%,则熔融性恶化。因而优选为1220%。Li20、Na20、K20作为熔剂而发挥作用,是用于改善玻璃的熔融性、同时调整粘度、热膨胀系数的成分,但在各自不能满足上述含量的情况下没有该效果,在超过上限值的情况下,热膨胀系数过大,此外,化学耐久性恶化。各成分的含量按质量%计优选为Li20为03%、Na20为08%、&0为212%,与单独添加相比,通过含有2种或3种,能够期待利用混合碱而得到的绝缘性提高等的效果。在各含量超过各上限值的情况下,热膨胀系数过大,或使化学耐久性恶化。此外,在荧光灯的亮灯中,己知Na20与水银反应,形成汞齐,其结果是玻璃中过剩的Na20会减少在荧光灯中有效地作用的水银量,因此,从削减水银使用量的环境角度考虑,也不优选Na20添加超过上述上限值,更优选为04%。此外,在用于与可伐金属密封的用途时,以这些碱金属氧化物的总量计,优选为815%,在用于与钨密封的用途时,优选为310%。如果低于各下限值,则由于膨胀系数大幅度降低,粘度大幅度上升,因此不能与可伐合金或钨形成良好的密封。CaO、MgO、BaO、SrO是具有降低玻璃高温时的粘度、提高熔融性的效果的成分,能根据需要以总量计添加到5%。如果添加超过上限值,则玻璃状态不稳定,容易产生失透。添加量例如按总量计能为0.01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玻璃熔融时使用的清澄剂最好是还原性清澄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特征是,通过将用作紫外线吸收剂的Ce02控制在Ce"离子的状态,可得到良好的紫外线吸收特性,最好不采用氧化性的清澄剂。基于同样的理由,也应避免使用作为氧化剂而起作用的原料。具体来说,作为清澄剂,最好是NaCl或Na2S04+C,最好不使用Sb203、As203。此外,也不应该使用碱性成分的硝酸盐等。此外,如上所述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用于LCD显示装置等的背光用荧光灯时,如果紫外线透过玻璃管而向管外射出,就会促使LCD显示装置内部的树脂部件等的材质劣化,成为降低制品寿命或可靠性的原因。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成分组成使其具有紫外线截止特性,在将玻璃光学研磨到壁厚0.3mm的状态下,波长315nm处的紫外线透射率为10%以下。如果在不影响可视光的透射的情况下谋求更优选的质量水平,则通过调整微量成分等,在壁厚为0.3mm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得波长315run处的紫外线透射率为1%以下。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能按以下方式制作。首先,以所得到的玻璃达到上述组成范围例如68%的&02、3%的^203、0.5%的1^20、1%的Na20、6.5%的&20、17%的8203、0.4X的BaO、1^的ZnO、0.1%的Zr02、0.02%的Fe203、1.0%的Ce02、1.5%的SnO的方式秤量原料并混合。将该原料混合物收容在石英坩埚中,在电炉内加热熔融。在充分搅拌、清澄后,成型为所要求的形态。在为了制作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荧光灯用细管等而批量成型为管状时,能够将用槽炉熔融的玻璃通过使用了白金部件的前炉(forehearth)及玻璃供给成型机构,用丹纳法、多级深拉(redraw)等已知的拉管成型方法毫无问题地成型。12实施例接着,基于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表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及比较例。试样No.1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No.ll、12是表示以往的玻璃的比较例。另外,表中的组成按质量%计来表示。表中记载的玻璃是以达到表中所示的各氧化物组成的方式来秤量、混合硅砂、各金属的碳酸盐、氢氧化物等原料粉末,通过采用了食盐的清澄方法,采用石英坩埚在145(TC下熔融5小时。此时,以氧化亚锡等2价化合物的形式导入Sn,但表中全部换算成Sn02来表示。其后,将充分搅拌、清澄过的玻璃向矩形框内流出,在缓冷后,结合以下所示的评价项目,加工成所希望形状的样品。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如果对表中所示的项目进行说明,则热膨胀系数表示按照JISR3102法测定的在0300°C中的平均线膨胀系数而得出的值。为了评价玻璃与电极材即可伐或钨的密封性,优选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与电极材的金属相同或稍低。如果玻璃和电极材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大,就会成为从密封部泄漏或发生裂纹的原因,不能用作荧光灯用。Ce,目对于总Ce离子的比例通过湿式分析法来定量Ce4+,作为相对于总Ce的比例来表示。Ce02/(SnO+Sn02)以玻璃中所含的Ce02的量与(SnO+Sn02)总量的质量比来表示。通过耐紫外线曝晒性试验得出的透射率的劣化度,是将各玻璃样品切割为一边为30mm见方的板状,将以厚度达到1mm的方式进行了两面光学研磨加工的试样放置在离水银灯(H—400P)20cm的位置上,在照射300小时紫外线后,测定波长400nm处的透射率,用自紫外线照射前的初期透射率开始的劣化度来表示。另外,劣化度(%)=[(初期透射率一紫外线照射后的透射率)/初期透射率]xl00。此外,一同示出了在以厚度达到0.3mm的方式进行了两面光学研磨的试样的波长315nm的透射率的测定值。另外,表中标记为"<0.1"的试样表示透射率小于0.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No.110的各试样中,No.15是与适合可伐密封的平均线膨胀系数相匹配的试样,No.610是与适合钨密封的平均线膨胀系数相匹配的试样。任一个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均为分别与可伐的平均线膨胀系数55x10—7/'C及钨的平均线膨胀系数45x10—7/"C较接近的值,可得到良好的且可靠性高的密封。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将玻璃的平均线膨胀系数规定为3657xl0—7/i:就是这个缘故。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玻璃中,Ce"离子相对于总Ce的比例全部为5%以下,(SnO+Sn02)相对于Ce02的比率也为10以下,则还原性充分,玻璃的颜色均是无色透明的。与此相对,比较例的No.ll中,还原剂的量相对于Ce02的添加是不充分的,Ce"离子的比例超过10%,玻璃呈现黄褐色。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玻璃中,壁厚为0.3mm时的波长315nm的透射率与以往的玻璃相比非常低,几乎不透射对树脂劣化有影响的有害紫外15线。而且,可将紫外线照射造成的透射率劣化抑制在5%以下,具有非常高的耐紫外线曝晒性。与此相对,比较例No.ll的试样是含有SnO的组成的例子,315nm处的透射率比较低,因紫外线照射而造成的透射率劣化也小,但(SnO+Sn02)相对于Ce02的比率小(即,Ce02相对于(SnO+Sn02)的比率大),玻璃着色成黄褐色。此外,No.12的试样是不含有SnO的组成的例子,因紫外线照射而造成的透射率劣化处于低水平,但由于315nm处的透射率高,不能用玻璃管遮蔽313nm的紫外线,因此促使背光单元的树脂部件劣化的危险性非常大。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由于不含环境有害物质即PbO,因而具有对环境的影响小的优点。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谓"实质上不含有"意思是不有意添加,但不排除从原料等不可避地混入的不影响所期望特性的程度的含有。如以上详述,本发明的玻璃适合用作荧光灯用玻璃管,由于紫外线截止特性也优异,所以即使在用于液晶显示器等的背光用荧光灯的情况下,也不会使显示装置内部的树脂部件等的材质劣化,能够防止显示质量的下降。此外,也不局限于此用途,由于具有优异的紫外线截止性及可视光透射性,还能用于紫外线截止滤波器,同时由于具有高的耐紫外线曝晒性,还能用于水银灯等伴有紫外线放射的光源的外围设备等。1权利要求1、一种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其特征在于,由硼硅酸系玻璃形成,该硼硅酸系玻璃按质量%计含有0.1~5%的CeO2、0.005~0.1%的Fe2O3、0.01~5%的SnO+SnO2、0.1~10%的ZrO2+ZnO,Ce4+离子相对于玻璃中的总Ce离子的存在比为10%以下,并且JISR3102中规定的0~300℃范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为36~57×10-7/℃;所述紫外线吸收玻璃在壁厚为0.3mm时的波长315nm处的透射率在1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按质量比计满足Ce02/(SnO+Sn02)^10的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硼硅酸系玻璃按质量%计含有6080%的Si02、l7Q/。的Al2O3、1025%的B203、315%的Li20+Na20+K20、05%的CaO+MgO+BaO+SrO。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硼硅酸系玻璃按质量%计含有6080%的Si02、l7。/。的Al2O3、1025%的B203、315。/。的Li20+Na20+K20、05%的CaO+MgO+BaO+SrO。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其特征在于,在下述的紫外线照射试验中的劣化度在5%以下,其中,所述紫外线照射试验中的劣化度是通过下述方法求得的将对两面进行了镜面光学研磨的壁厚为lmm的玻璃的研磨面相对置地配置在离主波长为253.7nm的400W高压水银灯20cm的位置上,在照射了300小时紫外线后,测定波长400nm处的透射率T,,利用下式求出自紫外线照射前的波长400nm处的初期透射率To开始的劣化度,劣化度(o/o)=[(To—T》/T0]x腦。6、一种荧光灯用玻璃管,其是将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紫外线吸收玻璃成型成管状而形成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荧光灯用玻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的外径为230mm,壁厚为0.10.8mm,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光源。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其由硼硅酸系玻璃形成,该硼硅酸系玻璃按质量%计含有60~80%的SiO<sub>2</sub>、1~7%的Al<sub>2</sub>O<sub>3</sub>、10~25%的B<sub>2</sub>O<sub>3</sub>、3~15%的Li<sub>2</sub>O+Na<sub>2</sub>O+K<sub>2</sub>O、0~5%的CaO+MgO+BaO+SrO+ZnO、0.1~5%的CeO<sub>2</sub>、0.005~0.1%的Fe<sub>2</sub>O<sub>3</sub>、0.01~5%的SnO+SnO<sub>2</sub>、0.1~10%的ZrO<sub>2</sub>+ZnO,Ce<sup>4+</sup>离子相对于玻璃中的总Ce离子的存在比为10%以下,且JISR3102规定的0~300℃范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为36~57×10<sup>-7</sup>/℃。文档编号C03C3/093GK101511747SQ200780033189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申请日期2007年1月31日优先权日2006年9月6日发明者白鸟诚申请人:旭硝子科技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