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砂浆用移动式水贮存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65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a砂浆用移动式水贮存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A砂浆用移动式水贮存输送装置,属水泥沥青砂浆加工设 备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泥沥青砂浆(简称CA砂浆)是城际高速铁路、城市高速轻轨、城市地铁等中板 式无碴轨道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由水泥、沥青乳液、细骨料等组成。板式无碴轨道施工时 先在路基上铺设混凝土底座,在底座上放置预制的轨道板,再在两者之间预留的空隙中灌 注CA砂浆,以形成均质的兼具刚性和弹性的填充垫层,可起到调整轨道几何精度和吸收振 动冲击能量的双重作用。为了填满空间的每个角落,要求CA砂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现有 技术大都是在固定的拌和站里生产出CA砂浆运到工地或直接泵送到工地进行施工,由于 CA砂浆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失去了能用其对无碴轨道板按质量要求进行灌浆的特性,而目前 CA砂桨生产中的水贮存输送装置也难以满足CA砂桨的特殊需要,不能保证CA砂桨的性能 和施工流动性,从而影响了浇灌的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贮存和输送方便,能保证CA砂浆生产和 施工质量的的CA砂浆用移动式水贮存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CA砂浆用移动式水贮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厢体,置于
车载厢体内顶部带进水管的水贮存箱,置于水贮存箱底部带水泵的出水管;水泵的一端与
出水管相连,另一端与带水流量计和控制阀门的低压水管相连。 所述的低压水管上还可设有带增压泵的高压水管。 所述的出水管上还可设有与水贮存箱顶部相连的回流管路。 所述水贮存箱的底部还可设有排污管。 所述水贮存箱的顶部还可设有检查孔和通气管。 所述水贮存箱的外壁上还可设有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可靠,水贮存方便、输送连续、计 量精确,从而保证了 CA砂浆生产和施工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车载厢体15,置于车载厢体15内顶部带进水管2、检查孔11、通气管12的水贮存箱l,置于水贮存箱1底部的排污管14和带水泵3的出水管6,置于出水 管6上与水贮存箱1顶部相连的回流管路9,置于水贮存箱1外壁上的液位计13等构成;水 泵3的一端与出水管6相连,另一端与带水流量计5和控制阀门7的低压水管61相连;低 压水管61上还设有带增压泵4的高压水管62 ;低压水管61和高压水管62均置于搅拌缸 10的上部。 工作时,水由车厢外接水口 8通过进水管2进入水贮存箱1,开启水泵3,将水由水 贮存箱1底部的出水管6经水流量计5计量后经低压水管61送入搅拌缸10。当关闭控制 阀门7对搅拌缸10停止加水时,在水泵3仍然开启的状态下,水可通过回流管路9回流至 水贮存箱1内。当需清洗搅拌缸10时,开启增压泵4,则流经低压水管61的水经增压泵4 增压后由高压水管62进入搅拌缸10进行清洗。水贮存箱1底部的排污管14则用于将水 贮存箱l内因使用时间久而产生的水污进行定期排放。
权利要求一种CA砂浆用移动式水贮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厢体(15),置于车载厢体(15)内顶部带进水管(2)的水贮存箱(1),置于水贮存箱(1)底部带水泵(3)的出水管(6);水泵(3)的一端与出水管(6)相连,另一端与带水流量计(5)和控制阀门(7)的低压水管(61)相连。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CA砂浆用移动式水贮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水管 (61)上还设有带增压泵(4)的高压水管(62)。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CA砂浆用移动式水贮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 (6)上还设有与水贮存箱(1)顶部相连的回流管路(9)。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CA砂浆用移动式水贮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贮存箱 (1)的底部还设有排污管(14)。
5. 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CA砂浆用移动式水贮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贮存 箱(1)的顶部还设有检查孔(11)和通气管(12)。
6. 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CA砂浆用移动式水贮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贮存 箱(1)的外壁上还设有液位计(13)。
专利摘要一种CA砂浆用移动式水贮存输送装置,属水泥沥青砂浆加工设备的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由车载厢体(15),顶部带进水管(2)、检查孔(11)、通气管(12)的水贮存箱(1),置于水贮存箱(1)底部带水泵(3)的出水管(6)等构成;水泵(3)的一端与出水管(6)相连,另一端与带水流量计(5)和控制阀门(7)的低压水管(61)相连;低压水管(61)上还设有带增压泵(4)的高压水管(62)。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运行可靠,水贮存方便、输送连续、计量精确,从而保证了CA砂浆生产和施工质量。
文档编号B28C7/12GK201456238SQ20092012184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4日
发明者杨林江, 裘伯钢, 金海山 申请人:浙江兰亭高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