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水泥复合轻质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3689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方形水泥复合轻质墙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用内墙水泥墙板,具体地说是一种方形水泥复合轻质墙板。
背景技术
现有水泥轻质墙板合成的材质与安装节点做法通病总结;1、轻质墙板墙体通常在安装中,板材顶端滩涂的胶泥基本被顶部梁板所刮掉,板 与梁之间的接触点就成为不同厚度大小不等的干缝,板材底部用木楔加紧与顶部梁板结 合,在底部填塞砂浆或凝固中,由于木楔是软性,产生不同程度的下沉量,后期装饰中在板 与梁板交接处两侧刮l_2mm厚度的腻子和网带遮盖表层,当面层腻子收缩后便出现通长大 小不等的裂缝及产生不隔音现象。2、非承重板材墙体在使用中,由于结构梁板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并产生下挠现象 传向轻质墙板,造成板材墙体在不同部位向两侧产生不同程度弧变,使板材墙体变形或裂缝。3、综合分析轻质墙板存在的裂缝、不隔音的主要问题1)使用普通水泥等其它胶结材料制作出的轻质墙板收缩值较大,完成收缩时间太 长,约1000天左右,实为板材在使用中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预制混凝土屋面板使用中1-2 年后普遍出现的通长收缩裂缝现象便能说明这一点);2)板材与板材与梁板之间多为干缝,无法2次填充砂浆眯缝,局部节点与安装不合理。3)板材密度低,空心率大,电气水暖走线敲砸接线盒对通和建筑结构沉降变形梁 板产生下挠,使板材产生弧变出现较微裂纹。为不隔音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效果好、安装后墙面无裂纹的方形水泥复合 轻质墙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形水泥复合轻质墙板,其由竖直放置的、薄板状上端开口的、中空的复合混 凝土外壳和其内部填充的水泥粉煤灰发泡体构成,发泡体的组份牢固地附着复合混凝土外 壳的内腔表面;在水泥复合轻质墙板的上部延长度方向、发泡体的上方设置有凸棱。在水泥复合轻质墙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凸台和凹槽;凸棱、凸台和 凹槽三者的轴线共面;所述凸棱的截面为三角形、梯形、方形或圆弧形。一、本实用新型复合轻质墙板(下称板材)的材质与结构创新优点1、板材的合成胶结材料与材质决定了板材的综合质量与性能,本实用新型复合墙 板分别是由壳体和内核两种不同功能的材质在生产中结合为一体。其中壳体所采用的胶结 材料为快硬微膨胀水泥、骨料、河沙、石粉、外加剂等,拉接材料为玻纤网,钢丝等,其最大特点利用该水泥所制做的板材壳体通过高温蒸养能够在48小时内完成终身强度和收缩值,这是保证板材在使用中不因收缩裂缝的关键措施。(不同于普通水泥及其它胶结料,在28 天只能完成强度和收缩值94%左右,余下强度与收缩值约用1000天左右来完成,由此带来 的后期裂缝现象)。其壳体强度高,密度大,隔音效果好,适应环境能力强,其性能与混凝土 相同,不但可用于室内也可广泛适用于室外及粘贴各种面层,直接刷涂料和刷大白。2、板材内核填充利用粉煤灰、石粉与水泥合成制出的超轻发泡保温混凝土浆料与 壳体在生产中一次性结合为一体,既达到内核吸音、隔音、保温、耐老化的新功能,又提高了 轻质墙板在建筑中的隔音标准和保温标准。经检测,其收缩值仅为彡0. 2mm/m,(标准0. 8mm/m);隔音效果90mm厚隔音达到 45dB ;传热系数达到了 0. 92ff/m2 · k ;抗折力1000N ;抗冲击性3次无贯穿裂缝、吊挂 ^ 800N、密度65kg/m2,燃烧性能不燃;均达到或超过现有标准。并且可根据使用的需要随 意调整增加厚度和强度。本实用新型复合轻质墙板历经4年的试验,在实用中得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其创 新的生产工艺及产品属国内首创。本实用新型复合轻质墙板的面世将会产生巨大的综合社会效益,板材优点重量 轻,是现有墙体重量的三分之一,降低工程造价5%,增加使用面积,占地面积小,施工速度 快,方便灵活,并且新增加了保温隔音功能。二、本实用新型复合轻质墙板新节点优点1、新型板材上端截面中间三角形凸起20mm (见图1所示),能与梁板小面积接触严 密,给安装固定提供条件,安装完后,板材凸起两侧缺口采用低强度微膨胀水泥砂浆分两次 填满填实,底部安装中软质木楔改为预制混凝土斜块,解决板材底部在填实砂浆中产生下 沉现象和出现的干缝通缝现象。2、当建筑结构梁板在荷载和微变形产生下挠的条件下,板材顶端的三角凸起部分 和低强度砂浆填充料,能把变形下挠现象消耗在板材顶端凸起部分板内发泡体和低强度砂 浆中,解决板材墙体受压后向两侧产生不同程度的弧变及由此带来的裂缝现象。3、为了进一步提高隔音和减少裂缝,板材墙体电气管线、插座开关的预埋、预留工 作在生产加工中按照常规标准提前预埋,杜绝安装中敲砸造成的裂缝现象和接线盒对按对 通现象。本实用新型复合墙板在认真全面总结后,从表层材质与内部结构预留预埋到节点 及施工方法都做了全面的改进和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材质结构节点,使轻质墙板的使用 性能与范围有了重大提高与突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宽度方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b_b的长度方向剖视图;图中1为复合混凝土外壳,2为发泡体,3为凸棱,4为凸台,5为凹槽,L为长度方 向,W为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0031]板材的合成胶结材料与材质决定了板材的综合质量与性能,本实用新型复合墙板分别是由壳体和内核两种不同功能的材质在生产中结合为一体。其中壳体所采用的胶结材 料为快硬微膨胀水泥(如唐山六九水泥厂产的快凝微膨胀水泥)、骨料(如淄川鑫兴耐火材 料厂生产的耐火骨料或淄博双利耐火材料厂生产的轻骨料)、河沙、石粉、外加剂等,拉接材 料为玻纤网,钢丝等;板材内核填充利用粉煤灰、石粉与水泥合成制出的超轻发泡保温混凝土浆料与壳 体在生产中一次性结合为一体;生产时,先采用高强碎石混凝土制备壁厚为18_22mm厚的有底薄壳体,然后机械 注入由粉煤灰、石粉与水泥经机械物理发泡后封闭气孔的超轻保温混凝土于壳体芯核内, 通过机制蒸养使二种不同功能材料结合为一体,成为方形水泥复合轻质墙板。1)复合混凝土外壳原料重量组成可为TX-306快凝硬微膨胀水泥20 %、耐火骨料20 %、河沙20 %、石粉35 %、外加剂 5%,以及上述三种原料总重量5%的水;所述外加剂与以下发泡剂组成相同;首先将复合混凝土外壳的原料搅拌均勻放入预先铺设有玻纤网模具中,外表采用 机械挤压成型制成,竖直放置的薄板状上端开口的复合混凝土外壳1,下端面为封闭的平 面;在水泥复合轻质墙板外壳1的左右两侧(在薄板平面左右两侧的薄边上,而非薄 板平面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用于榫接的凸台4和凹槽5,凸台4和凹槽5可分别与其它板 材上的凹槽5和凸台4相榫接;2)水泥粉煤灰发泡体2原料重量组成可采用的范围为普通硅酸盐水泥30%,粉 煤灰30%,石粉30%,发泡剂10% ;配制成水泥粉煤灰发泡体2的发泡浆料时,发泡浆料体 中水的重量含量为80% ;发泡剂重量组成3%松香、2. 4%植物油和/或动物油、2. 4%火碱、2. 6%骨胶或 皮胶、2. 2%防水剂、2. 4%稳泡剂、1. 9%乳白胶、0. 水溶性树脂(如酚醛树脂)、3%农作 物废料(如稻草、玉米秸杆);由于采用上述发泡剂解决了板材成型后因外壳内灌注发泡保温浆料混凝土而产 生膨胀、开裂和塌陷的问题,使产品在生产中一次成型,两种不同功能混凝土紧密结合为一 体,满足了承重和保温的使用目的。将发泡剂的原料混合后,向其中加入发泡剂重量10倍的水,于80°C搅拌成溶液; 按水泥粉煤灰发泡体2最终总重量的80 %为水计,将普普通硅酸盐水泥30 %、粉煤灰30 %、 石粉30%和发泡剂用后余下的水搅拌成水泥粉煤灰浆体中,于高速剪切机搅拌的情况下将 发泡剂溶液倒入水泥粉煤灰浆体中形成水泥粉煤灰发泡体2的发泡浆料;3)再将发泡浆料浇注于外壳内,再在水泥复合轻质墙板的上端延长度方向、外壳 1的开口处、发泡体2的上方浇注形成一三角形凸棱3 (凸棱3采用的材质与外壳1的材质 相同);凸棱3、凸台4和凹槽5三者的轴线共面;4)将蒸养固化,得到方形水泥复合轻质墙板;方形水泥复合轻质墙板由竖直放置的、薄板状上端开口的、中空的复合混凝土外 壳1和其内部填充的水泥粉煤灰发泡体2构成,发泡体2的组份牢固地附着复合混凝土外壳1的内腔表面;在水泥复合轻质墙板的上部延长度方向、发泡体2的上方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凸棱3 ;在水泥复合轻质墙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截面为梯形的台4和 截面为梯形的凹槽5 ;凸棱3、凸台4和凹槽5三者的轴线共面。
权利要求一种方形水泥复合轻质墙板,其由竖直放置的、薄板状上端开口的、中空的复合混凝土外壳(1)和其内部填充的水泥粉煤灰发泡体(2)构成,发泡体(2)的组份牢固地附着复合混凝土外壳(1)的内腔表面,其特征在于在水泥复合轻质墙板的上端面延长边方向、且于发泡体(2)的上方设置有凸棱(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复合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在水泥复合轻质墙板的左 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凸台(4)和凹槽(5);凸棱(3)、凸台(4)和凹槽(5)三者的轴 线共面。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泥复合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3)的截面 为三角形、梯形、方形或圆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用内墙水泥墙板,具体地说是一种方形水泥复合轻质墙板,其由竖直放置的薄板状上端开口的复合混凝土外壳和其内部填充的水泥粉煤灰发泡体构成,发泡体的组份牢固地附着复合混凝土外壳的内腔表面;在水泥复合轻质墙板的上部延长度方向、发泡体的上方设置有凸棱;其隔音效果好、安装后墙面无裂纹。
文档编号E04C2/284GK201554152SQ20092001331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8日
发明者王才德 申请人:王才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