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砌块梁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21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砌块梁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制作组合梁用的混凝土砌块梁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制作组合梁用混凝土砌块的模具都是用钢板在现场焊接组装的,用这 种传统的模具的缺点是制作出来的组合梁用混凝土砌块精度不高,制作时间长, 脱模困难,浪费人工、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砌块梁模具,制作的产品精度髙、脱模容 易、移动性加强。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混凝土砌块梁模具,其组成包括外模板,所述的外模板连接侧板构成外 框,所述的外框连接面板,所述的面板上具有一组由一型内隔模板、二型内隔 模板及内模板组成的空口,所述的相邻空口之间通过铰基板连接件连接,所述 的相邻空口之间的铰基板连接件连接拉芯,所述的拉芯连接外模板,所述的外 模板通过铰基板连接件连接内模板,所述的侧板、 一型内隔模板、二型内隔模 板有长销穿过并贯穿整个模具。
所述的混凝土砌块梁模具,所述的铰基板连接件包括拉板,所述的拉板两 端通过短销连接铰基板。
所述的混凝土砌块梁模具,所述的一组空口为三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向内隔模板与内模板组成的空口内填充混凝土后将其压实,拔出长销, 通过机械提起模具,因为采用了三连杆技术,减少了提起过程中的剪切力,起 到提前拆模的作用。
2. 本发明采用三连杆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砌块梁制作技术,提高了制作砌 块梁的精度,脱模更加容易,移动性加强,制作时间短,节省人工、节省材料。


附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在使用中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1:
混凝土砌块梁模具,其组成包括外模板l,所述的外模板连接侧板2构成 外框,所述的外框连接面板3,所述的面板上具有一组由一型内隔模板4、 二型 内隔模板5及内模板6组成的空口 7,所述的相邻空口之间通过铰基板连接件8 连接,所述的相邻空口之间的铰基板连接件连接拉芯9,所述的拉芯连接外模板, 所述的外模板通过铰基板连接件连接内模板,所述的侧板、 一型内隔模板、二 型内隔模板有长销10穿过并贯穿整个模具。
所述的混凝土砌块梁模具,所述的铰基板连接件包括拉板11,所述的拉板 两端通过短销12连接铰基板13。
所述的混凝土砌块梁模具,所述的一组空口为三个。
实施例2:
将外模板1通过螺栓与侧板2连接形成整体外框,外框上边通过螺栓连接 有面板3,内模板6是通过短销12同时穿过焊接在内模板、外模板上的铰基板 13上的预留孔洞和拉板11上的预留孔洞与外模板连接在一起, 一型内隔模板4、 二型内隔模板5是通过短销同时穿过焊接在侧板、 一型内隔模板、二型内隔模 板上的铰基板上的预留孔洞和拉板上的预留孔洞与侧板连接在一起,用螺栓连 接在外模板上的拉芯9是通过3个短销穿过焊接在一型内隔模板、二型内隔模 板上的铰基板上的预留孔洞和拉芯上的预留孔洞与一型内隔模板、二型内隔模 板连接在一起,长销10穿过预留在侧板、 一型内隔模板、二型内隔模板上的孔 洞,贯穿整个模具,模具与底板14无连接。
使用时,将本产品放于底板上,再向内隔模板与内模板组成的空口内填充 混凝土后将其压实,拔出长销,通过机械提起模具,因为采用了三连杆技术, 减少了提起过程中的剪切力,起到提前拆模的作用,梁用混凝土砌块留在底板 上,更换底板制作下一组梁用混凝土砌块。
权利要求
1. 一种混凝土砌块梁模具,其组成包括外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模板连接侧板构成外框,所述的外框连接面板,所述的面板上具有一组由一型内隔模板、二型内隔模板及内模板组成的空口,所述的相邻空口之间通过铰基板连接件连接,所述的相邻空口之间的铰基板连接件连接拉芯,所述的拉芯连接外模板,所述的外模板通过铰基板连接件连接内模板,所述的侧板、一型内隔模板、二型内隔模板有长销穿过并贯穿整个模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砌块梁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铰基板连 接件包括拉板,所述的拉板两端通过短销连接铰基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砌块梁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组 空口为三个。
全文摘要
混凝土砌块梁模具,传统的模具制作出来的组合梁用混凝土砌块精度不高,制作时间长。混凝土砌块梁模具,其组成包括外模板(1),所述的外模板连接侧板(2)构成外框,所述的外框连接面板(3),所述的面板上具有一组由一型内隔模板(4)、二型内隔模板(5)及内模板(6)组成的空口(7),所述的相邻空口之间通过铰基板连接件(8)连接,所述的相邻空口之间的铰基板连接件连接拉芯(9),所述的拉芯连接外模板,所述的外模板通过铰基板连接件连接内模板,所述的侧板、一型内隔模板、二型内隔模板有长销(10)穿过并贯穿整个模具。本发明用于制作组合梁用混凝土砌块。
文档编号B28B7/26GK101531031SQ20081006410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2日
发明者丁永明, 周和俭, 朱和鸣, 高喜山 申请人: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